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妃十年生六胎,乾隆爲何不立其爲皇后?

蔣南亞


令妃魏佳氏是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的皇貴妃,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的生母,死後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因在諸多影視劇中出現而為人所知。

要了解魏佳氏和乾隆帝的恩愛糾葛,悅史君覺得,還需要放在兩個人的具體情境下來分析。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為乾隆帝指婚,與富察氏結合,魏佳氏也在這一年出生。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乾隆帝即位,冊立富察氏為皇后。

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冊封魏佳氏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

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富察氏去世,五月令嬪魏佳氏被進封為令妃。

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貴妃輝發那拉氏被冊立為皇后。

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令妃魏佳氏生下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愛新覺羅氏。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魏佳氏生下皇十四子愛新覺羅·永璐。

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魏佳氏生下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愛新覺羅氏。

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令妃魏佳氏晉封為令貴妃。

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令貴妃魏佳氏生下皇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也就是日後的嘉慶帝。

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魏佳氏生下皇十六子愛新覺羅氏。

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二月,皇后輝發那拉氏因南巡途中“自行翦發”失寵,五月魏佳氏晉封為皇貴妃。

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皇后輝發那拉氏去世,五月皇貴妃魏佳氏生下皇十七子和碩慶親王愛新覺羅·永璘。

清朝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去世,乾隆帝冊諡為令懿皇貴妃。

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乾隆帝宣佈愛新覺羅·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他的母親令懿皇貴妃魏佳氏為孝儀皇后。

應該說,魏佳氏很受乾隆帝的寵幸,十年就生下四子二女,但她確實也沒有生前獲封皇后,悅史君認為,這裡面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兩後波折

乾隆帝與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是結髮夫妻,感情非常好,富察氏死後,乾隆帝一直無法釋懷。

皇后輝發那拉氏是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但兩人最終卻鬧得很不愉快,對乾隆帝來說備受打擊。

兩位皇后都給乾隆帝留下非常痛的印象,他對再立皇后就很糾結了。

第二,效法父祖

乾隆帝的父親雍正帝在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去世後,沒有再冊立皇后。

而乾隆帝的祖父康熙帝在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去世後,也沒有再冊立皇后。

乾隆帝在很多地方都學習他的父祖,這方面自然也就跟他們一樣了。

第三,事實上尊崇

魏佳氏生前已經有了東珠朝珠,而這是皇后才能佩戴的。

魏佳氏去世後,乾隆帝把儀仗增加到七十六件,僅比皇后的少一件;還在《令懿皇貴妃輓詩》中寫道:“蘭宮領袖令儀著,萱戶已勤懿孝純”,“蘭宮領袖”就是後宮之主的代名詞。

應該說,魏佳氏的一生,還是很圓滿的。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令妃的人生非常有趣,她有兩個重要的十年:一個十年生下了四個皇子和兩位公主,其中永琰還被立為繼承人,再加上倍受乾隆寵愛,因此鞏固了她在後宮的地位;另一個十年是繼後烏拉那拉氏被廢后,她統攝六宮,代行皇后職責,在後宮榮耀之極,然而直到去世也沒能被立為皇后。

(令妃劇照)

那麼乾隆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不肯立令妃為後呢?難道真的是自古帝王多薄情? 說到這個問題,還是先要了解一下令妃這個人。

令妃比乾隆小16歲,是內務府包衣出身,通過選秀於乾隆十年入宮做了個小宮女。由於頗有姿容得到乾隆的青睞,被破格充入後宮升為貴人。不久又封為嬪。

令妃不僅生得漂亮,還特別聰明,她一方面很討乾隆寵愛,另一方面她又對乾隆鍾愛的富察皇后非常恭順,因此深得富察皇后的喜歡。

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後,在整個皇宮中也只有令妃最能體會乾隆的悲痛,因此雖然前朝大臣及皇子多因富察皇后的葬禮而受到責罰,但與富察皇后感情深厚的令妃卻得以封妃。據《清史稿》記載,此時的令妃已超越了出身及資歷都較她有優勢的舒妃之前,位於眾妃之首,榮寵之極。

(陪伴在富察皇后身邊的令妃)

