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連鄉下喝啤酒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臭柑子2


我不知道你說的“鄉下人”指的是哪裡?

從我小的時候(30多年前),我生活的區域就是“鄉下”,就是“農村”。親朋好友家有婚喪嫁娶的,我們吃桌,都是用白酒,每桌開席前都是一瓶,然後管事的人(主家請的招呼客人的人)會根據每一桌的喝酒量,會在吃飯的當中再每一桌看一看,哪桌白酒不夠了,會再加一瓶。我們這裡還從來沒有見過用啤酒的!

就此問題而論,喝啤酒會漲肚子,並且會多去廁所,即然是在鄉下,廁所肯定不多了,且條件也一定很簡陋,而且又是流水席,每一桌吃飯的時間可能還不到一個小時,就要下席,給第二波客人準備“宴席”。這還真的無法喝啤酒!

如果你把吃飯時間改到晚上,並且不是流水席,你再看看,我估計“1000瓶”都不會夠!

看這兩個厲害不,在“鄉下的小酒館”喝了一瓶半斤裝的白灑+30瓶啤酒!

當然,他們吃了4個小時!


人在風上走


啤酒在農村興旺有十來年的樣子,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現在不怎麼喝,有三個主要原因。


⒈風頭早過,沒有了城、鄉心裡落差。那是改革開放初期,市場開始放開,物資供應也像開閘放水,猛地衝向幾十年不變的一潭死水,市場商品多了,人們的選擇多了。除了對新事物的新奇,更是勾起對未來的期望,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城市人。所以都自覺不自覺的追趕新潮流,喝啤酒就是當時的最容易模仿城市人新生活的方式。趕上了風口,農民都以喝啤酒為時髦,終於能像城裡人一樣了。

如今不說靠喝個啤酒找到城裡人感覺,早就直接進城做起城裡人了,原來城市人的生活並不是當年想象的那麼天堂般的美好。


⒉如今的啤酒不是當年的啤酒。啤酒的正宗配方,是大麥芽和啤酒花發酵而成。所以啤酒喝著口感和味道那叫一個爽。普濟見證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大麥芽換成了小麥,發明者就是信陽啤酒廠,當時盛產“雞公山啤酒”。因為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很快的被同行業模仿。當時企業正進行改制,啤酒生產企業都在變成私人股份,這種偷工減料性質的降低成本行為,形成偷工減料的風口。最後啤酒花也沒了,啤酒徹底失去了靈魂,成為水飲料,而且價格不斷升高。

⒊中國傳統還是白酒當家。儘管酒精兌水充斥市場,但畢竟還是酒味,比起沒有靈魂的啤酒強點。反正酒精酒也喝不壞人,還一樣能喝醉,假就假吧,先喝醉一次再說。

不過話說回來,如今真要有過去那種大麥芽和啤酒花釀出來的啤酒,應該還是能得到人們的喜愛,哪怕貴一點。希望有這個機會,不僅喝酒人,更是做酒人,都要認識到。


普濟


首先,我認為,現在買車的多了, 基本都把酒戒了,酒駕和疾病的高發讓好多人對酒望而卻步了;很多啤酒喝多了脹胃,吃不了多少菜,拉幾次尿肚皮空空難受,再則經常喝就長肚皮,腰像水桶活動不自如;

其次,看看廣大網友們的精彩發言:

1 啤酒就象稍水味,現在不如當年純淨的啤酒,還有多少人喜歡飲?

2 現在大家都忙著掙錢,沒時間喝,朋友聚會都少了;

3 以前是釀造的,現在是勾兌的。中國除了北京時間不會假,其他的就很少有真的了,以前啤酒廠多競爭激烈、價格低質量還好!現在地方小廠全部都讓大啤酒廠收購、並形成了壟斷!一旦形成了壟斷、這些臭不要臉的就開始漲價,還偷工減料!

4 啤酒是越來越貴,味道是越來淡!沒有什麼口感、稍微放幾分鐘就感覺喝的是一股苦水!你說能讓人喜歡嗎?

5 我就(某)花啤酒廠邊上班,前些年隔三差五的見到拉小麥之類的大掛車到廠裡卸貨,現在呢?早沒有了,所謂的啤酒無非是啤酒花與水,酒精的混合物而矣!至於糧食麼,嘿嘿嘿嘿,你懂的!

