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雞蛋祛溼毒,是不是真的?

食療二三事



你好,滾雞蛋祛溼沒有用哦。

很多人認為人體裡70%都是水,有溼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實際上此“溼”非彼“溼”,人們身體內的溼氣就像是把一條幹毛巾放到老中醫水中,毛巾溼了,但當我們用盡力氣將毛巾擰乾,毛巾上的水沒了,可毛巾依舊是溼的。所以能擰得動流出來的叫水,而流在體內的則叫溼。一般情況下,我們喝進體內的水,通過正常的代謝,體內是不會有溼的。

那一般人要怎麼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呢?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自測,當和這些內容重合度越高含有溼氣的可能性一般也就越大。

  • 喜食肥甘厚味、大魚大肉者體內易藏溼
  • 喜食辛辣刺激者體內易藏溼
  • 喜食甜、涼食品者體內易藏溼

如果覺得以上內容不夠精確,可以用“雙保險”的方式來反覆確認哦~

  1. 起床時——看感覺。體內有溼的表現為晨起頭暈、體酸乏力、胃口差、容易胃脹不消化
  2. 如廁時——看大便。大便粘、掛池,一天內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大便過後卻總還是帶有便意
  3. 洗漱時——看舌苔。正常舌苔呈白色薄狀,若舌苔變厚呈膩子狀,說明體內有痰溼。而舌苔呈黃厚狀是體內有溼熱的表現
  4. 痰溼體質者體形多偏胖或腰圍較粗
  5. 早晨起來小腿肚子會有發酸、發沉的感覺

除溼小方法

除了看醫生外,老中醫教你自己在家也能用的一些祛溼法

穴位按摩祛溼法:

  • 按摩豐隆穴
  • 按摩陰陵泉穴
  • 按摩三陰交穴:三陰交穴還被叫做人體不老穴,經常按摩三陰交穴,可以起到補脾、補肝、補腎的功效,還可以抗衰老。

以上穴位如配上艾灸祛溼,效果更佳

食療法祛溼:

  • 薏米紅豆粥可以消水腫
  • 茯苓粥可以健脾祛溼
  • 冬瓜粥有利尿祛溼的作用
  • 藿香陳皮茶健脾祛溼效果也不錯

春風和煦zephyr


夏季是一個炎熱又多雨的季節,難免會浸染上溼毒。溼毒是五邪之首,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由此可以得出,祛除溼毒是多麼的不容易。但是現在有一個說法,就是滾雞蛋可以祛溼毒,這個說法是否是真的?它的依據就是隻要把剛煮好的雞蛋剝開來,迅速在臉上或身上快速滾動一圈,待雞蛋的溫度不熱了,剝開蛋白可以看到蛋黃是發黑的,還有凸起來的小包,就認為這是快速清除體內溼氣和溼毒的方法,其實這個看法,是多麼的可笑,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實驗,拿熱雞蛋滾書桌也一樣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剛煮熟的雞蛋裡含有水分和空氣,蛋黃又是沙狀的,在滾的時候,受到外界不規則的擠壓,就會反覆變形,導致蛋黃表面凹凸不平,形成小疙瘩。人臉、沙發、坐墊等表面均凹凸不平,同時手在滾蛋時用力也不均勻,產生或大或小的擠壓力,蛋黃上的小包就會有不規則變化,而桌子、地板比較平滑。在未用手擠壓時,雞蛋受力均勻,蛋黃表面就幾乎沒有凸起小疙瘩。至於蛋黃為何會變黑,把雞蛋自然放涼,或煮久一點,儲存時間長點,蛋黃顏色也會變化。蛋黃的顏色與酸鹼度相關,雞蛋溫度高時ph值偏鹼,溫度低時偏酸,顏色也就發生相應變化。

因此,用滾雞蛋祛溼毒是不可信的,但是用滾雞蛋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治療外力損傷引起的淤青,效果還是不錯的。平時用滾雞蛋進行熱敷,臉部也是很舒適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祛溼毒的。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北京中醫藥大學張燕生教授

春天梅雨天氣多,氣候反覆多變,陰雨綿綿,空氣溼氣濃度大,故而身體也難逃溼氣的侵害。

像昏昏欲睡,身體沉重,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等等這些都是溼氣重的表現。

中醫認為:溼氣不除,後患無窮!春天是一年溼氣最重,是最需注重祛溼同時也是最佳的祛溼季節,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快速祛溼吧!

