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一瞬間遠離地球一億光年是否看到恐龍時代,一瞬間回到地球是否來到恐龍時代?

劉波143195335


這好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問題,第一,一瞬間遠離地球一億光年,到那裡,你找準地球的方向,使勁瞅,那麼你看到的是地球在一億年前反射出的光線,這個沒問題。其實吧,是有問題的,因為根本無法看到地球反射出的光線,在這麼遙遠的地方。但是呢,又看到一億光年的距離都可以瞬間抵達,還有啥事辦不到呢?

上面說的一下子遠離一億光年,看到的確實是恐龍時代,因為恐龍生活的時期大致在2.3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統治了地球大約1.6億年之久,你藉助尺寸在一光年左右(甚至更大)的光學望遠鏡,應該可以捕捉到地球反射出來的微弱光線,光線飛行了一億年,到你這裡應該還能剩下幾個光子吧。

這類的問題看到很多,雖說距離一億光年,看到的確實是一億年前的地球,但是,事實上,那點微弱的光線是根本不可能成像的,咱們現在最強大的光學望遠鏡看太陽系邊緣星體都費勁呢,因為星體反射出的光線太少了。

地球不是恆星,它本身並不發光,只是反射了太陽的光線而已。

第二個小問,好像概念有點混淆了吧,你在一億光年外看到的並不是地球實時的景象,是一億年前的地球,而地球的實時狀態,難道你不知道嗎?你不是剛剛從地球上一瞬間趕了過來的嗎?

你看啊,完整的過程應該是這樣的,你一瞬間從地球上來到了一億光年外的這裡,然後,藉助於你的那個超大超大大大大望遠鏡看了一眼恐龍時代,之後又是一瞬間回到了地球,很顯然,兩個瞬間加上觀測所用的時間,差不多一分鐘吧,所以,你回到的只是剛剛你來時一分鐘後的地球。


一枚遊戲科幻迷


我們知道,光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而且在真空的傳播速度最快,大約為每秒30萬千米。因此,天體發出的光都在宇宙中傳播了一定的時間後才到達地球,例如,月球反射的太陽光需要1.3秒的時間才能行進到地球,所以我們當前看到的是1.3秒前的月球。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瞬間轉移到距離地球一億光年的地方,那麼,地球在一億年前反射的太陽光剛剛到達這裡,所以你將會看到一億年前的地球,那時恐龍正主宰著這個星球。

然而,想要在如此遙遠的距離看到地球上的恐龍,將需要一個無比巨大的望遠鏡。因為在一億光年的尺度下,就連能夠發出大量光線的恆星都難以被觀測到,更何況是個頭又小、只能反射一小部分太陽光的恐龍。想要聚集恐龍反射出的微弱光線,所需望遠鏡的口徑大到不可能。對於望遠鏡而言,隨著距離越來越遠,需要越來越大的口徑才能得到同樣的分辨率。我們可以使用如下的鏡頭分辨率方程做個簡單計算:

分辨出地球的角分辨率=地球直徑/距離=1.22×波長/透鏡直徑

地球直徑為12742千米,距離為一億光年,波長取500納米,這是可見光譜中間的波長,位於藍色和綠色之間的過渡帶。代入數據,可以計算出透鏡直徑為4.5×10^10米。這意味著如果想要在一億光年之外看到地球,望遠鏡的口徑將要達到450億米,這大約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三分之一。然而,地球在如此巨大的望遠鏡看來也只是一個像素點。如果想要看到體長僅數米的恐龍像素點,則所需的望遠鏡口徑將要達到數光年,所以這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問題,顯然是不成立的。你現在從地球瞬間轉移到一億光年外,再瞬間轉移回地球,地球當然還是現在的地球。我們只能看到過去,無法回到過去。


火星一號


如果我一瞬間遠離地球一億光年是否看到恐龍時代,一瞬間回到地球是否來到恐龍時代?

前半句應該沒毛病,後半句問題就嚴重了.....假如以後有技術製造出了“STAR GATE”,一瞬間到達了數億光年外,回來的時候卻回到了數億年前?臥槽...哪個坑貨造的啥玩意兒啊,差點被恐龍吃了!

星際之門已經開啟,趕緊走人了....當然我們相信題主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超光速飛行時對於時間的一個理解,假如超過了光速就能回到過去的理論能成立的話,那麼可能會發生如下這些狀況:

一、一瞬間您來到了1億光年外本想看看白堊紀早期的恐龍,但是往回看的時卻看到了三疊紀晚期的恐龍....這是幹啥呢?方法不對嗎?剛不是說超光速能回到過去嘛,很抱歉,你在一億光年外看的是2億年前的事情,所以你得往回走哦...

