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軍事天才?

國輝影視劇


如果只選一位,當然是毛主席;但我想從三個層面各選一個代表性的軍事天才。最高統帥層面的軍事天才,是毛主席;元帥層面的軍事天才,是徐向前;大將層面的軍事天才是粟裕;上將層面的軍事天才,是韓先楚。

天才,天生奇才。所謂軍事天才,不需專門學習,不需系統訓練,憑藉天賦即可洞察軍事規律,憑藉實踐即可提高軍事能力,憑藉才能即可取得軍事成就。身為最高統帥的毛主席、身為十大元帥的徐向前、身為十大大將的粟裕、身為上將之一的韓先楚,均符合軍事天才的條件。

最高統帥層面上,是毛主席

毛主席畢業於湖南勝利第一師範,當過北大圖書館管理員,沒有讀過軍事院校,很少直接帶兵衝鋒,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書生,但他也是一個亙古的軍事天才。

毛主席用自己的思維,洞察了軍事戰爭規律,建立了一整套軍事思想體系,確立了黨指揮權的根本原則,成為紅軍、八路軍和人民解放軍的最高統帥,是當之無愧的偉大軍事思想家、軍事理論家、軍事戰略家和軍事戰術家。

無論是面對國民黨反動派,還是面對日本侵略者,亦或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毛主席都揮灑自如,用“文房四寶”趕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打敗了四大家族,趕跑了美帝野心狼,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軍事成就!毛主席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是他與古今中外的最高統帥相比最本質的區別,也是他最偉大之處。

元帥層面上,是徐向前

就打硬仗來講,徐向前是十大元帥中最厲害的。

徐向前元帥性格內向,十分低調,但打起仗來卻像換了一個人。他膽識過人,敢打大仗、硬仗、惡仗;謀略超人,善於出奇制勝,擅長以寡敵眾,以弱勝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我軍將帥大多采取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的戰略,徐向前元帥卻不懼強敵,屢屢以少勝多,劉伯承元帥曾說“我軍有兩個人最會打仗,一個是徐總指揮,一個是粟司令。”

解放戰爭時期,徐向前元帥指揮由晉冀魯豫地方部隊臨時組建的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整體素質、裝備和戰鬥力跟東北、西北、華東野戰軍差距很大,但徐帥不講條件,他克服武器裝備落後、整體素質較差、大仗經驗不足等困難,短短時間內把第一兵團整訓成一支勁旅。

與其他戰場大兵團運動戰不同,山西戰場基本都是城池攻堅戰,而這正是我軍的弱項。特別是臨汾、太原等地城池異常堅固,敵人憑藉優勢兵力據城頑守,我軍缺乏重型火炮,攻城難度極大,但徐帥毫不畏懼,先後指揮發起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等,在兩年多時間裡,累計消滅敵軍25萬,把老鄉閻錫山徹底打跑,解放山西全境。

大將層面上,是粟裕

粟裕跟毛主席類似,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二師範,也沒有讀過軍事院校,他只能從一個最普通士兵幹起,依靠自己的悟性掌握戰爭規律,不斷總結經驗,一直拼到開國大將之首。

粟裕雖是自學成才的軍事天才,但軍事生涯前期並未獲得太多表現機會,紅軍時期沒有大出風頭,抗戰時期也未在八路軍擔任重要職務,而是和陳毅搭檔領導新四軍,1940年10月的黃橋決戰,是粟裕真正的成名之作,從此躋身我軍優秀軍事指戰員之列。

解放戰爭時期,粟裕先後擔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開始盡情施展軍事天賦。粟裕大將洞察戰場形勢,審時度勢,提出內線作戰方針,指揮華野在蘇中“七戰七捷”,又先後謀劃指揮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上海戰役等震驚中外的戰略決戰,被毛主席譽為“指揮正確,既靈活,又勇敢,故能取得偉大勝利”。

上將層面上,是韓先楚

韓先楚出身勞苦大眾,給地主放過牛,幹過篾匠,沒讀過幾年書,更別提讀軍校了。韓先楚軍事生涯前期表現也不突出,從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到1945年抗戰勝利,18年的時間裡最高職務不過是旅長,跟他同時出道的紅四方面軍許世友、陳錫聯等人都是師長、軍長了。