那麼溼氣從何而來呢?

1、飲食生溼

為什麼飲食會生溼呢?生活中吃的很多“營養”過於豐富的東西都會生溼氣。這些“營養”不見得是人體真正需要的。比如說各種維生素的藥片,各種補品和各種保健品之類的。凡是營養特別的精純,都屬於陰性的食物,而這樣一些陰性的食物,就會讓我們的身體產生溼氣。

2、衣著感溼

風溼和寒溼都跟我們平時的這個穿著有關係。比如女性喜歡露腿、露腳踝,男性不喜歡戴帽子。冬天很冷的時候,也不注意禦寒,這時候就很容易感受風溼和寒溼。溼氣進入體內會積存起來,有可能當時並不覺得怎樣,但是日積月累它就會在我們身體內作怪。

3、久坐生溼

如果一個人經常坐著,身體內就會產生溼氣。所以能站的時候不要坐著。當我們連續地站立超過40分鐘以上,體內就會產生一種酶,這種酶可以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加快脂肪的分解,也就是加快排出溼氣的速度。

溼氣對人有哪些危害呢?

1、上火

體內有溼氣的人,特別容易上火,引發各種不適症狀,如失眠、頭暈、頭痛、眼睛紅痛、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便秘等,這些都是上火的表現。

2、有損形象,溼氣對容貌影響之大,難以想象!

青春痘,面色灰暗、油光,毛孔粗大,眼袋,色斑,酒糟鼻等面部問題以及身材走形等,溼氣都難辭其咎,溼疹,蕁麻疹也與溼氣關係巨大。

3、溼氣會引起脾胃,肝膽,腸道、泌尿及生殖系統等數十種疾病,並過早引發富貴病的發生。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溼氣起於脾胃。溼氣重的人會經常出現腹痛、嘔吐、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不適。當溼氣長久不除,會生出內熱,形成溼熱,蔓延至肝膽時,很多疾病就會不請自來。現代人的亞健康狀態及疾病多半都與溼氣有關係,尤其是各種稀奇古怪的疑難雜症。

溼氣是傳統醫學的一個概念。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我們人體內多餘的廢水和垃圾、毒素。溼氣對人的傷害顯而易見,我們還在等什麼,要早日祛溼,還我們健康活力的身體!那麼正確的祛溼方法有哪些?

一粥一湯,每天喝一碗,祛溼有實效!

中醫學中,內溼主要指的是人體內臟腑功能出現異常,尤其是脾胃不和。脾胃是運化水溼的“大總管”。我們平時喝的水滿足人體需要,滋潤到全身,就像澆花一樣。但當脾胃失調,水分排不出去停留在體內,就容易形成溼氣。

一粥

粥是小米粥,小米最養人,健脾養胃,清熱解渴助眠,同時小米最適合熬粥,澱粉經過糊化後,綿軟柔滑,非常好消化,任何年齡群體都適合。

一湯

紅豆薏米湯祛溼補血,薏米要選沒有黴味,軟糯一點,這樣煮出的薏米湯有著濃濃的米香,紅豆,以赤小豆為優;每次各取50克,放進燉鍋裡,煮成湯,但記住,不能放糖,一旦放了糖,祛溼補血的功效就大打折扣了。

溼氣嚴重者,中藥膏滋效果最佳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方法僅僅用於緩解溼氣症狀,但並不能完全清除患者體內的溼氣,對於溼氣嚴重的患者而言,為避免溼氣引發其他更加嚴重的疾病,祛溼迫在眉睫,建議及時採用專業祛溼療法來治療溼氣。

祛除溼氣最好選擇中藥來治療,西藥僅僅可以快速緩解表面症狀,並不能直達病灶,中醫藥在此病的治療上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可以有效地調整患者臟腑氣血陰陽失調狀態,達到陰平陽秘,向自我康復的方向轉化,這一特點是西醫目前難以達到的。

祛溼臨床常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夫陽 清溼飲 ,肖淑之來源於中原地區肖氏家族,距今有200餘年的歷史,在沿用古方的基礎上,又精心選用了24味中草藥經過三煎三榨的獨特工藝慢火熬製,形成藥之精華,能夠起到健脾利溼,消腫解毒,祛除體內溼氣的作用,百餘年來收效良好,膏滋相比中醫湯藥或者西藥,更有優勢,高效、中和了藥物偏性,可以放心的服用,效果穩定持久,口感也好。

