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輪迴論站不站得住腳?

桃花雨50


因果報應是佛家非常基本的問題,有句俗話是這麼說的 "菩薩畏因,凡人畏果",因果問題雖然基本,但是很多人因為自身業障重,根氣差,福報少,很難建立 因果觀念。很多不信的或者將信將疑的人聽了我的這些話會生氣。其實大家不要誤會我所說的,我講的是我自己的感受。

說件我的真事吧。 我是皈依三寶的,我算比較有福吧,能有機會跟著朋友去寺院做一些佛教工作。有一次有幸見到觀音禪寺的方丈~依蓮法師。師父和我比較投緣,跟我講起了我的三世業報,他都說的很準。因為談的很投機。我就比較造次的問了一個問題,我說"我不太信因果,到底有沒有因果呀?我看著很多好人,最後也沒有什麼好報。" 師父嚴肅了,她堅定有力的說,"你要信因果!"

她頓了頓,又微笑著對我說,"你的心還浮著呢,你去學經吧,可以去唸《金剛經》"。她有說 "你去好好修吧,你能修成。"

我當時感覺一股力量把我給鎮住了,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說來也怪, 從那以後我就堅定的相信"因果觀念"了。

談話間正巧進來了住持,向她彙報一個超度法會的情況,說大家誦經兩天,累的大家夠嗆,那人就是叨著一口氣,就是不嚥氣。師父談笑著說,"村頭那人是平日作惡太多,人間的罪他要再受受,他的冤親債主才會讓他嚥氣,不過也就在今天了。" 回來的路上,朋友對我說,師父很少對人解說,前世今生的因果機緣,師父和你有緣對你說了很多你的前世業報!

我以前對佛經不感興趣,覺得是迷信或者艱澀難懂的,看到唸經的人都怪怪的感覺,總之很有些牴觸經書。 也許是機緣合和吧,半年之後,我忽然想起了依蓮法師的話。我開始學習《金剛經》,確切的講是從抄經練字開始的。完了這一學不得了,一發不可收,從《金剛經》,《楞嚴經》,《維摩詰經》,《心經》,《藥師光琉璃菩薩經》,《地藏經》……太好了,法喜讚歎。我以前特別不愛看書,現在接觸了佛法以後,我開始學習了,什麼《道德經》,《大學》,《論語》,《黃帝內經》,《莊子》,《王陽明心學》,還有,數學,物理,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等前沿科學。總之太奇妙了,這些都是相通的,因為學了佛經以後,好像一下子開竅了,一通百通,再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特別容易,不斷的有共鳴。尤其在理解起來,量子力學,波函數塌縮,不確定性,時間,空間,宇宙模型,這些知識都是佛經義理相通的。 就如佛所說的"不可思議",佛法是世間真理!

再說回到因果的例子,那真是太多太多了。比如,你要想得到高興快樂,那你就讓你周邊的人都得到快樂,那你就能收穫快樂。 你向別人笑是因,別人就會對你微笑是果報。 人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你想走好運,你就暗暗的為別人做好事,記住暗暗的,心中有周圍的眾生,不僅僅是人,是眾生,你運氣就會好起來,好的好的你自己都不敢相信,我說這些,是我的個人心得。

我對因果報應的理解也在不斷的加深,隨著做善事,持戒,心存善念,我突然頓悟了。我意識到,誰和誰有緣分,本質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前世註定的,都是以前因的緣起,以前看似很奇怪,看似不可理喻,不能理解的關係和行為,我現在都能看通透了。人生緣分,有的是善緣,有的是孽緣,而我們凡夫們都是在這裡面沉沉浮浮,痴迷而不可自拔,最明顯,最典型的就是男女之間的情份,最能體現出來。很多人來問我人生呀,感情呀,其實他們不外乎就是些,"求不得,放不下,怨相隨,愛別離"的等問題,如果明白了因果,並能深刻的理解,稍加點播,就能點透很多夢裡人。當然也有冥頑不化的個體,因為自身無名太重,只能留給他自己去繼續受報了。

