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幀霞:在眉山,仰望一個靈魂

在眉山,仰望一個靈魂

徐幀霞:在眉山,仰望一個靈魂

在沒來眉山之前,竟然不知蘇東坡是眉山人,這個,想想,自己都不禁啞然失笑。

是啊,這麼多年來,一直喜歡蘇東坡的詩詞,熟讀他的詩文,只知他是大宋朝名震朝野名貫古今的文人才子,卻少關注他是哪裡人,出生地在哪裡?自小有一個習慣,喜歡一個作家,就只讀他的文本,少關注他的奇聞軼事,常常吧,覺得杜撰的成份太多,所以,便也不以為意。

坐擁眉山之境,忽聽蘇軾生自眉山,頓覺寡聞之感,不禁自嘲,雖自詡蘇粉,卻是一個完全不合格的蘇粉,竟然連蘇軾的出處都沒有認真的瞭解和確認過。

蘇軾生自眉山,我打望著這片土地,不由肅然起敬,突然間,心中生出種種疑問和慨嘆:眉山,眉山,這是一片怎樣的土地?會誕生如此一個偉大的靈魂!這是一片怎樣的靈山秀水?會造就此等的一個曠世奇才!這裡有著一個怎樣的了不起的婦人?會孕育出了這樣一個文學巨匠!我不禁生出了想追根溯源的願望。

徐幀霞:在眉山,仰望一個靈魂

哦,蘇軾生於眉山。具體時間為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曆的1037年1月8日。其父,蘇洵,育有三子,兄景先,早亡,卒時,年僅八歲,蘇軾為次子,似乎是還有妹妹的,生世不詳,其下還有一個弟弟,名為蘇撤,這我倒是清楚地知道的,唐宋八大家,蘇洵蘇軾蘇撤父子三人均列其中,可謂一門奇才,錦繡文章,人說“好花開一樹”,用在蘇軾他們家,是最合適不過的。

說到蘇軾,這裡不得不說到一個人,他的母親,一個偉大的女性。蘇軾幼時,父親蘇洵遊學四方,母親在家主持事務,教育子女,她對蘇軾要求很嚴格,經常讓他讀經史子集之類的書。一次,在教蘇軾讀《後漢書》時,讀到了《範滂傳》,蘇母為範滂母子不畏強暴,為正義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而深深感動,慨而嘆之。年幼的蘇軾,也被深深打動,遂問母親:“假如我長大後,和範滂一樣,不惜捨身就義,母親允許嗎?”蘇母慨然道:“你能像範滂一樣,難道我就不能做像範滂母親一樣的母親嗎?”母親的言傳身教,給了蘇軾一個超乎常人的世界觀和人生取向,做人的境界決定著做人的格局和情懷,蘇軾的文辭能有那樣恢宏高暢的氣勢,這和蘇軾從小形成的三觀是有一定的關係的,而這,不得不說,蘇母的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另一個對蘇軾影響大的人,當然是他的父親啦。蘇洵二十七歲起步,才覺得讀書的重要性,而自此,閉門苦修,廣讀古今文章。蘇洵,雖晚學,但沉得下心,靜得下性,一頭扎進詩書五六載,終於一舉及第。而蘇軾和弟弟蘇撤,同年參加科舉考試,同臺應試,同時中榜,被當朝人譽為“美談”。在父親勤學苦修的影響下,蘇軾也喜歡上了文學,又加上自己自小在母親的影響下,飽讀詩書,博學經史,年紀輕輕,世界萬物在自己胸中已成丘壑,因此,蘇軾的異軍突起,是遲早的事。將門無犬子,其弟蘇撤,後來,也成了大宋朝傑出的文學家,蘇氏一門,英才倍出,三傑同輝,後被人稱為“蘇門三學士”。可見,家庭環境和啟蒙教育對個人的成長的影響還是非常巨大的。

徐幀霞:在眉山,仰望一個靈魂

巴蜀之地,多出奇才,古有司馬相如、李白、李密、蘇軾等,這是一方神奇而又未知的土地,不定哪一天,這兒又向人間放出一顆衛星,而蘇軾,便是眉山向大宋朝放出的一顆衛星,他一到京城,就驚豔四座,文壓群儒,成為當世文壇的佼佼者。在大宋朝那樣一個人才濟濟的社會,蘇軾能迅速脫穎而出,足見其才華過人,膽識過人,在當世,有歐陽修、王安石等文化名人,他們的文學修為已經相當的高,而蘇軾一現身京城,便被二人看好,並惺惺相惜,烏臺詩案,多虧王安石向皇上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這場詩案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在當時社會,王安石與蘇軾雖然政見相佐,但是作為文人卻能夠惺惺相惜,愛護對方的羽翼,在那樣的一個時代,蘇軾又是有幸的。

一個人一生,能將一件事情做好,都已經很了不起了,可是蘇軾的才華,縱橫馳騁,詩、詞、散文,俱佳,可以說都達到了中國文學的高峰,這不由令人歎為觀止,驚為天人。他一生,寫下詩詞三千多首,創下凡俗子望塵莫及的奇蹟,其在文學上的高度與成就,後世幾千年,也無人超越,這不得不說是一座令人仰望的高地,一個數世難覓的奇蹟。

年少的時候,曾非常喜歡蘇軾的一首詞《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一副多美的人間生活圖景呀!初讀時,不知何人所作,後見是蘇軾,便喜歡他了,後又尋得他的諸多的詞讀了,方知,他的境界遠非如此,有人間佳景,更有高天流雲,曠世驚鴻,而這首詞,才僅僅是蘇詩文學才華的冰山一角。因為喜歡,這首詞被我背得滾瓜亂熟,常常揣味其中,可不同的年齡段,對它的體悟和感受又是不一樣的,少女思春,成年了,明白,人生即是如此,多情總比無情惱,活自己的,開心就好,不必非要茍同,或者刻意討好與誰。