很多溼氣患者服用兩三天就有明顯的效果,排便順暢,精神氣色也逐漸好轉,此膏滋已在國家食藥監局備案,對於國內的患者而言足不出戶就可以收到,但對於國外的患者來說,郵寄有些困難。

祛溼小妙招

1、戒除不良生活方式。比如少吃辛辣、油膩食物,戒菸限酒。酒是大辛大熱之品,最容易導致溼熱。

2、少吃溼熱食物,如糯米、甜品、狗肉、鹿肉、牛肉、羊肉等。溼熱水果如榴蓮、芒果、菠蘿、荔枝、龍眼、葡萄、香蕉等。

3、多吃一些利溼清熱的食物,如冬瓜皮、薏米、玉米鬚、西瓜皮、蓮子芯、綠小豆、紅小豆、荷葉、陳皮、白蘿蔔等。

4、規律作息,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放鬆情緒,進行精神調養。偏溼熱體質的人常心煩,易動怒。如果是緊張焦慮,有壓力,也很容易生內熱。因此,平時要加強意志鍛鍊,調節情志,不要輕易動怒;加強體育鍛煉,張弛有度,規律生活。


北看臺的小青年


盛傳一:滾雞蛋能吸收毒素,美容養顏!

有一些人說滾後的雞蛋顏色變深了,是因為把身體裡的廢物吸走了。為了驗證一下是否屬實,我做了一個試驗。我煮了兩個雞蛋,一個在桌子上滾,另一個同時在臉上滾,同時結束後,兩個雞蛋的顏色基本相近。各位朋友可以自己做這個試驗,看我們的結論是否一樣。


盛傳二:滾雞蛋可以祛溼,蛋黃因吸收了風溼而“長包”。

也有人說滾雞蛋可以祛風除溼,滾完的雞蛋黃上起的顆粒就是吸收了人體的風溼而成。看看網上的圖片確實讓人有點密集恐懼症發作的趨勢。

我撥開兩個雞蛋,看蛋黃有“長包”起顆粒。居然發現,在臉上滾來滾去的有顆粒,而在桌子上滾的卻沒有。

我有點不死心,按照我的預想,在桌子上滾的那個應該也有的顆粒的。於是我就把那一層包在蛋黃上面的那層膜剝了,結果還真的讓我找到一點(如下圖)。

為什麼滾完的雞蛋會長包?

蛋黃上的小包並不是受人體的溼毒影響而產生,有些人拿了保鮮膜包雞蛋之後再滾,它還會出現這種小包,人體內的溼氣也不可能透過保鮮膜進入雞蛋裡。

那蛋黃上為什麼會“長小包“?因為剛煮熟的雞蛋裡含有水分和空氣,蛋黃又是沙狀的,在滾的時候,受到外界不規則的擠壓,就會變形,導致蛋黃表面凹凸不平,形成小疙瘩。人臉、沙發等表面均凹凸不平,同時手在滾蛋時用力不均,產生或大或小的擠壓力,蛋黃上的小包就會有不規則變化。而桌子、地上比較平滑,雞蛋在上面滾,蛋黃表面幾乎不會凸起小疙瘩。

盛傳三:將銀戒指放在雞蛋裡之後再滾,銀戒指變黑是體內有風。

這個我覺得也是不科學的。因為銀接觸蛋白質就會變黑的,那蛋白它本來就是蛋白質,把銀戒指包在蛋白裡它肯定要變黑的。這是基本的化學反應。

綜合以上的說法,滾雞蛋只起到一個熱敷的作用 ,能去一些寒氣,但你想用它來祛風排溼毒,這個很難。那可能就要失望了。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還是想用雞蛋熱敷,那熱敷後的雞蛋還是不要再吃了。


盛傳四:孩子頭磕到長包,用煮雞蛋來消腫。

還有一個說法是小朋友頭撞出了包,就煮個雞蛋給他滾一下,能起到消腫的作用。

從一般醫學理論來講,受傷不是很嚴重的局部皮下出血,24小時是要冰敷而非熱敷。

因為熱敷會加快血液循環,可能導致的瘀血更多。尤其小孩子的血管非常脆弱,不建議磕碰到後太快熱敷。不嚴重的磕碰,至少要過幾個小時再熱敷,煮一個雞蛋,滾一滾,起到一點熱敷還有安撫的作用,對緩解小孩子的情緒也是有幫助的。

