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01

提起豐子愷,

有的人或許不知道他是誰;

有的人或許聽過他是誰;

有的人或許看過他的漫畫、散文;

有的人或許將他視作令人仰止之高山。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俞平伯曾這樣讚揚:他的畫實是中國一創格,既有中國畫風的蕭疏淡遠,又有西洋畫法的活潑酣恣,他的畫是無字的散文,無聲的詩歌,是牽動人思想行走的小說。

他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當然,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他的漫畫了。

他的畫,別具一格,幽默與現實並存,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的畫裡除了蘊含獨特的思想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責任感。

在他的畫裡,他把心與民生融在一起,與人類生存融在一起。

那麼,他眼中的中國教育又是如何呢?

比之當下,又有何異同呢?

20張畫,給你另一雙眼睛,另一種思想。

02

1、一個模子做教育

“一塊模子印泥巴,以為自己是女媧?

千個人兒一個樣,這種教育太可怕!”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自然界的造物一直都是尋求不同,尋找不一樣的可能。

正如,這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

可我們一不小心把教育做成了一個樣兒。

學校成了工廠,每個孩子都並排站在流水線面前,等著加上一樣的零件。

加工完畢,再被送往下一個工廠。

這是學校。

我們給孩子提一樣的成績要求,

如若做不到,那一定是孩子自己不夠努力。

我們要求孩子都該成為我們眼中那樣的“好孩子”,

只要他敢表現得不一樣,那一定是要絕對禁止的。

這是家長。

我們追求一樣,害怕不一樣。

因為‘一樣’才保險,‘不一樣’太驚險。

“一塊模子量大小?

生搬硬套用力塞,哪管孩子哭哇哇!”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我們把那些成功的人放在一起,比較來比較去,定出了無數個標準。

是不是好孩子,就看你能不能符合標準!

是不是成功人士,就看你資產多少!

是不是有名人士,就看你出了多少本書,上了多少次電視!

我們為了讓孩子成為好孩子,不斷地教育他們、糾正他們。

我們只管對不對,卻從來不管孩子是否哭鬧,是否願意。

心是好的,可難得會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

“程度不一樣,都在一條線。”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你這個年齡就該上一年級!

我們不管孩子掌握知識的程度,拿著年齡這杆標尺規範了所有。

有的人,基礎沒打好,拼死老命也趕不上,卻只能待在那個水平不匹配的班裡、年級裡。

有的人,學習能力特別強,甚至已經掌握了更高年級的知識,可大多數這樣的人,也還是指那個待在原地。

老師該是瞭解孩子水平的人,可是老師不敢做。

父母該是瞭解孩子水平的人,可是有的父母不知道,有的父母也不敢做。

因為孩子太珍貴,所以總讓其他人缺乏更多一點的勇氣。

2、吹拉彈唱辦學校

“校長鑼鼓一響,教師使勁耍演。

請問這是教育?我只負責收錢。”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我們學校成立於19xx年,至今已有xx年,曾獲得xxx獎,出了一堆人才。

我們校長,是xx人,在社會上擔任xx職位,xx學歷,得過xxx獎。

我們老師......

這世間,除了商品需要包裝,學校也要包裝,老師也要包裝,課程也要包裝。

你若把名頭都去了,可能就像一個“美女”生生被人撤了濾鏡,看誰誰路人。

良心去哪兒啦?

被名、利、名利,偷走了。

“錄好唱片,上課播放。

只要不壞,用到永遠。”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照本宣科,可能是很多老師都有的通病。

有的人,是真的能力不夠,或者說是自己會,但不會教。

有的人,是能力夠,可是教學生哪有自己的教研重要,哪有自己的榮譽重要?

於是,同一個ppt,眾人用;

同一個ppt,年年用。

3、“立竿見影”盼成效

“失望無奈之後,教師開始做夢:

一針下去搞定,多麼爽脆酥鬆!”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好孩子都是省心的,皮孩子各有各的問題。

你的那一套說辭,對著幾個孩子苦口婆心幾百遍,然而對方左耳進右耳出,或是壓根沒聽。

只覺得——教孩子,費心費力;管孩子,要了老命。

嘿,你說,要是治孩子能和治感冒一樣就好了。

一針下去,保管搞定。

要我說,孩子問題都不同,怎麼能只用同一套方法去管教呢?

管教不了,就說明能力還不足。

一直管教不了,說明你能力真的沒法足。

做老師,本來就該是一件很難的事。

“母親盼兒速成長,火棍對著肚臍眼,

一口吹成大人樣,省去含辛茹苦養!”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之前曾看到有家長提問,怎麼樣才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早慧兒童?

我其實很難過。

早慧對一個孩子來說,其實並不幸福。

或許唯一能感到幸福的只有父母了。

他們可以操更少的心,得到更多的回報。

他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要求孩子懂更多的事,更多的體諒。

可是早慧,要麼是天生,要麼是後天經歷。

天生的,大多難以找到合適自己歸屬的群體,他們鬱悶、煩躁;

後天的,大多經歷過不為人知的慘烈之事。

我不知道,怎樣的父母才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

“無形手按住頭,心不爽眉頭皺。

為了成績優秀,再痛苦也要受!”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你不可以玩!

時間要都拿來做作業、學習。

你不可以退步!

你這樣下去,將來會沒出息。

你不可以和學習不好的人在一起!

要是哪天你被帶壞了,我可沒地兒哭。

孩子的生活裡被塞滿了學習,孩子的生命裡被敲上了成績的烙印,孩子一切的標準都圍繞著分數。

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學習,但我們不能要求孩子的生活裡只有學習。

童年只有一次,不是成功二字就可以彌補。

4、按自己的內心想象孩子的生活

我們給孩子規劃好了一切。

只要按著我們規劃的路去學習就好。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只要按著我們規定的食譜去吃就好,一天一個蘋果一天兩個雞蛋,每餐得吃多少量的飯。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我們給孩子定了一個又一個的高目標,從來不管他是否有潛能達到。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孩子們好不容易爬上了第一個樓梯,又立馬被趕著去爬另一個。

人生充滿了追趕,永遠遙不可及。

沒有人會管你是否會永遠倒在路上。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5、似愛之虐

有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愛,看似是愛,實則是害。

只要孩子想吃想要什麼,我們就不斷地滿足他。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我們的喜愛有時難以表達,甚至有時候歪曲成了惡趣味,各種逗孩子。

逗孩子喝酒。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逗孩子抽菸。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現在大家都講究健康了,不大會以菸酒逗弄孩子,但逗孩子多得是“奇思妙想”。

說到獎勵,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給錢。

於是,孩子也學會了一高興就給女主播打錢。

我們給了錢,卻沒告訴孩子錢是什麼,錢從哪裡來,賺取錢需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

況且,獎勵獎勵,裡面從來就沒寫“金字旁”,為啥我們就不能給點其他的?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孩子哭的再兇,再心疼,該打的針也得打。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再不想喝的藥,就算是硬灌也要灌下去。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有些東西,不是你撒嬌想吃就能吃的,比如說招了一群蒼蠅的西瓜。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誰小時候沒被理髮師的剃頭刀嚇哭過呢?

20張漫畫,帶你看看一代大師豐子愷眼中的社會育兒焦慮!

豐子愷漫畫的每一幅都戳到了教育的骨子裡,直白的畫面,發人深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