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圖強: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新高地」主題論壇會在濟南舉行

中國報道濟南消息:(記者張洪禎 通訊員吳思強 鍾冠昭)

8月7日上午,“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8”在濟南開幕,1500多名青年名士、專家學者、商界翹楚相聚泉城,共謀發展。同日下午,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8“向海圖強: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新高地”主題論壇會成功舉行。

“向海圖強: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新高地”主題論壇會在濟南舉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

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特別助理李偉在分論壇上提到,向海圖強,以保護性開發為前提。他的建議是向海圖強,發展海洋經濟的創新,是在發展海洋經濟的同時,很好的保護海洋,甚至保護海洋要放在發展海洋經濟的前面。

當前國際形勢處於大動盪、大改組、大變動的時期。在李偉看來,當今的世界形勢處於一個十字路口。從美國、歐洲的很多國家當前的一系列的動作來看,原來的國際上所建立的經濟貿易的次序可能要逐漸被打破,包括世界貿易組織。美國現在要搞單邊主義,這樣一來,很多國家也都出現了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民粹主義。這些都是對未來國際經貿發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我們要打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的外部環境,在國際格局這個大變革的背景下,要解決我們面臨的風險和問題,重在自強,不在忍讓,尤其是中美經濟摩擦這個事件上。

“向海圖強: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新高地”主題論壇會在濟南舉行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特別助理李偉

在向海圖強,共享海洋資源的利益上。李偉認為海洋是人類的寶藏,同時海洋的資源不是無窮無盡的,我們應該更加深入認識海洋,才能夠進一步發展海洋經濟。

李偉認為,向海圖強,以保護性開發為前提。他的建議是向海圖強,發展海洋經濟的創新,是在發展海洋經濟的同時,很好的保護海洋,甚至保護海洋要放在發展海洋經濟的前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環境與資源研究所的副所長李佐軍在分論壇上提到,海洋經濟的發展,以漁業為主的一產會越來越輕,海洋工業比重越來越高。下一步海洋的服務業還要進一步提高,尤其是海洋旅遊業。這就是高級化的過程。

海洋經濟具體表現在一系列的海洋產業上。海洋產業有一產、二產、三產。一產是海洋漁業。三產來看有海洋交通運輸業,還有海洋旅遊業。從二產來看,海洋裝備製造業,還有海洋的油氣業,海洋的鹽業等等。海洋裡面還有很多新技術產業,包括海洋信息業等等。

而關鍵的問題,最主要是要推進海洋產業的轉型升級,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怎麼轉和升?轉到哪裡升到哪裡?海洋產業高級化。怎麼叫高級化?具體到海洋經濟產業,原來可能是漁業為主,後來是海洋工業比重越來越高。下一步海洋的服務業還要進一步提高,尤其是海洋旅遊業。這就是高級化的過程。

海洋產業高端化。高端化就是高附加值化。為什麼要高端化?第一個理由是消費結構升級了,第二個理由,高成本時代到來必須高端化才能消化那些高成本。

海洋產業特色化。我們要依託山東的海洋資源的特色優勢,發展特色優勢海洋產業,形成特色競爭力,只有特色才能形成優勢,只有優勢才能形成競爭力,只有競爭力才能形成發展。

海洋產業要集群化,因為產業集群蘊藏著產業發展的核心秘密。採用集群可以降低營銷成本範圍經濟,網絡效益集聚效益。具體怎麼進行產業集群化?利用產業集群中的種子企業,利用行業來發展行業。利用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種子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分工協作關係等等。

“向海圖強: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新高地”主題論壇會在濟南舉行

主題論壇會現場

有產業經濟的品牌化,發展品牌產業,品牌企業,品牌企業家,通過品牌提高競爭力,通過品牌提升附加值。要用原來微笑曲線的加工製造,要向兩端的研發、設計、品牌延伸,最重要是品牌,因為品牌意味著制高點。

推進海洋產業的綠色低碳化。要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來發展產業。或者提高資源能量消耗的標準,環境汙染治理的標準,來倒逼海洋產業的轉型升級。

海洋經濟的融合化,產業生態、產業上下游的各級發展,必須融合。融合也就是分工協作,分工協作是可以提供效益的。

海洋產業國際化。海洋本來就是面向國際的。海洋是一個通道,它是全球化的一個邊界,也是一個平臺。所以,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要積極主動的參與產業鏈的全球分工協作,分享全球分工協作的好處。

海洋產業信息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所有行業,包括海洋產業都必須信息化,別無它途。

海洋產業智能化。現在人工智能正在大發展,機器人行業正在大發展,海洋產業也不能例外。

以上十個方向,就是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