說了好幾個盛傳方法其實沒有那麼神奇的功效,大家是否感到有點小失落呢。

很多人認為土雞蛋會更好吃,營養也會豐富一些,但檢測表明,土雞蛋裡的營養含量並不比普通雞蛋高。而且放養土雞的產蛋環境衛生狀況也是一個問題,由於土雞生長的環境不好,雞蛋受到雞屎汙染的情況也比較多。

★紅殼蛋比白殼蛋有營養?★

紅殼雞蛋比白殼雞蛋唯一的優勢在於蛋殼比較厚,儲存時間長一些,但是其中所含營養是相差無幾的。

★蛋黃越黃越有營養?★

雞蛋中的蛋白質集中在蛋黃上,如果飼料中有青葉或者玉米,那麼雞蛋蛋黃的顏色就會加深,的確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煮雞蛋時間越長越好?★

專家指出:雞蛋煮的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很難被吸收。煮雞蛋最好是涼水下鍋,水開了煮三分鐘即可,這時雞蛋呈溏心狀,蛋黃處於半凝固半流動的狀態,營養成分最利於人體吸收。

★生吃雞蛋更有營養?★

生雞蛋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生雞蛋中很有可能帶有沙門氏菌,吃生雞蛋很容易感染,導致發燒、腹瀉、腹痛等。

★雞蛋不宜和豆漿一起吃★

一部分人認為: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分子,與雞蛋中的粘液蛋白相結合,會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

豆漿在加熱之後其胰蛋白酶就已經失活了,所以豆漿和雞蛋是可以一起吃的。

★感冒時不能吃雞蛋★

專家指出:人在感冒發燒時,抵抗力有所下降,基本上是食不知味,體內缺乏營養,大家都知道雞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所以,吃雞蛋對於病情的恢復是有所幫助的。生病時儘量去吃雞蛋羹,蛋花湯,不要吃油炸或者煎蛋。

★產婦要多吃雞蛋★

產婦坐月子時大量吃雞蛋是我國一個習俗,但在食物豐富的今天,已經不再適用。產婦應該保證食物多樣性,除了每天吃一兩個雞蛋,還要吃肉類、奶類、豆類、糧食和果蔬,以達到膳食平衡。

★ 如 何 挑 選 出 好 的 雞 蛋 ? ★

1

眼觀鑑別

新鮮雞蛋的蛋殼比較粗糙

陳蛋蛋殼光滑

發黴的雞蛋有汙點

2

手掂鑑別

好雞蛋重量適中

劣質的雞蛋手掂時重量較輕

3

嗅覺鑑別

可以在雞蛋上哈一口熱氣

再用鼻子聞一聞

好的蛋會有一股輕微的生石灰味

4

耳聽鑑別

拿著雞蛋在耳邊搖晃一下

用手握搖晃時有晃盪聲

好的雞蛋聲音聽起來比較實

也可以用手拿幾個蛋輕輕相碰

劣質的雞蛋會發出嘎嘎聲(孵化蛋)

更多內容可以關注每日更新的文章!告訴身邊的朋友雞蛋怎麼吃更健康!


無處不經濟


先說答案:當然不是真的。

最近網上有一條流傳的說法:

將煮熟的雞蛋趁熱剝殼,在身上快速地滾動,直到雞蛋沒有熱度。剝開蛋清,如果蛋黃上起滿了小點點,說明有風氣,風氣的大小根據小點點的大小和數量不同而不同。如果蛋黃變黑,說明有溼毒,溼毒大小依蛋黃顏色深淺不同而不同。像這樣定期用雞蛋滾一滾身體,就能將體內溼氣排盡。


拋開“溼氣”這個中醫裡面的概念能不能被所有人接受,至少通過實驗驗證,蛋黃上的小點點與其無關。

真相是:剝殼的熟雞蛋反覆滾動之後,蛋黃上出現小點是正常的物理現象,在任何表面上滾都可以出現。蛋黃表面的小點和黑色與“溼毒”“溼氣”無關,人體內也沒有“溼毒”“溼氣”需要祛除。

為什麼呢?


