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第二部分: 電極(銅公)

如果想學的可以關注作者,每天都會跟新

第二部分: 電極(銅公)

一、銅公的定義

使用銅、鉬或者石墨等材料製作且通過電火花機放電加工的工件叫做電極(銅公)。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電極拆解

總則:為了使模仁零件在儘量短的時間內加工出來,減少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所以需要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用NC,線割等加工方式,以提高效率,在NC,

線割等加工不到或工件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才選用電極放電加工。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一.拆解前的準備

1. 瞭解產品與模具結構的關係。大概瞭解模具的膠位,插破位,靠破位和模仁與入子間是否要組裝放電。

2. 打開要拆解的模仁零件,根據圖紙的零點基準確立好,做好基準線,及標示好基準角;

3. 設置參考集 Format-Reference Sets,把模仁零件,基準線,基準角都設為同一參考集.

二. 拆解過程:

1. 新建一個模仁名後綴-E(如TY3001M001的電極拆解組立檔就為TY3001-M001E)的電極組立檔。

2. Assemblies-Components—Add Existing,將出現一對話框,指的是加入一個己存在的文件作為組立檔的一部分,出現的對話框點擊Choose Part File選擇你所要電極拆解的文件名,OK確認好,工件Part零點與組立零點的相對值(一般三軸都為零);如果有其他模仁與入子要組裝放電,按上述過程加入到組裝主力檔中.使之和主要模仁零件為同一級的組件.

3. 把要拆解的模仁零件設置為局部著色。

4.確認好模仁的哪些部位需要放電加工,在需要放電加工的部位,點擊Insert一From Feature —Block,出現對話框,對話框有三種建立方塊的方法,分別是:

A確認方塊右下角點座標,及X、Y、Z軸的高度;

B確立在兩對角點及Z軸的高度確定方塊大小;

C確立好Z軸最低最高兩對角點的座標確立方塊大小。

5. 當方塊建得不足夠大時,點擊Insert一Feature-Operation一Offset Face將方塊長到與所要放電的部位相同大小(或稍大一點);

6. 點擊Insert一Feature-Operation一Subtract先選擇剛建好的方塊,再選擇模仁做布爾運算一直確認OK後,將相減出一塊材料;

7. 通過Insert一Fenture Operation一Trim先選擇剛相減出來的那塊材料,確認好後,通過定義平面define-Plane將多餘的部分剪除掉,注意:出現後箭頭所指方向是料的去除方向,Insert一Fenture-Operation一Split Body操作與上面相同,不同的就是己操作完後是斷開面不是剪除;

8. 假若還有多餘的面也可以通過Offset Face去除,去除不了的Insert—Feature Operation—Simplify簡化操作,先選擇好需要簡化實體上的一個不動的面,(指的是簡化後不動)按中鍵確認,再確認,在需要簡化特徵的根部選擇一個封閉的邊界,按Apply完成操作;

9. 因要考慮NC清角及測量的方便性,所以拉伸出一直壁出來,原則上在放電區域最高點,向上0.5mm後即又拉伸出一直壁,可跟據電極的高矮來考慮直壁的大小(用最小的R刀能清到基準面時,R值+0.5)。方法:在0.50mm上吸出面;吸面方法,Insert—Form Feature—Extract,選擇第二項吸面,點擊第三個按鈕General B-Surface選擇吸出的面即可;

10. 將吸出的面進行拉伸,Insert一Form Feature一Tnicken Sheet跳出對話框,選擇剛吸出的面,輸入First Offset的值即可;

11.用與步驟與同樣的方法在Offset的實體上做出合適大小的方料,砍出基準角,Insert—Feature Operation—Chamfer,選擇Single Offset—選擇要倒基準角所在的稜線,確認好,輸入C角值OK即可;

12. 用Split Body和Offset Face組後將基準對刀做出來;

13. 用Insert一Feature Operation一Unite選中電極、拉伸部分、底座,確認好後,一個電極就拆解OK了;

14. Assmbies一Components一Create New-選中拆好的電極,輸入名稱(取名原則:在模仁零件後加E01……等即可)和參考集名稱,一直確認到最後,一個電極就拆解OK了.

15. 如果要編輯已輸出的電極,先讓要編輯的電極在顯示狀態下編輯。編輯完後把編輯前後的電極設置為同一參考集即可。

16. 優先考慮整體電極(產品有外觀和稜線要求,但要做排氣孔),根據象限位置從基準角所在象限按一定順序開始拆電極,以防漏拆電極。電極的形狀要跟據具體情況而論,要有利CNC加工,便於EDM放電.少拆要有CNC後續工序的電極.

