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天一次大便,正常嗎?

溫馨5


我是“一路童行”兒童的健康顧問

寶寶的排便次數沒有統一的規律,相對於關注寶寶的排便次數,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寶寶大便的“性狀”,在大便上更能直觀說明一些問題。

通常每餐之後一次或每日數次或多日一次都屬於正常,只要這個多日不是太誇張,比如1週一次這肯定是有問題的。


不同餵養方法,寶寶的排便也不同,一起來看看吧


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通常呈現金黃色,質地稀糊或軟軟的,有奶酥的顏色及相撞,氣味微微帶一點酸味或乳酸味,有時便便中還會混雜一些白色顆粒,這都是正常的。


寶寶吃完奶胃部都裝滿奶水,即引起腸道蠕動而有便意,稱為

腸胃反射性排便,這是正常生理現象,不是家長想的拉肚子噢。

還有就是母乳是易消化吸收的,很多情況下都沒有殘渣存留,所以較少形成大便。

所以大便的次數並不是特別重要,只要寶寶排便時沒有很困難的現象,生長髮育正常,都是不用太過擔心的。


奶粉餵養

奶粉餵養的寶寶,便便通常呈現黃色、黃棕色、淺綠色糊狀或是條狀軟軟的。

這裡提醒家長一下:不是每一種綠色的便便都是異常情況。


造成綠色便便的情況

  1. 可能與寶寶進食有關,比如含鐵高的食物、綠色蔬菜

    較多

  2. 可能因為寶寶進食後,膽汁沒有完全代謝

  3. 消化不良的情況也有可能導致綠色便便

而這樣的綠色便便可能形狀就會改變,比如出現一些奶瓣或是寶寶腹部不適的情況,這種情況我們需要用益生菌幫助寶寶改善消化

接著上面講,奶粉不同於母乳,會出現蛋白分解,所以便便會很醜,也會出現較大白色顆粒。每個寶寶胃腸的蠕動對飲食的反應程度不太一樣,所以只要寶寶的便便不是水稀稀的或是很乾硬,都是正常的。


添加輔食後便便會改變形態

當給寶寶添加輔食後,便便時不時會摻雜一些未消化完的食物顆粒,這是正常的,不用擔心,還有就是可能有的便便中會出現白色顆粒或是粘膜時,這是因為排出乳中未消化之脂肪及腸內受刺激分泌的粘液。

只要寶寶食慾、生長狀況良好,是沒有大礙的。


所以說,因人而異,只要寶寶飲食、生長髮育正常,是不必為寶寶排便次數擔心的,我們可以時不時的關心便便的性狀就好。


覺得本文有用可以點贊、分享,有疑問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各位的問題,關注“一路童行”瞭解醫學更多知識。


一路童行


您好,如果寶寶大便是軟的,顏色黃黃的,大便時不痛不哭,那就是正常的。

寶寶的大便是否正常,不看次數,而是看性質,只要性質好,一天幾次或者幾天一次,都是正常的,當然,這也不能太離譜,如果20天才拉一次大便或者大孩子一天拉個7-8次,那也需要去檢查下,看是否有問題。

怎麼看大便的性質是否正常呢?從性狀和顏色區分,從下面這個圖,大家可以區分下性狀正常和異常的大便:

性狀可以理解為性狀,如果是嬰兒,那糊狀便是正常的,就是上圖類型6所示的樣子,含水較多;隨著生長,含水量會減少,兒童和成人是香蕉狀便(就是下圖中的類型4,標香腸樣的)是最適合的。

如果寶寶的大便是類型1,好幾天不大便,並且大便時候有難受表現,那可以診斷便秘啦。

如果1歲以上寶寶的大便是類型6、7這個樣子的,提示大便比較稀,如果長時間這樣,即使好幾天拉一次,也得看下。

然後看顏色:

上圖是大便比色卡,如果孩子大便是1-6樣子的,那是不正常的,因為太白了,這提示孩子幹髒或者膽道有問題,圖片中7-9是正常的,是黃色的或者稍綠色的大便。
除了上面的顏色外,如果孩子大便是黑色、紅色的可能也有問題。
黑色大便可能和孩子吃了含鐵多的食物有關,比如吃了動物血製品,鐵在大便中表現為黑色,但是也可能是孩子上消化道出血,自己的血導致的,如果孩子黑色大便,很不舒服,立即去醫院。
紅色大便可能和吃了紅色食物有關,比如火龍果,但也可能是消化道下段出血,也可能是肛裂,這個也要好好檢查下哦。
如果孩子大便性質沒問題,大便時不痛,孩子生長髮育也挺好的,那就不用擔心了,就是正常的。