解放戰爭時期,韓先楚開始展現出超人的軍事天賦和戰略眼光,他率領3縱在東北戰場創造了“三個第一”(第一次迫使敵軍一個師火線起義,第一次全殲敵軍一個精銳師,第一次以一個師的兵力全殲敵軍一個整師又一個整團),因3縱進軍迅猛,如風捲殘雲,被稱為東北戰場最難打的“旋風部隊”,韓先楚被國軍高級將領稱為“旋風司令”。

韓先楚敢於堅持己見,決策果斷,極具戰略眼光和統帥之才。1950年,韓先楚力排眾議,一個人成功說服中央軍委和毛主席提前進攻,親自指揮並一舉解放海南島,避免了第二個灣臺島的出現,這種戰略眼光在上將級別將領中極為少見,真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客觀而言,國軍也不乏衛立煌、杜聿明、王耀武、傅作義等優秀將領,但他們選擇站在人民的對立面,無法得到人民支持,也沒有毛主席這樣的偉大統帥,給予正確的戰略指導和絕對的信任支持,其失敗結局也是註定的了。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孫武:最偉大的軍事理論家。在孫子兵法》面前,任何兵書都顯得蒼白。

白起:最善於野戰圍殲。西方的漢尼拔指揮了一個以少勝多的圍殲戰——坎尼戰役,殲敵8萬人,就被西方軍史專家推舉為神一樣的人物。但他的戰績在白起面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韓信: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為歷代兵家所推崇。出陳倉、定三秦、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

有光武、周瑜之風的名將——韋睿    韋睿(公元442—520年),字懷文,南朝梁武帝時的名將。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曾祖時遷至襄陽。宋時為右軍將軍、輔國將軍等職。指揮果斷,謀略過人。    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韋睿督軍北伐,攻拔北魏小峴城(今合肥東),隨即進軍合肥。魏將楊靈胤率眾5萬來,梁軍懼不敵,請求增兵。韋睿認為,兵貴齊心不在眾,應速與戰。遂列陣,待敵臨近,指揮猛衝,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戰艦圍攻,強弩齊發,魏軍大潰,梁軍入城,斬俘萬餘人。

明初第一名將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從南京打到北京去的主    岳飛的異世知己,可惜直搗黃龍還是沒成功,敗陣而回,還落了個嶽武穆的下場,悲矣!

--戰國四大將之首李牧   又一位只敗在自己人手裡的名將(末代皇帝總和自己過不去,崇幀也是)    其對後世戍邊制度有重大影響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終其一生,主要是做為武將活躍於歷史舞臺的。

郭子儀:中國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理論實踐者。   (697~781),唐朝傑出將領。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初以武舉補左衛長史,唐天寶八載(749),任橫塞軍使,後以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

曹操:曹操的謀士之多,無出其右。其軍事才能遠在諸葛亮和司馬懿之上。特別是官渡之戰,集中體現曹操卓越的用兵謀略和指揮才能。李世民: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

李世民是中國帝王中最善於用兵的。李世民最鮮明的統帥特點是:後發制人,疲敵制勝,這在中國古代的軍事家中也是最突出的。李世民即位後,採取了開明的民族政策,湧現出一大批著名的少數民族將領,被各民族稱為“天可汗”。

李光弼:他是世界戰爭史上最善於防禦的統帥。在作戰中採用頑強堅守與不斷尋機出擊相結合的戰法,靈活運用地道、石炮等守城戰術和技術,出奇制勝,不滿萬人的兵力一舉殲敵10萬餘人。

岳飛:岳飛並不是民族英雄,因為民族英雄是指在與外國侵略者的鬥爭中而做出獻的人,而遼、金、元、清則都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說岳飛是民族英雄,就等於把金國當成了一個國家,而不是一個朝代。岳飛是古代名將中,最為全面的,善於野戰、城邑攻堅戰、山地攻堅戰、防禦戰、水戰、以步制騎等。


