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酒席中常見的都有哪些菜?

刺楸


我的老家也是農村的,皖西大別山區,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以下我們老家的宴席菜餚有哪些。

在我的映像中,我們老家的宴席菜譜基本上沒有發生多少變化,仍然保留者傳統的菜餚和樣式:

小菜四碟:花生米、泡椒風爪、醃豆角、時令醃製蔬菜。

其餘依次是:千張肉絲、小雞燉蘑菇、豬肝湯、蝦米湯、湯圓、土豆肉片、紅燒牛肉、幹豆角燒肉、米粉肉、炸魚塊、紅燒大腸、肉絲芹菜、時令蔬菜、海帶燉肉

正常宴席一般都是18道菜,四道冷菜,其餘均是熱菜,遇到冬天的時候還會加幾個炭爐。其中辦喜事的時候湯圓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每逢上這道菜的時候,一般客人都不能提前品嚐湯圓,要等到主家敬禮表達感謝以後,賓客才能坐下品嚐。

其餘的菜餚一般都是按照先湯菜,然後小炒,最後燉菜這樣的順序上桌,者8道菜餚除了前面的四道冷菜是一同上桌的以外,其餘的都是一道接著一道上桌的,吃完的菜就會被撤下,直到最後留下八道菜供賓客吃飯。

在我的記憶裡,有幾道菜是最為常見,直到今天也沒有發生改變:湯圓、蝦米湯。湯圓大家都熟悉,我就不多說了,在這裡簡單說說什麼是蝦米湯。蝦米湯是我們那裡宴席的特色菜,主要用蝦米、紅薯粉、紅薯、豆腐丁、肉丁等食材,放入鍋裡炒熟,加水,最後加入紅薯粉攪拌至膠狀,即可。這道菜在我們當地非常受歡迎,有機會大家可以去我們老家品嚐。


民俗那些事


地域不同,做農村酒席的食材,方法也都不同,包括大廚也都是很重要的。

說一說我們老家河南的流水席,菜都是由掌勺大廚去買,一般菜數都是雙數。如8個涼菜,16個熱菜,還要分素菜和葷菜,還要有4個或6個甜鹹湯。



一般開席時,先上點心,有糖餃子,一口酥,江米條等,

然後就是調的涼菜,涼拌豬耳,涼拌魚皮,涼拌豬頭肉,涼拌豬心,脆皮雞,拌滷牛肉等,

後面就是主菜了,熱菜:羊肉白菜,糖醋鯉魚,滷肘子,大盤雞,紅燒肉,燉酥肉,燉魚等;

最後就是湯了,有甜湯,米酒湯,蛋花湯,鹹湯有排骨湯,肉丸湯,牛肉湯。

最有特色的就屬這脆皮雞了,只有我們駐馬店韓集鎮才有,是一位回族大娘註冊的商標,脆皮雞,顧名思義,就是皮脆,但是肉也很嫩,並不老,用幾十種香料滷製而成。

還有就是滷牛肉,也屬回族人做的好吃,買來滷好的牛肉,切成片,拌點蔥花,香菜,吃起來唇齒留香!


豫中新農人


說說我們這裡農村的酒席吧!我們這裡農村辦酒席一般都放在村集體屋裡進行,菜單都是頭一天晚上由廚師寫好交給買菜人,廚師寫菜單也是看人家來定,家庭條件好些的人家菜買好些,家庭條件差些菜買普通些。

我們這裡農村辦酒席,特別是婚宴有幾個菜是必須上的。一個是蓮子,一個是海參,寓意多子多孫,上菜也是有講究:第一個菜上蓮子,第二個菜上海參,先有子後有孫。婚宴還有二道必須上的菜是紅燒豬蹄膀和八寶飯。其它一般宴席都會有魚、蝦、螃蟹、紅燒肉、烤鴨、老鴨湯、蘑菇燉雞、羊排、牛肉燉羅卜、羊肉湯其它再加幾個蔬菜。冷盤菜一般有八個再加一個水果盤。還有一個蒸糕必須上,寓意蒸蒸日上。

我們這裡有些地方講排場,流行前三後四,一個紅白喜事都要擺上七八天,甚至十幾天,一天十幾桌太浪費了。











天台草根


農村酒席都有哪些菜?這個地方太廣了,各地風俗不一樣,菜的種類繁多,差別非常大。下面以小編那邊的風俗說一下吧!

小編老家那邊做紅喜事,壽宴,一般是十二個菜。當中又分四個涼盤(涼菜),八個炒菜。以前條件差的時候,涼盤有二個是素的二個葷的,沒有硬性規定。現在條件好了,都是以滷的肉類為主。現在的比如,滷牛肉、滷豬蹄、滷雞爪、鴨胗等等。這個有沒有講究,小編還是真不知道。



再說八個炒菜,這個第一份菜,一般是以各種新鮮的蔬菜和豬肉一起炒,是用大盤裝的,我們叫合菜。特別是結婚的,代表百年好合,百家好合的意思。注意,農村上菜前,會有專門負責接待的人員叫:"客請坐!"實際就是準備開餐了,這時候,會有專門打雜的人員負責點炮。炮的意思,一個是喜慶,二個是提醒來吃飯的客人,要抓緊腳步了,這邊己經開席了。


第二、三、四道菜,這個隨主人家的客氣,這個小編那沒有硬性規定,一般都是以肉類為主,如大腸、牛肉、黃鱔等等,這個不分先後的。

第五道菜扣肉,這個是辦酒席的必備菜。這個時候上菜前,會通知負責打雜的會去放鞭炮。至於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小編目前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家家戶戶辦酒席,都是這樣的。可能是提醒第二攤的客人,第一攤快吃完了吧!