乾隆二十四年,由於生育皇十四子和皇九女有功,被冊封為貴妃。

乾隆三十年,繼後烏拉那拉氏和令妃隨駕乾隆南巡,烏拉那拉氏途中失寵被打入冷宮。而令妃則在南巡歸來後榮升皇貴妃,並代行皇后之責,統攝六宮之事,長達十年之久。

令妃不光情商高,她還特別能生育,自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她共育四子二女。其中皇十五子永琰由於生下來便頗似乾隆,因此最為乾隆疼愛,在他13歲的時候,被乾隆秘立為皇太子。

按說繼後烏拉那拉氏被打入冷宮後,一國之君應該再立一位新皇后統攝六宮,而令妃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無可爭議的人選,可是她卻因為兩方面比較薄弱,一直沒能得到轉正的機會。

一個方面是令妃的出身低微。

清朝是個等級森嚴的朝代,長得漂亮不見得能成為皇后,但出身高貴卻絕對是皇后的候選之一。縱觀乾隆的前兩任皇后,富察皇后是鑲黃旗(上三旗首旗)出身,其家族累世高官,出身極為高貴;繼後烏拉那拉氏是滿洲正黃旗(上三旗之一)出身,家門多為武將,雖說趕不上富察皇后的出身,但也絕對是上得檯面的出身。

令妃是漢軍包衣出身,入宮後只是個小小的宮女,這出身就算乾隆想立她為後,只怕滿朝文武也不同意,所以一向好面子的乾隆絕不會挑戰祖訓,落人詬病。

另一方面令妃雖說情商高,但沒有人替她說話。

(孝聖憲皇太后劇照)

這個能說得上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乾隆的生母孝聖憲皇太后。

繼後烏拉那拉氏並不得乾隆寵愛,但烏拉那拉氏卻把乾隆的生母孝聖憲皇太后哄得很開心,所以她是眾嬪妃中最得孝聖憲皇太后喜歡的兒媳婦。在富察皇后去世後,乾隆也沒有提立後的事情,是孝聖憲皇太后不斷給乾隆施壓,烏拉那拉氏才得已被封為皇后。

乾隆三十年,烏拉那拉氏被打入冷宮後,孝聖憲皇太后卻再也沒有提醒乾隆要立皇后的事情了。

而令妃的孃家在前朝又沒有顯赫的地位,因此能替她說話的人一個也沒有。

當然,除了這兩個方面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繼後烏拉那拉氏只是被打入冷宮,並未被廢,而她所生的兩位嫡皇子還在。

乾隆在63歲時將永琰秘立為皇太子,本來神不知鬼不覺,但如果將令妃立為皇后,前朝後宮必然就知道他會立令妃的兒子為太子,而這必會引起其他皇子的不滿,也許會再次引發奪嫡大戰,顯然乾隆是絕不想看到這一幕。

因此,老謀深算的乾隆壓根不提要立後的事。

(老謀深算的乾隆)

不過,乾隆對令妃恩寵卻是極多的。

據《清史稿》記載,令妃生前已擁有東珠朝珠,而東珠朝珠正是帝后的象徵。

另外在令妃去世後,乾隆將她的孃家抬旗入滿洲鑲黃旗,並編為世管佐領,而這也是帝后孃家才有的榮耀。

除此之外,令妃的葬禮儀仗也增加了18件之多,總數達到76件,僅比皇后規格少1件。

種種跡象可以看出,乾隆對令妃的確是一段真感情,但是乾隆卻又是個自私的人,為了維護皇家利益,直至令妃去世他都沒有給一個皇后的名分。

直到乾隆六十年,乾隆公開永琰的太子身份後,才追封令妃為孝儀皇后。

儘管榮耀來得太晚,不過令妃好歹能入太廟享受一塊冷豬肉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令妃十年生六胎,最後生的已經是41歲高齡了!她的生育史是這樣的:乾隆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二十七年生皇十六子,三十一年生皇十七子永璘。可見皇上對她的恩寵簡直到了極致!



我們看看她的履歷:

孝儀純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妃嬪,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乾隆三十年晉封為皇貴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貴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幹隆帝秘密立儲;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諡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諡,全諡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

至於為何不立其為皇后,我覺得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令妃的出身!在門閥森嚴的古代,尤其皇室貴族,出身門第是何其重要!令妃出身包衣奴才,侍候富察皇后的,原屬正黃旗滿洲包衣,後被乾隆帝抬入鑲黃旗滿洲,即“抬旗”。她由小宮女一路披荊斬棘做到令皇貴妃乾隆已經很給力了!這種榮寵在其它地位低下的妃嬪中是沒有出現過的!皇后畢竟牽扯甚廣,禮儀制度、門第觀念及前朝後宮種種!所以暫時擱置了!


