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半年,人們真的都買不起車了麼?|深度

过去这半年,人们真的都买不起车了么?|深度

过去这半年,人们真的都买不起车了么?|深度

上次做完關於拼多多的視頻之後,很多朋友和我說拼多多的爆紅其實也在說明一個現象,就是我們目前正在經歷一個消費降級的時期。理應是處於消費熱情旺盛期的年輕人,已經被高企的房價束縛住了花錢的手腳。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都可以感受到生活成本上漲所帶來的壓力。

那麼按照他們的說法,汽車作為除了買房之外排名第二的大宗消費品,其消費形式勢必會受到衝擊,而事實真的如此麼?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什麼車不錯、買什麼車一直是大多數男性朋友們飯局茶局牌局等各種局中不可或缺的話題之一,雖然有時會爭得面紅耳赤,各有理由,話題可以從幾萬,到上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車……但最終都會迴歸正常,各自騎著電瓶車或共享單車,擠著公交或地鐵,開著自己小車回家。

銷量,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路上碰見這個品牌,這個車型的概率問題。對汽車行業從業者來說,或還有關於獎金多少的問題。

當主流媒體說到什麼不怕貿易戰,提高降低稅率;什麼抑制房價,擴大內需,提高人口出生率;什麼老百姓消費降級,兩極分化,茅臺與榨菜股價齊飛的時候,我們一顆為國家大事操碎的心又要開始琢磨了:汽車銷量到底有沒有受到影響?那些進口車的車價是否會高漲?銷量漲跌是不是反映出中國經濟現狀呢?等等。

當2018年過半的時候,上半年的銷量數字也都已經出來。汽車行業的形式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哀鴻遍野。上半年的數據顯示,乘用車產銷量達到1185.37萬輛和1177.53萬輛,同比增長3.23%和4.6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均有所提升。

落到品牌層面,似乎喜憂參半,從已經公佈的十多個合資或自主品牌集團的數據來看,銷量有增有減,前三根本不用多猜,基本就是上汽集團、東風公司和中國一汽。

过去这半年,人们真的都买不起车了么?|深度

如果只看自主品牌的話,上汽集團因為有五菱神車的支持而穩居榜首位置,長安雖然位居第二,但上半年銷量下降了超15%,多少還是讓人意外的。

过去这半年,人们真的都买不起车了么?|深度

吉利成為第三是預料之中的事情,銷量持續保持增長還是讓人感覺猶如開掛一般。說實話,吉利這幾年的車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在性能和品控上都保持了自主品牌中較高的水準。

雖然媒體都在說大家的錢都去買房子,不消費了,但從汽車市場上似乎並沒有感覺到這樣的問題。銷量的漲跌,更多和品牌、車型、質量等問題相關。即便是去年受到薩德影響的韓系車,上半年的銷量也有所起色。其原因,也是由於上半年有了新產品的加持。

所以,對於豪華車來說,銷量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

當然,如果你賣的是純進口車,生產還在美國的話,那麼就得發愁了,該定什麼價格呢?川普玩的稅率遊戲讓人一驚一乍的。

在國內有合資的品牌還好一些,雖然進口車型的價格會有比較大的波動,但佔主要銷量的國產車型則幾乎沒有影響。就連我一個地處上海偏僻之地的二流豪華品牌4S店做銷售的朋友也說,每天到店的客人絡繹不絕,當然這也與他們優惠比較狠有關。

BBA上半年的銷量也都保持增長,奔馳力壓寶馬、奧迪,成為第一,當然也基本是國產車頂起的銷量,進口車型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頗大。

當我們已經習慣於某些品牌的持續增長,突然的下跌必定會引人注目。

其中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在保時捷發佈的半年報上顯示,上半年雖然全球銷量繼續保持增長,但在中國的銷量略有下降。同樣,瑪莎拉蒂上半年的業績也不理想,中國市場的銷量有所下跌。

主要的說法其實都是關於關稅政策的調整引起消費者觀望與等待,讓二季度的銷量急劇萎縮。

过去这半年,人们真的都买不起车了么?|深度

在5月22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佈,從7月1日起開始將進口汽車的關稅從25%下調至15%後,許多汽車經銷商都把訂單壓到7月1日之後。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6月中國汽車進口總量同比下降了87%。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身邊有個朋友4月份訂了新Caynne。磨了4S店半天,放棄了諸多心水的選配件,為的就是能夠儘早提到車。

而當自己的新車漂洋過海6月份到港的時候,銷售經理一個電話打過來,詢問能否晚半個月提車?原因就是晚半個月的話收到稅率的影響,車價能便宜好幾萬塊錢。雖然炫耀自己愛車的時間推了又推,但是一想到節省了好幾萬塊錢,我這個朋友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當然,這種故事也不僅僅侷限於進口車。飛馬蜂號大豆運輸船用盡洪荒之力為了趕在7月6日對美關稅新政前進港,結果驚動了網上無數吃瓜群眾為其加油打氣。而沒能趕上最後關頭的這艘船在海上漂泊了一個多月最終得以進港的故事,也是關於過去這段時間稅務風波的一個充滿戲劇化的縮影。

回到汽車銷量數據的層面上,保時捷的全球SUV銷量下滑,Panamera卻銷量劇增,一方面表明客戶群的口味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也說明全球的保時捷客戶們都等著Macan和Caynne的更新換代呢,買新不買舊的定律似乎放之四海而皆準。同時,保時捷工廠產能調整,以及未來的電氣化道路的實施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过去这半年,人们真的都买不起车了么?|深度

瑪莎拉蒂的下跌有些出乎意料,因為其銷量已經連續4年爆增,2017年將近5萬輛的銷量是歷年最好的。並且在去年,中國也成為其第一大市場,全球佔比達到30%。

但今年上半年其全球銷量卻不那麼亮眼,僅為1.72萬輛,比去年同期2.51萬輛下降了31%。中國銷量也下降頗多。

從我們的分析來看,瑪莎拉蒂作為一個豪華品牌,這幾年的銷量應該算非常不錯,其中,新車型Ghibli和Levante功不可沒。然而,在競爭對手不斷湧現的這幾年,瑪莎拉蒂車型更新的速度跟不上,當新鮮感過去之後,銷量下滑是必然的。按照瑪莎拉蒂的計劃,新車型要到2022年才會大舉亮相,但是這個速度對於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消費者來說,顯得腳步有些遲緩。

过去这半年,人们真的都买不起车了么?|深度

說了這麼多,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

也許除了聊天增加一些話題外,還能知道大家的消費能力並沒有新聞媒體說的那麼可怕,都消費降級了。

至少我周邊的,和朋友圈裡面的,該吃啥的照樣吃,該買啥的照樣買,該旅遊的照樣旅遊,該換車的照樣換。

但“據說”下半年又是個經濟非常困難的週期,至於到時候情況如何,恐怕很難有人在現階段做出非常明確的預測。

對於買車這件事兒,你有什麼想說的?留言告訴我們吧!我們每期會送出Hot Wheels風冷系列限量版車模一個。

过去这半年,人们真的都买不起车了么?|深度

上期中獎讀者

过去这半年,人们真的都买不起车了么?|深度

請中獎讀者後臺留言快遞方式

过去这半年,人们真的都买不起车了么?|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