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背后的最强大脑 ,这对“硅谷兄弟”了解一下|深度

车企背后的最强大脑 ,这对“硅谷兄弟”了解一下|深度

车企背后的最强大脑 ,这对“硅谷兄弟”了解一下|深度

左:Jimmy Hu(胡世杰) 创略科技创始人兼CEO

右:Tiger Yang(杨辰韵) 创略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30 under 30”

福布斯中国每年都会公布一份《30 under 30》名单,评选出30位未满30岁的青年才俊,他们在20多岁就已经被社会认为是“成功人士”了,每个人的大脑都不一般。

2017年上榜的有一位叫Jimmy Hu(胡世杰)的,《福布斯》对于他的评语是:“用数据技术重构了数字营销的行业生态”。这个小伙子当时只有27岁,很多人在这个年纪事业才刚刚起步。

Jimmy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专业。 他毕业之后就开始创业,首批客户里就有微软这样的“大佬”。有意思的是,Jimmy的公司还有一位合伙人,是他在UC Berkeley的学长Tiger Yang(杨辰韵),今年也荣登福布斯《30 under 30》。这两个人的相识据说是在实验室里——那是只属于“Geek”们的相见恨晚。

Tiger作为科技公司的合伙人,履历完美到无懈可击:高中获全额奖学金留学新加坡,大学又去了美国,以优异的成绩从名校UC Berkeley毕业,主修政治经济学,选修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一个脑袋顶几个用。

车企背后的最强大脑 ,这对“硅谷兄弟”了解一下|深度

“伯克利情怀”

如果上网搜索UC Berkeley校友,你会发现一连串名人。这座学校以“最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而扬名全球,截止2018年3月,学校“相关人士”(包括师生)中共有104位诺贝尔奖得主。数学大师陈省身在此建立了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Oppenheimer)在此制造出了人类第一枚原子弹、氢弹;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在此发明了回旋加速器。

此外,UC Berkeley为南湾的硅谷培养了大量人才,包括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Gary Wozniak)、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克·塔彭宁(Marc Tarpenning)等等。

在这种鼓励创新、学术自由的校园氛围中,Jimmy和Tiger早就想自己做点儿什么。“相见恨晚”之后,俩人说干就干,在硅谷注册成立了科技公司Chinapex(创略科技前身)。那是在2010年,微信还没有霸屏手机,科技还没有入侵人们的生活,中国的企业还不知道“大数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Tiger说自己在学校的时候就一直留意UC Berkeley的校友们在做些什么事情。他特别提到了孙正义(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是1978年毕业的校友,毕业后,21岁的孙正义因为思念母亲,再次横渡太平洋回到家乡,并改回自己的韩籍姓氏“孙”(之前的日本名字叫“安本正义”)。1981年,孙正义创建软银集团,如今早已成了一个信息技术帝国。投资阿里巴巴之后,孙正义的财富净值一度涨至166亿美元,跻身日本首富。

或许从孙正义回乡创业的故事中受到启发,2013年,Jimmy和Tiger从美国硅谷回到中国上海,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智能客户数据平台(Customer Data Platform ,CDP)解决方案。选择回国创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发现中国的企业在进行数据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包括数据分散、缺乏技术团队、数据使用存在障碍等等,这意味着科技公司肯定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这对“Geek”组合代领着一个高科技团队,在短短三年之内就拿下了来自零售、旅游、汽车、金融等行业的超过300家客户。

车企背后的最强大脑 ,这对“硅谷兄弟”了解一下|深度

硅谷精英回流

硅谷一度是青年才俊们的梦想之地。在经常往返于美国旧金山和中国的那些年轻人里,可能有好多都在硅谷工作,或者曾经拿到过硅谷的offer。但是经历了近几年来科技的高速发展,如今中国的创业环境、消费市场和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虽然整体科研水平仍然无法超越美国,但是在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方面,正在加大脚步追逐甚至已经领先于美国。

