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815」|沙飛鏡頭中最真實的抗戰


1937年10月,八路軍騎兵挺進敵後。

1937年,八路軍鐵騎衝破平型關,長驅出擊。

1937年秋,河北淶源浮圖峪,八路軍在古長城歡呼勝利。

1938年,河北淶源浮圖峪,八路軍戰鬥在古長城。

1938年,河北阜平縣政府。

1938年,《救亡日報》記者葉文津採訪白求恩與聶榮臻。

1938年,河北淶源,盛意殷勤的慰勞站。

1938年,山西五臺縣,白求恩與自衛隊員。

1939年5月,電影演員陳波兒為軍事操練的女八路拍照。

1939年6月,河北阜平縣青年報名參軍。

1939年6月, 河北阜平一區參軍大會上給參軍青年家屬發饅頭。

1939年7與7日,抗大二分校運動大會上,抗大二分校文工團在廣場演出。

1939年8月,邊區國民"精神總動員大會"。

1939年,山西五臺縣,小腳婦女往前線送彈藥。

1939年5月,八路軍120師359旅五臺山戰鬥中俘敵若干名,遣返時王震旅長對日俘談話。

1939年5月,八路軍120師359旅五臺山戰鬥後遣返俘虜,日俘唱歌表示感謝。

1940年,晉察冀邊區政府兩週年紀念大會。

1940年3月8日,三八婦女節紀念大會。

1940年3月8日,婦女練投彈。

1940年,婦女也要參政。

1941年,反掃蕩,民眾在山野生活。

1940年5月4日,人民武裝自衛隊。

1940年6月, 河北唐縣,兒童團員站崗查路條。

1940年,小機槍手在戰鬥中成長。

1940年8月,八路軍百團大時救出的日本小姑娘美惠子,聶榮臻照顧了她,這是聶榮臻送別小姑娘。

1940年,河北唐縣,晉察冀邊區抗戰陣亡烈士紀念塔落成,在揭幕典禮上,八路軍將士列隊祭奠憑弔。

1940年9月,戰後歡迎大會上,晉察冀軍區一分區政治部主任羅元發向日偽俘虜講解寬大政策。

1940年,河北淶源,婦女為前方戰士作軍鞋。

1940年,河北唐縣葛公村,白求恩醫院。

1940年,“八路軍百團大戰”街頭新聞照片流動展。

1941年初,河北阜平縣沙河畔,八路軍女戰士在大生產中積肥。

1941年,河北平山縣,抗戰壁畫“看!鬼子的燒殺” 。

1940年8月,河北井陘縣,八路軍於曉霧朦朧中向井陘礦區進攻。

1940年8月,河北平山縣吊兒莊,百團大戰前夕聶榮臻與戰友。

1941年5月4日,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晉察冀支部成立大會,宮本哲治支部長領導全體盟員誦讀宣言。

1942年,反戰同盟晉察冀支部成立週年紀念大會上之反戰宣傳品展覽室。

1942年,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支部成員劍術表演。

1942年2月,晉察冀軍區製藥廠研究室,藥用植物研究。

1942年2月,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河北省平山縣南莊村青年劉漢興告別父母志願參軍。

1942年2月,光榮花戴在胸,一心要當八路軍。

1942年9月1日,晉察冀邊區召開記者節紀念大會。

1942年,延安,婦女們在紡線。

1942年,河北平山縣碾盤溝,晉察冀畫報創刊號制銅板。

1942年,晉察冀邊區參議會副議長於力(左)、高等法院院長王斐然捻毛線。

1942年。攝影記者雷燁與抗敵劇社小演員田華。

1942年,河北平山縣某區志願義務兵入伍大會,母親送兒子參軍。

1942年,革命的號笛,抗日前線的八路軍軍號手。

1943年1月,晉察冀邊區第一屆參議會主席臺。

1943年1月,晉察冀邊區第一屆參議會婦女參議員。

1943年,淪陷區百姓逃離敵寇統治的鄉土。

1944年,摔傷的兩名美軍飛行員在和平醫院療養。

1944年秋,晉察冀邊區慰問團帶慰勞品赴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慰問傷病員。

1944年,晉察冀邊區群英會,美軍觀察組人員講話。

1945年,八路軍解放山西靈邱城後,兒童斧劈堡壘殘木。

1945年,抗大二分校訓練,走天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