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稱美國和伊朗很快將會對話,你怎麼看?

毛開雲


特朗普呼籲與伊朗領導人會面,伊朗提出條件。特朗普“不設前提條件”與伊朗的“有條件”之間的矛盾,使雙方難以調和。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30日表示,他願意與伊朗領導人在“不設前提條件”的情況下會面。從伊朗方面的反應來看,伊方並沒有立刻拒絕與美方對話。針對特朗普的表態,伊朗總統顧問表示,美國要與伊朗對話,應尊重伊朗國家權利、減少對伊朗的敵意,並重回伊朗核協議。

今年5月8日,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對伊制裁,要求各國11月起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隨後,美伊之間隔空互放“狠話”,火藥味甚濃。

7月初,魯哈尼警告美國,如果繼續挑起對立持續威脅德黑蘭,伊朗可以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國國務卿蓬佩回擊稱伊朗領導人是“黑手黨”。接著,特朗普在推特上警告:“永遠不要再威脅美國,否則,伊朗將會承受史上少有國家遭遇過的結果。”伊朗外交部長回應稱 “我們沒有什麼感覺……伊朗已存在了幾千年,看過包括伊朗在內的各個帝國的興衰,這些變化比一些國家的歷史都來得長。當心點!”

今年以來,伊朗為破局,軍事外交活動極具進攻性。敘利亞戰爭打了7年,伊朗一直派軍參戰,幫助敘利亞。有報道稱,伊朗約派出10萬軍事人員參加敘利亞內戰,為敘利亞政府軍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得到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在與沙特戰鬥中取得優勢,俘獲多款美製先進武器,甚至擊落了一架東方大國的新進無人機。2016年,也門胡塞武裝還使用“努爾”反艦導彈擊沉了原屬美國海軍,後轉賣給阿聯酋海軍“先鋒級”遠征快速運輸艦HSV-2迅捷號。

伊朗在軍事方面採取以攻為守的策略,在敘利亞與也門的軍事力量,像兩個鐵鉗夾住伊朗的兩個主要對手——沙特和以色列,使美國以及盟國疲於應付,從而化解本土的軍事壓力。

隨著美國重啟制裁,伊朗經濟受到較大沖擊,4月以來貨幣里亞爾相對於美元貶值大約50%,不得不限制商品進口,導致物價飛漲,民眾購買力嚴重縮水,社會矛盾凸顯。西方媒體估計,伊朗原油出口量至年底可能減少三分之二。特朗普放出談判的信號,其中蹊蹺值得玩味,與伊朗展開一次大規模的滅國戰爭不是美國的第一選擇。整個中東地區能夠與美國叫板的只剩伊朗一個大國,一旦伊朗消失,美國在中東就失去了對手,對於一個沒有對手的好鬥選手是一件非常失落的事。沒有了敵人,美國武器賣給誰,美國駐軍也失去合法性。另一方面,美國也不希望伊朗影響力過於強大,不希望伊朗過度干涉中東其他國家事務,更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

伊朗為生存而戰,美國為維持霸權,中間有沒有互相接受的妥協點,需要雙方用政治智慧共同努力。


軍事與航空


目前為止,這位72歲的老頭確實已向伊朗拋出了“繡球”,但伊朗會不會接,怎麼接,接了之後該如何辦,估計還沒有想好!

自從,特朗普發出邀約以來,伊朗官方僅有其總統辦公室副主任表態稱,“此前,美方已經向伊朗總統魯哈尼發出過8次談判提議,但均被後者拒絕了。”加上這一次,也就是特朗普的第九次會談邀約,說明美國對於伊朗威脅也已是刻不容緩。



眾所周知,特朗普與伊朗總統的“隔空對戰”已經不是一兩天了,雙方持續升級的口水戰並未奏效,也就是說根本也沒有達到逼迫伊朗就範的目的。反倒是伊朗總統魯哈尼直言不諱地說“切勿玩弄獅子的尾巴,與伊朗的戰爭是一切戰爭之源。”


後來,伊朗外長扎裡夫也同樣用大寫字母憤怒回懟特朗普說“美國,小心點!”好像什葉派的人“嗓門”更大了,搞得特朗普也同樣很無奈,要動武又沒有理由,繼續罵不解決問題。而且已經已經為伊朗準備好了一份新協議,就等著伊朗方面簽字呢!呵呵,不得不說他想得美,以為伊朗會揮之即來呢,沒想到邀請八次依舊不回應。

主要還是,伊朗人對他太失望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就說過,“美國人不靠譜,連自己的簽字都不認可,完全沒有信譽,今後不用和它談了!”所以說,面對特朗普的任何釋放出來的善意,伊朗都會謹慎應對,絕對不會盲目答應的。因為他們知道,“會無好會,宴無好宴”,面對揚言要對伊朗動武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談的前途是渺茫的,誰都知道,特朗普唯美國優先的利益原則,只懂得佔便宜,哪裡會讓步呢!



