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掌声响起来

北京时间8月14日早上8:45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的最终结果

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市会展中心揭晓

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

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被称为“灌溉工程界的诺贝尔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溉排水非政府组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评选并授予的荣誉称号,每年审定一次,迄今已经评审至第五届。

加上本次公布的第五批,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已达17处,是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国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经成为中国水利文化走出去的主要载体。

什么样的工程才能入选名录?

翻看国际灌排委设置的“申遗”门槛中,里面包含10个硬性指标:

一、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二、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

三、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

四、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

五、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

七、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

八、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

九、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

十、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

同时,入选的工程建成投用时间,应在100年以上。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由李冰父子组织修建完成,是世界上少有的无坝引水工程。它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被称为“天府之国”。时至今日,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灌区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是我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

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此次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配套工程体系,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也意味着已经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的都江堰市,如今正式成为“三遗”城市。

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200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景区联手申遗,当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7月,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名胜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因水而兴,因水而美。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蜀中人民的命脉担当,在翻涌的岷江之上静伫千年、造福苍生。

灵渠

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是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是我国水利科学史上的重大成就之一。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转而挥兵南下,受困于兵饷粮草的转运,三年而不能进,于是开凿了这条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运河。两千多年过去了,古老的灵渠依旧横亘在这里,滋养着这里的土地,养育着这里的人民。

姜席堰

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姜席堰位于浙江省龙游县龙洲街道后田铺村山头里自然村灵山江上,创建于公元1330年至1333年,为时任龙游达鲁花赤蒙古族察儿可马主持修建。

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姜席堰枢纽工程由上堰、沙洲、下堰、泄洪冲沙闸、渠首进水闸5部分组成。其选址于灵山港从山区过渡到平原的咽喉位置,确保了其下游平原最大农田面积的自流灌溉。其建设施工等技术均超越当时代,自创建680余年来,一直发挥着灌溉作用,枢纽布置和工程型式至今基本保持着初建时的形制,是灵山港堰坝体系中保留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是古代山区河流引水工程的典范。

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一水兴百业,姜席堰自建成以来,促成了堰区民众生活的兴旺发达,“凡溉田二万一千七百八十一亩。得沾堰水者,皆称沃壤。”造就了响当当的富饶之地。

长渠

长渠(又名白起渠、荩忱渠),坐落在素有“华夏第一城池”美誉的襄阳古城南部,全长49.3公里。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 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攻楚都鄢城(即楚皇城,今宜城市郑集镇境内)时,在蛮河武安镇立碣壅水、引水围城作战而开凿的。秦灭楚后,长渠(白起渠)成为引水灌溉渠,至今仍灌溉着南漳县和宜城市30.3万亩良田。

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长渠经历代修缮,现已发展成为以三道河水库为主水源,15座结瓜水库为补充水源,各级干支渠道为脉络的 “大、中、小”相配套、“蓄、引、提”相结合、“长藤结瓜”式农业灌溉。

中国四项目成功“申遗”,除了都江堰其他三个你了解多少?

两千年来,白起渠灌溉工程的持续运用,使襄阳成为丰腴之地,并孕育了丰厚的地域文化,也记录了这一灌溉工程,历经沧桑的顽强生命。千百年过去,白起渠仍在讲述着不老的传奇,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中国是灌溉大国

也是灌溉古国

灌溉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

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

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

历史上产生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

区域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

为先辈给我们留下的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者 _ 梁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