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囚遭流放後經歷了什麼?每天必干三件事,其中一件太過屈辱

國家有難,男兒自當主動上前線抗敵,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戰死沙場也是無上光榮,愛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在秦始皇一統中國後,十分重視對邊疆的守衛,為了抵抗匈奴入侵,特地修築了萬里長城,由此可見秦朝對於疆土領域的重視程度。

古代女囚遭流放後經歷了什麼?每天必幹三件事,其中一件太過屈辱

秦朝建立後,百姓結束戰亂過上了較為穩定的日子,經歷過戰爭才會更加懂得珍惜和平,百姓們都不願意從軍,在中原能過上舒適安定的生活誰又捨得拋下妻兒父母去從軍,但是邊疆不能沒有士兵守衛,匈奴隨時可能入侵,但百姓又不願主動從軍前往邊疆,這可怎麼辦呢?

古代女囚遭流放後經歷了什麼?每天必幹三件事,其中一件太過屈辱

就在大家犯難的時候,也不知道是想出個法子,考慮到邊疆艱苦的條件,為了提高百姓參軍的積極性和守衛邊疆士兵的生活條件,決定在邊疆開始營妓,而營妓和士兵一樣很多人都不願意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朝廷決定讓女囚去當營妓。

如果說秦朝只是營妓制度的開端,那麼漢朝則是變得更加完善,眾所周知在古代犯罪的話是會受到連坐處罰的,最嚴重的可能遭到誅九族,輕一點的也會連累到自己的直系親屬,例如父子、妻子等,這些人很可能會被髮配到邊疆。

古代女囚遭流放後經歷了什麼?每天必幹三件事,其中一件太過屈辱

可能很多人不清楚營妓主要負責什麼,其實營妓就是給前線的戰士提供後勤服務,她們一天主要做的就三件事情,第一件就是負責士兵的救助治療工作,幫助軍醫打下手,比如說煎藥、上藥、包紮等;第二件事就是幫士兵們洗衣做飯,這也是她們一天最主要的工作;第三件事對於女囚來說應該是最恥辱的一件事,她們白天累死累活幫士兵做後勤,晚上還得解決士兵生理上的需求,雖說是囚犯,但這多少還是一種羞辱。

古代人不管是從醫學還是對營養學的研究自然不比如今,人的平均壽命和體質都不是很好,再加上邊疆艱苦的生活條件,絕大多數在邊疆當營妓的女囚都很難活太久,不是被敵人殺死就是死於艱苦的生存環境,而殘酷的營妓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才結束,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