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路由的P2P之殤,道出網際網路行業浮躁亂象

頻頻爆雷的P2P就像惡魔的手,只要禁不起誘惑,被拽住的平臺,結果就是萬劫不復。今日曝光的鄰家便利店的倒閉是一例,綁定P2P的極路由是另外一例。

極路由的P2P之殤,道出互聯網行業浮躁亂象

請輸入圖片描述

今日,極路由創始人王楚雲發公開信稱,受2017年開始合作的i財富,突然在6月20日發出兌付困難通知,並被深圳福田經偵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的影響,直接導致公司正常經營活動遇到困境。核心銷售渠道被封、供應商催款、銀行貨款到期、區塊鏈合作方暫停合作等危機同時爆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無疑讓原本現金流不寬裕的極路由遭遇了滅頂之災。

極路由的P2P之殤,道出互聯網行業浮躁亂象

請輸入圖片描述

創始人王楚雲感慨:“極路由在半年內過山車式的發展,裡面充滿了商業的規則,金融的血腥、人性的貪婪和人間的冷暖。”這其中包含著無奈與反省。

極路由的P2P之殤,道出互聯網行業浮躁亂象

請輸入圖片描述

曾與小米擦肩而過,最終踩雷P2P

2011年,王楚雲還在做微博營銷,當時他最大的苦惱不是創業的資金問題,而是公司的寬帶網絡。中關村SOHO,1800一個月,帶寬只有1M,還換不了。為解決這個問題,他嘗試了所有常規及非常規的提速方式,最終在一臺有USB口的路由器上刷了Openwrt,將三大運營商的網絡做負載均衡,網費變成600,帶寬變成10M。

這件事讓王楚雲嗅到了商機。夾雜興奮與野心,王楚雲於2012年5月正式開始創業。面對TP一家獨大的狀況,“為了做出讓用戶尖叫的產品”,只能尋求各種手段佔據市場優勢。王楚雲想到了翻牆和去廣告。

雖然這種打擦邊球的方式時伴隨巨大風險,但產品如其所願地火了,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供不應求。風光時期極路由差點就成為小米的第一家生態鏈公司。

但受困於上游供應鏈的遏制,以及競爭對手的進入,在不斷激進地嘗試之後,極路由仍沒有什麼大的突破,最終王楚雲選擇老老實實賣貨。索求無門,突圍無望,也為後來極路由的戰略失誤埋下伏筆。

眾所周知,智能路由產品,硬件迭代慢,且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以極路由的產品壁壘和市場規模來說,大財團一個浪過來,就有可能人仰馬翻,這樣的情景之下,不得不再一次選擇“另闢蹊徑”,走另一條,與p2p聯合。這樣的選擇又是一次激進的做法,情有可原也後患無窮。

最終極路由重蹈斐訊覆轍,聯合安潤金融搞起了“0元購”,一時備受追捧。直到今年的6月份,熱潮漸漸退去,聯璧金融首當其衝,而極路由的合作方i財富亦未能倖免。i財富的公司主體“深圳前海大福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被立案偵查。

失去了對產品的敬畏之心

從極路由整個發展軌跡來看,他似乎始終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以及該堅守什麼。心思不花在產品升級,提高技術壁壘上,而去蹭熱點走旁門左道。創業公司在面臨資金問題尋求解決渠道無可厚非,但對經濟形勢沒有準確的預判而染指P2P無異於飲鴆止渴。在最關鍵的時候沒把精力放在自己最根基的產品上,而是試圖走一條來錢更快的捷徑。涉足亂象叢生的區塊鏈,也不是明智的選擇。

在如今大環境之下,創業舉步維艱,九死一生,極路由作為智能路由的鼻祖,在產品單一、迭代性弱的硬件領域,對抗諸多背景深厚的先驅和後起之秀,走到今天實屬不易,最終栽在了P2P崩盤的連鎖反應裡,除了經營問題,產品的定位和規劃以及商業模式不清晰,可能才是最終走向覆滅的最大的原因。極路由今天的結局也許給了許多互聯網公司一個警示,用心做產品,才是唯一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