見得越多,我就越不敢結惡緣,不敢破戒。我理解,這就是俗話所說的"菩薩畏因"吧,當然我不是菩薩,但是我能理解這幾句話,我從來不會有僥倖心理,不做就是不做,不管人前人後。佛祖說過,沒有人能逃脫因果,包括他自己。即使有佛一樣的神通,也是不能逃脫的,但是佛,菩薩沒有惡業,不是不報,是因為不造惡因。

所以說不受惡報,唯一的辦法就是不造惡因,以前的惡因,要努力的消解業障和懺悔,以求輕報。至於"凡人畏果",也好理解,大家會見到太多人在惡報面前,哭天抹淚的說自己,"沒做錯過什麼",到底是什麼惡業所導致的,自有自己的"阿來耶隨身"。


挎富追神


首先,提問者並不瞭解哪怕最簡單的佛家見地。佛家有自己的規矩,不允許向非佛門弟子闡述甚深教理教義,如果要學習請遵守規矩,首先到佛家正法道場聽聞阿闍梨關於三皈五戒內容的教授,然後思戒,當你有能力守持三皈五戒時莊嚴受戒,然後如法如理具備獲得學習如來正法見地教授的資格,否則累世不得聞。否則,在佛家稱為盜法!但是,普通凡夫連佛家真實教授的法堂重地都接近不了,盜法是連機會都不可能有!至於你聽聞佛家名相,並開始自己編故事杜撰對名相的解釋和理解首先請你三思,這是你自己給自己下套。借用佛家種種名相比如“輪迴”比如“空性”等編織了一個自己充當“上師”自己充當“佛陀”,杜撰名相解釋和基於自己的見地建立的解釋和理解,這種行為叫做附佛外道或者歪門邪道!佛門內沒有俱傳承教授的攝授,要立正見比登天還難,很多出家僧人一生一世也不曾遇到一個俱真實傳承的上師為他說法得正法攝授!何況普通業力凡夫,不要自己瞎折騰!佛家的名相是建立在佛經正法教授的系統上,沒有這個基礎連解釋名相的基本點都不具備!就好比,“魯迅說:天黑!”,一位從來沒有讀過也沒聽聞過魯迅先生的人,他去解釋這個“天黑”!你高興就好,但是別當真!因為你在自說自話!再比如,一個從來沒有讀過也不知道《胭脂齋》的人,他要去解《紅樓夢》,你高興就好!有哪個有點文學常識的人願意聽你瞎掰,請他自便!典型例子,那個完全不通孔孟之學的于丹老師還不是讓人民群眾從百家講堂上拽下來了嗎?!這些治世之學可比佛經簡單一萬倍都不止,尚且如此,題主還敢信口開河?!

首先,“靈魂”是個外來詞,來自基督教,這點常識都不知道!佛家從來沒有一個名相叫“靈魂”,把這個說成佛家見地,我也是醉了!其次,佛家與印度教的巨大教義區別是,佛家否認有一個堅固不化的“本我”就是題主說的“靈魂存在”!佛家把輪迴的主體有一個名相稱為“阿賴耶識”,這個跟靈魂根本沒有任何相似性,阿賴耶識在佛家來說就是一面鏡子,輪迴是鏡子裡畫面的變化,但無論如何變化都不影響鏡子本身!靈魂是認為有一個獨立的“本我”去經歷各種對境!對於佛家來說,靈魂就只相當於鏡子中有一個虛構的人物或喜或悲,佛家跟印度教巨大的差異也在於此。佛家解釋輪迴是指鏡子裡的畫面不停變化從來都沒有一個開始和結束,人的痛苦根源是迷失在鏡子所展示的種種畫面,認為裡面有一個主體是“我”。印度教就認為有一個“我”就是所謂的“靈魂”真實經理著種種境界的變化,一世又一世!好了,點到既止!不能壞了規矩!

