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名作沁園春,一起領略詩人的奇情壯采

沁園春,一種知名度頗高的詞牌。它是來自東坡的創調,自創調後受到眾多文人的喜愛,特別是到近代更是煥發出別樣風姿。

精選十首《沁園春》,幫助大家領略詞的奇情壯採。

(一)

​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北宋]蘇軾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扌離]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徵鞍無語,往事千端。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樽前。

【評】這首詞是蘇軾於熙寧七年(1074)七月在由杭州移守密州的早行途中寄給其弟蘇轍的作品。作者回憶了當年兩兄弟跟著父親進京,像陸機、陸雲那樣轟動京城的盛況。作者作這首詞時,還未發生烏臺詩案,所以看字裡行間,無奈帶著明朗,明朗帶著希冀。特別是“用舍由時,行藏在我”一句,很能看到東坡的態度:你朝廷用我就用,不用則拉倒,別耽誤我喝酒吶!這在臥榻先生看來,老先生內心深處還是想建功立業一番的,不然前面就不會提好漢當年勇了。

(二)

十首名作沁園春,一起領略詩人的奇情壯採

沁園春·靈山齋庵賦時築偃湖未成

[南宋]辛棄疾

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閒,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雨濛濛。

【評】表面上看,這首詞通篇都是描寫靈山的雄偉景色,是一篇寫山水之作,但不是那麼簡單。它極少實寫山水的具體形態,而是用虛筆傳神寫意。如寫山似奔馬,松似戰士,寫得龍騰虎躍,生氣勃勃,實是詞人永不衰息的鬥爭性格的寫照。顯然,作者寫此詞,力圖透過山水的外形寫出其內在的精神,寫出自己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內在美。

(三)

十首名作沁園春,一起領略詩人的奇情壯採

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南宋]辛棄疾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小大,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評】題目“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就頗新穎,似乎病酒不怪自己貪杯,倒怪酒杯緊跟自己,從而將酒杯人格化,為詞安排了一主(即詞中的“我”)一僕(杯)兩個角色。全詞通過“我”與杯的問答,風趣而又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對南宋政權的失望與自己心中的苦悶。

(四)

沁園春·寄辛承旨。時承旨招,不赴

[南宋]劉過

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東坡老,駕勒吾回。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銜杯。白雲天竺飛來。圖畫裡、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兩峰南北,高下雲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動,爭似孤山先探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

【評】本詞腦洞開得極大。它突破時空限制,請出了西湖歷史上幾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包括白居易、林圃、蘇軾等一起吹水喝酒。當時辛棄疾擔任浙東安撫使,邀請劉過到紹興府相會,劉過因事無法赴約,便在杭州寫了此詞以作答覆。

(五)

十首名作沁園春,一起領略詩人的奇情壯採

沁園春·有感

[南宋]陸游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交親零落如雲。又豈料、如今餘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閒採蓴。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

【評】陸游是南宋的著名詩人,也是歷史上產量最高的詩人。相對來說,他的詞沒那麼出名。他自己也頗感奇怪,為什麼能做好詩卻做不好詞。不過,這在臥榻先生看來,這是放翁的自謙之語。放翁出品的詞,數量上雖較其詩差得遠,但質量上仍較多出彩之處。本詞便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白香詞譜》甚至把它列為《沁園春》的典範之作。本詞作於1178年秋,作者回到闊別九年之久的故鄉,自然頗有一番丁令威化鶴歸來之感。

(六)

沁園春·夢孚若

[南宋]劉克莊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車千乘,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淒涼感舊,慷慨生哀。

【評】方孚若是作者的好友,以使金不屈著名,當時已故世21年。在這首詞中,集中展現了作者與故友“天下英雄,使君與操”的惺惺相惜,書生老去、報國無門的憤憤之情。而這也是南宋詩詞的常見主題,所以對於南宋的皇帝老兒,大家一般都是恨得咬牙切齒的。

(七)