三.拆解後結案:

所有電極拆解後填備料單,跟據電極要求確認電極坯料長,寬,高和電極數量,材質,後續工序與備註。

1. 當電極輸出後要訂出電極坯料,以防多個電極備料時不能一一對應,導致電極坯料與電極不合.(可以根據坯料大小的矩形體與電極相對檢查).

2. 對於小模原則上均需粗、精公,一塊粗公可打四處,一塊精公可打二處。對於大模應考慮CNC加工程度,用量較大或精度要求高處均一個地方需一塊精公一塊粗公。

4. 電極一般粗公單邊-0.2mm火花位,精公單邊-0.1mm火花位。當筋條銅公小端小於0.8mm時僅精公單邊-0.07mm火花位.

5. 對於螺釘孔的確認可以用25mm的倍數來定。非標準料時要註明外協訂料。有後續工序的一定要注出工序內容,以便電極加工者清楚。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四、加工方法

拆銅公要點

01:基礎篇為速度測試題,必須反覆的敲熟,拆銅公出數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才能達標

02:拆銅公常用指令:替換面L;偏置面O;拉伸體;抽取面E;有界平面B;片體加厚K;縫合S;補丁體P;修剪體T;分割體I;簡化體;干涉體;修剪延伸;片體移除裁減;刪除面

03:銅公直身位取3-5MM以上(方便火花機沖水),XY校表位單邊留3-5MM以上(方便校表) ,基準高5-10MM

04:推薦銅公基準取3個圓角1個斜角,斜角對模仁基準,銅公中心數對模仁取整數

05:推薦採用裝配拆銅公,1個銅公1個圖檔,方便管理

06:銅公儘量少分多拆到一起,節省材料和放電時間,加工困難時用線割或雕刻機清角

07:高低落差較大的銅公分成多個拆,節省材料

08:為保證模口部分順滑及模口利角,一般都需從模口延伸0.5_1 MM之後再取銅公直身位

09:拆銅公能延伸的部位儘量延伸,模具上左右相似的部位經常拆到一起,移數打火花

10:骨位銅公改斜度及做加強

11:模具狹窄及深腔部位,刀具開不到粗的地方往往要局部或整體做粗幼公

12:常常由產品外觀要求決定粗幼公,有時為節省銅料,銅公打完後,降面鑼低銅公再精打火花到數

13:模仁小R的處理:整體拆出來;單獨拆打小R銅公;直接鑼模;手工修出來(後模骨位根部)

14:膠位面與枕位面分開拆,保證模口利角,

15:後模包R銅公做小0.05_0.10MM/S,避免夾口外露

銅公(電極)火花位:

