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未來5年是否能成爲中國第三城,中西部的領軍城市?

傾城雪親冪無間


重慶是我國首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成員,全國四個直轄城市之一。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化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從重慶名片來看,它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一個擁有“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頭銜的城市。由此證明,重慶在國家層面的已經是中西部地區領軍城市。參考資料來源於《全國九個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定位》,本資料出自官方,因此具有權威性,可信度較高。


資料圖為《全國九個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定位》。

重慶目前的經濟實力位居中西部地區首位,全國第六位,是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排名最靠前的城市。今後五年能否成為中國第三城暫時無法確定的,比較而言,重慶距離深圳的GDP還有接近1200億差距。依據來源於《2018上半年全國城市GDP排名(001-100)》。

若以探索未來的思路預測這個問題,我認為重慶具有極大的可能性,畢竟重慶擁有超高的政治地位,以及幾千萬的人口,這都將成為該市日後的“爆發點”!




資料圖為中國最新一期的城市經濟總量排行榜暨《2018年Q2全國城市GDP排名(001-100)》。

民間查訪專員


作為重慶人容我說一句:重慶未來五年能否成為中國第3城市我認為是不能的,但是成為中西部的領軍城市這個是可以的。

現在的一線城市普遍認為有四個就是北上廣深,而如果要成為中國第三的城市的話,那麼無疑是要把廣州和深圳擠下去才能躋身前三,我們要擠下廣州和深圳是何其的難啊。

從人口來看,重慶的主城區人口遠遠不及深圳和廣州。雖然重慶全境有3000萬的,但是重慶主城區大概就800萬人的樣子,深圳的話每年的常住人口都有1000萬以上,廣州也是。所以人口第一項就已經輸了,況且每年廣東和深圳都有大量的務工人員存在,而重慶的務工人口數量遠遠不及深圳和廣州。

從經濟活力來看。現在的珠三角城市新區,已經轉型服務和科技行業。這裡面有數一數二的大公司,有華為,vivo等手機領域的科技公司,有騰訊等網絡公司。而重慶的話,還在以工業汽車和投資等領域來拉動經濟增長,其中重慶的經濟增長與投資有莫大的關係,各種原因也不用我多說。雖然現在有一大批的電子廠在內遷,重慶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電腦生產基地,但是的話整體來看重慶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無疑重慶的產業結構是要落後於廣州和深圳的,自然重慶的經濟活力也不如廣州和深圳。

既然比不到廣州深圳,我們來看一看在中部地區的地位。

首先容我說一點,重慶在中東地區部地區應該能算第一城市。中西部地區和重慶競爭力大的就是武漢和成都,成都就不用我說了,通過合併和擴張現在雖然GDP整體在擴張,但是除了成都的話整個四川來說城市發展是極不平衡的。而武漢地大人多,新興的科技園區也在武漢建立,在未來的話他也是十分有潛力的。但是重慶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他的扶持力度是這三個城市中最大的。不管是渝新歐還是兩江新區的開發,無一不體現這一巨大的優勢。

總之比來比去都沒意思,大家一起協同發展才是最好!


蘆葦人生


不能。理由很簡單,廣州的經濟實力比你想象的更強大,而且鐵定強於重慶。城市的經濟實力,可不僅僅是拼GDP總量這麼簡單。要是單獨拼GDP的話,蘇州的經濟實力已經錯過了南京和杭州了。實際上並沒有,南京和杭州依然強於蘇州。

重慶要成為中國第三城,就必須超過廣州。但超過廣州並不是那麼容易。幾十年來,廣州作為南方經濟強市,其GDP僅次於上海,2016年才被深圳超越。但目前廣州GDP依然領先於重慶。2017年廣州GDP21503億元,重慶19500億元。前者領先後者約2000億。客觀地說,5年內重慶是可以追上廣州的。

但發展質量,廣州可是遙遙領先重慶的。就拿知名企業來說,廣州坐落有2家世界500強企業——南方電網和廣汽集團,重慶沒有世界500強。在2018年《財富》中國500強企業中,廣州市有17家企業入圍,而重慶入圍企業數量僅有廣州的一半左右。

還有廣州的商業、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實力和優勢都強於重慶。就拿對外貿易來說,廣州是中國一直以來的對外貿易窗口,廣交會至今已經辦了100多屆了。2017年廣州進出口總額9714億元,是重慶(4508億元)的兩倍多。因此,在國際上,廣州的名號要比重慶響得多。

所以,重慶不單單是要做大經濟總量,還要壯大產業,擴大知名度,提升競爭力。


紅谷新視界


2017年重慶的GDP總量應該在全國排名第五,當然,這是重慶全境的GDP。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老重慶地區從建國以來大部分時間都是全國前六,西部第一。是首個經濟改革綜合試點城市,也是第一批計劃單列市。即使按老重慶排應該也是第六或者第七左右。重慶擔子比較重,不過正因如此後勁也比較強。大重慶地區,我們重慶人不屑於這麼去比較。老重慶地區重返前四巔峰還是有可能的。

