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氈房到別墅的蛻變——阿克塞縣牧農民住房實現「三級跳」

住進220平方米的別墅,趙成海和妻子劉金萍整天都樂滋滋的。劉金萍告訴記者,別墅是政府統一規劃修建的,他們只掏了19.8萬元就入住了,其他的16.5萬元是政府補貼的。

趙成海一家能住上新房得益於阿克塞縣近年來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得益於阿克塞縣民族新村居民住房改造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

為徹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2016年開始,阿克塞縣委、縣政府組織實施了民族新村居民住房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8億元,用兩到三年建成二層小康住房400套,並對基礎設施進行配套完善和提升改造。

如今的生活真美好

走進阿克塞縣民族新村,一棟棟拔地而起的別墅分外醒目。別墅四周,各類花草樹木鬱鬱蔥蔥,各族群眾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他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帶給他們的好生活。

趙成海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已經結婚了,大兒子在縣上某單位工作,小兒子經營翻斗車,年收入10多萬元。談起這些年的變化,趙成海說:“如今的生活跟過去相比真是好太多了。”

1995年,趙成海一家從外地遷至阿克塞縣。全家五口住著兩間土坯房,門前搭建了簡易破布棚用於做飯,一到颳風下雨連飯都吃不上。1998年,經濟條件有所好轉的趙成海在縣城修建了一院磚瓦房,冬天靠燒煤取暖。現在,趙成海一家住進了有暖氣的別墅,做飯用上了天然氣,每天還能洗澡……

牧農民的住房變遷史

從氈房到土坯房再到別墅,阿克塞縣牧農民的住房變遷史,真實折射出了20年來全縣城鄉面貌翻天覆地的變化。

“至目前,全縣96.4%的牧農民住進了樓房。住房的變化帶動了牧農民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做飯為例,以前燒火用牛糞或柴草,現在用上了天然氣,有效提升了生活質量。”阿克塞縣住建局局長李建彬說。

今年6月3日,對家住民族新村60歲的牧民海茹拉來說,是一個好日子。這一天,他們一家人搬進了裝修好的別墅。“最早的時候,我們在草原上住氈房,一到冬天,冷得沒法形容。上世紀90年代,我們一家人在老縣城買了3間土坯房,條件好了一些。但那時,縣城的道路坑坑窪窪。現在,有了小轎車,加上路也好了,去敦煌也就1個小時。”海茹拉說。

轉變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質量

“我們在牧區住過,也在老縣城做過生意。那時候,牧農民家的住房條件不好,衛生條件也很差。現在,我們住進了別墅,家人每天晚上都要衝澡,家裡也總是打掃得乾乾淨淨。”劉金萍說。

在民族新村採訪時,記者看到,牧農民在家門口邊聊天邊擇菜時,會隨手把垃圾裝進塑料袋扔進垃圾箱。

“在牧區居住時,真是不堪回首。亂竄的老鼠讓我心有餘悸。洗澡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和20年前相比,如今的生活真是越過越好。”海茹拉說。

一棟棟建成或在建的別墅,是阿克塞縣落實各項民族惠民政策的具體體現,也是縣城搬遷20年來,阿克塞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展現。

从毡房到别墅的蜕变——阿克塞县牧农民住房实现“三级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