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路上,你我還要怎麼做?

持續了近半個月的陰雨天氣,終於在初夏時節劃上了短暫的句號。這篇文章起筆的時候,燦爛得有些猛烈的陽光正炙烤著大地。沐浴著久違的溫暖,窗外的那些綠植卯足了勁地往上竄,似乎就兩三天的時間,它們一股腦兒地全綠了。坐在辦公室裡,香巴拉文化廣場上《吉祥甘南》的旋律如流水般盪漾在我的耳畔。是的,吉祥的甘南所具備的獨特魅力,正是此刻我所感受到的這份祥和與安寧。

羚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路上,你我还要怎么做?

這個嶄新的夏天,與往年一樣,又似乎有些不同。今年的羚城人有了一個全新的目標——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可能很多人對創文還沒有明晰的認識。百度詞條裡是這樣描述的:全國文明城市,簡稱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中國大陸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稱號。詞條還強調了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國大陸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的一個,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

羚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路上,你我还要怎么做?

可見,全國文明城市絕非簡單到喊喊口號走走過場就能拿到手的,也不是僅靠政府就能輕而易舉地辦到。它需要我們每一個公民從心底裡自覺支持、從一言一行上付諸實踐,需要舉全民之力才能讓這座高原小城由內而外,釋放出她獨特的魅力。

文明城市的要求,除了城市規劃和公共基礎設施之外,幾乎所有的項目都無一例外地指向公民的個人行為。也就是說,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完全取決於每一個市民個人的文明程度。

文明表現其實很具體。比如:

今天你開車時禮讓行人了嗎?

你過馬路時耐心等著亮起的綠燈了嗎?

你手裡的垃圾,讓它進入分類後的垃圾桶了嗎?

羚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路上,你我还要怎么做?

請一定不要小看這些瑣碎的細節。走在街頭,你不經意間的任何一個不文明行為,都會成為創文道路上最大的障礙或絆腳石,足以毀掉很多人在創文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

眼下,羚城創建文明城市的序幕已經拉開。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面前,我們仍然可見街頭巷尾有很多不文明現象的存在:

一些司機既無視斑馬線的存在,也不顧及紅綠燈的約束,車速快到令行人心驚膽戰;

十字路口遵守交通規則的,似乎只有身穿校服的學生。而跟車輛搶紅燈的,卻是些大人,甚至連交警剌耳的哨聲提醒,他們都可以置之不理;

剛剛被環衛工人們清掃過的區域,就有過路的行人隨意將手裡的飲料瓶或菸頭扔在地上;

人頭攢動的廣場,有人脫了鞋子,大庭廣眾之下以極其不雅的姿勢躺在椅子上;

綠草如蔭的草坪上,更有追逐嬉鬧的孩子、隨地方便的寵物、拍照全影的大人;

夜色闌珊時,更有行人於街角於行道樹下公然方便而視不遠處的公廁於不見……

羚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路上,你我还要怎么做?

人們都說,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是這座城市最好的名片。可是很遺憾,在整個社會氛圍逐步向好的時候,我們還是無法完全杜絕某些人的不文明現象。所幸,這些現象只是個別存在。

我們欣慰還能看到更多的、讓人感覺溫暖的那些瞬間:在路口等待綠燈亮起的孩子,街頭護送老人過馬路的交警,隨手將別人丟下的垃圾放入垃圾桶的少年,雨天里路過行人時刻意減速的司機……

我們有理由相信,文明更像是一把火炬,它會在每一個市民自覺遵守的秩序裡依次傳遞下去,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做為羚城這個大家族的一員,創建文明城市是我們每個人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愛她,就要自覺規範我們的行為,重塑我們的文明意識;如果愛她,就從小事做事、從自身做起,讓自己成為這座城市裡亮起的一盞燈或蓬勃的一棵樹;如果愛她,就請從此刻開始,付諸於行動……

羚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路上,你我还要怎么做?

文明其實不遠,就在你我的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