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智慧文旅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與人文素養的多方面發展支持。

文明是旅途中最美的風景,這需要每位遊客都能自覺遵守旅遊公約。這不僅包括要主動遵守旅遊地的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也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與信仰。

在見諸媒體報端的不文明現象中,比較常見的包括:

亂塗亂畫,到此一遊

心願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心願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錢江晚報記者陳棟報道:痴情女驢友為向愛郎表白 在景區懸崖上畫男子頭像。仙居縣旅遊局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告訴錢江晚報記者,找到這幅畫的作者後,他們第一時間和對方進行了溝通。該作者答應會盡快將巖畫清理掉,恢復景區原貌。

心願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法制晚報報道,“景區塗鴉王”以紅色漆料塗鴉的方式,將自己的名字塗鴉在房山怪石山景區的十餘處景觀石上。

國家旅遊局出臺行業規範,引導國人文明旅遊,進一步明確了遊客六大“不文明行為”,嚴重違規者將被納入記錄,有可能影響信貸、出國等。

攀爬古蹟、樹木

心願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心願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亂扔垃圾、隨地便溺

心願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插隊現象

心願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攀折花草樹木

心願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智慧文旅:提升用戶體驗

在大大小小的黃金週期間,遊客詬病最多的也就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擁擠、滯留現象,造成遊客煩躁吵架、插隊等不文明行為增多,這也對景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智慧旅遊、智慧文旅中,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的滿意度,是景區管理建設的重要一環。建設景區智慧管理,實時客流監測掌握景區客流、預測景區客流,啟動分流限流措施,科技的發展,為景區的開發與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智慧文旅也為文明宣導創造了更豐富多元的宣傳渠道與宣傳方式。景區充分利用現有的宣傳欄、液晶屏、橫幅、海報、景區廣播、文明督導、景區引導員、志願者等多渠道,以及景區的雙微(微信、微博)自媒體、官方網站,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活動。多方位全面向遊客進行文明旅遊宣傳,倡導文明遊覽,預防、制止不文明行為發生。

智慧文旅:為景區賦能升級

功能化智能硬件,也在不斷為景區服務賦能升級。例如上海乘上網絡科技研製的心願屏,為文化景點、水鄉景區等多種使用場景,提供了定製化的方案。用戶用手機“掃一掃”即可在景區景點將自己的心願長久留存,既生態環保又滿足了用戶祈福許願的剛需。有效解決了景區塗鴉、配套設施美觀、許願紀念品如銅鎖、許願帶長期滯留汙染等景區痛點。將傳統的“到此一遊”許願升級為“心靈解壓、心願表達、消費升級”,有效提升了景區的文明程度。

心願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除了借力先進的科技設備,景區也在景區改造方面下足了功夫,例如海濱景區建立完善景區植物信息庫、公共服務信息庫,公眾通過手機“掃一掃”就能實現“掃碼逛景區”,知道園林植物和基本公共服務信息,移動互聯的應用,讓遊客切實感受到了方便與實用。

心願雲智慧文旅觀察:景區旅遊,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更多遊客掃碼使用景區服務

智慧文旅在旅遊景區的應用還有極大的空間可以探索,《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提出發展文化旅遊,擴大休閒娛樂消費。可以說,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和傳播手段。建設文明景區的核心,就是提升景區的文化之魂,讓遊客從“走馬觀花”的過客,成為“人在景中”的一員,通過智慧文旅提升賦予參與感、互動感。共建文明的旅遊風氣,不僅是景區管理的課題,也是智慧文旅產業鏈每個環節需要認真對待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