a:標準火花位:幼公(精公):-0.075/S,粗公: -(0.075+0.15)/S

b:精密產品,外觀要求特別高,如手機、相機等,做3個公

幼公:-0.075/S ,中公: -(0.075+0.1)/S,粗公: -(0.075+0.1)/S

c:機殼、玩具類產品,一般需省模(拋光),火花位稍放大

幼公:-0.1/S,粗公: -(0.1+0.15)/S

d:產品尺寸很小或鏡面火花機,火花位稍放小

幼公:-0.03_-0.06/S,

e:產品尺寸很大或深腔,為提高放電速度,採用大電流加工,火花位要加大

幼公: -0.1_-0.15/S,粗公: -(0.1+0.2_0.3)/S

3) 編程放火花位的幾種方法

a:餘量放火花位,

b:設假刀放火花位,

c:圖形偏小放火花位,

d:面銑時底面不能放負餘量,常把刀路Z軸偏移降低,

e:平底刀不能放負餘量,可設假刀(平底刀設小R),

4) 常用刀具夾頭參數

鎢鋼平底刀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5) 選刀注意點

a:新刀光刀,舊刀開粗或中光,儘量採用廠家現有刀具

b:飛刀加工的成本、效率和質量比較高,儘量選用飛刀

c:因飛刀鎖鑼絲上刀片,直徑不是很準,用飛刀光刀尺寸要求高時通常要測數

d:鎢鋼牛筆刀成本較高,新刀主要光銅公

e:安全鎖刀長=刀具總長/3,刀具儘可能鎖短,避免搶刀、彈刀、掉刀、損刀、斷刀

6) 模具主要加工工藝

簡單銅公工藝(負餘量法,普通機8000轉)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UG編程加工的經典拆銅公教程——模具電極的基礎知識與加工工藝

6) 加工要點

1:ugnx4二次開粗優先用基於層(首選項/加工/配置/啟用基於層打開) ,二次開粗之前做一相同下切、相同餘量、相同毛胚workpiece組、參考刀具比實際刀具稍大(設假刀保證平面和深度方向刀路重疊)、最小材料厚度0.2、重疊距離為0的輔助刀路,避免刀路零亂,powermill參數設置相同

2:型腔銑開粗如傳送方式設為先前平面,一定要設橫越進給,否則可能撞刀(模擬不出)

3:型腔銑(D30R5)開粗工件比毛胚大5mm,消除邊緣跟蹤掉刀

4:模型轉進來後,先整理圖形,能簡化的部分儘量簡化(去掉骨位小孔等),然後必須分析模型的一致性(分析/檢查幾何體/一致性),有一致性缺陷的模型可能生不成刀路或刀路不可靠(掉刀),可採取區域抽取指令去掉爛面再曲面補片

5:型腔銑開粗側邊與底部餘量建議設為相同,保證平坦曲面不過切(模擬不出)

6:型腔銑開粗,最小斜面長度設為50%-80%,PowerMILL區域過濾TDU閥值設為0.8,過濾狹窄區域,有利刀具壽命 刀路警語

1. 屬於尖(利)角的兩面走光刀時要分開且延長加工,特別像分模面與膠位面間的利角切記分開或採取措施,否則易變圓角!

2. 加工工件時,能用合金刀的不用飛刀(除大面積工件外),因為飛刀裝刀片直徑誤差大。

3. 編制刀路時仔細分析辨清工件方向(字嘜角),中心及深度基準!

4. 使用端角飛刀(如φ40R6)時,拐角要做輔助R角≥該飛刀直徑的70%以上(即輔助R角要改大為R28以上),特別是較深工件一定要注意。否則拐角處易過切且機床撞擊聲很大。

5. 編刀路時,注意選擇最佳進刀點。

6. 完成程式編制時,要回頭檢查程式與程式單中的刀直徑、類型是否一致。

7. 程式編制時,別讓刀子有“頂底”現象。

8. 凡是有遇到要包R角的,因為怕包R角處過大影響夾口,所以應先做小0.1/邊。

9. 在使用UG走2D外形時,端角刀應設為平底刀(如φ50R6設為φ50)否則過切。

10. 當刀路中的跳刀與碼仔位置干涉時,切記要有足夠的安全高度。

11. 出火花數時,有遇到銅公要單邊碰數或單邊分中時,標數要考慮上火花位!

3. 編制刀路時要做到“緊張但不忙亂”細心、耐習、執著的反覆多次檢查,胸有成竹地完成每條刀路的編制。

4. 堅決杜絕撞刀現象。撞刀屬於質量極為嚴重事故,堅決從嚴處理!


有需要UG軟件power'mill軟件 UG圖檔 UG拆電極 UG全套視頻的朋友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向我索取

首先在下面評論,再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然後私信我兩個大寫字母“UG”,系統就會自動發給你下載地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