鐵木真:統一蒙古。其騎兵橫跨歐亞作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到之處,屍橫遍野。奠基了一個橫跨歐亞、世界上最遼闊的帝國。由於其名聲太響亮,以至其手下諸將的名聲反而不響了,協助成吉思汗成就大業的“蒙古四傑”:木華黎、博爾術,遠征西亞和東歐的哲別,其實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將領。外還有一些著名的將領要提一下,比如速不臺、哲別、木華黎、託雷、拔都、忽必烈、伯顏、阿術等,特別是速不臺和伯顏,速不臺曾兩次西征,先後在迦勒迦河、賽約河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敵軍,威震歐洲。伯顏蒙宋戰爭中,先後郢州之戰、鄂州之戰、丁家洲之戰、臨安之戰中,一路勢如破竹、以少勝多,殲滅了宋軍主力,從而結束了長達45年的蒙宋戰爭,統一了中國。

朱元璋:其軍事才能鮮為人知,統帥特點非常鮮明,是一個卓越戰略家。在兩淮之戰,滅元之戰,山東之戰,河北、大都之戰,閩廣之戰,滅夏之戰,雲南之戰,北征沙漠之戰中,都親自制定作戰方針,而最終的戰爭進程和朱元璋所欲料則完全一至,每言必中,堪稱用兵如神,其駕馭戰爭的能力也堪稱無與倫比。

年輕、能幹、人又帥,風流倜儻,萬人迷一個就是周瑜   其戰績與韋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看在其歷史影響份上,七吧。

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與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兩個少數民族統帥。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戰爭的戰爭中,先後在兆佳城之戰、渾河之戰、古勒山之戰、葉赫城之戰中,憑著堅強的意志、超人的智慧、卓越的軍事才能,以外交爭取與軍事進攻相結合,採用遠交近攻、分化瓦解、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等策略,僅以遺甲13副起兵,經過36年的艱苦征戰,最終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最終贏得了統一戰爭的勝利,堪稱奇蹟。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為大將軍衛青之甥。    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餘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作戰勇猛,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為獎勵他的軍功給他建造了豪華的宅第,他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項羽: 東方的漢尼巴(一樣地苦大仇深、一樣地使過破釜沉舟、一樣地所向無敵、一樣地功敗垂成、一樣地一生只吃過一場敗仗但軍事身涯就此完蛋.連吃敗仗的年份都一樣,嗚呼!)   

最佳戰例:以三萬疲憊之師千里奔襲,半日破劉邦六十萬之眾。垓下之戰,以十萬兵力敵韓信五十萬,非戰之罪也。 但其戰略頭腦太成問題,雖非智障,但至少與常人相去不遠。故漢尼巴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與孫子齊名,而小項卻被民間貶為莽夫典型,同呂布共類。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衛青

(?~公元前106)西漢著名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仲卿。系縣吏鄭季與平陽侯府中婢女衛氏的私生子。 幼為家奴,飽嘗酸辛,及長,為侯府騎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異父姊衛子夫得幸武帝,始以衛為姓,入宮當差。不久被武帝升為建章監、侍中,遷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車騎將軍率萬騎出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擊匈奴,進至龍城(今內蒙古東、西烏珠穆沁旗境),斬獲700人,受爵關內侯。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萬騎出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境)反擊匈奴,斬獲數千。二年春,與將軍李息等領兵出雲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闕(今內蒙古臨河西北),再折向南,圍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兩部,斬獲數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開闢其後出擊匈奴單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長平侯。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 班超 (但比起西邊的同行,老班簡直是天使)   

以戰養戰的行家裡手    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但比他的後世追隨者強多了)   

恐怕是新疆分離主義者最痛恨的歷史人物   

班超(32一102),字仲升,東漢名將、外交家。扶風安陵(屬今陝西咸陽)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從竇固擊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殺匈奴派駐鄯善、于闐之使,廢親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鞏固漢在西域的統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闐等國兵大敗姑墨(今新疆阿克蘇一帶)的侵犯,又上疏請兵,欲平定西域。


游魚遊天下


白起,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生無敗績,並多次以少勝多,他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六國內無敵手。白起外號“人屠”,他軍旅生涯共殲滅近百萬敵軍,這是個什麼概念呢?要知道當時七國人口也不足千萬。



