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過剩是腎結石的「禍根」

泌尿繫結石是成人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佔據首位,我國發病率為1-5%,南方高達5-10%,嬰幼兒結石發病率國內外均無明確報道,但總體較成人發病率低很多。其發病率、結石成分和發病部位,年齡分佈具有時代性與地區性。

營養過剩是腎結石的“禍根”

但我們常說的泌尿繫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等等),最初的來源都是腎臟,除非有特殊的問題。現如今,生活節奏提高,人們長期的不良習性往往是最終的發病原因。

還有很多結石患者會合並有血尿。很多患者並不一定有很典型的疼痛,但是尿血了也一定要重視。比如,小孩得了結石後不一定表現出疼痛,但是尿量會減少。此外,結石堵住輸尿管還會導致腎積水,甚至引起感染、發燒,也可能是結石的一個併發症狀。

營養過剩是腎結石的“禍根”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蛋白質攝入過多,而尿石症發展過程及流行病學研究均證實,尿石症的形成與蛋白質的攝入有密切的關係,食入過多的動物蛋白,如:豬肉、牛肉、雞肉、羊肉等,會增加尿鈣、尿酸和尿草酸,且動物蛋白屬於酸性食物可導致尿pH值下降,會加重尿酸的沉澱而形成結石。如果曾有尿酸過多的病史,每天需限吃180克以下的高蛋白食物,這包括肉類、乾酪、雞肉和魚肉。

在日常飲食中,不能因為某種食物好吃、營養價值高就“情有獨鍾”,必須注意食物的搭配。即使檢查出身體缺乏某種營養素需要某種食物來補充時,也不宜經常性大量進食,因為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是有限的,吸收不了就給“長石頭”創造了空間。

營養過剩是腎結石的“禍根”

營養過剩是腎結石的“禍根”

常見的結石主要有膽結石、腎結石等。膽結石,是指膽管系統任何部位發生結石的疾病,可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混合性結石三種。我國曾有大型調查顯示,在飲食習慣中,凡蛋白質、脂肪或糖類中任何一類吃得多者,其膽囊結石或膽固醇結石發病率都較高。

國外研究發現,發達國家居民偏愛食用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及精糖類食物,他們的腎結石發病率明顯偏高。我國居民經常食用菠菜、甜菜、濃茶等,也容易發生。由此可見,腎結石的發生也是“禍從口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