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爲孩子做些什麼?

導讀:上週末,疫苗問題引爆朋友圈,尤其剛爆出的百日破疫苗,更是引發了無數家長們的強烈擔憂。

有人“調侃”道,這個週末很多家長最標配的動作應該是先翻孩子的疫苗本,再翻香港澳門的疫苗攻略,後翻海外移民攻略。

顯然這並不是“調侃”說笑,其中的真實辛酸大家都心知肚明。有對不良商家突破道德底線的憤怒,有對孩子的擔憂,有對國人和國家的失望……

據調查,在日本懲罰造假、製造偽劣產品的企業代價非常高,比如一旦發現造假偽劣產品,企業負責人被罰沒得幾乎傾家蕩產,而且不準再進入這個行業,所以其國人們對自己國家生產的東西信任度很高。

部分內容綜合自南方+、中國基金報(chinafundnews,記者 江右)、丁香醫生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疫苗事件仍在持續發酵中,真相飄在風中,討論遍地都是。將疫苗事件推上風口浪尖的除了狂犬疫苗,便是這兩日剛爆出的百白破疫苗。由於疫苗牽扯到年幼的孩子身上,所以公眾討伐聲不斷。

  • 白百破是一類(免費)疫苗,用來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比較危重的疾病,必須接種;
  • 被查出有問題的批次高達 65 萬支,數量眾多,觸目驚心。

疫苗事件發生後,很多家長都在擔心一些問題,小編為大家蒐集了家長們最關注的問題整理出來,力求從科學客觀的角度上進行一一解答。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問:涉事的百白破疫苗都有哪些?

答:此次被爆出的百白破疫苗事件,實際上,是去年年底的問題,具體包括兩個生產企業

官方數據顯示,這批百白破疫苗,長春產的主要流通到山東省,武漢產的主要銷往重慶市、河北省。

出現問題的生產批號:201605014—01;201607050—2。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問:事件相關的百白破疫苗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答:百白破疫苗的主要問題是——效價指標不合格。

帶來的後果是,可能影響免疫保護效果,但對人體沒有危害。

國家藥監局公告顯示,百白破疫苗的主要問題,檢驗時發現 「效價測定」 項不符合規定。

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河北、山東、重慶三省(市)衛生計生部門在去年 11 月已經組織專家對該情況進行評估,並承諾根據評估結果將採取相應措施,妥善處理。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問:打了「問題疫苗」後,會產生什麼後果?是否可能有遺症?

答:這批疫苗對人體的安全沒有影響,最大的風險在於可能失效,導致無法預防對應的疾病。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接種問題疫苗,會帶來其他後遺症。

實際上,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局部的紅腫熱痛、發熱、過敏等,一般都比較輕微。而過敏等比較嚴重的情況,發生率很低,對大多數人來說,疫苗是安全的。

疫苗產生的不良反應,多發生在接種後的 24~48 小時內,後期再發,或者產生後遺症的可能性很小。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問:如何確定是否接種了不合格的疫苗?萬一接種到涉事的百白破疫苗怎麼辦?

答:家長可以查看兒童預防接種證上的百白破疫苗接種記錄,對比疫苗生產企業和批號,也可以諮詢當時的接種單位。

疫苗接種記錄中,標註了疫苗批次和企業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百白破疫苗需分別於 3、4、5 月齡和 18 月齡各接種 1 劑次,共接種 4 次。

正常來說,完成 4 次接種的兒童可得到較好的保護效果:

  • 預防典型百日咳的效力約 85%;
  • 破傷風的保護效力為 80~100%;
  • 接種 3 次以上,對白喉的保護效力約為 95%。

被爆出的兩批次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合格,可能影響免疫保護效果。

家長如果確定孩子接種的是涉事的百白破疫苗,可以結合孩子接種的次數和批次情況,向當地疾控部門或接種單位諮詢,看是否要繼續補種。

兒童預防接種證的第一頁

標註了孩子戶口所屬接種單位的電話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問:孩子還沒接種百白破疫苗,能打嗎?

答:能打。

百白破疫苗能有效預防三種危重疾病,目前出事的批次只有這兩個批次,其他批次暫無問題。

而且,之前涉事的百白破疫苗已經停止接種,所以再去打的話並不會遇到,各位家長並不必太過擔心。

千萬不要因為擔心疫苗有問題,就不給孩子注射。

如果家長實在有疑慮,可以優先接種聯合疫苗,或者選擇其他更加信賴的企業生產的疫苗。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疫苗打還是不打?