霍去病,西漢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曾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不滿二十就封冠軍侯。第一次領兵就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後來更是多次以少勝多大敗當時不可一世的匈奴,封狼居胥,可惜不滿24歲英年早逝,不然前途無量。


郭子儀,唐代軍事家,於安史之亂率軍勤王,一生致力於平亂,一人扛齊風雨飄零的大唐,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後在吐蕃打進長安時,打退了吐蕃入侵,後又平定了党項的犯境,可以說沒有郭子儀,唐估計早就滅亡了。

所以本人認為,中國史上的軍事天才,這三人最為出色。


夏目歷史君


春秋之孫武 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他出生於公元前545年左右的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國的國都郢城,幾乎滅亡楚國。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的東西,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 近現代的戰爭使用許多新式武器,與古代戰爭的條件大不相同,但《孫子兵法》所論述的戰爭的基本原理和原則都沒有因戰爭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所以仍然受到軍事家們的普遍推崇。 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使用《孫子兵法》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這些理論不僅運用於軍事領域,還被推廣運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日本企業家大橋武夫所著《兵法經營全書》指出:“採用中國的兵法思想指導企業經營管埋,比美國的企業管理方式更合理、更有效。”古老的兵法在現代社會中閃耀著迷人的光彩。孫武雖非出生吳地,但一生活動是在吳地。孫武在歷史上最傑出的貢獻是一部《孫子兵法》,流傳了近3000年影響並未消退。 戰國之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楚白公勝之後。春秋時期楚君僭稱王,大夫、縣令僭稱公,白起為白公勝之後,故又稱公孫起。白起為戰國時期秦國郿地(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白起是繼孫武之後,中國戰爭史上又一個偉大的軍事統帥,也是秦國曆史上戰功最為卓著的將領。白起一生善於用兵,征戰沙場達37年之久,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殲敵百萬,未嘗敗績,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的作戰指導特點有三個:一是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而且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這是白起作戰最為突出的特點。他是戰爭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的無與倫比的統帥。二是為達殲滅戰目的強調追擊戰,對敵人窮追猛打,較孫武的“窮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商君書·戰法第十》),顯然更進一步。三是重視野戰築壘工事,先誘敵軍脫離設壘陣地,再在預期殲敵地區築壘阻敵,並防其突圍。此種以築壘工事作為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指導思想,在當時前所未有。 西漢之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今江蘇省淮陰西南)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漢初三傑”之一,曾先後為齊王、楚王,後被貶為淮陰侯,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勞,但後來卻遭到劉邦的疑忌,最後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被呂雉(即呂后)及蕭何誘騙入長樂宮鍾室處死。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西漢之衛青和霍去病 衛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之弟。他是西漢時期能征慣戰,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 衛青是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主要將領,華夏傑出志士,霍去病的舅舅,二者並稱“帝國雙璧”。衛青開啟了漢對匈戰爭的新篇章,七戰七捷,無一敗績,為歷代兵家所敬仰。 衛青薨後諡號為“烈”。《諡法》雲:“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 衛青出高闕之戰,應是具有高機動性騎兵在中原出現的標誌,意義重大,使馬拉戰車不再是軍隊的主力,從此中原騎兵和匈奴在大草原上馳騁逐鹿。衛青是當時這一批將領的代表,當之無愧。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時期的傑出軍事家,是名將衛青的外甥,任大司馬驃騎將軍。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霍去病多次率軍與匈奴交戰,在他的帶領下,匈奴被漢軍殺得節節敗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霍去病的封號是冠軍侯。 漢武帝特別喜歡霍去病,給他的兵馬器械好於其他所有將領,這是史有明載的。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24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英年早逝。諡封景桓侯。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衛青和霍去病都是極高明的,不過從時間上看,衛青出塞大約要早十年,跟隨衛青出塞的人中,有九人封侯,裨將提升為將的有十四人。衛青和這些人積累起相當多的經驗,供霍去病等稍後的人借鑑。 東漢之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 班超是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居家常親事勤苦之役,不恥勞辱。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能夠權衡輕重,審察事理。他曾出使西域,為平定西域,促進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貢獻。 班超成名經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超死後葬於洛陽邙山之上。他在《後漢書》有中自己的一席之地。他身處於傳奇般的家族。他少有投筆從戎之志。 他曾以三十六騎平西域。他是一個時代的剪影 。 唐朝之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著有數種兵書。唐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靖將兵,善於行險用奇,且能身率士卒,兼之常獨當一面,善於安撫,故能屢戰屢勝,勝後能安,可謂是旌麾所指,眾敵披靡,為李唐打下了一片大大的江山,所指揮的重要戰役有平蕭銑之戰、平輔公柘之戰、破東突厥、破吐谷渾等。 李靖的軍事思想在前人的基礎之上進行了突破性的發展創造,他講究“用兵上神,戰貴其速”,首次提出持久作戰的戰略戰術原則,創新了戰鬥隊形,首創縱隊戰術,首創“逐次抵抗”,交互掩護撤退戰術,並且系統地總結了行軍、宿營警戒法。 南宋之岳飛 岳飛(1103年~1142年),南宋軍事家,漢族民族英雄,字鵬舉,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漢族)、抗金名將。岳飛因在軍事方面的才能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聯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同時他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紹興十一年12月29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諡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諡忠武。 岳飛少時勤奮好學,並練就一身好武藝,但因家境貧困,後到相州(今安陽)“為韓魏公(琦)家莊客,耕種為生”,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衛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岳飛善於謀略,治軍嚴明,其軍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略”著稱。在其戎馬生涯中,他親自參與指揮了126仗,未嘗一敗,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岳飛無專門軍事著作遺留,其軍事思想,治軍方略,散見於書啟、奏章、詩詞等。後人將岳飛的文章、詩詞編成《嶽武穆遺文》,又名《嶽武穆集》。 蒙元之孛兒只斤·鐵木真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1227年),蒙古帝國可汗,汗號“成吉思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271年元朝建立後,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為元朝皇帝,廟號太祖,諡號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西亞、中歐的黑海海濱。成吉思汗是世界古代史上冷兵器時代閃電戰的英雄。他領導的蒙古騎兵讓歐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亞的伊斯蘭教世界全部心驚膽寒。他生平爭戰無數,滅國百餘,兵威之勝無人能及。他的子孫建立起的蒙國帝國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人們稱他們為“世界的征服者”。 明朝之徐達 徐達 (1332年~1385年), 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字天德,漢族,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徐達在明朝開國中長期擔任最高軍事統帥,身經百戰,功勳卓著。他“以智勇之資,負柱石之任”,“廓江漢,清淮楚,電掃西浙,席捲中原,威聲所振,直連塞外”,為朱元璋開創明朝立下了蓋世之功,被譽為明朝“開國功臣第一”。徐達為明成祖朱棣皇后徐氏之父。 儘管徐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恭慎有加,但仍然未能免除朱元璋對他的懷疑和猜忌。但是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徐達畢竟在政治上表現忠誠,經濟上不貪不佔,生活上十分檢點,沒有任何把柄可抓,從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運。 徐達和劉基是洪武朝少數得以獲終天年的大臣。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逝。朱元璋追封他為中山王,賜諡“武寧”,賜葬於南京鐘山之陰,並親為之撰寫神道碑,讚揚他“忠志無疵,昭明乎日月”,後覆命“配享太廟,塑像祭於功臣廟,位皆第一”。


