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視還是眼紅,阿里又雙叒要發力遊戲業務了?

自從陳天橋退隱江湖之後,中國的遊戲行業,就一直是“騰訊、網易加其他”的固定格局。而伴隨著騰訊遊戲帝國日益壯大,近些日子來網易漸漸開始招架不住,顯出頹勢。

鄙視還是眼紅,阿里又雙叒要發力遊戲業務了?

就在這時,卻反覆傳來阿里想要發力遊戲業務,來制衡騰訊的消息。不過,即便阿里眼紅賺得盆滿缽滿的騰訊遊戲,不惜打臉馬雲也要分這一杯羹,但是想要闖出點名堂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

阿里遊戲叒發力

跨入2018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主旋律依然是阿里、騰訊之間的兩強爭霸。半年多來,雙方在電商及新零售領域的交鋒越來越激烈。

當然,阿里騰訊的戰場絕不是止於電商新零售,戰火還被延燒到了線上線下各個領域。遊戲,就是阿里集中發力的一個方面。只不過目前看來,阿里遊戲並沒有對騰訊互娛造成多少實質性地威脅。

自從2013年阿里正式啟動遊戲業務開始,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阿里發力遊戲業務”的新聞出現在大家眼前了。但是今年阿里在遊戲方面的佈局,稱得上動作頻頻。

鄙視還是眼紅,阿里又雙叒要發力遊戲業務了?

去年底,整合玩阿里大文娛的俞永福宣佈成立遊戲事業群,挖來了前網易遊戲高管詹鍾暉創立的廣州簡悅,後來又發行了《臥虎藏龍貳》和《自由之戰2》這樣的MMO和MOBA手遊。

今年3月,脈脈爆料阿里遊戲部門大規模挖角網易遊戲項目員工,有網友稱“整個部門都受到了阿里遊戲發來的信息”。隨後阿里還代理了年初火遍全網的《旅行青蛙》。最近又在淘寶上線了“淘寶小遊戲平臺”。

儘管動作不少,但是阿里遊戲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給人一種“始終在努力,從來沒入門”的感覺。

阿里遊戲兩大命門

誠然遊戲市場本身就不是那麼容易能進來分得一杯羹的,但是像阿里這樣的巨頭,雖然曾經表達過對遊戲的輕蔑,但如今已經跟遊戲行業越走越近,想必不至於墮落成像無數“苟活”的中小廠商那般。科技君認為,阿里遊戲始終沒能成功,有兩大命門。

阿里遊戲的命門之一就在於阿里缺少流量。沒錯,儘管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電商巨頭了,但是阿里的“流量焦慮症”始終沒有得到緩解。

騰訊坐擁微信大殺器,簡直就像坐在一座金礦上,隨便做什麼產品,只要稍微用點心就能獲得成功。君不見立足於騰訊龐大的流量體系,《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刺激戰場》接連成為一段時間內遊戲市場上最閃耀的現象級產品。這背後QQ、微信等騰訊系流量分發渠道功不可沒。

鄙視還是眼紅,阿里又雙叒要發力遊戲業務了?

然而對於阿里來說,自身根本電商業務就缺乏流量。阿里不得不密集投資社交、內容場景,從而獲得流量。“親兒子”電商業務都還餓著肚子,哪裡還有餘糧去喂“乾兒子”遊戲業務呢?

阿里遊戲的另一大命門就是阿里對遊戲的態度始終不夠堅持。每當阿里做遊戲的新聞傳出時,就有媒體拿出馬雲和阿里高管們曾經立下的Flag出來打臉。

“騰訊整條嗎都是小學生給的”“餓死都不做遊戲”“(騰訊)沒有夢想和使命感的公司,整天就知道做遊戲”“阿里是唯一一家不開發網遊的互聯網公司”……

前後8年時間裡,阿里系高管,從馬雲往下,都很喜歡在各種場合diss遊戲。也許遊戲行業真的充滿了各種骯髒的圈錢手段,令阿里系所不齒。但既然想要拋棄廉恥同流合汙,又何必再遮遮掩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