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兩個極端的演員,一個叫周星馳,一個叫劉德華


在向華強的太太陳嵐炮轟周星馳的那段時間,很多娛樂圈的人紛紛站隊,一個是影視界的大佬的太太,一個是票房傳奇和影迷心中的神,得罪誰好像都不妥。但事實證明,絕大多數還是倒向向華強一邊,就在影迷痛心疾首的時刻,劉德華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和他的關係,就跟在電影上合作的夥伴一樣,真的沒有很多時間和他溝通,我只可以說以前,現在,未來我都是他的影迷。

很多周星馳的影迷把這這句話理解為劉德華挺周星馳的言論。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我們把眼光看得遠一點,寬一點,你就可能會有一番不一樣的理解了。

在娛樂圈,人情關係的複雜可能是我們這些外人不能想象的,如果說光靠個人努力奮鬥就可以走到金字塔頂尖,這在娛樂圈幾乎沒可能,更多時候需要有貴人相助扶持,這裡就產生了一種叫“人情債”的東西。而在中國,這個最講人情的地方,這方面就顯得更加重要了。而劉德華和周星馳對待“人情債”的態度,決定他們兩個截然相反的選擇。


周星馳拍戲是出了名的嚴格,不管你是誰多大的腕,只要拍的不好,就要重來。面子問題在周星馳這裡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所以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周星馳的電影裡面,為什麼周總是喜歡用一些小角色,並且能挖掘出一個全新的他們,說的直白一點,小角色好用,沒有那麼多人情需要講,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沒有因為你是腕,差不多就可以了這一說。

周星馳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能得罪人都得罪完了。因為在外人看來,雖然電影是拍的不錯,票房也很好,但論功行賞的時候,你周星馳幾乎全拿,不管電影是不是你導的,最後觀眾記住的總是說那是周星馳的電影。而這些同樣賣力的反倒成了為他人做嫁衣裳。這也就不難得出以下的結論,周星馳這個人人品不行。

而劉德華的名聲在娛樂圈是有口皆碑,沒有不誇的,就算你說我跟不熟,不便評價,恐怕都要被粉絲痛罵。然而這樣一來,劉德華估計遇到的一個問題是,人情太多還不過來。某某導演想找你劉德華拍戲,即使角色定位可能並不適合劉德華,但礙於情面,還是答應下來。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雖然劉德華演技不錯,但近年來佳作卻很少,票房也總是平平,《追龍》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奇蹟了,因為就在上映前,大家還是不看好的,認為這又是一部賣情懷的作品。而劉德華帶傷出來宣傳,真的已經不是敬業那麼簡單了,可以說讓人感動,這樣的人誰不喜歡,才怪。

現在在回到劉德華對周星馳的評價上面,你就可以看出,劉德華既不是在貶周也不是在挺周,他只是很小心地陳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做人方面我劉德華不便評價周星馳,但在工作風格上面我絕對佩服他,事實上,劉德華很難做到向周星馳那樣六親不認。他們既惺惺相惜,又各不相同。

劉德華和周星馳這兩個截然相反的做人做事風格,很難講誰對誰錯,只是大家根據自己的性格能力特徵,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路罷了。這或許才是真正的現實版的《無間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