第三次直轄時,接管了渝東北和渝東南,超過一千多萬人。三峽移民安置和兩翼地區的貧困問題可以堪稱是世界級的。拿給任何一個城市都是相當重的擔子。不過慶幸的是16年,重慶全境的人均GDP和收入雙雙進入全國省級第十的位置。

重慶區位優勢明顯,坐擁長江上游兩江交匯,果園港可實現水鐵聯運,貨運列車直達歐洲。隨著米字型高鐵的成形,重慶的樞紐地位將進一步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主城地區雖然有著逾三千年的歷史,三為國都,三次直轄,不過重慶由於也是傳統港口城市和實業城市,偏向於宣揚粗狂、豪放的一面,其它方面的文化價值並沒有很好地被宣揚出來。

下圖的溫泉寺就在縉雲山,是宋朝時蒙古大軍領軍人物戰死之地,其戰敗也是其世界兵力轉折的開始,因此可以說,早在宋朝,重慶不但保衛了國家,同時也改變了世界的歷史。

嘉慶年間,重慶僅下半城商戶就達1500多家,還有各色行會等等。宋朝從新修築的重慶老城牆之一的通遠門打造還不夠精緻,東水門還沒打造出來。市內不少千年古剎都缺乏宣傳和內在文化價值生動化。

重慶是西部地區最早開埠、建市和現代化的城市。重慶很早就開始建設電廠、水廠、中央公園、電話等現代設施。市內也散佈著眾多西洋歷史遺蹟,有洋行、外國政府機構、醫院、教堂等等。但重慶人並沒有很好地去詮釋出來。

作為二戰的反法西斯中心,歷史遺蹟更是不少,這也是可以打造的一個文化身份。

不過也有不少已經開始初現端倪。

和其它城市一樣,不少精緻而有質感的文化休閒場所也開始在重慶湧現。隨著國家的發展也上了一個臺階,重慶自身多元而厚重的歷史也將逐漸顯現出來,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民在此工作、生活或是旅遊。

重慶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也不甘落後,人工智能方面,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技術已經在全國取得成就。市民對於新生科技的敏感度、接受度顯著增加。騰訊、阿里等集團相繼來重慶表示要將重慶打造城智慧城市。平安集團也宣佈將把重慶打造為亞洲最大的智慧醫療城市。全球五大機器人制造集團已經有四大落戶重慶。國家機器人檢測中心落戶重慶。重慶外貿方面領先西部城市。新能源汽車方面已經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通用航空製造行業也在成形。

隨著重慶市民意識的進一步開放和奮進和城市的發力,重慶未來的實力將進一步加強。


重慶生活資訊


1、未來城市的競爭,重慶將不敵成都

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訴大家,直轄市裡面也有發展不好的,那就是天津和重慶,相反,看武漢和成都,兩個省會城市都是集中全省的力量在求發展,所以從未來的經濟形勢來看,成都似乎比重慶更勝一籌。

2、北京、上海、深圳是重慶無法逾越的三座大山

回顧2017年,重慶經濟增速高於北上深,但是到了2018年,重慶經濟增速放緩,很有可能全年的經濟增速被深圳超越,所以,從未來五年來分析,重慶很有可能在GDP上超越廣州,位列第四,但是與深圳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所以,充其量重慶五年後,GDP總量位居全國第四。但是,重慶的面積和人口體量相當於一個省,GDP位列全國城市第四,並沒有什麼驕傲的地方。

總結:

重慶五年後,總量雖然可以排在全國城市第四名,但是並不能說明重慶就很強大,相反,重慶的經濟發展水平會被成都、武漢等城市超越。我在2017年就分析過,重慶的GDP增長是資源型增長,人均GDP在中西部屬於靠後城市,所以看重慶的經濟,其實要做區分,將遠郊區縣和都市區做一個劃分,這樣會更加科學。


深圳觀察


當然不可能的。

第一應該是成都,第二應該是武漢,其他就第三。重慶不排名次。

成都是個好地方,夏天不熱,冬天不冷。低消費高收入。成都人很休閒,上班都跟鬧著玩似的,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天天喝茶聊天打麻將,看美女,吃火鍋。錢從天上自然掉下來。成都房價很便宜,根本不需要貸款買,都是全款。而且交通很發達,兩個機場,天天乘飛機全國,全世界到處遊玩,不要錢似的。而且是天府之國,地位很高,全國就此一家絕無分店。景區也很多,又離得近,就在家門口都是景區,比如九寨溝啊,樂山大佛啊,青城山啊,坐公交或地鐵幾站路就到了。其他城市沒法比