二、一瞬間您來到了5000萬光年之外,興匆匆的繼續往前看....對了,是往前看一點都沒錯,因為你已經回來了!臥槽...為毛還是剛才的三疊紀晚期看的畫面?對了,非常抱歉,你又回到了1億年+-0.5億年之前,加上0.5億年的光到你眼裡,所以你看到的還是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

三、你應該快崩潰了吧,還是趕緊回來吧,咱不看了行不.....一瞬間你回到了地球,我了個去,人呢?家呢?文明呢....都已經被龐然大物的恐龍給佔據了!因為根據您的理論,您已經回到2億年前的三疊紀了,您就好好的呆在那裡度過您的餘生吧....想找你老婆?剛和你老婆溝通了,她不願意來三疊紀陪你....不過您放心,她很漂亮,我們都很樂意照顧她........

所以,想要超光速回到過去的朋友們可以不用折騰了,因為成功了你的老婆就被人照顧了,要是不成功,那麼便要成仁了,因為這是一個超級工程,如果不成功你的投資方會殺了你!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70600039fd9d02de314\

喵米創意秀場


這個問題挺有趣,自己以前也曾經有過這樣的設想,沒想到還真有人也有相同的想法。拋開基礎理論和數據(說這些沒什麼意義,是個人都能從網上覆制下來),簡單談一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假設性回答。

首先,現有的理論基礎是不能解答這類超光速的假設性問題的。但我們仍然可以用科學的態度來看待這些問題。其次,任何引經據典,試圖肯定或否定這類假設,也是不科學的。因為現有的理論實驗觀測手段都不能對這類假設證實或證偽。

接下來,具體說一下問題的核心含義。即超光速運動後可能產生的時間倒流效應。眾所周知,粒子在接近光速運動的情況下,其感受的時間效應會變慢,達到光速(現有實驗證明,只有沒有內稟質量的粒子能夠達到光速),時間停滯(引力場形成的空間扭曲也能產生這種效應)。那麼如果有粒子(物質,信息,甚至是人)能夠超光速運動,是否會產生時間倒流的效應,從而使事物能夠回到過去呢?可見,這種假設是具有邏輯依據的(不是無端的妄想猜測)。問題在於從科學的角度看,在相對論沒有被突破(不是推翻,個人認為,相對論和萬有引力定律一樣,在一定認知範圍內,是絕對的真理,只是並不完善)之前,這樣的問題是沒有科學答案的。但科幻解答,卻是豐富多彩的。僅取自這類題材的科幻好萊塢大片,就不勝枚舉(尚格雲頓的時空特警,丹澤爾華盛頓的時空效應是我最喜歡的這類題材的電影)。還有因此類假設如果成立,可能引發的祖父悖論,進而形成的平行宇宙論(李連杰的救世主)。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宇宙由膨脹態轉變為收縮態,也有可能發生時間倒流的效應(劉慈欣的一篇短篇小說,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主人公是三體裡的丁儀,小說名字不記得了),但這種效應是不可逆轉的。

好了,基本原理算是搞定了。先說句題外話,題主拉恐龍出來客串一下,無非是增加一點問題的娛樂性,其實一千萬光年和十億光年,都是一個道理。非要較真的去討論一億光年外能不能看到地球上的恐龍,首先捨本逐末,其次是缺乏情商,通常是部分理科生愛犯的毛病。

最後,直面問題(也是自己以前設想過的答案)。如果未來的人類能夠實現瞬間超時空移動,到一億光年外(不猜測使用什麼方法了),就意味著,可以看到一億年前地球(太陽系,觀察到地球上的部分細節情況,對那時的人類來說,應該也不難吧!)發出的光線,這一點不會有任何的疑問。問題在於再次瞬間返回後,是否發生了時間倒流的效應,而這種效應是否和瞬間移動的一億光年同步為一億年?個人認為這取決於一瞬間是個什麼概念,和超光速到底超多少!個人理解的瞬間是沒有時間消耗,超光速亦是無限速度(聽上去很嚇人,不過既然是假設,大膽一點又何妨)。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返回一億光年遠的地球會回到一億年前,那麼出發的一億光年不也倒退了一億年?結論就是,如果假設成立,未來的人類想回到一億年前的地球看恐龍,應該瞬間移動到五千萬光年外,再瞬間返回,就到了一億年前的恐龍樂園了!!!!!!

後記,由此引發了更深層次的思索,如果未來的人類使用此技術傲遊整個宇宙,可能要面臨一個尷尬的問題,就是宇宙的過去只有138億年,而整個宇宙空間幾乎是無限廣闊的,僅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就超過了460億光年。也就是說,人類還遠遠沒有到達空間的盡頭,就先走到了時間的盡頭。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

手機輸入,純手工打造,絕對原創。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還有疲勞。覺得過得去的,就順手給個贊👍唄😄!