所以說,別看目前“球”踢給了伊朗一方,可一時半會就當臺階下,未必!也許特朗普還需要更加釋放誠意才行啊。


東震木


特朗普上臺一年多來,已經被要求改名“特離譜”“特沒譜”,確實恰如其分。“特離譜”稱美國和伊朗很快將會對話,實在太小看伊朗了!

此前,“特離譜”已經8次向伊朗發出請求,希望儘快和伊朗總統魯哈尼會面,但均遭到魯哈尼的拒絕。這是“特離譜”第9次發出會面請求,在美國沒有實際行動改善美伊關係的情況下,也必然遭到魯哈尼的拒絕。

“特離譜”稱美國和伊朗很快將會對話,與其說是“特離譜”希望與魯哈尼會面,不如說是美國對伊朗進行再次威脅,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大家都懂:伊朗要對話嗎?如果還不對話,導彈要飛過來了!美國曾經也用類似語言威脅過俄羅斯。

然而,伊朗的強大不是嚇出來的,美國的威脅對伊朗不起作用。7月31日,魯哈尼的顧問對特朗普的表態做出回應,要見面可以,但美國必須答應條件,否則免談。這些條件包括:第一,美國重新迴歸2015年伊朗與世界上六個大國所簽署的核協議;第二,尊重伊朗國家的權利,減少敵對行為。這兩個條件,美國做得到嗎?至少目前“特離譜”沒有做到,所以不具備會見的條件。

“特離譜”對伊朗軟硬兼施,由於伊朗受到美國的傷害太深,目前伊朗軟硬不吃,表現得非常有信心、有底氣、有骨氣。確實如此,美國有啥理由退出伊核協議?退出也罷,居然還要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制裁?美國不僅對伊朗無理,還對其他國家無理——要求所有國家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真是豈有此理?不僅伊朗憤怒,所有國家都憤怒,印度、土耳其等國家早就明確表示,不會聽從美國的命令,是否從伊朗進口石油是自己國家的事情,美國無權干涉。

“特離譜”稱美國和伊朗很快將會對話,也許是“特離譜”對伊朗已經失去耐心,真想對伊朗動真格了;也許是“特離譜”感受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不好受,真的希望與伊朗對話了。但不管“特離譜”出於什麼考慮,伊朗人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共禦外侮,就是伊朗戰勝美國的法寶。“特離譜”如果真的希望與伊朗對話,那就首先宣佈美國重回伊核協議吧!


毛開雲


特朗普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拋出美國與伊朗談判的動機值得讓人深思。因為前不久特朗普還因為與普京在赫爾辛基的會談飽受國內的抨擊,甚至美國國內反特朗普的勢力(美國的建制派)一連多次的逮捕了所為的俄羅斯“間諜”。這個時機特朗普拋出這個不太好解決的問題是否有轉移國內視線的因素。

因為在媒體發佈會的現場,美國的官員及媒體對特朗普的回答表示非常驚訝。這就是說在這個問題上特朗普沒有與幕僚們進行商談,或著美國的各派對對伊朗的下一步計劃還沒有妥協出來結果。

當特朗普將這一問題拋出後,美國的各派就必須為下一步對伊朗的計劃制定出一個大體的方針,供美國與伊朗談判時使用,維護美國的整體利益。特朗普就這樣會將國內關注通俄門、雙普會的視線轉移到伊核問題上來。

畢竟現在的伊朗並沒有按照美國的意願進行妥協,反而由於歐盟、俄羅斯的加入變得更加頑強。伊朗的強硬反擊讓美國對伊朗的計劃出現停滯甚至倒退,使伊朗問題成為影響美國中東戰略的又一致命問題。因為現在的伊朗已經完成對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也門的佈局,基本上可以影響整個中東。

雖然特朗普向伊朗拋出了橄欖枝,但是伊朗對白頭鷹刁來的橄欖枝並不敢接!

伊朗外交部已經拒絕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的邀請,因為伊朗認為現在美國提出與伊朗談判的地位並不平等。

在軍事方面,美國派出了載有短距起飛能力的F-35B隱形戰機的兩棲攻擊大隊及航母編隊前往伊朗周邊,這給伊朗很大的壓力。而且美國還計劃針對伊朗組建中東版的北約,來圍堵伊朗!