孤獨的貓呀


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天才很多,但軍事理論集大成者和軍事功績登峰造極的只有一個——偉大領袖毛主席!

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軍事天才理論篇。

1,“槍桿子裡出政權”。

這句話堅定了我黨建立人民軍隊的決心,也正是人民軍隊的成長,讓共和國有了雛形。

2,“黨領導槍”。

《古田會議》讓支部設在連上,加強軍隊戰鬥力的同時,加強黨的領導,保證人民軍隊不變色。

3,“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

很多歷史人物的失敗,歸結一點就是“為魚驅雀”,把自己人趕走了。我們根據毛主席這一判斷,統一戰線在軍事中發揮重要作用。

4,“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後來人們把這句話說成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很貼切。要想勝利,既要抬頭看路對前途有信心,又要埋頭拉車,踏踏實實做好眼前事。

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革命低潮期,毛主席這一句話真正表達出那種根植於人民的偉大信心和偉大力量,這種精妙的判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6,“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軍隊的鐵的紀律是戰鬥力的基礎。人民軍隊為人民,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支“人民子弟兵”。上海解放時,外灘街道睡覺的解放軍戰士震驚世界!這樣的紀律下的軍隊,是戰無不勝的。

你還知道那些毛主席的軍事名言?快來說說吧!