其次還考慮到了富察皇后!富察皇后賢良淑德,作為清宮第一賢后,與乾隆皇帝感情非常深厚,而魏佳氏之前一直伺候富察皇后,曾經得到皇后的悉心教導,每天耳濡目染學風和習氣、品性修養和富察皇后如出一轍!在富察皇后離世有令貴妃聊以慰己很舒心,對富察皇后也是一種尊重,不願意打破這樣的感覺,有她在身邊即可也不想再次失去!



最後皇上的私心!其實喜歡一個人並不是把她推到最高點位置,要知道高處不勝寒,越顯貴越招人羨慕嫉妒恨!在富察皇后去世,輝發那拉皇后被打入冷宮後,令皇貴妃統攝六宮大事,代行皇后之職,已經給足了令貴妃裡子和麵子!這樣的榮寵跟是不是皇后已經意義不大了!位處皇后又可能帝后離心重蹈嫻妃曾經的覆轍!這樣,剛剛好!也是對令妃的一種保護!

無論如何,令妃這一生已經很圓滿,在彌留之際皇上也許已經把秘密立儲永琰為太子的事告訴她了,已經足夠欣慰!死後追封雖然於事無補,母以子貴,她的一生已是傳奇!


荰尒二0716


令妃魏佳氏,乾隆的妃子,嘉慶皇帝的生母。

魏佳氏一生為乾隆生了四男兩女共六個孩子,這在歷朝歷代的嬪妃當中算是佼佼者,同時也看得出乾隆對魏佳氏的寵幸程度幾乎是無以復加的。

中國古代後宮嬪妃的升遷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皇上的寵幸。第二是“母以子貴”。

令妃魏佳氏似乎都有了,但是直到魏佳氏去世,也沒有被乾隆冊封為皇后,並且是在皇后之位長期空缺的情況下。

其實,魏佳氏在乾隆的妃子裡面,地位升遷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乾隆十年魏佳氏被冊封貴人,二十年後,也就是乾隆三十一年被冊封為皇貴妃,算是代理“六宮之主”。但活著的時候的確沒有被扶正,直到她的兒子永琰登基之後才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我以為這裡面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生不逢時。

乾隆一生有兩任皇后。

第一任皇后富察氏。富察氏是乾隆的原配,和乾隆感情深厚,乾隆十五年,皇后富察氏病逝,乾隆非常傷心悲痛。

乾隆的第二的皇后那拉氏,實際上是乾隆的生母極力推薦的,那拉氏和乾隆的皇額娘是親戚。但乾隆和這位皇后幾乎沒有什麼感情,長期的冷戰讓那拉氏情緒失控,在乾隆三十年乾隆南巡時“剪髮自絕”,乾隆大怒,收回了冊封的冊諜,算是把這個皇后給廢了。

儘管收回冊諜,打入冷宮,但是乾隆並未昭告天下廢黜皇后,那拉氏的“皇后之名”還在。

這個時候,魏佳氏被冊封為皇貴妃“統管六宮”,但只有皇后之實,無皇后之名。

一年後,那拉氏去世,此時乾隆已經為兩人皇后的事情搞得心灰意懶,加上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有皇后死後不再冊封皇后的先例,於是,乾隆下旨不再冊封皇后。

令妃魏佳氏沒有機會了。

第二,令妃魏佳氏的出身卑微,是皇室包衣奴才的後代(內務府統領魏清泰之女),還有一種說法,這個女兒還是庶出女兒。

魏佳氏是通過“選秀”進的宮,從宮女到貴人再到令妃以至皇貴妃。儘管深受皇寵,但地位卑微是無法改變的,改變地位的辦法就是“抬旗”。事實上乾隆也真的把魏佳氏抬旗“鑲黃旗”,已經到極致。

但是,根子上還是改變不了“包衣奴才”的陰影。

第三,乾隆是目睹了他的父輩“九子奪嫡”的慘烈情形,他絕對不會讓他的父輩的悲劇在他這裡重演,所以,乾隆採取了“秘密立儲”的辦法。在這種情況下,永琰被立為太子是保密的。