第六、七道菜,這個也沒有什麼講究,一般都是上的雞呀、蛇、羊肉、王八類的。看主人家的經濟實力來的。

第八道菜魚,這個可能和年年有餘有關係。因為客人,吃了前面冷盤加炒菜己經十一個了,最後上魚,肯定吃不完,剩下的就代表大家年年有餘了。



以上的菜譜,有很大的地域性,只代表小編的家鄉。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菜品更豐富,變化越來越大,己經少了許多老一輩傳下來的傳統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有很大的局域性,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說出你們的家鄉作法。


壞男人2576


謝謝“頭條農友會”的邀請!

農村辦酒席,基本上都是婚宴的酒席,這也是農村最大的,最隆重的酒席了,而其它的酒席,如生學宴之類的酒席,那也只能是小規格的了!

過去在農村的時候,那是經常參加農村的酒席的,後來進了城,也經常回農村參加農村的酒席,因為,我在農村還有很多親戚的,在農村參加的酒席,也都是婚宴的酒席!



過去時候農村的婚宴,那是很簡單的,早些年代的酒席,那是吃不到肉的,雖然是酒席,也都是素的,那時候我們這裡農村的酒席,有8頂8,6頂6的之說,所謂的8頂8,就是8個碗裝的菜,還有8個盤子裝的菜,加起來雖然是16個菜,但是,就是這16個菜,碗裝的菜與盤裝的菜也是有重複的菜,因為那個時候的農村,想做出不同的16個菜,那也是很難的。而所謂的6頂6的菜,就是6個碗裝的菜,6個盤裝的菜,而那個時候的裝菜的盤子,也只不過是很小的碟子而已!



現在農村的酒席,已經是從根本上發生了變了,也沒有8頂8,6頂6之說了,現在農村的酒席,都是12個菜以上的,14個菜,16個菜那也是常見的,而大多數的菜都是以肉為主的,當然雞,魚也是必須要有的,過去農村的酒席是酒席沒散,酒桌子上的菜碗,菜盤子裡已經是光的了,而現在的酒席散席之後,桌子上的菜還會有一大半沒有吃完的!


所以,現在農村的酒席,也是相當豐盛的,雞鴨魚肉那真是應有盡有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現在農村的酒席比城市裡的酒席那真是強的很多的,或者說也是硬的很多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在農村,咱們辦酒席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家辦流水席,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好吃實惠。那農村的酒席中都有哪些常見的菜餚呢?咱們來看看!

首先在酒席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有雞肉、魚肉,俗話說“無雞不成宴,無魚不成席”,雞肉和魚肉在酒席中有著很大的地位。其次就是一些當地的菜餚,靠水的地區以海鮮、湖鮮為主,靠內陸以肉食為主。

不過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所以流水席上的菜餚也就不同。所以各個地方的菜餚的數量和菜品也都是有所差距,但是數量一定要是雙數,不能成單數,因為單數代表著不吉利。

比如拿西北地區舉例子,西北辦流水席都有一個共同的要點,就是合計要有24道菜,其中分為8道冷菜,16道熱菜。上菜時,先上冷菜作為下酒菜,8道冷菜四葷四素,之後再上16道熱菜,以三、三、三、三、四的形式上菜,最後一道菜是湯,吃完之後酒席圓滿結束,所以有些地區的人開玩笑稱這種湯為“滾蛋湯”,意思是吃完就滾蛋。


農村的流水席,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是現在卻逐漸被酒店取代,雖然菜的樣式精緻了,但是人情味卻淡了。

駿景——殷


駿景農業


農村酒席中常見的都有哪些菜?

擺宴設席,這在從古至今的各類慶典活動或者紅白公事中,都是離不開的一個習俗!單從現代人的社會應酬中來看,酒席變得越來越普遍,甚至普遍到一個人從生到死似乎都是為了酒席而生

滿月、百歲、生日、升學、當兵、定親、結婚、喬遷等等各類名目,直至最後老去離世,後人還要擺酒席!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逃脫不了這個局!

酒席中都有哪些菜,這個因為地域問題,兼有酒店或者廚師的因素,沒法回答的很具體,所以以我們山東淄博這的介紹為主吧!


以前的時候,農村裡的酒席多在自家家裡擺設,但是近年來,因為各種麻煩都是在飯店,在家裡做的基本沒有了!以我在農村不同的飯店吃過的酒席來看,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葷菜多素菜少!

