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活動在濟南開幕

中國報道訊:(記者張洪禎)7月26日下午,由民進中央和葉聖陶研究會共同主辦,民進山東省委會承辦的“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活動”在山東濟南拉開序幕。此次交流活動的主題是“中小學課程與教學改革”。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出席開幕會並講話。

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活動在濟南開幕

民進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高友東、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隨蓮、山東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孫中亮、民進山東省委會主委欒新、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主任張志勇出席開幕會。開幕會由高友東主持。

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活動在濟南開幕

蔡達峰說,隨著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進入新時期的發展,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在保持教育公正的基礎上,普遍提升教育質量,使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成為大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內容。2001年,大陸啟動了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過去十多年以來,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也推進了課程改革,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文化是同根同源,共同處在一個全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當中,因此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面,相信我們一定會有很多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和一些實踐經驗。當然我們也有著各自不同的地區情況和教育實踐,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和目標,大家分享這些信息和彼此見識,能夠相互啟發,有助於我們推進各地的教育發展。

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活動在濟南開幕

蔡達峰指出,課程是體現教育目標的基本的載體,也是教學最重要的內容。過去十多年來,我們大力倡導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理念,但在實踐當中,重智輕德,單純重視分數和升學率的現象還是相當普遍,把握教育目標,堅守教育本質,體現我們的教育導向,始終是課程教學改革要堅持的一個基本的原則。教育要關注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當然需要傳授知識、訓練技能,但首先是要培養健全的人格,這是教育本質性的內容。希望在交流活動中,大家能夠圍繞孩子的健康發展,為他們的美好未來,貢獻我們各自的智慧。

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活動在濟南開幕

蔡達峰強調,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孔子是中國民間教育的奠基人,古代尊為萬世師表,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至今還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培養怎樣的人,怎樣培養,這是教育一個永恆的命題,我們要通過改革,不斷地總結和完善,不斷地兼收幷蓄、取長補短,將這樣一個終極關懷不斷地深化。希望各位校長和專家交流各自教學改革的經驗和做法,從而有新的收穫。

張志勇介紹了山東基礎教育發展的情況。

開幕會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月霞作了“大陸基礎教育改革新進展”的主旨報告。

會前,與會的專家學者還實地考察了濟南2所具有特色的中小學校,並進行座談。

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專家學者,民進中央、葉聖陶研究會和民進山東省委會的有關領導等70餘人參加了開幕會。

據悉,本次“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活動”為第三次舉辦。第一次和第二次交流活動分別於2016年和2017年在昆明及上海舉辦,主題分別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21世紀的中小學數學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