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防電動車上樓,石家莊一小區給電梯加裝座椅,對此你怎麼看?

雨晗844


“石家莊一小區電梯裡安裝了長凳子,可電梯也沒多大地方,這麼做合適嗎?”近日,一則網友的報料引起了大家廣泛關注。

電梯裡緣何安裝座椅,居民對此有何反應,電梯裡是否可以進行改裝……對於這些問題,近日,本報記者進行了探訪調查。

電梯里加裝的座椅,佔據了不小的空間

探訪:單元電梯 轎廂位置安裝了木板長椅

網友所報料的石家莊談安小區,位於長安區,分南、北區,共有7棟單元樓。

7月31日上午,記者前往該小區探訪。在北區的一棟單元樓,記者發現,裡面共有4部電梯,除了一部電梯裡是空的外,其餘3部均安裝了長椅。電梯是一個正方形,長寬均約為1.5米。長椅就裝在電梯裡靠轎廂位置,長約1.5米、寬約0.5米,高大約有30釐米。

但是,由於電梯本身空間並不大,多出來一個長椅後,空間顯得更加狹小,電梯對角線的長度,也由原先的大約2米變為1.5米左右。這時,正巧有兩位成年人提著兩個包,推著一輛小推車上電梯,可是當兩人加一輛推車進來後,電梯裡已經滿滿當當。

由於座椅的加裝,電梯裡僅能乘坐有限的人員

記者又轉了北區的其它幾棟單元樓以及南區的單元樓,發現情況基本相同,只不過有些單元樓裡是兩梯,有的是四梯,但均只有一部電梯沒有加裝座椅。

聲音:反對者說 加裝後電梯更小不便乘坐

居民劉女士也對小區電梯里加裝座椅有點不滿意。“為這事,我還特意給物業打了投訴電話。”劉女士稱,“本來電梯的地方就不大,加了座椅之後就更小了,萬一哪天家人生病了,擔架估計都抬不進來。而且,座椅有稜有角的,小孩子在裡邊磕著碰著了誰負責?”

“物業的初衷雖然是好的,但方法錯了。”居民李先生表示,“如果我們把電動車放在外頭,那就得有足夠的雨棚跟充電樁啊,不能說我們配合物業了,卻讓自己的財產受到損失。”

記者發現,在該小區北區裡,有一片供電動車充電的區域,充電樁大約有50個,分佈在左右兩排,兩個11米長、3米寬的雨棚安放在兩側,有些沒有充電的電動車停在雨棚下方。在小區的通道上,還放著一排一排的電動車、自行車,但由於沒有遮陽棚,車子都在太陽下曬著,有些車輛甚至還都放在了單元樓門口。

由於雨棚有限,一些電動車輛只得露天存放

贊成者說 約束電動車進樓方便居民

對於電梯里加裝座椅,雖然有反對聲音,但也有居民表示贊成,小區裡的常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按規定,電動車本來就是不讓上樓的,可有些業主偏偏不幹,還把車子放在樓道公共空間,從家裡牽出來一根電線充電,多危險啊!”常先生告訴記者,“以前,我們這層樓道里經常一擺就是四五輛電動車,過路也不方便。”

小區居民鄭女士平日裡騎著電動車上下班,她一般都會把車子放在自家單元樓前。“車子需要充電,就把電池拎上去。如果遇到了下雨,我隨車帶著雨衣,到時候遮一遮就好了。”鄭女士認為,電梯里加座椅的做法還是“不錯的”,“晚上下班回家累了,還能坐一坐,挺體貼的,我挺支持。”

回應:管理者說 雨棚及充電樁會後續加裝

而對於在電梯裡安裝座椅的目的,該小區的管理方談安小區保障房辦公室賈姓科長告訴記者,主要有兩個:“一是為了方便腿腳不便的老人乘梯時休息,二是為了防止居民推電動車上樓。”賈科長稱,“之所以每個單元樓還剩下一部電梯沒安裝,是為了方便住戶搬家。”