6 去年兒結婚剩了三件啤酒,親朋鄰里都不喝,沒法,用桶裝給老黃牛喝,黃牛一聞,直接給頂倒:給我下藥,沒門。


遊戲大咖王


為什麼現在連鄉下喝啤灑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一、農村人一般都是會喝二盅的,啤酒灑精度不高不過癮,所以很多會喝酒的人都選擇喝白酒,來勁刺激。

二、擺酒席除了白酒還有自家釀的黃酒、啤酒、果汁、飲料等,品種多了,大家選擇的餘地也多了。不比過去農村窮,品種單一,都是酒廠生產的黃酒,如今農村家家戶戶都燒製了上等的喬麥酒和自家釀的缸米黃。會喝酒的人都會選擇這兩個品種。



三、啤酒已受到農村人的鄙視,喝啤酒大肚子人們都怕喝了。農村人都是靠種地打工過日子,大著個肚子怎麼幹活,男不男女不女的難看死人了。有人男人因啤酒喝的太多,形成了啤酒肚,連走步路都喘不過氣來,更談不上幹活了,所以農村人也怕喝啤酒。雖說啤酒酒精度不高,但大著個肚子卻給自己帶來很多不便。



四、啤酒只適合夏天喝,冬春兩季喝啤酒大冰,本身冬天氣溫都低,再喝啤酒可能整個人都要冷抖起來了。而選擇喝白酒,能促進血液循環,人反而受酒精的刺激還會全身熱起來。



以上就是農村人喝啤酒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沒有想到的還希望友友們能加以補充。

農村人喝啤酒為什麼會越來越少?歡迎大家一起都來說一說,評論評論。

[更多農村新鮮事敬請關注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


老孃舅說事


為什麼現在連鄉下喝啤酒的人也越來越少了?看了你的說明情況,1000的留水席,啤酒沒喝20箱,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我不知道你是那個地區的,更不知道你們的留水席是怎麼形成的,但是我只知道有的地方,家裡老母豬生了,全村人都去添禮,買個羊榚為了慶賀,家家戶戶去得去隨禮,相你們這裡的流水席,基本天天有,成了家庭便飯,誰能以喝啤酒為生,腸胃也受不了不是。

在一個說,現在農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啦,村上都是留守婦女兒童和老人,誰能拿住啤酒當飯吃,那不是要人命吧,我以為你說的流水席,是全家老少一齊出動,也就是一個村上的人無一漏洞,


在我們這裡,從來不出現相你說的,這麼有場面的流水席,只有紅白喜事,才出現請客送禮,大辦宴席,1000多口人的小村,佔一半都隨禮,也就幾十個人出現在酒場,要按這個比例計算,你們村不得是幾十萬人的村莊,如果不是幾十萬人的村莊,我想你說的情況一水份太大了,謝謝。


農村農民工萬歲


在咱們農村,現在不同於過去,生活水平提高了,再加上喜家由於親戚朋友多,大家家中辦喜宴一般都喜歡在家中辦,既經濟實惠,又簡單方便,熱鬧喜慶。


至於說到現在農村人喝酒,可謂是品種花樣百出,諸如自釀谷酒,醇香可口,絕對原漿原汁,再加上酒桌上的瓶裝酒,啤酒,紅酒,香檳酒,飲料,應有盡有,讓您喝個盡興,喝過不醉不歸。

至於題主講到100桌,上千人的流水席,連20箱啤酒都喝不完,這裡面原因多多。

原因一,酒席上酒類品種太豐富,選擇機會多

說到咱們農村現在家中辦酒席,攀比之心較重了,喜家講的是名聲與客氣,你家辦酒席桌上只有自制谷酒與啤酒的話,那我這次辦酒席就加上兩瓶瓶裝白酒與一人一瓶王老吉,六個核桃,好了算你比我客氣,下次我家再辦酒席我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外加一瓶紅酒與香檳酒,與你較個高低,看你還能超過我不?

