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方法判斷我們的生活真實與否?

現代計算機技術極其複雜,而量子計算的出現使其更加複雜。通過這些強大的機器,我們將能夠大規模地模擬更加複雜的物質系統,其中可能包括完整的生物體,甚至人類。但是,為什麼要在這裡止步不前呢?

這一想法並沒有它聽起來那麼瘋狂。最近,兩位哲學家表示,如果我們承認電腦硬件最終會變得極為複雜,那麼,我們很有可能已經是一種“先人模擬”,即未來人類對過去的虛擬重現的一部分了。同時,三位核物理學家以“所有科學程序都要做出簡化假設”這一觀念為基礎,提出了一種檢驗這一假說的方法。他們認為,如果我們活在一個模擬之中,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檢測出這些簡化假設。

是否有方法判斷我們的生活真實與否?

然而,這兩種觀點,無論從邏輯角度出發,還是從實證角度出發,都只是留下了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模擬之中的可能性,無法指出真實生活和模擬生活的區別所在。不過,即使我們不生活在一個模擬世界中,核物理學家們提出的模擬實驗的結果也依舊可以得到解釋。因此,這一問題仍懸而未決:是否有方法判斷我們的生活真實與否?

是否有方法判斷我們的生活真實與否?

我們都知道,在未來的某一時刻,人類會不復存在。或許我們會完全滅絕,沒有進化的後裔,也可能會有一種或多種後人類物種作為我們生命的延續,但是我們人類終會消失。然而,如果未來我們確有後裔,他們或許會有興趣創造先人模擬,即由有意識的人類居住的虛擬宇宙。如果創造這種模擬的技術足夠普及,模擬人類便會大幅激增,以至模擬中的第一人稱經驗會比在現實中確實存在的第一人稱經驗要豐富得多。

是否有方法判斷我們的生活真實與否?

如果你偶然發現,你自己有親身意識經驗,一個有趣的問題便產生了:你如何才能知道你到底是人類本身,還是一個先人模擬,尤其是在後者大大多於前者的情況下?哲學家尼克·博斯特倫提出了一個思考這一問題的框架。他認為,以下三種可能必居其一:第一,人類或者類人物種在取得模擬技術之前就滅絕了;第二,“後人類”文明對創造或使用這一技術興趣寥寥;第三,我們“可能”就是一個模擬的一部分。我說“可能”是因為,在同等條件下,一個意識經驗就是模擬經驗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其他兩個可能性(滅絕說和缺乏興趣說)不成立,那世界上就會有數量極為龐大的模擬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