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四市,歷史悠久,都曾以陵爲名,其中一個聞名全國

湖南省,位於我國中南部內陸腹地,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因大部地處洞庭湖以南而得名,省會為長沙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曾有“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之譽。現在,湖南省共轄13地級市及1自治州,常德、岳陽、永州、邵陽四市歷史上曾以陵為名,其中以武陵(常德)最為有名。

湖南四市,歷史悠久,都曾以陵為名,其中一個聞名全國

常德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為湖南省地級市,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21萬人。常德地理位置優越,頭枕長江、腰纏二水(澧水、沅水),東為洞庭湖,西連張家界,有“川黔咽喉,雲貴門戶”之稱,現為湖南省副中心城市。

湖南四市,歷史悠久,都曾以陵為名,其中一個聞名全國

常德歷史悠久,戰國末期屬秦後於此設黔中郡,西漢初改稱武陵郡,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常德自此始稱“武陵”。隋時,改武陵郡為朗州,設武陵縣,北宋時改稱鼎州,後升為常德府,府治武陵縣,其名取自《老子》“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自此以“常德”為名,民國初,武陵縣改稱常德縣。

湖南四市,歷史悠久,都曾以陵為名,其中一個聞名全國

岳陽市,位於湖南省東北部,為湖南地級市,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70萬。岳陽地處長江、洞庭湖之濱,是湖南的“北大門”,為首批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也是一座現代化工業新城,但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聞名海內外。

湖南四市,歷史悠久,都曾以陵為名,其中一個聞名全國

岳陽,古稱巴陵,又稱嶽州,古為三苗之地,後屬楚,秦時其地分屬長沙郡、黔中郡、南郡。晉時於此設巴陵縣,傳說后羿斬巴蛇於洞庭,積骨如丘陵,故名。南朝宋時置巴陵郡,隋初改為巴州,後改稱嶽州,均以巴陵縣為郡、州治。民國初,巴陵縣改稱岳陽縣。

湖南四市,歷史悠久,都曾以陵為名,其中一個聞名全國

邵陽市,位於湖南省中部偏西南,為湖南省地級市,總面積20876平方千米,總人口830.08萬人(2016年末)。邵陽為歷史古稱,始築城於春秋時期,距今有2500餘年的歷史。秦時,邵陽屬長沙郡,西漢初設昭陵縣,三國設昭陵郡,晉時改為邵陵,唐時改為邵州。

湖南四市,歷史悠久,都曾以陵為名,其中一個聞名全國

永州市,位於湖南省南部,現為湖南地級市,總面積2.2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45.09萬人。永州市境內地貌複雜,基本分隔為南部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瀟、湘二水於此匯合,故又雅稱“瀟湘”。永州古稱“零陵”,秦時置零陵縣,西漢時設零陵郡、泉陵侯國,東漢時改泉陵侯國為泉陵縣,為零陵郡郡治,隋時改零陵郡為永州,泉陵縣為零陵縣,建國後曾設零陵專區,後改為永州市。

湖南四市,歷史悠久,都曾以陵為名,其中一個聞名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