當你自己杜撰出的故事結構和知見系統與佛家的見地零交集時,你到底在批判什麼?你到底在討論什麼?這個荒唐的問題就變成,題主虛構了一個自己杜撰出的關於靈魂輪迴的故事系統,然後,他把自己編造的理論系統說成是佛家的理解,理由是他用上了一個來自佛家的名相“輪迴”來裝扮他的理論系統。整個過程他自己充當“上師”和“佛陀”或者“上帝”或者說“最高意志者”,可笑的是他連輪迴在佛家到底是什麼意思從頭到尾都沒一點認知!


大言致慚


因果輪迴完全是虛構的。其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就是否認了靈魂和輪迴存在的。除了他,科學界也對輪迴持有否認的態度。輪迴的一個前提要素,就是靈魂必須存在,如果否認了靈魂,就不可能有輪迴。

在迷信的說法裡面,人類的靈魂是不滅、不朽的。人體只是一個類似於容器的東西,而靈魂是最重要的,相當於電腦的程序。當人類的機體衰敗的時候,靈魂就會離體。靈魂通過輪迴,會依據業力投胎到別的生物身上。在這裡,靈魂是【獨一無二】的,既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所以是不滅的存在。

可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已經知道了,所謂的靈魂,不過是大腦內部電化學的信號。只要大腦足夠複雜,無論是不是人類,都會產生所謂的“靈魂”,即主體意識。未來,計算機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程度,機器人也可以擁有和人類一模一樣的感情,可以說,機器人也可以擁有靈魂。靈魂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這樣看,也就自然打破了對靈魂的迷信。

從熱力學來看,靈魂也不可能存在。靈魂如果想維持自己的存在,必須從外界獲得能量。而如果靈魂脫離了肉體,是無法獲得能量的。

此外,依據生物演化論,人類是類人猿進化而來,既然人類有靈魂,為什麼類人猿沒有?要知道,人類和類人猿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如何類人猿有靈魂,它的靈魂長什麼樣?



懷疑探索者


因果輪迴我是相信的,不過這個輪迴週期就是人的一生,是現世報。這裡不談教,不談信,就談個人感受和理解。

《易傳》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一個人,一個家族,平日裡多做好事,多多助人,確實會在後面的進程中得到回報。如果是反過來,處處害人,那就很容易招惹禍患。這裡面沒有什麼高深的玄學道理,純粹是十分樸素的辯證關係。

古有孟嘗君危難之際,雞鳴狗盜之輩幫其脫困,今有俗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所謂日行一善,必有所報。

其實道理很簡單,將心比心,同時有五個人向你求助,有的平日裡跟你素無瓜葛,只是點頭之交,有的跟你素有嫌隙,有的卻幫過你大忙。這個時候,你會幫誰呢,如果排除利益瓜葛的前提下,相信是個正常人就會幫助曾經助過你的人,一來是感恩之心,二來人情這東西最難還,有機會還一定要還上。

平日裡多多助人,也許百分之九十都沒有回報,但是關鍵危難之際,能有一人伸出援手,足夠可以起死回生,轉危為安,他日未嘗不可以東山再起。如果一個人社會地位經濟條件良好,有能力助人,就算是有意為之,又何嘗不可?畢竟花無百日紅,誰又敢保證一輩子順順利利,沒有起伏。不過可惜的是大多數人為了自己生活已經十分不易,很難分出心思和精力去刻意幫助別人,但是碰上了就搭把手,不必刻意為之,也算是積善行德。

其實大家幫過人都有經驗,對方往往感激不盡,充滿溢美之詞,自己心裡何嘗不是美滋滋的,極其受用?