好了,桌上酒類飲料品種多了,大家也只有一個肚子裝吧,你喝得了谷酒白酒混紅酒,總不會又去喝啤酒香檳與飲料了吧,所以大家喝酒選擇也多多了。

原因二,酒駕,身體健康因素

說到現在農村人口一般婦女,老人留守兒童較多,這群人員不是喝酒的料,喝喝飲料還算馬馬虎虎,要他們喝白酒啤酒卻不行,再加上老年人一般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不適合於喝酒,婦女兒童們就更不用說了,叫點酒不嘗。

縱然是遇上逢年過節辦酒席,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家了,他們大多數人都開著小汽車,也不敢喝酒開車,過年農村酒駕照樣查得嚴,怕交警路上逮著請他們去喝茶。

所以,100桌酒席,上千人的流水席,只喝了20件啤酒純屬正常現象了,說不定這20件啤酒還是碰上不用開車的鄰居們給消滅它們的了。

所以,喝酒雖好,大家可不要貪杯,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要緊!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三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一百桌的酒席,一千人的流水,只喝了20件啤酒,為什麼現在連鄉下喝啤酒的人也越來越少?

農人的老家在廣西相對偏遠的山區,雖說是山區,但自從路修好後,這些年家鄉的發展也很快,農村小洋樓隨處可見,大家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但我們當地農民少有喝啤酒的,特別是父輩,更是一滴啤酒都不沾,這是為什麼呢?

一、習慣



在我們當地農村,父輩們一開始接觸的就是家鄉的米酒,喝了幾十年,等啤酒普及到農村,大夥幾乎喝不習慣,用老一輩人的話說“啤酒有什麼喝法,一點勁沒有(度數太低),喝淘米水一樣”。農村有句老話“酒肉穿腸過,賽過活神仙”,酒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容不得半點馬虎。

二、物美價廉



農村人喜歡看的見的實惠,農人的表叔開酒廠的,煮了幾十年的酒,周邊鄉鎮遠近聞名,去打酒吃的都知道,這酒廠門面的背後就是米酒的釀造,整個過程都看的見,大米釀出來的首批米酒價格在5-6塊一斤,往後米酒的純度和香度逐漸降低,最便宜2塊一斤,拿2塊一斤的米酒來說,酒精度數也是啤酒沒法比的,而一斤啤酒(一瓶)最便宜的也要5塊錢了。

綜上所述,咱鄉下人不是喝啤酒越來越少,而是壓根就沒多過。一百桌的酒席,一千人的流水,喝不了20件啤酒,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酒席風俗


在以前,大部分農村人辦個酒席,來的人越多,越熱鬧,氛圍越活躍那是對主家的尊重,主家也更覺得有面子,如今不一樣了,親不親看禮金,這隨禮多就有面,喝的盡興難免有點大嗓門會讓人嫌棄,喝多了反而讓主家難堪,所以,很多情況是,開席沒到一個鐘吃飽了,等著主家敬酒完就撤,酒店裡的酒席大致都是如此。

二、有錢不差酒

以前窮,誰家辦個酒席,那可是大魚大肉,是大餐,平日裡捨不得吃喝,這時就可以甩開膀子放開喝,到今天,農民生活水平好了,誰家還差你那點酒肉,喝酒看的是氛圍,沒有氛圍,除非你放點名貴酒,大家沒見過,興許會喝點。

三、注重保養,喝酒文化在減弱



以前農村江湖氣重,喝上總有幾個勸酒搞氣氛,可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大家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喝多傷身越來越受農村人所接受,該到的禮節到了就差不多了,喝酒文化開始減弱。


農人解說


啤酒喝的人少,一個原因是貴了:一瓶啤酒六七塊,一個人喝到位的話正常喝八九瓶沒啥問題。農村喝白酒二十幾塊錢一瓶的比較多,一個人喝到位白酒一般喝不了一瓶。成本完全不一樣,啤酒差不多是白酒的兩倍。更何況,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喝慣了白酒,覺得啤酒不如白酒好喝。


沒有啤酒味了,現在的啤酒已經不能說是啤酒,叫啤水還差不多,已經沒酒味了,國外規定啤酒酒精度不能低於11.5度,看現在的國內啤酒才幾度。

但啤酒濃度確實讓人擔心,前兩天一個生產啤酒的朋友喝酒時同我們私下聊到啤酒生產成本,著實讓人大吃一驚,是山東的一家雜牌啤酒廠, 330毫升,24罐聽,成本如下:易拉罐成本8元,紙箱3元,塑料包裝1元,啤酒只須3元,合計成本15元,賣24元,還須要物流和銷售成本5元左右。24罐啤酒成本僅需3元!我是相當驚訝!


