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洛陽:大運河


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即位,同年令大匠宇文愷營建新都洛陽。公元606年,洛陽新都成,隋煬帝頒佈詔書,遷都洛陽。

自西晉末年漢人衣冠南渡之江南,期間也伴隨著經濟重心從中原轉移至長江流域,江浙之地開始變為富庶的經濟區。魏晉南北朝以後的洛陽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繫,更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同時,長時期的分裂阻斷社會南北經濟的交流,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到這一時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經濟加強聯繫。

為了控制江南廣大地區,使江浙地區的豐富物資運往京師洛陽,隋煬帝於公元603年下令,開鑿從洛陽經山東臨清至河北涿郡的“永濟渠”。

大業元年,下令開鑿洛陽到江蘇清江的“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大業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

公元610年開鑿江蘇鎮江至浙江杭州的“江南運河”,同年對邗溝進行了改造。

至此,起點以京師洛陽為中心,南至餘杭之間,全長1700多公里的京杭大運河開鑿完成,江南魚米之鄉的豐富物資直運京師洛陽。

神都洛陽城七天建築群大運河天津橋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