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是捨己為國的華人首富,自己是糧油大王,65歲如願成中國人

叔叔是捨己為國的華人首富,自己是糧油大王,65歲如願成中國人

李嘉誠曾在自己的自白書裡說過:“回到當年,我選擇與官方進行合作,官方在政治上同樣獲得了巨大的回報,我們可以相互感恩,但是互不相欠,這就是生意。”但不是所有華商都像生長在潮州的李嘉誠一樣把當年幫助貧困弱小的中國當成一門生意,而馬來西亞的華人首富,現年95歲的郭鶴年無疑是其中最不計個人得失的愛國華商。

說起來,這位比李嘉誠還大五歲的郭鶴年還是個地地道道的馬來西亞人,他於1923年出生在馬來西亞的一個華商家庭,他的父親郭欽鑑原本是福建人,後來憑著一股闖勁和兄弟幾個一起下南洋謀生,靠著華人與生俱來的吃苦耐勞逐漸在當地站穩腳跟,做起了糧食生意。

叔叔是捨己為國的華人首富,自己是糧油大王,65歲如願成中國人

郭欽鑑去世以後,郭鶴年接管了家族生意,他盯上了當時利潤頗豐的煉糖業,在家族會議上力排眾議,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孤注一擲地進入煉糖業。而正是這種膽量和氣魄成就了他亞洲糖王的名聲,在其鼎盛時期控制了世界上十分之一的糖業市場,這對於一個與老百姓肚子息息相關的行業來說已經可以稱得上壟斷了。

此時,郭鶴年有了第一次與中國政府打交道的經歷。1973年4月,郭鶴年在新加坡的家中接到了一通神秘電話,由於事關重大,邀他去香港寶華大廈面談。在那裡,郭鶴年見到了當時代表外貿部的兩位華潤集團的高級經理濮先生和林先生,他倆把國家當時的困難原原本本地告訴郭鶴年:現在國家經濟狀況不好,很缺糖,這讓本來就不富裕的中國人民雪上加霜。同時,錢也很缺,不僅沒有外匯儲備,而且還有8100萬美元的赤字,他們希望郭鶴年能幫助中國搞到30萬噸的糖。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郭鶴年大為震動。其一,30萬噸糖在當時是不得了的,如果這個消息放出去,整個糖的價格要上漲25%;其二,國家竟然這麼信任他,把這麼重大的消息透露給他。

很多時候,完完全全的信任往往比任何禮物都要打動人心,郭鶴年自然懂得將心比心,何況這是為了幫助生活困苦的中國同胞。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將自己的生意暫時凍結起來,花上六週的時間來專門為國家做事,他的計劃是不僅要買糖,還可以做一些期貨來給國家賺些外匯。

叔叔是捨己為國的華人首富,自己是糧油大王,65歲如願成中國人

為了將事情秘密地進行,郭鶴年還使了一招瞞天過海。他本人跑到日內瓦參加國際糖業會議,然後讓手下人秘密地去巴西收購砂糖。在此期間,郭鶴年的英國朋友還向他透露最近有一批日本人在巴西收糖,其實那根本不是日本人而是郭鶴年的手下,郭鶴年心知肚明,但密不透風。第二天就向他的收購隊伍講要儘快簽下合同,因為這邊已經有人得到消息,郭鶴年同時也在世界各地的期貨市場運作,當巴西人和郭鶴年的隊伍簽下30萬噸的合約之後,糖價暴漲,郭鶴年一路脫手,最終賺得了四五百萬美元,全部存到了華潤指定的英國倫敦銀行的戶頭上。

後來央視的主持人採訪郭鶴年時,問他當時為什麼自己的公司不加進來做生意,賺些錢呢?郭鶴年很嚴肅地說道:“當時做這筆生意,巴西人給的價格也很優惠。他們是想真心結交中國這個朋友。我們只是小商人,如果我這樣做就是對中國不忠,就像你答應了一個客戶,不能腳跑兩隻馬。”

就這樣,郭鶴年逐漸與大陸的來往越來越密切,他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在杭州建了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只是因為他覺得中國的旅遊業需要大型酒店;當他得知國家需要在北京蓋一個國際貿易大廈時,看到只有日本和美國的財團在爭搶,他決定拿出5億美元來幹這件事,在他看來今天中國還要依靠這些國家幫助嗎?我們自己要爭口氣,不要給外面人看不起我們華人。於是,才有了今天的北京國際貿易中心。

叔叔是捨己為國的華人首富,自己是糧油大王,65歲如願成中國人

郭鶴年做這些事並沒有像李嘉誠那樣精打細算,李嘉誠真正進入中國是在九十年代,而在八十年代郭鶴年做的這些事在以往都是沒有先例的,他是真正的先行者。郭鶴年當然相信中國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但是他當時拿這些錢去新加坡或者香港投資無疑可以賺得更多。郭鶴年自己也說過:“我不是一個很能幹的商人,很多細的東西我算不過來。”正如鄧小平在最後一次次正式對外會見時,評價郭鶴年那樣:你和我一樣,都是引路人的角色。

而到了今天,郭鶴年的侄子郭孔豐又做了和當年郭鶴年一樣的事。郭孔豐很早就向郭鶴年建議開拓中國的糧油市場,如今他領導的嘉裡集團與中糧集團合作建設的嘉裡糧油公司,以年銷售額200億人民幣的規模成為亞洲最大的食用油生產基地。而由郭孔豐擔任董事長的豐益國際也製造出了幾乎每戶中國家庭都使用的食用油——金龍魚。紮根於中國的豐益國際以414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第239位,是世界五大糧商中唯一的華僑企業。郭孔豐在成為“糧油大王”的同時,也以超過百億人民幣的身家登上全球富豪榜。

叔叔是捨己為國的華人首富,自己是糧油大王,65歲如願成中國人

左二為郭孔豐

而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進行,之前從美國進口的大豆等農產品失去了競爭優勢,我國國內的農產品市場需要有人來填補。就在近日,由豐益國際投資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舉行奠基儀式,此次豐益國際欲投資70多億元,在富裕縣建設一個包括糧油食品工業、生物科技、能源供應在內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產業園。

身為董事長的郭孔豐出席了儀式,在現場,郭孔豐受領有“中國綠卡”之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現年65歲的郭孔豐在回顧了自己家族與中國這片土地的情緣之後,不經感慨地說道:“從我的叔叔郭鶴年先生替國家買糖算起,到現在已經四十五年了,我們與中國經濟一起成長,願意紮根在中國這片土地,而我現在是真正的中國人了!”

叔叔是捨己為國的華人首富,自己是糧油大王,65歲如願成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