我們在滾動雞蛋時,是不可能做到勻速以及讓雞蛋表面受力一致的,剛煮熟的雞蛋,內部留有水分,蛋黃的質地比較疏鬆,呈沙狀。滾動時,雞蛋在不斷地受到擠壓,不斷地變形,這導致沙狀的蛋黃出現了形狀改變,表面凹凸不平,形成小疙瘩,與“溼氣”無關。

不要輕易相信養生文

所以說,我們要增強自己的辨別能力,不要輕易去相信網上流傳的“養生”文。


比如說:那些輕信了“南瓜降血糖”論調的糖尿病患者就拿它當降糖藥使,反而越吃病越重。

要避免此類悲劇,就不該輕信網絡上“養生專家們”大肆鼓吹的各類落伍、甚至有毒的食療偏方和治病捷徑。

他們輕而易舉地利用話術技巧將某種食物與治病救人的事情綁在了一起,打著有益的名號卻在無形中毒害著某個生命。


用嚴謹一點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身體不是更好嗎?

補充:這裡的很多回答,最後提到能夠“祛溼”的方法也是未經過驗證的,慎用!


愛讀Ido科技


你儘管吃雞蛋祛溼,祛的掉算我輸。(中藥內心OS:WTF?我還不如一個煮熟的雞蛋?!)

好的我們來正經說這個事兒,要想看有沒有用,得從溼氣的成因分析,溼氣分溼熱和溼寒兩種(不知道怎麼判斷的往下拉),溼熱的形成原因有:1 先天體質 2長期生活在溼熱環境中,且現代工業的發展所排放的有害物質,不斷的破壞生態環境,這些有害物質會與人體內部所產生的代謝產物相結合,日久內生鬱熱,形成溼熱體質。3 工作學習等造成的心理壓力大,缺乏交流, 長期壓抑,易造成人體氣機鬱滯,氣滯日久會化火,還會引起津液代謝障礙,日久形成溼熱體質。 4 夏天貪涼,過度食用冷飲,時間久了水溼不能輸化,進食過快,或者過多的肥甘辛熱食物等都是導致溼熱體質形成的主要原因,過度的吸菸、喝酒也會形成溼熱(煙性辛熱,酒為熟谷之液),溼寒的成因:多為脾虛導致, 體外空氣潮溼寒冷會導致人體脾虛並且出現溼寒之症,此外,經常吃冷凍的食物,在冬天貪吃反季節的寒涼食物,

夏天人體毛孔擴大時頻繁使用空調都是主要原因,且感冒時吃的西藥,是抑制身體排除寒氣,強行將寒氣壓在體內不得舒發,帶來的後果是體內寒溼普遍很重,造成供血不足,臟腑功能下降。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也易造成體內寒氣溼氣的堆積 。

知道成因後我們來看一下溼熱和溼寒的表現症狀

溼熱:皮膚油且發黃,口乾口臭口苦,舌苔厚 有齒痕,大便不爽 粘乾燥,溼熱痘,粉刺,體型胖 腹部大,倦怠困頓,沒精神,體味大 怕熱, 溼疹癢粘。

溼寒:面部頭髮易出油,皮膚暗黃毛孔大,大便黏小便黃,肢體酸困身體重,舌苔白,沒精神,涼 冷 寒,眼瞼易腫。水腫虛胖,怕冷,喜熱食,經期宮寒,經色顏色偏深。

你跟我講一下雞蛋能治以上幾種症狀?!你考慮過

薏仁紅豆,梔子 ,枳椇子,決明子茯苓,香薷,砂仁,甘草,芡實,小茴他們的感受嗎?這幾味中藥可都是實實在在可以調理內在機制,減熱散溼,改善代謝機構的啊,可以有效祛溼的啊。(當然還有很多中藥有更好的祛溼功能但是我不知道,畢竟我也是個久“溼”成醫的磚家而已,好汙····)

大清早就亡了,醒醒吧孩子,雞蛋不能祛溼,老老實實買祛溼茶調理吧


東峰董


實驗一:煮熟的熱雞蛋直接在臉上滾

實驗過程:將煮熟的熱雞蛋趁熱剝皮,並保持雞蛋完好。等雞蛋稍微冷卻到可以接觸皮膚的溫度之後,放在臉頰兩側和額頭上來回滾動。滾動15分鐘左右,直至雞蛋完全冷卻後,將蛋白小心剝下,並保證蛋黃的完整。

