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跑馬拉松和生孩子哪個疼?

會跑馬的不一定會生孩子,會生孩子的卻可能會跑馬。

問你們一個簡單的問題,男跑者和女跑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可能你會說,女跑者喜歡買買買裝備,男跑者熱衷於秀秀秀配速;女跑者耐力更好,男跑者速度更快。 但顯而易見的是,女跑者會生孩子。

跑馬拉松和生孩子,看起來是兩件完全不搭界的事,但如果你仔細想,就能發現相似之處。

有研究表明:分娩總共約需消耗熱量2.6萬焦耳,這相當於跑完1萬米所需要的能量。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經歷痛苦,低谷,興奮,平靜。

那麼,跑馬拉松和生孩子哪個疼? 如果非要對比出跑馬拉松和生孩子兩者之間誰更疼,我當然選擇生孩子。

但是在對比完兩者後,你會發現,跑馬拉松應該是與生孩子最接近的一種體驗。如果沒有機會體驗生孩子的話,去跑一場馬拉松也許能感受到與之類似的體驗。

中籤VS懷孕:被上帝眷顧的幸運兒

热点|跑马拉松和生孩子哪个疼?

中 籤

如果你要跑六大馬或者北上廣這類大型賽事,中籤雖不像買彩票中大獎那樣讓人興奮激動,但能在萬人中抽中你也絕對是一件足夠幸運的事。 以2017的東京馬拉松為例, 全馬的抽選倍率達到12.2倍,即321459人爭奪26370個名額。 能中得一場夢寐以求的馬拉松比賽的參賽名額,的確需要一點運氣的眷顧。

懷 孕

“我要做爸爸(媽媽)了?”“我要有孩子了?” 就算沒體驗過,電視劇裡男女主角知道自己榮升父母的鏡頭想必也是入木三分。可謂驚訝又不失驚喜。 仔細想想,懷孕不也是中籤了嗎?

跑馬前 VS 分娩前3個月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热点|跑马拉松和生孩子哪个疼?

跑馬前3個月

中籤後,很多人都會到社交平臺上嘚瑟一下,主要目的就是讓沒中籤的朋友羨慕一番。 但驚喜過後,就要開始艱苦的備戰了。正式跑馬前3個月前要開始進行系統的訓練。例如合理安排LSD訓練(長距離慢跑拉練),乳酸閾值跑,間歇跑,提高體力極限的閾值,避免或延緩“撞牆”的發生。戒掉酒精和肥宅水,雞胸肉、西蘭花成了你每天的主食,這樣才能為幾個月後的比賽打下基礎。

總結一下就是,週末別人在玩玩玩,你卻在練練練;別人在享受美食,你卻只能忍忍吃吃草;別人在朋友圈曬娃秀恩愛,你卻只能安慰自己享受孤獨也是一種美。

分娩前3個月

分娩前3個月是整個懷孕過程中最痛苦的時刻之一。 有綜藝節目曾經讓爸爸帶著一個鴕鳥蛋體驗懷孕的感覺,最後幾乎所有人都大呼快要崩潰了。 分娩前3個月,不僅要努力克服大肚子帶來的行動不便,還需要定時持續補充維生素,葉酸和鈣,調整膳食結構,保持有規律地適量運動,時刻檢查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只能說這時候是甘之如飴,有媽媽說:“那段時間,全靠想象寶寶出生的樣子撐下來的。” 或許就像黑練堅持不下來時,想到自己要PB個人成績一樣吧。

跑馬前夜 VS 分娩前夜:大戰前的放鬆

热点|跑马拉松和生孩子哪个疼?

跑馬前夜

經過幾個月的飲食控制,嚴格的訓練,終於到了檢驗訓練成果的時刻。這時候放鬆心態,保持體力才是最重要的事。 來到跑馬城市,領完賽事包,順便去比賽地城市逛逛,尋覓當地美食相信是大多數跑友的固定流程,當然也少不了為自己的裝備拍張定裝照,發個朋友圈。

分娩前夜

正常產程需12〜16小時,約消耗熱量2.6萬焦耳。所以在分娩前,放鬆是至關重要的。 去附近公園逛逛,拍拍照,多喝蜂蜜水,吃些美食,放鬆心情,為即將到來的生產保持體力。

5公里 VS 子宮收縮:疼痛等級 ·3

热点|跑马拉松和生孩子哪个疼?

5公里

醫學界曾經對疼痛等級做過劃分,有網友形象地把疼痛等級對應到了生活中。

热点|跑马拉松和生孩子哪个疼?

