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是母乳的媽媽在飲食上出現了問題嗎?孩子母乳性黃疸應該怎麼調理身體?

韓惜憶


並不是哦,這個其實不怪媽媽,更不怪母乳。

其實母乳性黃疸的病因現在醫學界並沒有定論。普遍認為母乳性黃疸是因為母乳中所含有的一種酶(葡萄糖醛酸苷酶)進入寶寶腸道後,會將寶寶腸道中的膽紅素分解成遊離的膽紅素。原本應該排出體外的膽紅素,因為變成遊離狀,所以被腸道吸收的過多,導致了母乳性黃疸。



但是這並不是寶媽飲食有問題導致的,寶媽自身也改善不了這個情況。所以一旦發生黃疸,想知道是否是母乳性黃疸,就只能停一兩天母乳,然後看血清膽紅素是否下降。而不嚴重的母乳性黃疸,可以不必一定要放棄母乳餵養。只要加強寶寶對遊離膽紅素的代謝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具體做法就是少吃多餐,避免寶寶一次攝入過多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另外就是促代謝,著名的退黃中成藥茵梔黃其實直接的效果就是讓寶寶多拉,從而排掉多餘的膽紅素。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還是很高的,但是對小於15的膽紅素值可以密切觀察暫不吃藥。如果出現了高於15的膽紅素,那麼最好還是暫停母乳,並且遵醫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