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無名9歲女童溺死案告破 疾病不是讓父親和爺爺洗白的藉口

  在遺物中,佛像,是她生命中難得的溫潤與希望;而磚頭,則是她面前冰冷而堅硬的現實,將她重重墜入句容河底,毫無反抗之力。

南京無名9歲女童溺死案告破 疾病不是讓父親和爺爺洗白的藉口

  腦癱女童被父親爺爺推下河溺亡腦癱女童被父親爺爺推下河溺亡

  ▲受害女童遺物(一)。圖片由警方提供。

  我向來不願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他人,直到最近的一系列事件,讓我直麵人性的幽暗,我才意識到,醜惡一直就在那兒,逃避和僥倖都不過是懦弱,直面與迎擊才有可能打敗它。

  但有些醜惡,甚至卑劣到讓人難以直面,比如“殺子之惡”。

  7月25日,廣受關注的南京江寧無名女童屍體案告破。據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南京發佈消息,經審查,女童的爺爺和父親供述了因女童腦癱,於6月23日晚將其推入句容河中致其溺亡的犯罪事實。

南京無名9歲女童溺死案告破 疾病不是讓父親和爺爺洗白的藉口

  生命何辜,一個9歲的孩子,竟因疾病而被親生父親、爺爺殘忍殺害。

  在新聞報道和媒體對其家人的採訪中,我們始終無法得知孩子的名字。這或許也是種信號,意味著即便在親人的眼裡,她也不過是個“無名者”,“腦癱”似乎成了她人生的全部意義。

  不知道這是否符合評論寫作規範,我想給她取一個名字,暫且叫“珍兒”吧。

  通過媒體報道,我們或許可以梳理下珍兒短暫且坎坷的一生。

  珍兒今年9歲了,她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查出腦癱。小時候父母也帶著她去過很多地方看病,前後花費10萬元左右,但都沒能治好。到3歲時,珍兒的媽媽和爸爸離婚,媽媽不想要她,徑自離開;之後,珍兒也被爸爸嫌棄,只有奶奶捨不得她,就帶著珍兒去了淮安,獨自撫養。

  在奶奶的照料下,珍兒雖然遠不及普通孩子般幸福,但想必也蒙受著親情的眷顧。直到上個月,奶奶被查出患有腸癌,回到蕪湖做手術,珍兒也被帶到南京找爺爺。

  不料,這條“探親之路”,卻終成為“死亡之旅”。6年未曾謀面的爸爸、爺爺,竟絲毫不顧忌法律、人倫,親手殺害血親。

  在珍兒的“遺物”中有兩個顯得特別:脖子裡掛著的玉佛像和雙肩揹包的磚頭。

  佛像,是珍兒生命中難得的溫情與希望;而磚頭,則是她面前冰冷而堅硬的現實,將她重重墜入句容河底,毫無反駁之力。

南京無名9歲女童溺死案告破 疾病不是讓父親和爺爺洗白的藉口

  ▲警方發佈的女童遺物著裝效果圖。

  生於並不富裕的農村家庭,對腦癱患兒來說,意味著治療條件堪憂,生命的暗淡幾乎是可以望見的結局。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小兒腦癱不再是絕症。據相關專家表示,通過早期干預+手術+康復訓練的綜合治療方法,臨床治癒率基本上能達到80%以上。2017年,腦癱患兒丁丁在媽媽的悉心照料下從北大走向哈佛,並獲得哈佛法律碩士的故事,曾鼓舞了很多家庭。

  但珍兒的父親、爺爺(甚至包括母親)。。。。。。。。

  誠然,我們可以呼籲社會保障、兒童權益保障完善些、再完善些,讓類似的悲劇不再重演。但這都是後話,前提是患兒的親人不拋棄、不放棄,積極想辦法;而不是突破道德底線、法律底線,用卑劣的手段“甩包袱”。

  所幸,在法律面前,珍兒與所有人一樣,都是平等的個體。父親和爺爺如今已經被抓獲,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