十首名作沁園春,一起領略詩人的奇情壯採

沁園春·恨

[清]鄭燮

花亦無知,月亦無聊,酒亦無靈。把夭桃斫斷,煞他風景;鸚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硯燒書,椎琴裂畫,毀盡文章抹盡名。滎陽鄭,有慕歌家世,乞食風情。單寒骨相難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門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細雨,夜夜孤燈。難道天公,還箝恨口,不許長吁一兩聲?癲狂甚,取烏絲百幅,細寫悽清。

【評】鄭燮就是鄭板橋。板橋先生集中用一闕詞的篇幅,展現了生活中的多種恨。唐代詩人李商隱就曾經把“清泉濯足、花上曬褌、焚琴煮鶴、對花啜茶、背山起樓、松下喝道”列為六大煞風景的事情,這裡更是破罐子破摔,幾乎所有美好和值得懷念的東西,都成了發洩的對象。所以,我們可以想見中年落拓的鄭板橋,是如何的憤世嫉俗。

(八)

沁園春

[清]納蘭性德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硬嚥。語多不復能。但臨別有云:“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長調: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閒時,並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重尋碧落茫茫,料短髮,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迴腸。

【評】《飲水詞》是當今文青的標配。之所以如此,臥榻先生以為,大概原因有二:一是大眾對於納蘭性德有所瞭解,而又不蠻瞭解,因而一冊《飲水詞》在手,逼格高高。二是納蘭性德生於富貴家,還是個至情種,完全符合女文青心中白馬王子的形象。盧氏生前與公子情投意合,其去世後,公子傷情不已,寫了很多悼亡詞。清代文學研究專家嚴迪昌評本詞雲:詞境慘淡,詞心慼慼。

(九)

沁園春

[清]王鵬運

島佛祭詩,豔傳千古。八百年來,未有為詞修祀事者。今年辛峰來京度歲,倡酬之樂,雅擅一時。因於除夕,陳詞以祭,譜此迎神。而以送神之曲屬吾弟焉。詞汝來前!酹汝一杯,汝敬聽之。念百年歌哭,誰知我者?千秋沆瀣,若有人兮。芒角撐腸,清寒入骨,底事窮人獨坐詩?空中語,問綺情懺否?幾度然疑。玉梅冷綴莓枝,似笑我吟魂蕩不支。嘆春江花月,競傳宮體,楚山雲雨,枉託微詞。畫虎文章,屠龍事業,悽絕商歌入破時。長安陌,聽喧闐簫鼓,良夜何其?

【評】這也是一篇開腦洞的詞。從小序,當年有賈島祭詩,而八百年來詞卻沒有人祭祀。本詞就是作者把詞擬人化,給詞祭祀時寫的送神曲。本詞寫法上模仿稼軒,認為詞不是小道,也是“畫虎”“屠龍”般的大事業,表達了作者對詞這一文體的關切。葉恭綽贊曰:奇情壯採(《廣篋中詞》二)。而作者還有一首沁園春,是詞對主人的回答,不妨配合一起閱讀:詞告主人:釂君一觴,吾言滑稽。嘆壯夫有志,雕蟲豈屑?小言無用,芻狗同嗤。壽麝塵香,贈蘭服媚,煙月文章格本低。平生意,便俳優帝畜,臣職奚辭?無端驚聽還疑,道詞亦窮人大類詩。笑聲偷花外,何關著作?情移笛裡,聊寄相思。誰遣方心,自成沓舌,翻訝金荃不入時!今而後,倘相從未已,論少卑之。從本詞看,反應了詞在當時的地位並不像現在這麼穩固。我們現在看來,詩詞並稱。但至少在清朝以前,詞的地位一直很難與詩匹敵。文人之間的唱和,以詩為主。詞為“豔科”乃“小道”在人們的腦子裡根深蒂固。所以當主人給詞平反時,詞表達出了極大的驚訝:無端驚聽還疑,道詞亦窮人大類詩。

(十)

十首名作沁園春,一起領略詩人的奇情壯採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是近代詞人毛澤東於1936年2月創作的一首詞。該詞上片描寫北國壯麗的雪景,縱橫千萬裡,展示了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抒發了詞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下片議論抒情,重點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抒發無產階級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豪情壯志。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於一爐,意境壯美,氣勢阪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