“之前,小區居民把電動車推上樓的現象還是很多的,我們也做過一系列的管理,包括對居民消防知識的宣傳、工作人員日常巡查還有保障房評分標準的考核等。這次電梯里加裝座椅,我們也算是一個試點。” 而對於小區雨棚及充電樁較少的問題,賈科長也向記者表示,“會在後續加裝這些設施。”

規定:行業機構 改造電梯需要進行檢驗

電梯內加裝座椅,初衷雖然良好,但是否合乎規定,記者也進行了相關文件的查閱並對特種行業進行了採訪。

據悉,在2017年10月,河北省公安廳就曾關於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問題發佈通告,其中明確規定:嚴禁在住宅建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門洞口)、樓層樓道、電梯前室及地下室停放電動自行車、為電動自行車充電。

儘管樓道狹窄,但依然停滿了車輛

那麼,該小區工作人員為了防止居民推車上樓,在電梯里加裝座椅的做法是否合乎規定?對此,記者也特意諮詢了河北省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研究院,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電梯里加裝座椅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原則上我們不建議加裝。”該工作人員表示,“另外,加裝座椅會改變轎廂自重,從規範上來說需要走一定的程序,首先要對電梯製造廠商進行委託並同意後,再告知監管部門,改造完成後還需要檢驗部門進行檢驗。

電梯廠商 增加重塊會致電梯失衡

與此同時,記者又諮詢了三家電梯廠商得知,目前他們均沒有在電梯里加裝過座椅,也從來沒有顧客這麼要求過。

“在電梯里加裝座椅會對電梯負重產生影響,負重增加時,主機動力則會變大,會對電梯使用造成損耗;另外在電梯一側加裝東西的話,電梯對重塊需要進行平衡,否則可能會導致電梯晃動。”電梯廠家一名工作人員說道。

河青君認為,物業想要整治電動車上樓充電現象的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不過,電動車的管理應該有更好的方式。

文並攝/河北青年報記者胡雅玲


河北青年報


首先禁止電動車上樓是對的,咱們看新聞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建議,樓道里禁止停放電動車,租房子的時候就會出現禁止私扯電線給電動車充電,這些情況的出現就是為了給大家帶來安全,每次看到因為私扯電線,或者樓道停放電動車導致失火疏散人群困難,有人受傷,或者出現重大事故的時候,就會痛心疾首,我身邊就發生過真實的案例,在這裡就不多說了,我的一個朋友到現在身上的皮膚還沒有完全治癒,所以出現一些整治辦法是對的,但是電梯裡面加裝座椅,是不是就有點不好了呢?電梯原本的承載量就小,加上之後就會出現擁擠的情況存在,這樣是不是也不安全呢?整治的辦法有很多不一定需要在電梯裡做動作,物業方面可以加強管理制度,跟業主們好好商量一下,然後在做出禁止的事項通告,大部分人應該都可以理解的,沒有理解的話就要從兩方面去研究了,是不是自己物業這邊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或者業主方面是不是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不讓電動車上樓呢?


藍白條影視


我覺得要不是事情逼到這份上,也不至於想出這一折。

查查因為高層放電動車失火亡人的案列,數不勝數;

但從相關專業角度和相關規定,不知道是否可行,是否會產生其他的後續安全問題,

希望能有更多有益的措施出來。


飛蓬來了


為了防止電動車上樓,在電梯加裝座椅,的確能夠達到預防的目的。但同時也縮小了電梯的容量,給住戶進出帶來不便。治標而非治本,治理了一個現象,又引發出另一些困擾。非上策也。小區應該開闢專門的停放電動車的室內停車點,有專人管理,免費開放,這樣就很少有人把車停到樓上去了。


冬去春來陽上升


物業企業也是被逼無奈啊,智慧有時候也是被逼出來的。

但安裝座椅是否影響安全乘梯,還需安監部門的指導,不如將電動車拒之在樓宇大堂之外,何必在電梯裡搞這些呢?電梯裡增加座椅,勢必影響了空間使用,以及電梯自身配重的使用。綜合考慮,個人覺得這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