在經濟方面,美國製裁與伊朗革命衛隊相關的一切組織和個人,這對伊朗的經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再加上美國計劃制裁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及企業,這將對伊朗的經濟產生釜底抽薪的作用,是伊朗無法接受的。

因此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美國與伊朗的扯皮還將繼續下去。由於前期對伊朗的政策過於嚴苛,美國正在尋找雙方都能接受切入點,因此未來美國對伊朗的政策還會調整!


昨思今明未武


對話是可能,但是談到什麼樣,那就另說了。

特朗普提議願意與伊朗展開對話,應該說,提議沒錯,畢竟除非徹底推翻伊朗現政權和伊朗現行憲法,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伊朗,否則的話對抗和暴力是解決不了伊朗和美國之間的問題的。可能很多人覺得美國早晚要將伊朗現政權推翻,建立一個新伊朗。但是,歷史經驗告訴美國人,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可取的。比如說在伊拉克,再比如說在阿富汗。而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對成本和收益算得比誰都精,他不可能冒著陷入戰爭與戰後重建泥沼的危險去搞什麼推翻伊朗現政權。而伊朗問題必然是需要一個解決的,在這種情況下,對話就是必然的出路了。這也是為什麼特朗普稱要與伊朗展開對話。

從伊朗的角度來說,被孤立的滋味嘗過,《伊核協議》後的發展也體會過。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伊朗雖然很憤怒,但伊朗肯定不想回到那種被孤立的狀態,這從《伊核協議》貝特朗普撕毀後伊朗的反應就能管窺一二。因此,當美國表示有與伊朗進行對話的可能,伊朗不可能放棄這個對話的機會。

雖然對話是可能的,但是美國與伊朗雙方要價可能相差過大,雙方很難在對話展開後短期內達成一致。因此對話展開後,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雙方相互不斷扯皮,對話時斷時續。有時雙方對話可能會傳出好消息,而有時雙方就因為分歧過大而對話中斷。而雙方對話距離最終達成一致,將會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

另外,雖然美國和伊朗雙方都有意願進行對話,但什麼時候開始對話,在什麼地方進行對話,這都是要在對話開始之前需要確定的,而對話開始的時間和地點也體現出雙方對於對話所抱有的期望值。

對美國和伊朗的對話拭目以待。


hording


不羈善變的特朗普這次又大變臉了。在7月31號與意大利總理孔特的聯合記者招待會上突然表示願意與伊朗總統魯哈尼見面,並不設任何先決條件一改原先對伊朗的瘋狂威脅。不過此後特朗普很快被“啪啪打臉”了。不僅伊朗政府拒絕了特朗普的見面要求,就連特朗普的國務卿蓬佩奧也對特朗普的這種冒失提議提出了異議。譁眾取寵的特朗普恐怕這次難以如願了。

對於特朗普的一時興起的提議,國務卿蓬佩奧並不認同。在CNBC的採訪中,蓬佩奧表示伊朗政府必須滿足美國的一些先決條件,雙方高層會晤才能成行。蓬佩奧提出的先決條件包括:第一,伊朗政府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對待伊朗人民的方式,必須善待伊朗人民;第二,減少伊朗在中東的惡意擴張行為;第三,同意簽署一個能夠真正防止核擴散的協議。

對於特朗普的提議,伊朗方面也予以斷然否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賈法裡8月1日發表了致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公開信,聲稱不會允許伊朗政府與美國談判,不僅特朗普不可能與伊朗領導人見面,就連以後的美國總統也沒有與伊朗領導人見面的機會。此外,魯哈尼總統的親信顧問也向美國提出了見面的三個先決條件:尊重伊朗這個偉大的國家;重返伊朗核協議;減少對美國的敵視。這三個先決條件很明顯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三個先決條件針鋒相對,不可調和。特朗普期待的美伊高層會晤應該不可能實現了。


睿恪煦


感覺特朗普有些奇怪,在與伊朗問題上表現出自言自語的狀態。7月30日特朗普表示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和“任何時間”願與伊朗領導人展開會晤。8月1日特朗普又表示:伊朗方面對他的講話要求表示沉默,但美國與伊朗的對話還是迫在眉捷。他說:“我感覺他們很快就會和我們對話。但也許不會,不過也沒什麼的。”特別是8月1日的發言,特朗普自言自語讓人感到美國更沒有誠意。“但也許不會,不過也沒什麼的。”感覺美國和伊朗首腦會晤談不談結果都一個樣。既然7月30日發出邀請會晤信息,僅過了一天又如此表示,只能讓伊朗更加沉默,也更加不相信美國的言論。