塵都迷路人


五年時間,按道理重慶產值突破三萬億總產值,人均達到十萬,在內地消費還是不錯的。五年汽車早以轉型升級,高鐵三百五十公里小時應該通兩三條,在旅遊交通方面得到大大提高,快速環線,出渝主框架以會形成提升,暢通重慶城市形象得到改善,引資世界國際五百強增加十家至二十家以上規劃好,上海上市企業兩百六十家,重慶四十七家,不足上海零頭,金融上市企業差距之大,不培養本土實體是不行的,在實體下滑的今天很難很難,只有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完善,重點吸引國際五百強企業為抓手,學習上海模試,其次吸引國際國內企業公司在重慶設立西部,中西部,區域中心。國家應該扶持重慶成為第三第四城。從國家意義上重慶應該是第三城,必定是中西部最大工商業城市,和物流節點中心,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一下子國家在中西部培養幾個,中西部各一個都不現實,其它城市相對扶持,主體扶持好一個都很困難,必定是全國開放時期,不要單一開放西部,和中部,目前中西部還沒有真正讓網民認可的中心,中西部目前是亂得一團糟,都在比奶奶大,都想當中西部老大,混亂的中西部,何時讓網民認可。只能說在五年後,有可能認可度要多一些,有可能認可度更少,中西部在網民中長期定不下來,會影響中西部未來發展,有些出現重複建設規劃。投資者無法找到歸屬發展定位和投資走向。到底中西部有無一箇中心,還是幾個中心很難說,還是沒有中心城市一時很難說得清楚,看起重像中西部中心,內陸國際中心,都是一帶一路努力的結果,沒有高鐵高速公路,三峽工程,中西部不可能有內陸國際中心的出現,更不可能吸引得到多少國際五百強,從長遠看重慶未來吸引國際五百強,和大公司財團的入住量應該有很大前例,必定是中西部有大半人口的吸引力,在過幾年交通不弱沿海,復射比沿海強一大半的優勢在體現,有多方向物流基地出口的優勢在增強,是國際任何一個內陸中心都無法比的樞紐、人口、各種資源。內陸樞紐及周邊都是未來國家級增長區。當然有些算路不往算路去,關建看國家決心,重慶信心,重慶不但區位,物流節點,工業基礎,成渝城市群后盾,更主要是國際和平戰略安全觀,威懾觀的發展強大意義。是國際國家人民的踏心石,是中西部扶貧發展的核心區,以是現在和未來發展的成績單,佔在南山上,重慶山水之城有獨特風騷的傲氣和風骨,有一帶一路帶來驕傲霸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世界唯一內陸國際大都市。


彭剛32


每當說城市的發展程度,都提GDP。不可否認,如果把重慶不看成“一個省”(重慶直轄市本來就是省級行政單位),而看成一個純粹的“市”(重慶不是一個純粹的市),重慶的GDP排名第五,成績還算亮眼。

2017年度GDP城市前十名

但要以省級行政區為單位計算,在全國內地31個省級單位中,重慶的GDP才排在全國第18位,排名靠後。

各省市自治區GDP排名

但現在各個地區都已經“不以GDP為衡量發展的唯一標準”,而是以綜合發展為地區發展的指標。重慶在綜合發展層面上,差的太多,要成為中國第三城那是絕無可能的。不過重慶人有這個雄心壯志還是好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大亨的乞丐永遠是乞丐。所以,給重慶鼓鼓勁,希望重慶不但能成為中國第三,還要成為第一,進而成為全宇宙第一。

重慶解放碑


梅死了


未來5年,成為中國第三城我覺得不太可能,畢竟重慶的發展和北、上、廣、深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身為新重慶人,關於這一點心裡還是有點數的。

重慶GDP排行榜位居中國第六,但是距離成為我們心中的大城市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不僅僅是一個GDP所能說明的問題。

重慶人口基數大,這是一個事實,所以GDP17010億元下的人均生產總值不是我們想要的數據,雖然我們人口基數大,但是重慶一直在全面發展。

渝東北部的發展我相信是每一個重慶人有目共睹的,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貧困的區縣,任何一個欠發展的地方政府都會予以調控和政策支持。

相比較而言,對於一些省份城市而言,著全省之財力、物力發展一座城市,再看看周邊城市,不僅發展緩慢,而且以前的名城也在逐漸衰敗。

這些很多人也是看在眼裡的事情,城市邊緣化是一個省份城市發展所需要避免的。

至此,被邊緣化的城市有劃入重慶的想法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了,而且我們可以看看現在的萬州,萬州劃入重慶以後,每年都在保持高速發展。

萬州地區生產總值:897.39億人民幣,萬州人口:175.77萬,175萬人口創造接近900億的生產總值,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能做到的這種發展!

如果當時的萬州劃入四川,就拿川東的城市來看,萬州是無法撤銷貧困區縣的帽子。

重慶一直在保持高速、全面發展,我們不希望去對比GDP這些數據,我們只想城市發展能影響到市民的切身利息,城市越發展,市民越幸福。


城事觀


一座山城,兩江相匯,山脈縱列,四通八達,五彩繽紛,六軌通聯,七彩祥雲罩全城,八面來風助繁榮! 古為巴國,歷史悠久;抗戰陪都,衛我中華。幸得97再直轄,一展宏圖,驚豔天下!渝新歐,歐亞橋,機場港口很繁忙,全球貿易皆來往!雄偉大橋千百座,火鍋串串香滿城,梯坎走出渝美人!勒是霧都、重慶——魅力山水城!正在崛起的世界超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