兒科醫生孔令凱


寶寶幾天一大便,只要精神好,能吃能喝能睡能玩沒有不舒服,就一般是正常的。我家寶寶就是三四天一次大便。從小時候開始就是這樣,一開始也比較緊張,後來發現他也沒什麼異常,慢慢就放鬆了。

寶寶即使是兩三天沒大便,只要大便的質地不是乾硬的、顏色也都正常,那麼也就不用太糾結這個次數問題。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因為沒有太多的食物殘渣刺激,那麼也有可能是三四天甚至五六天大便一次。

如果寶寶已經比較大的寶寶,已經開始正常的飲食,好幾天才大便一次,大便的時候痛苦哭鬧,大便乾硬,甚至伴隨有肛裂,鮮血等,那就是便秘了。便秘的話需要找到原因,然後對症治療。有的寶寶不喜歡喝水,水分攝入過少,有的寶寶吃肉蛋奶太多,蔬果太少,導致了輔食搭配不合理從而引起便秘,那麼就需要調整飲食上的習慣。

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含有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比如芹菜,韭菜等等,它們可以刺激腸道的蠕動。如果嚴重便秘的話,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藥,服用乳果糖或者使用開塞露。


婦產科女司機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寶寶幾天一大便正常的,寶寶不會像大人排便有規律,他們往往會不按常理出牌,想吃就吃,想便就便,一天好幾次便便或者好幾天一次便便,都很正常——能吃能喝能睡能玩沒有不舒服,就是正常。(一般來說,寶寶的很多情況如果都是這樣,那就都正常,爸媽不用太擔心。)

所以,爸媽首先要觀察寶寶的生活情況,沒必要非和自己一樣每天一便才正常,有的寶寶雖說兩三天沒大便,但一旦大便了,質地、顏色都正常,也有的寶寶每天都大便,但質地顏色都有點異樣,也不是沒可能。不用太糾結這個次數問題。

不過作為媽媽,小南也知道光這麼說,爸媽肯定放心不了。

如果你家寶寶還小又是母乳餵養,三五天才便一次的話,很大的可能是攢肚。說白了就是胃腸裡的食物殘渣太少,沒法刺激直腸排便,便便就會滯留,排便也就會從原來的一天N次變成N天一次。

這種情況是暫時的,過一兩個月就會好轉,爸媽不放心的話,平時可以多給寶寶按摩按摩肚子。

如果你家寶寶已經是大寶寶了,好幾天才大便一次,大便的時候還很痛苦,大便還又乾又硬的,那就是便秘,這裡就有水分攝入過少、輔食搭配不合理、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家庭遺傳性便秘等原因,需要有針對性地調理,一般性便秘問題都不大。

嚴重便秘的話,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藥,開塞露的使用也要諮詢過醫生。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新生兒出生第一週正常的大便次數:第1天,1次,排胎便;第二天,2-3次,排過渡便;第3天,3-4次,配方奶餵養的1-2次,質地粘稠;第4-7天,每天排便4-6次,有時候10次,大便金黃色、糊狀、無明顯臭味。

配方奶餵養的大便每天1-2次,質地幹、淡黃色、常帶奶塊、臭。混合餵養的,每天4-5次以下,呈暗褐色質地軟,有明顯臭味。如果大便次數增加、色綠、帶粘液或膿血、或灰白色,應到醫院及時就診。

到第二週,排便基本規律,每天排便3-5次,或每次喂完奶大便一次。

第2個月的時候或者更晚,母乳餵養的嬰兒會出現1周或更長時間才大便一次。這是由於嬰兒消化系統逐漸成熟,而且母乳消化吸收利用高,所剩殘渣少,所以排便量也少,俗話講為“攢肚”,這時候寶寶不一定是便秘,只要大便是軟的、體重平穩增長,就沒問題。吃奶粉的嬰兒還會保持每天至少排便1次,如果達不到每天1次排便,且排出的大便堅硬,排便費力,就可以發生了便秘,及時就醫。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寶寶幾天一次大便是否正常是要分情況的。要依據寶寶的大便情況來判定,因為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身體的一些生理機制發展還未完善,如果孩子拉大便的時候沒有表現出困難的表情,而孩子的大便軟硬適中,那麼這種情況下是正常的,因為小嬰兒的排便系統還沒發育成熟,所以幾天一次大便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寶寶厭食,而且拉的出大便過硬,在拉的過程中表現出痛苦的表情,還伴有腹痛的話就屬於不正常的現象了,這證明寶寶有可能是便秘。