難道特朗普僅僅是為了伊朗領導人沒有正面回應而表示失望,還是因為72歲的年齡造成的喃喃自語?8月1日特朗普的發言使7月30日的發言完全失去了政治魅力。


山合水


我感覺這話表現出,特朗普老爺子很自信,認為天底下沒有他搞不定的事。即使在外人看來是天大的事,在他那兒也會舉重若輕。

其實提問只截取原話的前半部分,提問者以為後面說的內容不重要。但這完全是錯誤的認識。

我們找出特朗普說話的後半部分,即“但也許不會,不過也沒什麼的”。猛一看有些費解,這當然有翻譯的問題,因為沒有進行文字修飾。但就是這種生硬的直譯,卻讓我從中獲得兩條'重要信息,其一是對於美伊關係未來的發展'走向,特朗普也沒有完全把握。其二就是美國並沒有把美伊衝突看得很嚴重,這也可以理解為是特朗普在刻意淡化現有的緊張局勢。

所以,從特朗普回答的全句經分析後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美伊衝突是不可避免,但美方會控制規模和尺度。

2,美伊和談是值得期待的,但對於要什麼樣的結果,美方並沒有預期。

3,美伊衝突並不是美國外交問題的全部,所以解決的急迫性並不強,'至少沒有排在首位。



新文化街男孩


都是特朗普的套路啊。槍頂到腦門進行談判,這就是特朗普交易的藝術。上任之後,也是屢試不爽,尤其是特金會讓特朗普對自己的套路更加自信了,只不過伊朗回應說,伊朗不是朝鮮。
特朗普什麼套路呢?
第一,進行極限施壓,無論口水仗還是實際的制裁,一定要把油門轟到底,說話幾乎不留餘地。好勇鬥狠的做法也是越來越升級。
第二,特朗普不走尋常路,打破了所有的一定之規,從墨西哥修牆,到各種“退出主義”,特朗普的瘋言瘋語似乎站在變成美國的政策,而這也增加了特朗普威懾的可信性。退出伊核協議,以及對伊朗進行制裁和延伸制裁也是可能的,對伊朗進行投資的企業也在規避風險。
第三,特朗普還是堅持美國優先,什麼意思呢?低成本地實現高收益,如果能夠靠口水仗就可以與迫使伊朗去讓步,那又何樂不為呢?與伊朗開戰並不是特朗普的選擇,從中東體面地撤出或者戰略收縮才是特朗普的選擇。
第四,特朗普自認是談判的高手,可能認為目前對伊朗的施壓的火候差不多到了,所以拋出談判來試試水。如果不能談,還是要加碼。
第五,伊朗現在還沒有接話,原因在於美國的要價太高了,蓬佩奧之前提出的12項要求基本就是讓伊朗投降。
綜上,美伊之間的談判的時機還不成熟,至於特朗普說無條件會晤,那只是說說而已。

孫興傑


伊朗回應對話的前提是回到原核協議,也就是說特朗普宣佈退出核協議作廢,繼續堅持原協議。這對於特朗普來說無疑是最難堪的,5月8日特朗普一意孤行地退出核協議後,至今鬧出這麼大“動靜”,現在讓特朗普反回原協議,就算特朗普習慣出爾反爾,也不能“反爾”到連臉都不要的地步。拒絕吧,怕伊朗言詞更加激烈從而使對話大門關閉。“無賴”終歸是“無賴”,特朗普來了個避而不談,說是對方表示沉默。掩耳盜鈴耶!
對話做為特朗普來說是非常迫切的,與其說是對話,不如說是特朗普想找個臺階下。特朗普以為退出核協議一路“高價”訛詐,與核協議有關的國家都會對美國妥協,沒想到會是這麼個結局: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俄羅斯對伊朗投資500億美元;美歐順利地達成自貿協定意向。11月4日馬上來臨,到期如果對伊朗進行制裁,且不說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與俄羅斯已經達成互訪緩和美俄關係,與歐盟自貿協定就要進入實質性談判,到時候特朗普怎麼與普京和歐盟領導人見面?這兩項成果很可能付之東流。魯哈尼不愧為一位政治家,先軟後硬誘使特朗普上套,特朗普果真上當了。


“我感覺很快會對話,也許不會,不過也沒有什麼的”,這句話可以這麼理解,現在新的協議與原來的沒有什麼兩樣,趕快坐下來談一談吧。不過又不能流露出迫不及待的心情。

特朗普現在面臨著三大問題:一是“通俄門”調查;二是中期選舉;三是貿易戰。這三大問題使特朗普正處在內外交困時刻,不想在伊朗問題上節外生枝。伊朗自從特朗普退出核協議,始終處在被動地位,現在終於鬆了口氣,開始和特朗普“討價還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