儘管在日常的各種跡象可以讓大多數人猜的到,但是也就停留在猜測的層面上。

所以,一旦永琰的生母魏佳氏被冊封皇后的話,那麼這種猜測就會被坐實。“九子奪嫡”的悲劇就有可能重演。

遺憾的是,令妃沒有活到永琰登基,所以她只能在死後被兒子追封“孝儀純皇后”。

從一個“包衣奴才的後代”選修入宮,到兒女滿堂,位極皇貴妃,同時被皇帝常年寵幸,魏佳氏的一生還是幸運的,也是應該滿足的。

這和令妃魏佳氏的聰慧,內斂,賢惠,保持小家碧玉的風格是分不開的。

嘉慶的性格和做事風格很像他的生母。但是僅僅是“小家子氣”很像。

女人小家子氣,有的時候挺不錯,至少沒大礙。

皇帝小家子氣,就有大毛病。


步武堂


《還珠格格》熱播了20多年,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漱芳齋的主角們早已紅得發紫,還有一些配角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編不禁要問一句:你們還記得延禧宮的令妃娘娘嗎?那個總在乾隆身後為小燕子她們求情的女人。

歷史上確有令妃其人,孝儀純皇后,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封為皇貴妃。

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的十年間,先後誕下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十四子永璐(早夭)、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皇十五子永琰、皇十六子(早夭)、皇十七子永璘。

十年間生下四子二女,可見乾隆盛寵,在皇后烏拉那拉氏被廢后,被封為皇貴妃,總領六宮之事,代行皇后之責長達10餘年之久,那麼乾隆為何不索性立她為皇后呢?

令妃魏佳氏本是漢人,原姓魏,屬正黃旗漢軍旗,其父親是內管領、追封一等承恩公清泰,孃家並非顯赫世家、對大清也沒有重大貢獻,只是因令妃深得乾隆寵愛,才被抬入鑲黃旗滿洲旗,改姓魏佳氏,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清朝漢人女子做到皇貴妃已是盛寵了。

比如說康熙生母佟佳氏,雖原是漢人佟氏,後抬入滿旗改姓佟佳氏,但是佟家門楣顯赫,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她最後也才封了貴妃,康熙登基後才追封的皇后。

乾隆與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感情甚篤,皇后去世對乾隆情緒及性格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乾隆十五年,冊封嫻貴妃烏拉那拉氏為皇后,十五年後乾隆以皇后性格無常,太后面前不能盡孝為名,下令廢后,次年去世。兩任皇后都是在乾隆未登基時就伴其左右,相隨數十載化為黃土,乾隆不免心灰意冷,不願意再立皇后了。

清聖祖康熙皇帝,在兩任皇后相繼去世之後的四十餘年也不曾再立皇后,祖孫兩在這個問題上倒是很相似的。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已經決定立十五子永琰為太子,但是當時嫡子勢力尚在,怕過早宣佈會招致嫡子集團的迫害,而立令妃為皇后,無疑是表明要立其子為嫡,所以出於保護令妃永琰母子的想法,乾隆一直未立令妃為皇后。

雖然終身未立後,但是乾隆給予了她無上的殊榮,在魏佳氏去世後,乾隆帝在她原有的儀仗中增加了十八件,達到七十六件,僅比皇后的儀仗少了一件;從魏佳氏留下的遺物中可以看出,她生前已經擁有東珠朝珠,而東珠朝珠是帝后才有資格佩戴的。

我想在令妃彌留之際,乾隆應該會告訴她:他們的兒子會是未來的皇帝。一生如斯,令妃最後應該是了無遺憾離開的。


史論縱橫


向敬之

令妃即嘉慶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令妃自乾隆十年由貴人晉升為令嬪,三年後升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再六年後進位為皇貴妃。

她的皇后名號是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高宗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此時,魏佳氏已去世了二十年。

自乾隆二十二年至三十一年間,令妃曾先後生育了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皇十四子永璐(四歲夭折)、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皇十五子永琰(後改顒琰,即嘉慶帝)、皇十六子(幼殤)和皇十七子永璘。十年時間,有四子二女的生育大數據,足見乾隆是很寵愛令妃的。