歷史知事


軍事天才有很多,但最強的無疑是偉大領袖毛主席。



我們從頭說起,裝備撇開不說,因為差距太大,只說軍力對比

第一,反圍剿戰爭,一共五次

第一次兵力對比四萬對十萬,紅軍勝

第二次三萬對二十萬,紅軍勝

第三次三萬對三十萬,紅軍勝

第四次三萬對五十萬,紅軍勝

第五次三萬對一百萬士兵,二百架飛機,紅軍敗,長征開始

第二,長征

行程兩萬五千裡公里,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役戰鬥,攻佔七百多座縣城,全部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敵軍共出動兵力達二百萬,紅軍總兵力三十萬,經典戰役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紅二方面軍在西南進行的主要戰役、戰鬥,如巧渡鴨池河、烏蒙山迴旋戰、六甲阻擊戰等;紅四方面軍進行的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嘉陵江戰役等



第三,抗日戰爭

開闢敵後戰場,進行敵後戰爭

大戰役有:百團大戰

擊斃日軍兩萬餘人,偽軍五千餘人,打破日軍封鎖

其他戰役

平型關大捷

五一反掃蕩大捷

夜襲陽明堡等

第三,解放戰爭

120萬對四百三十萬

防禦階段上黨戰役,平漢戰役,平綏戰役,津浦戰役,山海關戰役,全勝

全面爆發後中原突圍,孟良崮戰役,挺進大別山,豫東戰役,宣瓦戰役全勝

決戰階段,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全勝

收尾階段渡江戰役,百萬雄師過大江



第四,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綜合以上,毛主席不止有在劣勢時期的游擊戰術,也有指揮大軍團大規模作戰的絕對實力,從1930第一次反圍剿開始到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長達二十年的戰爭生涯裡,紅軍從三萬人發展到最後的百萬,幾乎可以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試問歷史上還有第二個人能做到嗎?

最後,我想以毛主席的一首詩作為結束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關注我,給大家分享有觀點有態度的歷史


歷史圈小臥底


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國內湧現出來的軍事天才,真的是太多了。我們先隨便說幾個吧,不要以為隨便說,他們就顯得不那麼重要,正是因為隨便說,才能顯示我們泱泱大國的人才,當真是多如牛毛。

首先讓我最佩服的一個軍事天才就是孫臏,這個人打仗可以說極其的靈活,從來不和敵人死拼。

在孫臏和敵軍開打戰前,我們先說一個小故事,用這個小故事來說明,孫臏到底有多聰明,這個故事就是大家都說熟知的田忌賽馬。

田忌是齊國的一個大臣,同時他也是孫臏的救命恩人。

當田忌告訴孫臏,自己每次和齊王賽馬的時候,結果出奇的意外,每一次都是齊王勝出。

這也很容易理解,畢竟天底下最好的馬都在齊王那裡。可是孫臏告訴田忌,下次再賽馬的時候,叫上我我能保證你贏。

田忌對孫臏說的話還是持有懷疑的態度的,難道你孫臏真有這麼神。

到了和齊王約定賽馬的那一天,田忌抱著僥倖的心裡把孫臏叫了來。孫臏先是觀察了一番兩邊的馬,然後,他悄悄地告訴田忌,齊王的馬卻是都是千里馬,但是,齊王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因為比賽的規則是三局兩勝,你只要勝兩次,就可以戰勝齊王了。

田忌一想,能勝一次就很難了,還要連勝兩次,這不是強為所難嗎?

孫臏告訴田忌,你用最差的馬對齊王最好的馬,也就是說你主動放棄第一局。

第二局你用最好的馬對齊王中等的馬,這樣你就會贏。第三次你用中等的馬對付齊王最差的馬,你還是會贏。這樣下來正好是三局兩勝。

田忌按照孫臏所說的去執行了,結果他果然破天荒的贏了一次。

齊王為此感到很驚訝,難道今天我用的是假馬?