實驗結果:蛋白剝開之後,可以看到蛋黃表面有許多像黑頭一樣大小的黃色顆粒物,呈密集狀均勻分佈在蛋黃表面。

實驗二:煮熟的熱雞蛋裹毛巾在桌上滾

實驗過程:將煮熟的熱雞蛋趁熱剝皮,並保持雞蛋完好。然後用準備好的乾淨毛巾將剝好的熱雞蛋包好,再在桌面上來回滾動,直到大約10分鐘,雞蛋變冷後,將蛋白小心剝下,並保證蛋黃的完整。

實驗結果:蛋白剝開之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桌面上滾動過的雞蛋,也出現了顆粒物。和實驗一不同的是,在桌面上滾動的時間稍短,蛋黃上的顆粒不密集,分佈也不太均勻,但是顆粒更大,類似小疙瘩。而有部分顆粒頂端,呈現青黑色。

難道說書桌也有溼毒,

而且書桌的溼毒比人體更重?

◆ ◆

那為什麼雞蛋上會長"小包"?

蛋黃受到外界不規則擠壓 就會長小疙瘩

因為剛煮熟的雞蛋裡含有水分和空氣,蛋黃又是沙狀的,在滾的時候,受到外界不規則的擠壓,就會變形,導致蛋黃表面凹凸不平,形成小疙瘩。人臉、沙發表面均凹凸不平,同時手在滾蛋時用力不均,產生或大或小的擠壓力,蛋黃上的小包就會有不規則變化。而桌子、地上比較平滑,雞蛋在上面滾,蛋黃表面幾乎不會凸起小疙瘩。

為什麼雞蛋會發黑?

把雞蛋自然放涼,或煮久一點,儲存時間長點,蛋黃顏色也會變化。蛋黃的顏色與酸鹼度相關,雞蛋溫度高時ph值偏鹼性,溫度低時偏酸性,顏色也就發生相應變化。

有些傷心?

用雞蛋消腫化瘀倒卻有療效!

"剛煮好的雞蛋剝開迅速在皮膚上快速滾動,原本是民間用來消腫化瘀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專家指出,雞蛋殼裡面有一層內膜叫“鳳凰衣”,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入肺經,具有斂方、消淤青、接骨、祛風的作用。雞蛋煮熟後趁熱時,鳳凰衣的藥效可以通過熱傳導到人體皮膚上,對骨折外傷、口瘡都有療效。這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民間療法。當柔軟的蛋白貼合到肌膚上,熱敷本身就有活血、消腫散瘀的作用。

"比如:眼睛不小心撞傷後眼眶腫脹,用熟雞蛋在患處滾一滾,既不損傷皮膚,又對創口有修復作用。"專家提醒,使用滾雞蛋消腫,最好不要在剛損傷出血時用,建議一般在受傷24小時之後用比較好。

燙傷也能用雞蛋

雞蛋的蛋殼衣有消腫化瘀之效,其蛋清也是一味良藥。專家說,如果不小心給開水燙傷,家裡什麼藥都沒有,你趕緊敷雞蛋清,“第一止痛,第二消腫,第三以後連疤痕都不留。一燙傷立刻就可以用,其他藥膏不如雞蛋清,對治療燙傷的效果非常好。”


扒娛眾樂


我們為什麼要對溼氣敬而遠之,因為溼氣真的會讓你很難受,我總結的溼氣的主要危害有著些:1、口臭、身體有異味:體內溼熱,菌類腐敗,臭氣上逆外洩。2、肥胖,減肥後反彈:溼氣入皮下,影響脂肪燃燒,導致肥胖。3、眼袋下垂,身體浮腫:過多的溼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溼的負擔,就像馬車超載一樣,有時甚至會影響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溼氣重的人他們的舌苔都很厚,而且起床時表現最為準,我們可以剛起床就去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舌苔是不是很重;溼邪入體,起初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進一步發展,會出現痤瘡、關節疼痛,體型肥胖,頭臉油膩,臉上長痘、長斑。