但是,至乾隆四十年正月,令妃病逝,乾隆始終沒有冊立她為皇后,即便其子永琰在一年前被秘密立儲,乾隆也只是將其追諡為令懿皇貴妃。這是有原因的:

一、令妃本姓魏,其父為內官領魏清泰,隸屬正黃旗漢軍,至嘉慶二十三年才被抬入鑲黃旗滿洲,改姓魏佳氏。漢軍包衣出身的令妃,在等級分明的乾隆那裡,能成為皇貴妃、儲君生母,已是頂級恩寵了。

二、令妃受寵時,乾隆的元后孝賢純皇后已死,攝六宮事皇貴妃納喇氏成為了繼皇后。乾隆三十年,帝后反目,乾隆收走繼皇后的冊寶,但仍存其名號。繼皇后病逝,乾隆命按皇貴妃儀安葬,自是遂不復立皇后。

三、乾隆鍾愛令妃,以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尊崇她,但如果貿然冊立其為皇后,無疑有升其子為嫡子,將有立為儲君的可能。乾隆曾有過兩次公開立嫡子為儲的表現,結果儲君命薄。乾隆三十八年冬,高宗秘密立永琰為儲,不好將漢軍出身的令皇貴妃晉升皇后,那樣,他的秘密建儲也就不是秘密了,可能會重蹈其同輩、父輩爭儲的宮廷內鬥。


以禮觀書


大約乾隆四十三年,有大臣建議乾隆立後,結果是:

上因諭曰:“那拉氏本朕青宮時皇考所賜側室福晉,孝賢皇后崩後,循序進皇貴妃。越三年,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優容如故。國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顧,朕猶包含不行廢斥。後以病薨,止令減其儀文,並未削其位號。朕處此仁至義盡,

況自是不復繼立皇后。從善乃欲朕下詔罪己,朕有何罪當自責乎?從善又請立後,朕春秋六十有八,豈有復冊中宮之理?”下行在王大臣議從善罪,坐斬。

就這麼把不懂皇帝心思的大臣斬了。

所以我們看乾隆自己都說了,他年紀大了不想立後了。至於這和他對孝賢皇后的追思有多大關係就見仁見智了。

這種情況下他立的皇貴妃就是實際上行使皇后職權的代理皇后,說是位同副後,反正沒有正後,就是皇貴妃最大。

何況這個皇貴妃的兒子是實際上的儲君和未來的新帝。

雖然還是比皇后待遇差一截,但令皇貴妃也應該知足了,就算她不知足,皇帝的態度已經寫在上諭裡了,她又能如何呢?


我不是Henry


我們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中,乾隆一生中最愛的女人,便是他的第一任皇后——孝賢皇后。而除此之外,乾隆最信任和愛寵的,則莫過於令妃。但為何在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去世後,乾隆卻始終不立令妃為皇后,讓後宮主位長期空缺呢?

總的來說,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乾隆中年以後,確實最為信任令妃,後來乾隆選擇讓令妃的兒子永琰(即嘉慶皇帝)繼承皇位,便是最好的證明。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乾隆不能立令妃為後。

在立儲這一問題上,乾隆嚴格奉行雍正發明的秘密立儲制度,在乾隆本人退位或死亡之前,絕不會透露未來皇儲的人選。而這樣做的原因,乾隆也曾在諭旨中解釋過:

“一立太子,眾見神器有屬,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宵小且從而揣測。其懦者,獻媚逢迎,以陷於非;其強者,設機媒孽,以誣其過,往往釀成禍變。遂致父子之間,慈孝兩虧;家國大計,轉滋罅隙。”

乾隆認為,過早地立太子,對國家而言弊大於利,這是從爺爺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故事中吸取到的教訓。如果立令妃為皇后,那等於向臣民表示,永琰未來有非常大的機會成為太子。乾隆不願意過早地暴露這一機密,讓令妃母子捲入權力鬥爭之中,其實算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措施。

其次,乾隆不立令妃為後,也有自己的私心在裡面。

眾所周知,乾隆與第二任皇后之間關係不好,並不是小說家的想象,而是符合歷史事實的。乾隆三十年(1765年),皇后輝發那拉氏被乾隆打入冷宮,並在第二年去世,喪禮都辦得非常寒磣,死後也沒有得到諡號。

對於將輝發那拉皇后打入冷宮的原因,乾隆一直強調皇后做錯了事,但對具體原因卻一直語焉不詳。在當時有很多傳言,說是因為皇后人老珠黃,因此色衰愛弛。

對於這種議論,乾隆非常生氣,曾反駁說:“(皇后)其立也,循序而進,並非以愛選色升。及其後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愛弛。況自此不復繼立皇后。朕心事光明正大如此,洵可上對天祖,下對臣民。天下後世,又何從訾議乎?”

