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平台良性清盤都難,到底是誰在爲投資人著想?

最近,P2P暴雷潮,每天平臺暴雷或清盤成常態,僅七月前兩週就有幾十家平臺停擺。

由於整個行業面臨流動性危機,有些中小平臺頂不住壓力,轉型、清盤、退出是為數不多的選擇。

P2P網貸平臺良性清盤都難,到底是誰在為投資人著想?

但在實際過程中,退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因為金融不像是其他行業,發個公告退出就完事,還涉及到諸多投資者的資金,債權債務的關係,有借款期限等問題,且近年來P2P剛性兌付深入人心,一旦出現清盤退出,投資者難以接受損失等,問題比較複雜。

最近,一家P2P想良性退出但卻退不出來。

據這位平臺原合夥人介紹,平臺做了幾年抵不住這輪的流動性危機,有的項目逾期了,只能選擇良性清盤。“平臺的資產是夠覆蓋的投資者資金的,但是債權的回收、催收是要時間的,也就是說兌付要等待,平臺發了清盤公告後,有些投資人接受良性退出,有些投資人不幹了。”

其實這很好理解,投資者被最近的暴雷潮嚇壞了,現實中有些平臺表面良性清盤變成惡意倒閉,投資人認為錢拿不回來自然而然會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報警,警方立案了自然就要抓人,不管你是不是良性退。

上述合夥人認為,如果能良性退出,平安降落是最好的辦法,“能良性退出不去追究所謂刑事責任是利好投資者的,否則走刑事,一審幾年,最後給老百姓什麼都不剩了,而且浪費大量的公共資源。”

有平臺人士感嘆:現在輿論一直說保護投資人和借款人,但現在平臺情況有變,環境不好,有些借款人太精,投資人也極端,平臺左右為難。

P2P網貸平臺良性清盤都難,到底是誰在為投資人著想?

銀行有錯嗎?學叔認為沒有。這並不是在為存管銀行開脫,因為在任何一個金融投資行為裡,每個參與主體各有分工,然後各司其職。

那麼除了跑路的平臺主,誰還負有責任?恕學叔直言,協會或許難逃其咎。包括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國家互聯網金融科技委員會等形形色色的協會。

這些協會在收取了會員單位如此之多的會費之後,為什麼會淪落成一個只懂得宣傳會員正面形象的聯誼組織?協會的自律性體現在哪裡?一直反反覆覆說已搭建的風控數據預警體系,為什麼並沒有起到預警作用?協會針對借款人建立了黑名單,那針對平臺眼花繚亂的股權變更與神出鬼沒的資金掮客,有沒有建立異常信息數據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