小名的爸爸1


理論和實際都可以,就是不被人所認知!這樣認為吧,假如我們超越光速,就必須成為沒有感官載體的觀察者,只能感受,不能參與!實際上當思維力沒有載體的時候他就到了另一個緯度(相當於靈魂),舉例子說,愛因斯坦的思維如果能裝在你的腦子裡,你就是他!我們空間是重疊存在多緯度的,所以超越光速,載體就不存在,我們現在認定的世界是由我們的思維和思維下構建的建設加上思維固有的統一形成的!死亡其實就是意識離開載體所被設定的程序!光速是設置載體不能通過的一個程序障礙罷了!假如能統一人類意識形態並且產生這思維力下的構建,它就是人類所理解的現實!可不是所有的一切的現實,因為不同物種的意識形態是不同的!人類最多也只能改變人類認定的形態所表現的現實,但所有一切並沒有消失,因為還有能量守恆原則對吧!多想想!所以我認定其最終宇宙空間是由意識決定的,量子論的雙縫實驗可以佐證!其實人類早就超越光速,例如做夢,例如思考力!只是這種感官不能產生構建,於是就不被普通人認為是事實而已!!


絕不妥協145132967



偉134682046


其實這個假設以目前的科學理論是成立的,也是科學界很早就提出來的。

我們生存的世界由時間和空間組成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時空,以目前科學認知我們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時間有多恆久。

以人類目前的科學理論來理解時空,就好像陰陽,雌雄等概念一樣是個對立矛盾而又相對穩定的存在。正如我上文所說的,如果非要從當前科學理論和認知去假設,那麼這個提問是成立的。為什麼呢?從微觀角度來說,還記得當年的協和超音速客機嗎,當速度快到一定程度,超過地球自轉的速度,飛機從西半球飛到東半球,這樣就超越了地球時區的概念,也就是時間的概念,普通飛機從西半球飛到東半球,日升日落,晝夜更替是正常的,但協和客機的速度改變的正常這些。通過速度空間的跨度,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時間。反之,當空間大到超出我們的認知時,時間也變的沒有意義了,比如我們接收數億光年以外的空間信號,已經不屬於這個時空了。

迴歸主題,綜上所述,如果某人一瞬間遠離地球一億光年,實際上也可以說是擺脫了時空的束縛,人類現在雖然無法確定是否有時空隧道這個東西,但是當一個人真的擺脫了我們目前認知範圍內的時空束縛,那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所有感知包括視覺感知,肯定是超出現實世界,至於是恐龍時代,還是遠古時代,這個就需要科學家去計算,或者這個人本人確認了。


馬小純


如果從技術角度跟你說也許你看了也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看不懂。所以我通俗跟你解釋一下你問題的答案以及原因。

1,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創建之初,移動速度的上限就被設定在30萬公里每秒,除非後臺修改程序,否則無法突破。至於我們所期待的蟲洞,量子糾纏如果發現的話,就屬於系統的BUG,可用利用BUG進行快速擴張,前提是在系統修復的時間範圍內。

2,近年來科學家們都發現進化論體系的坍塌,因為人類本身是突然出現的,但是出現的原因尚無確切說法。其實當初程序員發現地球這個自然生長的星球稍高於其他星球,但是等待了漫長的時間都沒進化出智能生物,於是在其他有智能生物的地方用“CTRL+C”再點擊到地球“CTRL+V”複製了一部分成品。但是數量不是很多,主要是播種行為。由於地球當時沒有任何科技,複製品也無法利用自己的知識進行迅速創造高科技物品,首先還是要保證生存,所以對知識的流傳也無法保證優先,畢竟把你丟遠古去,你也沒辦法做出紙和筆吧? 所以複製品對自己的下一代聊天的時候,會回憶起昔日的一些畫面:先進的飛行器,家鄉的星球位置等等諸如此類。 憑著對複製人先輩的一些口授知識,利用現有材料想要製造返回家鄉星球的飛行器是沒有辦法的,只能試試製造跟那邊通訊的方法,於是用大量的石材製造了部分通訊設備。至於通訊是否成功,後來也不得而知,隨著時間的流逝,關於以前的事情口口相傳,也終究沒辦法再還原事實的真相!


會爬樹的豬16463593


理論上說是這樣的。

如果是在1億光年以外看地球,那麼看到的就是1億年以前的地球。就像我們看到的太陽是8分半鐘以前的太陽一樣。

但對於近距離物體來說,光線傳播造成的時間延遲可以忽略不計。比如你看到的月亮是1秒鐘以前的,與1秒鐘以後的沒有區別。

時間本身就在過去、現在、將來三個狀態中不停地交替,而這種交替變化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影響,也沒必要去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