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爲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果敢地區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由於歷史上的原因,後來這塊土地歸了緬甸。但果敢人都是中國人。英國撤出後,這塊地區成為緬甸很頭疼的地方。主要是反抗勢力太多,緬甸出動部隊剿了幾十年也沒剿乾淨。

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為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在果敢的華人主要經歷三個階段移民。第一階段,是幾個世紀前,中國雲南漢族移民來到這裡生活定居。第二階段,明朝滅亡後,南明小王朝率領一些子民來果敢避難,後來一些南明子民就留在這裡。第三階段,是解放戰爭後,一些國民黨殘餘勢力也在這裡繁衍生活。

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為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此地無論生活還是文化與內地沒有兩樣,所以華人在這裡抱團取暖。後來緬甸在六十年代曾有過排華事件,又由於實施大緬族主義,歧視果敢人,遭到這地區的民眾反抗。最為有名當屬彭家聲、坤沙等勢力。

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為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其中彭家聲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戰鬥了50多年,雖然屢戰屢敗,卻依然沒有放棄。彭家聲一度成為果敢人心中的英雄,也是一個很神秘的人物。那為什麼彭家聲戰鬥到只剩兩三人,卻依然能逃脫掉,而且還能東山再起呢?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內部矛盾多。

彭家聲雖然在果敢很有名,但並不只是他一支力量獨大,還有羅星漢、楊茂良、坤沙等勢力。這些勢力有時各自為戰,為了權力誰也不服誰。如果彭家聲早期能把這些勢力掃平打服,也就不會出現後期戰鬥失敗。

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為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從彭家聲戰鬥的經歷看,有時他要面對政府軍、羅星漢及其他反抗勢力的打壓。有時幾方勢力還聯合在一起。其他勢力想借助彭家聲之名,但內部紛爭不斷,沒有一個統一的核心。特別是彭家聲當時組織參與的“緬甸解放軍”,後來竟不了了之解散了,可見思想不統一就是一盤散沙,失敗也屬正常。

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為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二是受華人擁護。

彭家聲每次失敗後都能輕鬆逃脫,還應得益於果敢人對他的擁護,他是果敢心目中的英雄,失敗後能夠藉助這些人逃脫。彭家聲後來東山再起,也同樣藉助當地果敢人。他曾說果敢就是華人,就是漢族。這並不是一種口號,而是凝聚人心的話。所以他能迅速召集人員再次投入戰鬥。

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為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三是地理位置優勢。

果敢地區位於中緬泰的交界處,除了中方邊境管理很嚴以外,其他邊境地區基本屬於一種真空狀態。另外,果敢山高林密,易於躲藏。如果不在這個地區生活十幾年,連地形都不熟。彭家聲雖有威望,但勢力還不強大,所以他會給自己留出逃脫之路。這種山林路,如果不熟悉路線一般不敢進入。我們從資料中可以看出,彭家聲能輕鬆逃脫,並能在泰國、馬來西亞,甚至新加坡生存,可見他早就對一些事項進行了部署。

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為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四是各方勢力角逐。

彭家聲五十多年戰鬥經歷,有勝利也有失敗,可以說失敗多於勝利,但他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精神受人欽佩。另一方面,在果敢等地區,很多反抗勢力雖然參與打壓彭家聲,他們也不希望一錘子把彭家聲打死,否則這些勢力也會面臨被滅亡的危險。

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為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據資料記載,單就果敢地區二戰後就形成了楊家土司的地方武裝、受政府扶持的羅星漢自衛武裝以及彭家聲領導的緬人解武裝。所以這些勢力誰消滅誰都會被削弱,保持一種力量的平衡也助於他們長期發展。

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為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五是家族勢力接班。

彭家聲雖然老了,即使84歲出山沒有取得大的成功,但他的女婿、家族兄弟都始終跟隨他。即使敗了,也有再起的本錢,因為這些人不會背叛他。可以說彭家聲在戰鬥過程中,也有意識的培養了接班人,使他不用有任何顧慮。

號稱“果敢王”的彭家聲去哪了?為何活到88歲依舊安然無恙?

更多精彩歷史,請關注【泥腿看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