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鄭州,一個有著3600年商都文化的古都,卻在幾千年的歲月流逝中湮沒在黃河的風沙中,只剩下一截城牆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在歲月和黃河水的侵蝕下,鄭州多了許多土色,多了許多錯落有致的小村莊,在中原大地上頑強地滋生蔓延,耕耘著這塊曾經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黃土地。

歷經近現代歷史的風風雨雨,穿梭於紛飛戰火之間的鄭州,幾經反覆,於1954年10月份,被欽定為河南省省會,鄭州迎來了自己歷史上的第二次輝煌。

或許正是歷史的斷層,讓鄭州缺少了千年古都應有的氣質,變得有些土裡土氣,特別是分佈在城市中的228個城中村,讓鄭州城市化的進程變得格外艱難。

鄭州,自然不甘被人們只記得是一個火車拉來的城市,更不願意被人們稱為大農村,大縣城,她需要一次涅槃!

從2003年開始,鄭州市開始著手改造城中村,陸陸續續改造了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城中村,效果也還不錯,西史趙、西關虎屯和燕莊最為典型。西史趙改造,是外地企業招商引資過來的;而燕莊改造,打通了未來路斷頭路,曼哈頓廣場引進了住宅樓底層商業的理念;西關虎屯改造後的鄭州國貿中心,融入並促進了花園路商圈的成熟。

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特別是近年來,特別是隨著國家多項利好疊加,讓鄭州成為備受矚目的明星城市,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鄭州必然面臨著一次華麗蛻變,而蛻變過程必然伴隨著撕心裂肺的吶喊和疼痛。同時,鄭州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品質的提升,城中村的髒亂差、安全等問題也日漸凸顯,城中村改造勢在必行。

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不過,顯然,城中村改造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緊迫性,卻因為這輪改造疾風驟雨,牽動了百萬鄭漂人的情緒。特別是對鄭州囊括三四十萬人的陳寨、廟李、老鴉陳等城中村的改造,沒有給鄭漂們太多時間準備和選擇。隨著幾個大型城中村變成廢墟,隨著鄭州房價的不斷攀升,很多年輕人不得不離開那些破舊、噪雜,但卻便宜、熱鬧,留下無數回憶的城中村,他們一下子對這個城市陌生起來。一時間各種媒體上都充斥著眼淚和嘆息,不少人真的傷心地離開了這個城市,因為鄭州已經無法安放他們的青春。


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所以,有人說,城中村改造讓鄭州脫離“大縣城”,變身“國際鄭”,也有人說,城中村的改造,讓很多人抹著眼淚,揮別鄭州。

沒有了城中村,面對低工資,高房租,高房價,年輕的鄭漂們該怎麼辦?特別是面對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人才和人都是其中重要的競爭要素,鄭州城中村改造究竟是為鄭州增色還是失分?

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短期的人才流失和人口流出,顯然會刺痛很多愛鄭州的人的神經,一個蒸蒸日上的城市,如果沒有人氣,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城中村的拆遷沒有給鄭漂們喘息的機會,更沒有太多配套的措施,讓整個鄭州北部一夜之間,似乎變得有些荒涼了。但是,隨著鄭州南部很多成熟小區的建成,租金也不是很貴,很多鄭漂選擇從鄭州北部遷徙到鄭州南部,可能距離工作的地方遠了,但是便利的交通,讓距離不再是問題。可能幾年之後,隨著城中村改造的完成,也將根本上提升整個城市的生存質量,可以讓新一代的鄭漂有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他們不用生活在鼠蠅亂竄,汙水橫流,安全沒保障,呼吸不順暢的城中村,他們可以在窗明几淨的房間裡享受溫暖,可以在綠樹成蔭的小區中漫步,還可以在寬敞縱橫的大路上飛馳。

鄭州沒了城中村,誰來安放我們的青春?

奮鬥的日子辛苦而又難忘,生活過的點點滴滴都會成為記憶。但是,我們相信,隨著鄭州大踏步發展,鄭州將會提供給鄭漂更多更優質的工作機會,當然也會有更舒適的生存環境,會讓我們的青春得到最美的安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