溼氣重

溼氣重大多數是因為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的患者往往精神也不是很好,機體也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有的時候身體就會比較低迷了,容易出現溼氣重的現象。生活條件好了之後飲食也就變得更加精細,油膩,辛辣油炸食物是餐桌上的常客,食物油膩導致腸胃消化不良,長期食用油膩食物味道胃動力不足,食物無法被消化,成為危害身體的有害物質。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溼困的表現。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活也是更加的方便,很多人喜歡出門坐車,尤其是上班族經常會坐在電腦旁邊,時間久了就導致身體的代謝能力降低,從而出現溼氣重的現象。平時應該多曬曬太陽,多加運動,這樣才能改善自身溼氣重的現象,不要總吹空調。

溼氣重

我是一個剛進入職場的新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大城市打拼,一直都藕小心翼翼的工作和生活,可是最近我去有了一件煩心事兒,那就是在上班的路上,騎自行車不小心把人家的車給掛了,人家要我賠一千,我不同意,他們車上就立馬騰騰下來三個大漢,我一個外地人,人生地不熟的,只能報警了,結果判我全責,交警讓我們私下商量解決,看著他們四個大漢,我覺的沒得商量了,最後只能求求情賠了八百。唉,這個月我只能縮衣減食的過生活了,後來的幾天我總是沒有精神,而且滿嘴都酸澀不已,食不知味,真是太痛苦了。後來我就打電話問我媽媽,我媽說是我這是心裡有事兒給憋得,而且營養還跟不上,被溼氣給入侵了,一想還真是有這個原因,天天都的吃的很少,我的身體就出來了不適的反應,後來我聽一個同事說了唯什麼餘什麼白,我覺得還很靠譜,打那兒之後,我身體的就各種的不良反應就都沒有了,彷彿一夜之間就脫胎換骨了,現在精神也好了;現在吃東西也很香了,我就這樣和溼氣說拜拜了。

白菜

我這裡還有一個小方法就是用白菜根200g,銀花20g,紫背浮萍20g,做法就是用水煮開,然後加適量紅糖就可以了。

所以說預防溼氣就一定要保證樂觀的心態。不要愁眉苦臉的,也不要採取消極的態度。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惱鬱悶。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溼度,空氣新鮮。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陰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青果等。室內保持乾爽,防外溼,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外界溼氣誘發內溼,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所以,在陰雨綿綿的天氣,尤其是回南天裡,應該關窗關門,把溼氣拒於外面。


多被人剪去枝蔓


小時侯我母親用幫我治風寒感冒,是真的我試過很舒服,裡面把蛋黃去掉,用白色蛋清包銀介匙放裡面用一布或毛包好抓小手巾裡放進燒開的水煲幾秒鐘拿出滾前頭,兩邊大陽穴,前胸,後背頸臂膀等,滾時一湯手水到皮膚感覺溫熱不湯變紅後停止,打開時發現銀價匙是藍黑色用灰擦光亮,重複二三次,重感冒變輕,鼻不塞了頭輕舒服好多再喝一杯姜水,睡一覺醒來,感冒痊癒就這麼神奇,無副作用。希望幫到大家。


等待162471053


滾雞蛋祛溼毒,筆者沒有試過,不過有人針對此項做過實驗,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揚晚實驗室”做了一個對比實驗。

【實驗材料】

選用3只新鮮的草雞蛋,標號的3只紙杯。

【實驗步驟】

第一步:15:20準備好實驗材料,一隻鍋及煮蛋的熱水。

第二步:15:30,煮好3只雞蛋,分別放在標號的紙杯內。

第三步:15:35,出鍋的雞蛋很燙,趁熱剝殼。1號紙杯內雞蛋剝殼後,剝去一塊蛋白,露出蛋黃,作為對照組放在一邊。

第四步:15:36,分別取2號和3號杯內的雞蛋在臉上、身體滾,直到雞蛋沒有熱度。時長分別為3分鐘、5分鐘。

【實驗結果】

剝開蛋清,肉眼看到,1號和2號雞蛋蛋黃上起了一點小點點,但數量不多,且沒有出現蛋黃變黑的情況。

中醫解析

這種土法沒醫學根據

記者就此實驗結果採訪了名中醫鄭俊謙。“完全沒有醫學根據,這種土法不可能祛除溼氣。”

鄭醫生介紹,夏天很多人會因為身體內溼熱而感到不舒適。其實祛溼要從調整生活習慣做起,除了要吃一些祛溼的食物,如白扁豆、山藥、薏苡仁等外,也可適當食用辣椒,運用中醫保健的方法進行祛溼,雙管齊下才能見效。

送你一份最全祛溼法,溼氣無,少生病,收好留用!