為何不要作惡?排除極少數大惡人,心理有問題者,其實沒有什麼絕對的惡人,大部分人做了壞事都會心中難安,心驚膽顫,戰戰兢兢,就怕被人檢舉,就怕遭人報復。心思雜亂,神情恍惚,這樣身體能好嗎。

再者說,做了壞事,肯定損害他人利益,別人能不記恨埋怨?得勢時有光環籠罩,利益牽連,沒人敢打擊報復。可是壞事做的多,總歸會遇到硬茬子,一旦撕開一個口子,那就失了勢,牆倒眾人推,那可不就是報應嗎。

好了,這就是我個人理解的因果輪迴,人就一輩子,多多珍惜,多做好事。

不過世人皆有糊塗者,有些人喜歡藉助外力,而不是約束自己行為,動輒香火錢百萬千萬者有之,你有錢你捐錢,無可厚非。可是捐錢之前,可否反思一下自己所作所為,是否有所收斂約束。自己內心沒有到位,再多的外力又如何呢?


一覽眾河小


😷用三年學說話,用一生學閉嘴。

👓有些人教養不同,說出話來的語氣也不同,若給未學佛人造成了反感,把普通平淡的“因果論”弄得可怕了。

👓因果循環到“人”這一環節,是可化解的環節,能到“人”這步,就是善惡交替的,也是複雜的。



👓就像討論琉璃王子:為什麼讓他投胎成人呢?為什麼讓他屠殺釋迦族呢?因為他累世的善業更多。

👓琉璃王子做魚王時隱忍修行,多多利益眾生,被釋迦族殺掉後不遷怒其他人,沒道理不讓他來人世。


👓那麼對釋迦族公平嗎?很公平。必竟佛得到感應又回印度了。佛祖不阻止未來的殺戮,只令釋迦族不去循環報復。佛踩斷了惡性循環的下一個“因”

👓佛祖正在中國修道,感受到了魚王的怨恨,為了讓釋迦族不去新造惡因,世尊又回到印度,前世的族人又團聚在周圍,是為了能讓大家在“將來世”遇害時能懷念自己,放棄循環索命。



👓至於稍帶著又創立一個千古不滅的“教學方式”,那只是買一送一😆世尊在充足的精力挽救釋迦族人時,將大愛傳遞給無緣的眾生。

👓我們就是與世尊無緣的人,再怎麼高看自己,也是與佛緣份很淺。但也不是一點佛緣都沒有。



👓當初阿難說:“我只有記憶力過人,卻沒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不如須菩提,也不如後來的師弟……”佛祖告訴阿難:“你遇我入世就是緣份;聽我講法能淨信也是緣份……”

👓現在世上多數人佛緣淺。如果先遇到些說話誇大其詞,喋喋不休的人,令人反感覺得“佛法真可怕”,沒有學佛就遇到了這種人,也是緣份淺。


👓因果的規律很簡單,但因果的過程很複雜。人要做足善因,夠抵消業,才能投胎成人。所以遇到了能傷害的人,在可傷可不傷的情況下,不要傷害――他欠你的已經有別的抵消了。


I來自Sun深處


因果輪迴論站不站住?首先搞清因果報應,因,導致結果的原因,包括事物的存在,發展的條件。果,原因所導致的必然後果。佛教中的因果報應,並非指事物之間的一般因果報應。,它的意義是與業報輪迴觀念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指的是眾生因作業和果報而在三世六道中輪迴。眾生的作業是因,由因而流入相應的道則是果。在印度教中,因果報應,並無專門兒理論。他的思想主要體現,十二因緣,四諦的基本教義中,我國東晉時期慧遠據業報輪迴學說,著《三報論》專門兒闡述因果報應,慧遠依業的不同性質,將其分為善,不善和無記(不善不惡)三種。因而業有三報,即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終當有報。因此,因果輪迴即能站住腳,又能逐漸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慈音1



仰望星空119661691


我的觀點是:信則有不信則無

我是信因果輪迴的。舉個例子,一個獨生子女家庭長大的孩子,相對於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會自私一點,這裡是大多數不是絕對。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他的家庭成長過程中沒有其他孩子跟他競爭,他不懂得照顧其他人,更不知道換位思考。

再講一個大家都用的著的應用:相信因果輪迴的人,會懂得孝敬父母長輩,同時也會告訴自己的孩子要孝敬父母長輩,因為當你老了的時候你的兒女也會懂得孝敬你。這裡說的孝敬並不一定是物質上的,比如說陪伴,比如說讓長輩開心,幫長輩實現願望......