如果寶寶出現不正常的便便現象,父母就應該重視了,因為健康得從小時候抓起。如果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有便秘的現象的,這裡有一些建議可以去改善。一、新生兒應該儘量少食市面上的奶粉,多餵養母乳,因為新生的寶寶消化能力還不夠好,奶粉寶寶消化得不太到位,而母乳中的乳清蛋白有助於寶寶的消化,會對緩解寶寶便秘的狀況有很大的幫助。二、給寶寶補充適量的水份,比如平時可以餵食一些果汁蔬菜汁,刺激寶寶腸道蠕動,幫助消化。

當然如果寶寶的便秘情況過於嚴重,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去檢查,經過了醫生的診治,若是沒有大的問題,就可以放心了。若是便秘的話,就按醫生所建議的去做,就可以緩解寶寶的便秘情況。

三甲醫院工作近10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尤其新生兒常見疾病及危重症的診療。


醫聯媒體


首先,我們講一下,便便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每天吃的東西,由胃消化後,靠小腸來吸收食物的營養,小腸吸收完營養後所剩下的食物殘渣,再通過大腸提取少量水分,最終在大腸內形成糞便,將其排出體外。

科學研究表明: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其排便的次數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

三個月後,有些寶寶的排便次數會僅達到一天一到兩次。甚至隨著寶寶長大,有些5-6天才排便一次。

其實,這些情況都很正常。

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排便次數並不影響寶寶的健康,影響寶寶的健康的是便便的性質和顏色。當然,如果你家寶貝一天腹瀉六七次或者二十多天才排便一次,那就另當別論了!

那麼,我們如何分辨寶寶的便便健康與否呢?

健康的便便

1.看形狀:

健康的便便應該是香蕉狀,含水量60%-75%。

少於最低含水量,則呈堅硬圓筒狀,排出較難,有便秘的徵兆;

多於最高含水量,則不成形,為稀泥狀,有腹瀉的徵兆。

2.看顏色:

健康的便便呈黃色或者黃褐色。

以蔬菜為主的人,顏色較淺;

以肉食為主的人,顏色較深,通常呈褐色。

3.看量:

健康的便便直徑為2-3釐米,長度約15釐米,重量100克左右。

4.聞氣味:

無異味或單純臭臭的味道說明腸道健康;刺鼻的酸臭味、焦臭味則說明腸道有相應的病症。

5.看時間:

正常的排便時間應該在5-10分鐘,排便的感覺要無抵抗感或壓迫感。

時間太長、太短都不好!

以上就是關於便便的學問,雖然有點重口味,可是它關係到您寶寶的健康哦!


樂觀佰愛


 


寶寶每天拉三四次是正常的。

普及一下不同階段的寶寶拉大便情況。

  孩子出生之後,體內的食物的消化就需要藉助排便的方式排洩。不過,不同時間段的寶寶排便的次數也是有些許的差異。這些差異也不僅僅表現在排便的次數,還會表現在便便的外形。

  1.剛出生的寶寶



  孩子剛出生之後,還沒有攝入過多的食物。一般情況下,寶寶在母親的體內時,會食入一些羊水以及脫落的上皮細胞,還會有一些胎毛等等。因此,這個階段的寶寶一般會排出胎便。胎便的顏色一般是深綠色或者是黑綠色。孩子還沒有吃一些鹹味的食物,因此,排出來的糞便還沒有臭味。這個時期的孩子,正常情況下會排便三次到五次。若新生兒出生一天之後,還沒有出現排便現象。新手爸媽要立即瞭解寶寶是否出現糞便梗塞的情況,這是需要及時醫治的。

  2.出生一週的寶寶



  嬰兒的胎便排完之後,就會逐漸的過度到普通寶寶的糞便。孩子在四個月以內,一般是以母乳餵養為主。因此,胎兒的糞便會呈糊狀,比較稀。有時候也會出現膏狀,顏色方面一般是呈金黃色,有酸味,不過還是沒有臭味。這個時期的孩子一天之內會排便兩到四次。因此,剛剛出生的孩子,排便次數會比較多。等到出生一週後,孩子的排便次數會比較穩定。這也是由於寶寶食用母乳之後,母乳消化比較快,飲食以母乳為主,比較單一,因此寶寶的排便會比較穩定。