分娩時的疼痛 一般馬拉松關門時間6個小時,想順利完成比賽,每公里平均速度需要達到8.5min/km,也就是說,想要在關門時間內完成比賽,就需要你完成每公里的平均用時不能超過8.5分鐘。 5公里處對於大多跑者而言,仍保持著出發時的興奮感,有可能出現一些腳部的陣痛,但痛感並不會非常明顯。 屬於0-3級。

子宮收縮

出現羊水破裂、腹痛、有規律的痙攣或後背疼,就是生產的前兆。 子宮口開始擴張,開始時的每隔5~6分鐘收縮30秒以上,到每隔2~3分鐘收縮50秒。間隔時間越短,子宮頸口則開得越快。胎頭慢慢往下降,這時孕婦會感覺胎頭壓迫到骨盆,子宮發硬、小腹或腰部有疼痛感並伴有下墜感。 和5km處相似,這時的疼痛還是輕微的,而且間隔的時間也是較長的,由於還處於整個生產過程的初始階段,通常會伴隨一些興奮,緊張的心情,根據醫學界對疼痛等級的劃分,這一階段大約處於3級輕度疼痛。

15公里 VS 宮口三指: 疼痛等級·5

热点|跑马拉松和生孩子哪个疼?

15公里

比賽進行到1/3,身體的某些部位就會開始出現反應,例如腳底,膝蓋,肩膀開始出現疼痛,甩臂時會使不上勁,膝蓋也不會像剛開始跑時那麼輕鬆。 開始出現痛苦的感覺,但對於有過訓練的跑友而言,一切尚可在可忍受的範圍內,畢竟接下來還有近30公里要跑呢。 疼痛等級5。

宮口三指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指二指時候的宮縮陣痛都可以忍受,當二指開向三指的時候疼痛感就會變得強烈,一般宮口開三指後,會被送入待產室。 陣痛開始加重,而且陣痛之間的間隔會變短。 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電視劇裡生孩子的戲份,撕心裂肺的痛苦相信隔著屏幕你也能感受到。《甄嬛傳》裡甄嬛生孩子那場戲場面那叫一個痛苦慘烈。 現實生活中,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像電視劇裡生孩子難產時媽媽生不如死那樣,但宮縮開3指後的痛苦恐怕已經是很多人在生孩子前很少有過體驗的。

30公里 VS 宮口五指: 疼痛等級·8

热点|跑马拉松和生孩子哪个疼?

30公里

撞牆期! 雖然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能力不同,越是比賽經驗豐富的選手,越懂得如何分配自己的體能,避免撞牆。 但對於一般跑者而言,大約跑到30公里,就會出現“撞牆”。肌肉無力同時,身體也無比的疲憊,各個部位的疼痛加劇,乳酸堆積,肌肉疲勞,雙腳變的更重,岔氣、抽筋,說什麼就來什麼。 總結來說,縱然心裡萬馬奔騰,身體卻完全提不起勁。

宮口五指

醫生會監控孕婦的宮口開放狀態,從1指開到10指的宮口,寶寶才可以順產出來。 開到4-5指時,生產過程會非常痛苦,此時陣痛開始加劇,而且陣痛的時間加密,這個階段的疼痛有人曾經形容,就像同時打斷多根肋骨一般,沒有經歷過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骨折的感受,這應該是世界上最高級別的疼痛了。 而這個時候,只有堅定的往前走才能看到幸福的終點。

終點 VS 分娩成功: 忘記疼痛

热点|跑马拉松和生孩子哪个疼?

終 點

當終點終於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是:什麼跑姿,跑步節奏統統丟到腦後,夾雜著周圍人群的歡呼加油聲,本能地往前衝。 拿到獎牌的那一刻,跑步時產生的全身的痠痛都可以拋到腦後,盡情享受此刻的喜悅了吧。

分娩成功

當經歷了十月懷胎和生產之痛,聽到孩子啼哭的時刻,所有的媽媽都會忘記過去好幾個小時的肌膚之痛。

毋庸置疑,生孩子,這種被稱為達到世界上最高級別疼痛,比跑完全程馬拉松的疼痛更加讓人懷疑人生。這是一種無法體會的疼痛。她不同於可以隨時隨地選擇結束或放棄的馬拉松,她一旦開始,便只能堅持。 但就像我說的那樣,跑馬拉松和生孩子的過程極其類似,你需要為了它精心備戰,嚴格訓練。你需要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出發時的興奮,撞牆時的痛苦,長跑後的平靜,終點時的快樂,就像媽媽在生孩子時一樣需要體驗這些情緒。

所以現在 你對跑馬拉松和生孩子 的痛苦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嗎?

如果沒有機會生孩子的話,只能多跑幾場馬拉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