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稅改比較分析

中美稅改比較分析

2018年6月19日,中國個稅法修正案草案出爐,個稅改革開始邁出實質性的調整步伐,草案對個稅起徵點與稅率級距作出相應調整:個稅起徵點擬從3500元小幅提至5000元,現行稅率級距亦作出部分調整,原適用10%的稅率調整至3%,原適用20%、25%的稅率調整至10%,原部分適用25%的稅率調整至20%,原適用30%、35%、45%的稅率維持不變。同時,設立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新的個稅法案適度加大了稅前薪資扣除力度,但是考慮到此次個稅調整是繼2011年曆時7年後的再次改革,從時間間隔與實際減負程度上看,稅改幅度較不及預期,如果對比美國2017年12月22日的稅改法案,不難看出,中美在減稅規模與稅改力度上仍有相當差距。

1.中國稅改與美國稅改

從時間來看,中美兩國稅改相隔半年,在世界經濟弱勢復甦,本國經濟亟待向好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作出讓利舉措,有著相同的政策考量,尤其是在全球貨幣量化寬鬆結束,面臨資金成本走高、資產價格泡沫化情況下,金融週期頂部與產能週期亟待調整到位,諸多因素疊加需要一個相對緩和、平穩的宏觀環境為經濟發展賦能託底。

減稅讓利作為刺激經濟發展的底層工具,一定是在其他政策工具運用成本與發揮效益面臨較強的負外部性基礎上作出的,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政府財政赤字,為企業和居民部門積極減負,從而在生產、消費環節釋放動能,滿足經濟發展要求,帶動產能與消費增長,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一定程度上藏富於民。

但是從內容來看,中美兩國稅改仍然有顯著不同,無論力度與覆蓋面均差距甚遠:從美國來看,簡化繁冗的稅制,使其公平且易於理解;通過減稅提高美國勞動者的實際收入;通過為美國企業和勞動者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使美國成為全球就業熱點;促使滯留境外的鉅額利潤迴流,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美國稅改法案涉及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跨境所得稅和遺產稅等眾多稅制改革,長達千餘頁。此次我國稅改,方向依然聚焦於個稅改革,包括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與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改革的內容主體是通過級距的調整,適當加大低稅率的覆蓋範圍,看似稅率檔位明顯下調,減負效應明顯,但對於工薪來說,基於稅率級距的調整使得減負的相對數並不及基於個稅起徵點明顯提高帶來的減負的絕對數更富於減負效應。

但從個稅起徵點調整情況來看,從3500元到5000元,幅度並不明顯,而且1500元的提幅是繼2011年的7年之後,所以起徵點的調整並未考慮時間成本。

反觀美國稅改,無論是稅率、個稅免徵額與扣除項,均明顯讓利,如在各級稅率相應下調2~3個百分點基礎上,個稅免徵額從個人6350美元,家庭12700美元分別提高到個人12000美元,家庭24000美元;兒童稅收抵扣額從1000美元提高到2000美元;遺產稅起徵點從550萬美元提高到1100萬美元;醫療費用抵扣部分擴大,等等。

2.中國稅改的現實考量

綜合來看,中國稅改未能從更大力度、更大規模上積極推行,有其現實考量:

首先,當前的發展水平尚未達到給予民間深度減稅讓利的充分條件。40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系列深層次問題依然需要我們集中大氣力、花費巨大的資源加以排除紓解。保持宏觀上充足的財政力量,確保宏觀調控順利進行,本身亦需要一個穩定有力稅後保障,疊加去槓桿、金融嚴監管等金融週期處於頂部,尤其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帶來的出口收縮承壓,外部市場萎縮,疊加內部市場乏力,內外交困,註定減稅讓利很難有實質性的大作為。

其次,考慮到2017年北京平均月薪水平為8467元,作為個稅改革的大頭,個稅起徵點必然很難有大幅提升的現實空間,此次調整到5000元,勢在難免,因此調整的空間必然落到稅率上,而調整級距又似乎更有運作的空間,從這個角度考慮,此次個稅修正案草案有其情理基礎。

但依然需要看到,多年來隨著房價不斷攀升,居民在購房上的巨大投入已經耗費極大,疊加醫療、教育、子女等龐大開銷,以及我國的個稅起徵點並不考慮區域差異,以進行區別對待,因此顯著加大的生活成本與“一刀切”所形成的內在不公需要在政策上給予充分考量,此次擬將實施的設立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應當在充分減輕居民負擔上饒有作為,積極承擔起居民減壓器的作用。

3.美國稅改,商人總統的市場“冒險”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12月22日簽署美國自1986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法案,成為繼里根以來第二位通過大幅減稅讓利,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總統,作為商人出身,特朗普在商業嗅覺上的敏感與市場思維,有促使其大幅向市場讓利,釋放政策紅利的偏好,因此自上任以來,特朗普頻頻發力,討好市場,以期通過政策支持,實現市場的一次重塑,最終從市場內生性要動力,完成一次經濟發展與市場繁榮的躍遷,這是商人總統的一次市場改造,本身亦充滿了敢於“冒險”的企業家精神。

公開招聘4000名政府高官,簽署30年來美國最大規模的減稅法案,一手主導中美貿易戰爆發……幾乎都是大手筆,在中美兩國逐步走向深度博弈的過程中,不遺餘力地通過市場化途徑強化市場力量,激發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的商人總統將會帶給美國怎樣的機遇,又將會帶給世界怎樣的挑戰,在世界金融週期位於頂部的當口,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