面臨國內排位靠前的疫苗生產企業被曝出諸多問題,動搖的是人們對國產疫苗的信任。不過,是否就因此乾脆不打疫苗呢?

當然,不能因為某些公司某些批次疫苗出現問題,而“因噎廢食”,這樣傷害的是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歷史上,在英國就曾發生過大範圍的“疫苗抵制”,結果無一例外地導致疫情的爆發。

2000年,我國實現了消滅脊髓灰質炎的目標。2014年,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降至0.32%。2017年,甲肝報告發病率由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前的5.98/10萬降至1.37/10萬,降幅為77.1%。多種疫苗針對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和食品一樣,疫苗也存在一定製備風險,在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問題疫苗”。

疫苗需要打,但是疫苗事件發生之後,如何打,怎麼打,變成了很多人憂愁、擔心的問題了。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破碎的信心如何拾起?

這幾天,公眾都沉浸在各種問號加感嘆號中。

顯然疫苗事件已經嚴重傷害了國人信任的心,疾控專家們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在朋友圈,很多朋友都曬出了詢問進口疫苗的情況,在一些社交網絡上,也有些人也在質疑接種疫苗的必要性了。

有朋友評論說,多年來,國產疫苗積攢的一點點信任正在被摧毀。在山東疫苗案後,多位專家表示,國產疫苗的發展歷程並不容易,對於監管也是非常嚴格,批簽發都有一套正規的流程,包括後續對運輸過程中的嚴格監管。事實上,疫苗對於疾病的預防非常重要,如因為乙肝疫苗的接種,使得中國乙肝患者大為減少。

但是,問題還是又出來了。

有人做出了對比,與國外的藥企尤其是生產疫苗的企業做出了對比,他們相關此類的報道非常少,即便是報道出來了,也會看到隨之而來的重重的懲罰。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國外對於故意造假藥的懲罰力度

在美國,對於假藥的打擊更是毫不留情:為了確保藥物的安全性,美國法律規定其每包藥品都能通過其包裝追溯到其原產地。

英國則更加嚴格。以著名的輝瑞製藥公司為例,只因涉嫌高價出售癲癇藥物,輝瑞公司在2016年收到英國市場競爭監管局(CMA)的鉅額罰單,處罰金額整整高達8420萬英鎊(約人民幣7.33億元)!

2018年1月份,菲律賓衛生部部長杜凱提到:“根據流行病學部門1月10日發佈的登革熱觀測報告寫道,有17個案例中,其中有4人是因登革熱休克而死。” 賽諾菲登革熱疫苗不得不退還未使用的疫苗貨款,並退還第四季度收取的8700萬歐元的費用。2月5日菲律賓眾議院舉行了關於登革熱疫苗事件的第四次聽證會,期間有議員詢問菲衛生部官員,賽諾菲公司是否負有刑事責任。

而在日本,有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其造假、製造偽劣產品的企業代價非常高,比如一旦發現造假偽劣產品,企業負責人被罰沒得幾乎傾家蕩產,而且不準再進入這個行業,所以其國人們對自己國家生產的東西信任度很高。

與藥物不同的是,因為疫苗是起著預防的作用,是否起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有的信任只能建立在疫苗本身合格上,所以這道關卡如何把握,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此次即將破碎的信心該將如何拾起?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2010年,山西交口縣高長宏一家成了媒體筆下的 “中國最倒黴家庭”。一家人的遭遇用短短的幾十個字就能概括:2006年,4歲的大兒子注射乙腦疫苗後,得了乙腦。2008年,1歲的小兒子喝了三鹿奶粉後,患上結石。如今,十年光陰流過,一家人的生活好像重回平靜,然而揮之不去的隱痛和恐懼仍然不時冒出頭來。

真的很痛心,不得而知,這樣的家庭還有多少?

而令國人真正寒心的又何止被曝光的這些問題,假奶粉、假疫苗……還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傷害,我們孩子的未來還要經歷多少磨難,才能健康長大?

據統計,中國每年疫苗預防接種達10億劑次。這是個驚人的數字,按照官方公佈的疫苗不良反應概率是百萬分之一到二,從大數據來看,也許這個數微不足道,但對於每個不幸的家庭而言,卻是百分之百的苦難。

我們不批判我們生活的有多忐忑,但我們可以多做些選擇,選擇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給孩子提供更安全和健康的成長空間。

疫苗背後,擔驚受怕後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作為發展中國家,也許我們還存在許多需要成長進步的地方,對發達國家好的監管措施我們借鑑,不好的我們摒棄,真誠的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

點擊“瞭解更多”進入移民評估系統,免費測試你最適合的移民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