  寶寶大便幾次正常之餵養方式不同的寶寶

  孩子所吃的食物也是關係到寶寶的消化問題。有些媽媽的母乳充足,就可以讓寶寶只喝母乳,在寶寶四個月以前就可以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要是媽媽母乳分泌不足的話,就需要準備其他的乳類食物。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寶寶所食用的食物和排便之間的關係。

  1.喝配方奶粉的寶寶



  當媽媽的母乳分泌不足時,媽媽們會為寶寶準備配方奶粉。配方奶粉類似於牛奶,因此寶寶食用配方奶粉之後,糞便就會發黃,比較硬。這就是有些媽媽說食用配方奶粉會使寶寶上火的原因。因此,可以讓寶寶適當的飲用一些水。要是隻是喝牛奶的話,我們也不建議寶寶食用加糖的牛奶,否則寶寶的糞便很容易變得疏鬆。食用配方奶粉的寶寶一天的排便次數在2到3次左右。

  2.母乳餵養的寶寶

  要是母乳量充足的話,寶寶就可以實行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的寶寶糞便一般是呈粘稠型的。有些糞便也會有綠黑色。母乳餵養的寶寶排便會比較規律,一般一天會兩到三次,有時候會多幾次,不過一般都是處於穩定狀態。有經驗的媽媽一定知道吃母乳的寶寶比較不會出現便秘現象。因此,母乳餵養的好處不只是由於營養充足,在調理寶寶的消化問題上也是有一定的作用。


我已非昨日


如果寶寶是純母乳餵養,拉出來的大便是軟的,排便比較順利寶寶沒有出現疼痛哭鬧,平時也沒有腹脹哭鬧等情況,那麼這種情況是正常的,民間管這種情況叫“攢肚子”。這是因為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品,在消化道內母乳絕大部分都能夠被吸收,食物殘渣很少,因此形成的大便也比較少。寶寶隨後添加輔食後,大便量會逐漸增加。

一般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喂水,因為母乳或配方乳裡80%以上都是水分,所以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不會輕易缺乏水分的。6個月以下寶寶胃容量還比較少,如果喂太多水,相對奶量攝入就會減少,從而導致大便量也會減少而使大便次數減少。這點家長要特別注意。

如果拉出來的大便是乾硬的,排便時哭鬧、排便困難,這種情況即屬於便秘。便秘時,四五天仍未排便則需要外用開塞露通便以減輕寶寶的不適症狀。平時多順時針按摩撫觸腹部以促進腸蠕動。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飲食要注意禁忌辛辣刺激性和難以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多喝水。寶寶也可以嘗試服用益生菌調理胃腸功能,或考慮使用乳果糖等藥物。如果經過上述處理便秘症狀仍沒有好轉,或同時辦法腹痛等症狀,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懸壺小兒科


幾天拉粑粑,還是一天拉多次粑粑,不管寶寶月齡大小,只要寶寶便便有些規律,並且精神狀態好,寶爸寶媽就不用太擔心。

我寶寶現在6個多月,全奶粉餵養。滿月前基本是一天拉3-4次,滿月後就一天或兩天1-2次,5個月左右開始就一天1次而且固定在她早上醒來後就會拉一泡粑粑。

我寶寶期間也有碰到過幾次連續3天左右沒拉粑粑,但是精神狀態一直都不錯,醒來的時候也都很有活力。然後朋友的寶寶,在3月齡前碰到過的10天都沒拉粑粑的,但是寶寶期間狀態都正常,其實是攢肚了,後面第11天就拉了。這種情況的寶寶有很多,有7天不拉的,有半個月不拉的。

如果寶爸寶媽不放心,可以給寶寶吃點益生菌,推薦康萃樂,屬於保健類的益生菌。媽咪愛是屬於藥用類,建議寶寶腹瀉腸胃不適時吃媽咪愛。

然後關於寶寶粑粑顏色的問題,有時候會碰到寶寶粑粑顏色不大好,也不太擔心,吃點益生菌就好。只要寶寶體重身高正常生長就ok。如果長期顏色都不好,就長期吃益生菌。我寶寶就是個例子,出生第11天左右粑粑顏色就開始便綠,後面一直都是偏綠色,期斷斷續續吃了幾次媽咪愛也沒什麼效果。後面就長期吃保健類的益生菌,吃了2個月左右,粑粑終於恢復漂亮的黃色。期間生長髮育都一切正常,現在6個多月體檢,體重有18斤。

上面是我可愛的寶寶照片,嘻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