在我們山東淄博這,酒席有個習俗——蝦打頭,魚打尾!就是第一道菜是蝦,最後一道菜是魚!

一般各類酒席都屬於套菜,飯店都準備好的各個價目的不同檔次,一般是x88,百位數上有高有低,因為葷食材料更宜保存,青菜類不宜保存,而且席口多,上菜緊,葷菜多已是半成品,稍經烹調即可,這也是葷菜多的主要原因!

一般在我們這最常見就是炸蝦、炸肉、炸雞、炸排骨、豬肘子、豬蹄子、紅燒肉、扣肉、四喜丸子等等,還有幾個湯類,比如酸辣湯、丸子湯等,青菜都是常見的,應該是有啥上啥,涼菜也有比如芥末菠菜,肉蛋拼盤等,每個地方都有不同,最近吃的酒席都有海蜇頭,最後一般是魚,多是蒸的,還有少不了的是甜米,和果盤!農村這些較常見,城裡花樣多一些,當然價格也更高!

印象中尤其一道炒魚籽和乾煸鍋餅,很好吃,這個比較符合我的個人口味!

每個地方的特色或者廚師的個人因素,都會有不同的設置,這個還真不好具體說!

一般酒席都是套菜,雖說可以協商選擇變動,但是這時候的菜基本沒有單個點的時候好吃!

說了菜,再說下我們這邊的酒吧,一般各種公事上,都是白酒、啤酒還有飲料,紅酒基本沒有,有也是接近飲料的那種最便宜的。

白酒一般是我們淄博這產的黃河龍和扳倒井為多,農村酒席上基本就這兩種!

啤酒多為銀麥和綠蘭莎!

紅酒,貌似農村人都沒這麼小資情調,農村少見,一般年齡偏大的男爺們捯飭白酒,年齡小的年輕男女喝啤酒或者飲料,小孩們都喝飲料,婦女們基本光喝茶水或者白水!


老家老味兒


我說一下我們這裡的主要菜:

(一)魚:一個海魚,一個淡水魚,共2道。

(二)蝦,一個大對蝦,一個小蝦,共2道。

(三)海參每人一隻。

(四)胖蟹每人一隻。

(五)礪蛤一盤。

(六)燒雞一隻。

(七)鮮一盤。

(八)海蜇皮一盤。

(九)魷魚炒蒜薹一盤。

(十)豬腸炒辣椒一盤。

這就是我們這裡酒席必備主菜。











老頭156934080


農村酒席中常見的都有哪些菜?

全國各地農村那麼多,而且各地的習俗不一樣,菜式也差別很大,難以概括。小張是廣東的某個農村的。我來說說我家鄉擺酒席都有哪些菜吧。

我們擺酒席一般出9大碗菜的,最常見的菜有:白切雞、炸雞、紅燒肉、青椒炒魷魚、酸梅鵝、香芋扣肉、蝦米粉絲、蘿蔔炆牛腩、豬肉炆蓮藕、青菜、炆豬腳等等。在我們農村擺酒席一般沒有做湯的,也很少做魚的,不像去酒樓那樣,有湯有魚還有水果包子。




在這幾個菜式當中,我覺得最好吃的是:酸梅鵝、其次是香芋扣肉、還有紅燒肉。不知道大家聽說過酸梅鵝沒有?吃過嗎?想吃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試做一下的。


下面我跟大家說下酸梅鵝的製作方法:

1.把宰殺好的整隻鵝清洗乾淨,擦乾身後放入盆中,加少量的醬油均勻塗抹在鵝的全身。

2.燒熱鍋倒入花生油,油麵浸過鵝肉為宜,把鵝肉炸至金黃色上鍋晾乾待用。

3.開始製作酸梅醬汁,在超市買來酸梅醬和番茄醬,把酸梅醬和番茄醬倒在一起攪拌均勻待用,它們比例大概3:1。


4.把整隻鵝斬開一塊一塊的,鵝肉儘量斬大塊一點,這樣吃起來更有口感,然後把鵝肉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炆煮,大概半小時過後再把剛才攪拌好的酸梅醬汁倒入鍋中一起煮,最後就可以上鍋了,一道美味的酸梅鵝就做好了。想吃的朋友趕快試一下咯。


山村小張


山東沿海,這裡結婚酒宴最少是12個菜,分別是四個涼菜,加上八個熱菜,名曰四平八穩。


酒席必須是,雞,魚,肉,肘。全雞寓意大吉大利,大魚是年年有魚,大肘越吃越有,大肉是紅燒的寓意紅紅火火。還有肉丸子團團圓圓。這些都是常規的,有貴客就是18個菜,有孃家人或者是婆家長輩是24個菜。包涵大蝦,海參,鮑魚,牛肉,羊肉等。

還有就是煙臺海陽的婚宴,號稱雙雞雙魚28個菜,就是說有客人來吃16個菜,新郎官或者是孃家人來敬酒,他們做在酒席一塊喝酒,重新做菜,不低於12個菜,必須有雞有魚,因此叫雙雞雙魚。開始喝多少酒,重新喝多少酒。



雲南的婚宴,就是12個菜,吃完再補菜,然後打包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