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是BAT三大互联网企业,但是这已非全部。 据美国研究机构CBIsights的统计,中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拥有独角兽数量最多的国家。新兴的 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出行)等国产科技巨头,正在用三大法宝——增长更快的薪资、更多的机会以及家的感觉,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回国。

不得不承认,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活跃的用户所能带来的丰富数据和市场需求,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多达七至八亿的网民,正帮助创业者们把越来越多的梦想变为现实。而这些从国内市场成长起来的科技互联网公司,也正在把版图逐渐扩张到全世界范围中去。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公司,开始在硅谷的地盘上建起了自己的科研实验室。

“硅谷的创业是绅士型的创业,井水不犯河水。中国的创业更加看重用户的价值,更快的迭代,创新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李开复曾这么说。他认为,中国市场上拥有更多的数据,更多的商业化场景,如果能与来自硅谷的技术接轨,将发挥巨大的效应。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像Jimmy和Tiger这样的年轻人,和上一代企业家的创业思路有着根本的不同。新入场的企业家们从一开始就有国际化的想法,他们的优势在于长期的海外生活经验和思维上的前瞻性,一开始就会把创业目标定得比较远。Tiger告诉我们,他加入了一个创业群,里面有雷军这种已经很成功的企业家,也有像自己这样的后起之秀,大家经常会在群里讨论问题,这种与创业前辈之间的直接交流令他受益匪浅。

车企背后的最强大脑 ,这对“硅谷兄弟”了解一下|深度

三问Tiger Yang(杨辰韵)

Q: 你们和汽车企业具体是怎么合作的?

A: 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用大数据和AI的分析方法,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难题。目前公司的核心产品智能客户数据平台(CDP)是一个数据分析平台,同时也是一个营销激活平台。比较成功的案例是玛莎拉蒂。首先,我们整合和打通了玛莎拉蒂各自有营销渠道的第一方数据,并帮助对接了第三方数据源,丰富现有的客户数据。接着,将这些数据关联,设定标签,建立模型,通过运用创略自主研发的营销模型,按营销价值为每位客户进行打分。针对不同车型或者营销分段,配合相应的营销策略,来提升营销转化率。简单来说,经过我们的数据分析,分数越高,表示客户购买的可能性越高,销售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推。

Q: 你觉得未来的汽车行业会是什么样?

A: 肯定会很依赖大数据,并且当大数据和AI相结合之后,能采集到的客户数据是几何倍数增加的。以前传统汽车行业采集的数据主要是在售前,车卖出去了就不管了,以后则更多的是在售后。甚至于现在的很多新能源车是百分百联网的,当能采集到数据的、我们叫与客户的“触点”增多的时候,出行场景就会更智能化了,比如在家就可以用手机APP控制车辆,或者提前就可以查好目的地周围有没有充电桩,充电桩旁边有没有星巴克。再深入一点,有了数据反馈对于提升车辆本身的改进,也会有很大帮助。总之,数据+AI可以改善客户体验。

Q: 据你了解,目前汽车企业的痛点都有哪些呢?

A: 首先肯定是要卖更多的车,除了这个以外还希望客户在换车的时候还是会选择自家品牌,更高端车型,另外还有就是汽车金融类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这块、智能汽车这块会有更多需求,主要是在增加客户粘性和交叉销售方面。比如玛莎拉蒂现在的痛点是,在国内已经有10万的客户和50万潜在客户,他们想要识别出来最有意向的客户,缩短销售周期。最后的效果是我们帮他降低了35%营销预算。

车企背后的最强大脑 ,这对“硅谷兄弟”了解一下|深度

对于这两位青年才俊你有什么想说的?留言告诉我们吧,每期我们都会抽取一位留言读者,送上HotWheels速度与激情特别版车模一辆。

车企背后的最强大脑 ,这对“硅谷兄弟”了解一下|深度

上期中奖读者

车企背后的最强大脑 ,这对“硅谷兄弟”了解一下|深度

请中奖读者后台留言快递信息

车企背后的最强大脑 ,这对“硅谷兄弟”了解一下|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