齊王把田忌叫來問話於他,田忌就把孫臏的策劃告訴了齊王,更更重要的是孫臏還是孫武的後人。

齊王重用了孫臏,他成了田忌賬下的軍師。

其實以孫臏的才能,他是可以當將軍的,但是他辭讓了,因為他是殘疾之身,被師兄龐涓陷害剁去了雙腳。

正好有個機會,魏王派他的得意大將龐涓去討伐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就給了孫臏一雪前恥的機會。

在齊國大軍出發之前,田忌和孫臏商議了一下,如何才能救趙國?田忌的意思是直接把軍隊開到趙國都城邯鄲和魏軍死拼。

孫臏告訴田忌這不是上策,因為我們勞師遠征,魏軍是以逸待勞,我們是打不過魏軍的,更何況魏軍的勢力本來就比我們強。

田忌問那該如何是好?

孫臏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去打魏國的國都安邑。只要我們把安邑圍起來,魏王感覺到壓力,必會讓龐涓帶兵回軍相救,到時候邯鄲的危急不攻自破。

這確實是一個妙招,田忌選擇了孫臏的建議,他們不但圍困了安邑城,而且還在魏軍必過之路上埋伏了士兵。

當魏王得知安邑被圍的時候,他果然讓龐涓率兵前來解圍,結果半路上魏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齊國大勝魏國,齊國的地位,一時之間風頭無二,甚至超越了當時的的霸主魏國。

魏國失敗了,但是他們還是不死心,又想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王還是派孫臏和田忌迎戰。

這次孫臏用減灶的辦法迷惑了龐涓,龐涓看到齊國做飯的灶臺第一天還有十萬呢,第二天就成了五萬,第三天就成了兩萬,這隻能說明一個道理,齊軍大部分逃跑了。

因為龐涓錯誤的判斷。導致了他的盲目進軍,只帶著幾千騎兵起追趕齊軍去了,結果孫臏早就給他準備好了墓地,這一次龐涓又中了孫臏的埋伏,被亂箭射死在大樹下。

龐涓一死,魏國實力大大下降,再也不敢欺負別人了。而此時的齊國確實如日中天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這樣的孫臏肯定是軍事天才呀。


史學達人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國軍事天才不勝枚舉,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三位,秦始皇,成吉思汗,毛澤東。


嬴政,我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統一六國,實現了華夏第一次大統一,他統一貨幣,設立郡縣制,他修建萬里長城,抵禦外辱。雖然秦朝壽命不長,卻奠基了封建制度第一個王朝,沿襲了世襲制,是我國偉大的軍事家。

孛兒只斤鐵木真,號稱“成吉思汗”。他就像成吉思汗的寓意一樣“四方海洋”,他把中國版圖擴大到最大化,橫跨歐亞大陸,為其孫子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奠定了基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軍事奇才。

毛澤東,我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詩人等。本人最喜歡毛主席的詩詞,氣勢非凡,霸氣十足,毛主席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束了祖國近百年的屈辱史,讓祖國人民從水深火熱中解脫出來,他嘔心瀝血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一生,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以上出自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和個人,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歡迎評論和轉發,要想了解更多軍事,請您關注退伍士兵看人生。


退伍士兵看人生


白起:


一生大小70餘戰,從無敗績,作戰非常有特色,比如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目的,每戰務求全殲敵人,戰國野戰專家,注重修築野戰工事,相當於是給敵人挖好坑,常常把敵人引誘到工事裡,敵人逃都沒法逃,所以經常被全殲。

按梁啟超的說法,戰國時期戰死200多萬人,其中被白起消滅的就有一半。

戰功:公元前293年,伊闕之戰,斬首韓魏聯軍24萬;公元前278年,鄢郢之戰,淹殺楚國軍民40萬;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斬殺趙魏聯軍15萬;公元前265年,陘城之戰,陣斬韓國軍隊5萬;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坑殺斬首趙國軍隊45萬。