一:泡腳

熱天陽氣最盛,用熱水泡腳可以刺激胃經、膀胱經等足部的6條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溼、通經、利水的作用。

二:排汗

溼氣重可以增加運動量,多做一些揮汗如雨的運動,比如打球等,讓汗出透,這樣有利於氣機的通暢。

人體排汗是一種很重要的調節內溼的功能,發汗可以通過運動來實現,也可以通過飲食比如麻辣味食品來實現,從養生防病的角度講,更推薦加強運動鍛鍊,既可以直接排汗,又可以間接加強肺脾腎等臟腑的功能來加速溼的運化代謝。

三:茶療

蒲公英薏苡仁茶(適合溼熱)

此方子來源於《本草綱目》,健脾祛溼效果顯著。

材料:蒲公英根、赤小豆、薏仁、淡竹葉、馬齒莧、槐米、芡實、綠茶

作用:健脾祛溼、益胃、利水消腫

做法: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用來治溼是最為適宜的,蒲公英可瀉火除溼,可以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淡竹葉始載於《本草綱目》,以滲溼洩熱見長。《本草綱目》謂薏仁 “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養顏駐容、輕身延年 ”。

《本草綱目》: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則降令太過,津液滲洩,所以令肌瘦身重也。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

《本草綱目》:"馬齒莧能"散血消腫,利腸滑眙,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

芡實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溼、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醫林纂要》槐米:洩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

花椒姜棗茶(適合寒溼)

材料:花椒9克,生薑24克,大棗10枚,紅糖少量

做法:將花椒,生薑,大棗放入鍋中煮10分鐘後,放紅糖即可。

姜棗茶想必大家都知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最適合冬季手腳冰冷人群夏季排寒補陽,在這姜棗茶基礎上加上幾粒花椒一起煮,就是花椒姜棗茶,祛溼效果更顯著,還能起到活血散瘀、健脾養血的作用。

此茶,尤其適合寒溼重的人來喝,還有腸胃虛寒、慢性腹瀉的人,可以常喝;受涼腹痛,特別是女性經期沾涼水以後腹痛,喝花椒姜棗茶就能緩解。

四:食療

紅豆薏米芡實粥

把芡實、紅豆和薏米淘洗乾淨,然後用清水浸泡兩個小時。也可以不泡,直接洗乾淨就煮。把泡好的食材倒入電壓鍋內膽,加入冰糖,適量的熱水,內膽放入電壓鍋中。加蓋按下營養飯-煮粥,即可。

薏仁入脾,可以健脾除溼,味甘淡,滲利即利水滲溼,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排走。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芡實性味甘、澀、平,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溼、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赤小豆鯉魚湯

赤小豆和鯉魚熬湯,具有健脾益腎,利尿消腫功用。對水溼凝聚引起的臉肌、腹肌、肢肌浮腫,經前水腫,孕婦水腫,都有一定的效果。

至於具體的做法,唐代的《外臺秘要》這樣記載:“以鯉魚一頭,極大者,去頭尾及骨,唯取肉,以水二斗,赤小豆一升,和魚肉煮,可取二升以上汁,生布絞去滓。頓服盡,如不能盡,分為二服。後服溫令暖,服訖下利,利盡瘥”。

五:三拍一抓

拍手

體內溼氣重的人,在雙手的大魚際靠近手腕的地方,會呈現青色或紫色。經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魚際處,就能將滯留在體內的溼氣給拍出去。最開始拍手時,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這個時候一定不要放棄。

拍肘窩

肘窩上有個曲池穴,大腸經的溼濁之氣聚集於此。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分鐘左右,以感覺到酸脹為宜。

拍膕窩

在膕窩(也就是膝蓋後的凹陷)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委中穴,如果這裡不通暢,體內的溼氣排不出去,很容易導致關節炎。

空閒時候,拍打膕窩5~10分鐘,或直到出痧、有瘀斑為止。每10天拍一次,把這個排汙口調理通暢,體內的溼氣就能順利排出來了。

抓腋窩

腋窩的頂點是極泉穴,它是心經的重要穴位,也是腋下淋巴最密集的地方,經常按摩、抓揉此處,能幫助心臟排毒。

結束語:

去除溼氣,一身健康,以上方法,不妨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