可見,乾隆非常看重自己的顏面,不希望別人說他是個只愛美色的皇帝。如果立更年輕的令妃為後,就像是坐實了上面這種言論。所以乾隆儘管鍾愛令妃,但並未再晉封她為皇后。


搞哥讀史


說起令妃,最熟悉的莫過於就是《還珠格格》裡那個聰慧善良,溫柔賢惠,總是幫助小燕子和紫薇的令妃娘娘了。

令妃,這個由妃躍居到貴妃乃至皇貴妃的女子,有別於宮闈中其他工於心計的妃子,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也是為乾隆生兒育女最多的妃子。

自乾隆二十二年至三十一年,十年時間,令妃就先後為乾隆生育了四子二女,其中兒子永琰被立為太子,而後成為嘉慶帝。

在皇后烏拉那拉氏失寵打入冷宮後,令妃更是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之事,代行皇后之責,時間長達10年之久。

如此一位榮幸一生的妃子,為何乾隆縱使皇后之席空懸,也不願立其為皇后?

首先就要從令妃的出身說起。

令妃,漢人,原姓魏,其父為內管領魏清泰,隸屬正黃旗漢軍。出身低微,並非顯赫人家之女。只因乾隆對其寵愛之至,才被抬旗入鑲黃旗滿洲,改姓魏佳氏。

自古以來,一國之母必須是家世顯赫,身份高貴的女子,縱然皇帝對她沒有愛情,但也不能逾越了祖訓,隨便冊封一個身份卑微的女子為皇后。更何況當時令妃所處的是等級森嚴的清朝,乾隆也身不由己。

漢軍包衣出身的魏佳氏能夠成為皇貴妃、儲君之母也算是乾隆對她的盛寵了。

然後就是兩任皇后之殤,已迫使乾隆沒有了立後之心。

富察氏是乾隆一生中最愛的女人,被冊封為孝賢皇后,可惜在出游回京途中病死於舟中。

烏拉那拉氏是富察氏死後,乾隆迫於皇太后的壓力迎娶的女人,是乾隆繼皇后,而後由於帝后反目,打入冷宮後悲憤而死。

先後兩任皇后都是在非正常的情況下死去,乾隆自此不復立後。

最後就是出於對令妃、永琰母子的保護。

爭奪儲位向來都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如果此時冊封令妃為皇后,無疑表明了乾隆要立永琰為嫡的決定,勢必會激怒一些利益集團的奪位之心,引火燒身,後果只會不堪設想。

所以出於保護令妃永琰母子的想法,乾隆一直未立令妃為皇后。



壹條電影


皇帝也老了,滿臉皺紋, 偏瘦

皇后完全沒有氣質和氣勢,病秧子的 完全沒有管理後宮能力,說話有氣無力的,

太后太老了 沒有甄嬛的氣質和霸氣,而且嚴重發福,跟普通市場大媽一樣,

吳謹言 太醜了 沒有主角臉, 演技也一般 臺詞演技 生搬硬套,

阿佘 完全沒有顯示演技, 妝容也顯老態,在劇中太浪費了人才了,

最要命的是高貴妃, 太老 太醜, 整個一個潑婦罵街一樣, 都可以當皇帝老媽了, 完全沒有貴妃的氣質和姿態 儀態 ,在劇中完全不尊重皇帝 皇后 太過囂張 ,簡直太跋扈了, 但跟蔣欣的華妃 差了一個銀河系,實在不懂高貴妃的照型 審美,又老又醜 老妖婆一樣,完全沒素質

劇中妃子衣服和宮女差不多, 除了幾個主角 宮女都是臉盲, 而且妃子 衣服 頭飾 造型 完全看不出等級, 穿的和宮女都差不多樣, 而且劇中 某些人 太笨 太醜 完全沒有思想 和心機, 根本就不是宮鬥劇, 一群打醬油的 妃子 長的都差不多, 好多宮女都比妃子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