不過之後白起一直託病不出,3年後被秦昭襄王賜死刎劍自殺。

霍去病:


三戰使匈奴漠南無王廷,作戰特點:以騎兵快速機動,大縱深迂迴穿插包圍,然後給敵人毀滅性打擊。不知道德國二戰時期的閃電戰是不是學的霍去病。

戰功:17歲隨衛青出擊漠南,率800騎兵斬獲2028人;19歲,出擊河西走廊,殲敵4萬多,俘虜王公大臣120多,迫使匈奴渾邪王4萬多人歸漢;22歲,帶5萬騎兵出兵漠北,殲敵70400人,俘虜王公大臣80多人,封狼居胥,兵鋒直至貝加爾湖,從此以後漠南無王廷。

23歲,莫名其妙死亡,短短的一生像一道閃電劃過夜空,至今沒人知道具體原因,如果他不那麼早死,估計今天的中國版圖更大。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先後消滅了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先後屠殺亞歐2億多人,而蒙古人最多的時候也就100多萬人(想想太不可思議了),高峰區統治世界3000多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版圖,打敗亞非歐無敵手,天下無敵。

成吉思汗從21歲搶回老婆開始一生征戰,大小百餘戰,唯一的一次敗績是義父的兒子桑昆背盟偷襲,差點輸的褲襠都不剩,幾萬人最後只剩下4000餘人,不過很快恢復戰鬥力,從此一直到66歲逝世時再沒敵手。

其實成吉思汗的戰術並不複雜,就是兩翼包抄,中間突破,就是這麼個戰法,屢試不爽,屢戰屢勝,不過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轉的,比如《孫子兵法》,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可是在趙括、馬謖等等手裡就敗下陣來,主要還是成吉思汗手下猛將如雲,而且中軍非常厲害,先是敢死隊上,火侯差不多最勇猛的中軍再上,基本上敵人就被一舉打垮,等著被消滅的命運了。而且蒙古人攻城也厲害,主要是打敗金朝之後,從中原得到了很多工匠和火炮專家,大家都知道蒙古軍隊喜歡屠城,而工匠基本上不殺,現在你明白蒙古人主要是騎兵,而攻城也那麼厲害了。

成吉思汗可以說征戰到死,他的軍功可以說是有地球上史以來最大的,取得那麼大的成就,成吉思汗卻很低調,沒有像其它國君那樣大興土木修陵墓什麼的,埋骨之地被戰馬踏平,茫茫蒙古大草原,所以現在都不知道他埋在哪。

毛主席:


毛主席可以說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軍事家,沒有學過軍事,卻帶領人民軍隊戰無不勝 攻無不取。

從上井岡山開始,一開始的700多人,發展到後來的10餘萬人;長征途中帶領紅軍有驚無險突破重重包圍;抗日戰爭深入敵後打擊敵人;解放戰爭消滅國民黨軍,成立新中國;朝鮮戰爭打敗聯合國軍,打出解放軍的國威軍威,使中國人揚眉吐氣。

毛主席的游擊戰,運動戰,大踏步進退,十大軍事原則等等,可以說是戰無不勝,而大家熟悉的戰神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粟裕…等等,打仗可以說都是毛主席的學生,他們戰無不勝可以說也是因為學習了毛主席戰無不勝 攻無不取的軍事思想。

甚至國際上都很多人在研究毛主席的軍事思想,特別是游擊戰思想最為廣泛,這也可以是弱敵要戰勝強敵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國輝影視劇


當然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從秋收起義到井崗山,五次反圍剿,毛主席親自指揮了四次,一少勝多敵眾我寡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取得輝煌的勝利,兩萬五千里長徵,最精彩,最神奇的四渡赤水,甩掉了國民黨總兵的圍追堵截,演出了一場,雲,貴,川的好戲,順利通過了雲南,北上抗日。還有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既定五年,而卻用了三年解放了全中國的偉大勝利,毛主席是最卓越的軍事家,從歷史到如今無人能及,乃至中國第一,世界第一,毛主席的光輝一生,氣貫長虹,愛民如子,民愛領袖毛主席,他老人家永遠是人民心中的最紅最紅太陽。毛主席萬歲,人民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