難怪現在啤酒的啤酒度,以前麥芽汁12度,現在8度,口味淡的像水,啤酒廠上班的朋友說啤酒生產工藝變了。不再用傳統方法生產,採用勾兌技術:黃顏料,啤酒花,酒精加穩定劑勾兌而成。直接灌裝,多麼省錢又掙錢。一點啤酒味都沒有。

朋友說他工作的**啤酒廠,廠區很大,產量也沒的說。可大家知道它一天會產生多少啤酒糟嗎?才4噸左右!他說90年代開大車去酒廠拉啤酒,看見那車間裡面的大米都是滿倉,那時候喝剛下線的啤酒太好喝了,足足的麥香味。多少年了也忘記不了,現在的啤酒感覺跟喝酒精水是的。




工藝變了哦,以前啤酒靠發酵,現在是酒精兌水,入口清淡,泡沫沒有,喝了上頭,但又同喝水沒什麼區別。有的啤酒還添加利尿劑,喝不了幾瓶往廁所跑好多次,忙活了老二,太麻煩了。不喝了,除非口渴。

也難怪,啤酒不用啤酒大麥,用化學原料直接合成,我父親說我們這邊農村原來家家種啤酒大麥,現在沒人種了,種下沒人收!大麥芽和麥子的口感沒法比,啤酒花和用某些替代品勾兌的沒法比。過去一口啤酒下去滿口的味道,現在打嗝都聞不到啤酒味。以前的啤酒真的是大米,大麥啤酒花做的,


說實話,現在啤酒廠麥芽度及啤酒度的成分真不敢想象, 這也許就是啤酒業壟斷的結果吧!

忽然好想念10年前的啤酒了,喝上一口,滿嘴的麥芽味和泡沫星子,一個字爽!


今夜我不設防


為什麼現在連鄉下喝啤酒的人也越來越少?

記得以前小時候在農村的時候,大家逢年過節都喜歡喝啤酒。喝啤酒似乎成了一種時尚,現在回到農村過年,喝酒的人越來越少,即使喝也不像以前喝的那麼多了,都是飯桌上少喝一點。喝啤酒人數只是相對減少,在農村喝酒的人還是有很大的人群的。那麼在農村為什麼喝啤酒的人越來越少呢?我談下我的看法:



第一啤酒作為酒類飲品,不是人們的日常飲用品,而且喝啤酒會有副作用。啤酒無論曾經怎樣在農村流行,可它始終不是一個人們日常生活剛需的飲用品,時間久了,熱度過了,喝的人也就少了。再加上喝酒會引起肥胖和大肚子,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材,所以喝的時候也不會喝很多。

第二農村地區買車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的安全意識的提高。近些年買車的人越來越多,基本上外出也不怎麼敢喝酒,畢竟自己的安全比較重要一些。即使是騎電動車、摩托車,人們也很少喝酒,“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已經成為人們比較普遍的認識。

第三啤酒市場比較大,各種啤酒都進入市場,啤酒的品質也受到了影響。以前啤酒的市場很大,廠家都想進入分一杯羹,進入市場的時候缺乏嚴格的控制,一些質量較差,甚至假酒在市場上流通。質量變差,也是人們不願意喝啤酒的一個重要原因。


適量飲酒對身體是有益的,但是不要貪杯,過多的去酗酒,無論是對人的身體,還是精神上都不好。“飲酒”在我國有過很長的歷史,有一個整的飲酒禮儀和體系,應該得到記錄和傳承。歡迎關注花開隴上,和有趣的人做朋友。


老胡侃三農


為什麼現在連鄉下喝啤酒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我是民工札記南八,我在農村生活二十多年。這麼說吧,為什麼喝啤酒的人越來越少了。

記得98年至07年這十年間,在我生活的農村,那簡直都是啤酒的天下。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只要是有飯局,基本上喝的都是啤酒。過年走親戚也有拿一箱易拉罐包裝的啤酒。

那時候我們市裡還有個啤酒廠叫“藍牌”啤酒。這種啤酒不貴,一般包裝退瓶才9毛一瓶。這個酒口感不錯,遺憾的是這個酒廠被華潤雪花收購後就再也沒產出過那種口感的酒了。不過從08年開始,白酒的市場漸漸開始恢復,村裡的人都以喝高度白酒為榮。

為什麼農村喝啤酒的人越來越少了呢?我是這麼看的,一是現在的年輕人喝啤酒的越來越少。二是,除啤酒外可選擇的其它飲料的種類太多了

。三是原來喝啤酒的那群人漸漸年齡大了,感覺喝啤酒酒精度低不過癮,都改喝周邊自釀原漿白酒了。所以農村人喝啤酒的人越來越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