所以我認為因果輪迴論是站得住腳的,它是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可以去解釋社會上的萬事萬物!


三君傳媒


因果論,簡單理解就是因果報應,這個是真實不虛的,來源於宇宙的一個理,叫善惡有報。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是宇宙的根本法則決定的,是一個派生出來的理。大家要明白,其實宇宙也是生命體,他也是生生不息的而又和諧的。要保證他能長久的存在,他的內部各層眾生之間要達到平衡,宇宙內的所有生命體都是公平的

如果一個生命,可以隨意幹壞事,侵佔別人的利益,給別人造成痛苦,而不受懲罰,其他的生命會不會去有樣學樣?那些被傷害的生命會怎麼想? 不說他有沒有能力去報復,最起碼他會怨恨,這個怨一個兩個,天長日久,漫長歲月積累下來,會達到一個可怕的狀態,形成一個死結。宇宙的一切都會失衡,最終所有的生命都會形成錯綜複雜的怨憤,會燒燬一切。

而眾多的宇宙生命,都是構成宇宙的一個粒子,一個組成部分,就像你身體的各個組織細胞一樣,如果它們之間在互相攻殺,互相吞噬,會怎麼樣?你這個人馬上就活不成。宇宙也是一樣,償還和約束是必須的,必須制定這條準則,才能保證宇宙的存活和繁榮。

這個理是全宇宙各層之間都制約的,人欠的人的要還,人欠了神的要還,神欠了人也一樣要還,而且是欠多少還多少。宇宙的理是早於宇宙產生的,這個對任何生命都沒有商量,除非你不歸這個宇宙管。 這個理延伸到人間,就表現為人間的法律和道德標準的一部分,獎善懲惡,如果法律不是按照這個標準制定的,大家稍微一想就知道會是什麼後果。

因果報應,做惡要報,為善也要報,所以一個生命對別人做了什麼,都會最終返回到他自己身上來。善與惡是一種物質存在,會一直跟著生命走,是永遠都在的,除非償還掉。大家可以做行善,但不要刻意去做,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也可以積德,但是是一種執著。

有的人不信,說看著壞人作惡很多,也沒人管?一般啊,這個報應都是隔世報,現世報有,但不多的。因為一個人走完一生,才好蓋棺定論,俗話說就是結帳,欠多少,欠誰誰,管因果的好給你安排以後的生生世世,都是以善惡瞭解為目的安排的,將來時候到了,躲都躲不開。

到了一定層次的生命,是無私的,完全無我的,自然就不會去作惡,都是為了別人考慮,所以高境界才會無比美好,而永恆長存。 從更高層次講透宇宙和人類的各種奧=秘 : c 〃 p o m i 〃 p r o


遙遠的星辰


嚴格意義來說,因果循環定律是佛教的定律之一,而這個循環,想必就是輪迴了。還有因果這個詞是不僅僅存在於佛教之中的,因果在我們的本土的道家學說中也有體現,例如道德經中所說的一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就是一種善惡的因果關係。只不過我們的道家思想是一世的因果,只在這一生中存在。沒有提及到輪迴的概念。


凡是宗教,總是會提及到因果這個概念,西方也不例外,他們信奉的是以上帝造人為根本的二世因果,即前世今生,地獄天堂。人類之前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會被記錄,而這終會影響之後的去處是升入天堂,還是墜入地獄。


在佛教,談因果談得是輪迴,佛教講的是世界芸芸眾生,生命都是無限延續下去的。如同無邊無際的海洋一般,生物的生與死會泛起浪花,但不會影響海水的流動。有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有什麼樣的果又會成就新的因。導致未來新的果報。至於因果輪迴論是否合理。信則有,不信則無,信仰從來沒有對錯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