今天,當我站在眉山這片土地,仰望一個靈魂,心潮是跌蕩起伏的。蘇軾的一生,因為堅守一份信念與政見,幾經磨礪,飽受坎坷,可卻正是因為放之四海的這些經歷,成就了他,讓他的人格與精神更加的通達與完美,精神上更加趨向於自由,因而寫出了那些無人企及的詩詞。他開闢了中國詞文化豪放派的先河,其詞以意境高遠,氣勢恢宏,汪洋灑脫,直抒胸意為主要特點,讓人讀了如品佳釀,酣暢淋漓。時值如此麗日,仰望一代文學巨匠,就像是仰望一座浩瀚的星空,其之博大,其之深邃,其之光芒四射,其之氣貫長虹,不得不令我深深折服,頂禮膜拜。

徐幀霞:在眉山,仰望一個靈魂

其實,我曾數次邂逅蘇軾,在江蘇的常州,專程去了東坡公園,在寶雞鳳翔縣,專門去了東坡祠,每次走近他,我都是以一種朝聖般的虔誠,去感知一個靈魂的博大與精妙,去品評一代文學巨匠的悲歡人生。一個不為仕途所拘的人,必然身心是自由的,最起碼可以過一種天馬行空的生活,縱然沒有當大的官,但是卻一直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未嘗不是一種幸福。有人說,蘇軾一生仕途坎坷,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當再大的官,終究一日,要從官位上走下來,而走上文學的聖殿,將會獲得萬民景仰,萬世流芳,就包括君王也會高看一眼。蘇軾去後,宋高宗追贈他為“太師”,諡號“文忠”,這何嘗不是一種無尚的榮耀?

蘇軾一生顛沛流離,經過了多少州,走過了多少的縣,似乎太多太多,而這,也讓他得以有機會覽盡天下風物與世情。有道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便是這個道理,書本上的東西是死的,而生活才是活生生的百科全書。我相信,蘇軾在生活中學到的遠遠要比在書本上學到的多,萬物覽於胸,筆下如行雲,才能出萬千氣象,因此,蘇軾的成就,是得益於他人生如此豐沛而又迭蕩多變的人生經歷。對於一個作家來說,磨難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倘若當初,蘇軾順利地升任丞相,那麼,他的一生,會如何?可能多在政治勢力中度衡和周旋了。可是,他寄身江湖,行走五湖四海之間,淡泊名利,心闊地寬,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閒來賦詩弄詞,豈不逍遙快哉!

徐幀霞:在眉山,仰望一個靈魂

縱觀蘇軾的一生,在官上,官不大,但卻深得民心,廣受百姓擁戴。在文學上,一飛沖天,登上了中國文學的最高聖地,博得了千古蘇軾第一人,人生如此,又如何不是成功的人生呢?

有朋友說,咱們去吃吃東坡肉,東坡肘子吧?我說,多叫幾個人,吃得熱鬧!其實呀,我是不擅吃肉的,但既然來到了眉山,這兒的東坡肘子、東坡肉,也是該嚐嚐的,人少,吃不了,多叫幾個人,吃得熱鬧盡興,也省得浪費。

吃著東坡肉,品著菊花茶,在竹風清韻中,彷彿蘇軾已飄然而至,靜靜地坐在我們的其中,他不說話,已詩香儼然。在悠悠的肉香中,我想到了他的《食豬肉詩》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徐幀霞:在眉山,仰望一個靈魂

這是蘇軾在黃州任團練時賦就的一首《食豬肉詩》,在北京魯院上學的時候,聽得康震說到這首詩,因為有趣,便記住了。此詩流傳到民間,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開始爭相仿製,並把這道菜戲稱為“東坡肉”,做一個能在生活中怡然自樂的人,又何嘗不是最灑脫的人生。其實,東坡肉在全國各地都有,不久前,在江西修水,就見到了這道菜,它被修水人奉為一道美食,凡來貴客,必是要上這道東坡肉的,可見,在民間,蘇東坡,真是深入民心。當然,修水與蘇軾結緣,也有黃庭堅的因素在裡面,兩個大宋朝的文人,少不了以詩煮酒。

歲月是一條長河,在這條滾滾奔湧的河流中,大浪淘沙,淘來淘去,過了數千年,蘇軾仍然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燦耀眼的巨星,正可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蘇軾,於文墨紙香中,孑然一立,盡得曠世風流。

( 注:此文刊發於2018年《都市》雜誌第8期,散文頭條)

徐幀霞:在眉山,仰望一個靈魂

徐禎霞,女,陝西省柞水縣人,現供職於柞水縣文化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29屆全國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冰心散文獎獲得者,陝西省文化廳百名藝術人才。陝西散文學會理事,陝西散文鄉土委員會副主任,陝西青年評論委員會副秘書長,商洛青年作協副主席,商洛市作協理事。2008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迄今為止,已有1000餘篇作品刊發《中國作家》《北京文學》《美文》《散文百家》《延河》《四川文學》《高中語文天地》《散文選刊》《小品文選刊》《海外文摘》《中學生文摘》《百花園》《知音》《文藝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人民日報》及海外版等各類雜誌、報刊,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等各類文學題材,50餘次獲獎,公開發表作品300餘萬字,作品入選十多部散文選本,多次入選中學語文試題和中小學生教輔讀物,出版散文集《煙雨中的美麗》和《生命是一朵盛開的蓮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