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洛河,从远古流来

张建华:洛河,从远古流来

洛河,她从远古流来。

洛河是我的家乡--洛南县的一条大河,是养育洛南儿女的母亲河。洛河发源于洛南县洛源镇黑樟村的秦岭之中,一路向东进入河南,最后在洛阳附近汇入黄河。洛河算是黄河中游的一条大的支流之一,流域面积大,绵延千里,水量丰沛,滋润着两岸千千万万的民众。

我的家乡在柏峪寺镇薛湾村,洛河到这里变得宽阔起来。每当回到家乡,我便急不可待地去看洛河,站在摇摇晃晃的钢丝吊桥上,我看见她那闪闪发光的浪花,从远方哗哗而来,在我面前留下一片永生难忘,挥之不去的蔚蓝。她蓝的那样晶莹,那样剔透,那样纯粹,那样叫人惊心动魄!像一匹刚刚抖开的蓝缎子,像满河跳荡不息的蓝色水晶,像融化了商洛深秋蓝的不能再蓝的天空,纯净的像孩子那一尘不染的眼睛。

每当身心疲惫,心灰意冷,我都会向这条圣河顶礼膜拜,用她那清凉的河水洗涤我身上的尘埃和整个的灵魂,我的心就会变得宁静而纯粹,眼前就会变得敞亮,希望就像河里的浪花一样闪闪发光,像一盏盏点亮的明灯,指引着我一步一步的不断向前。夜晚,我枕着洛河做着蓝色的梦。每当生活上,感情上受到伤害的时候,总是要来到洛河边久久地漫步凝思,把满腔的心思投向她蓝色的波浪。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洛河是我们儿时的乐园。夏天,我们在河边割草摸鱼,捉蝴蝶,像鱼儿一样在河里打江水。河的对面有一片桃树林,每到春天,刚刚长出新芽的枝杈上,竞相绽放的桃花一兜噜一串串姹紫嫣红,争奇斗艳。那白的如雪,粉的如霞,红的似火。那时候,我就会望着哗哗的流水展开遐想,在皓月当空的晚上,织女们穿着飘飘逸逸的衣裙从天而降,钻进桃树林里,脱掉美丽的仙衣,然后跳进河里清洗着美丽的胴体,在皎洁的月光下,在柔柔的河水里,她们是那样的美丽,我多么想把她们的仙衣藏起来,让她们飞不回天上,留在洛河岸边,教人们织出美丽的锦缎,让洛河岸边的人们穿上美丽的衣服。夏天到了,村里的姐姐、嫂子们忙完农活,经管好她们的蚕宝宝,然后脱掉衣裙置于河坝上,跳进清凉的河水里,在明亮的月光下,她们的身材是那样的妙曼,她们的头发像瀑布一样飘洒在腰际,她们互相撩水玩耍,刹时,嬉闹声,欢笑声,混成一片。这一美丽的图画,使我突然顿悟,姐姐、嫂子们不正是上天派来的仙女呀!她们美丽,温柔,勤劳,能养蚕、能纺线也能织布。在欢笑声中,我们几个调皮的孩子趟过河水,来到河对面,偷偷地钻进那片诱人的桃树林里,把一颗又一颗尚未成熟的桃子摘下来,装在早已准备好的包里,悄悄地又游过来,大口大口地嚼着比仙桃还要好吃的美味,姐姐们看见孩子们祸害人而准备责骂时,谁知"刷"地一声,我们已经躲进绿浪滚滚的麦田里了。冬天,孩子们在冻得实实的河面上滑冰溜滑滑。洛河,她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使我们在那物质困乏的年代,快乐的成长。

张建华:洛河,从远古流来

洛河,她不是永远静静地流淌。夏天暴发山洪的时候,她一改往日的宁静温柔,变得暴戾疯狂。人们都会站在河两岸观看滔滔河水犹如猛兽一样在河道里咆哮怒吼,横冲直撞,巨大的浪头能把斗大的石头冲的东倒西歪,甚至在河床里像皮球似的翻滚。于是,有的河提被冲毁,大水退去,河里的鱼儿也被冲上岸,螃蟹横七竖八的在岸上乱跑,大人小孩胳膊上挎一篮子,就在岸边捡拾,这些东西就成了人们盘中的美味。有一次,我们居然捡到一条长着娃娃手脚的娃娃鱼,它叫的声音像娃娃啼哭,我们很害怕,就给它的身上系了一根红头绳,以辟邪,等大水退去,河水变清,把它放进了河水里放生。我们希望它像童话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金鱼一样灵性,能给洛河两岸的人们带来好运。有时候,我们还能抓到乌龟,听大人说乌龟肉是花红绿蓝的,不能白天吃,只能晚上吃,听了这话,女孩子们对乌龟有一种恐惧,更别说吃它的肉了。这些逸闻趣事至今都难以忘怀。近百年来,洛河最大的洪灾是1968年夏天和1998年8月28日,这两次特大洪涝,冲毁良田无数,它冲毁人们的房屋牲畜,使多少人流离失所,甚至在洪水中丧生,它发怒时,使洛河两岸的人们胆战心惊,日夜不安。

现在,在我心里她已经不是一条普通的河了,我想一层层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更深的了解她深厚的历史氛围,感染她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积淀。于是,我翻阅了《洛南县志》,又阅读了何慧娟老师的《洛南民间故事集粹》,跟随着刘剑锋老师的《千里走洛河》,努力搜寻和阅读有关历史,文化,传说,故事和歌谣,洛河那神秘的面纱一层又一层的被掀开,她那饱经沧桑的容颜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从此,我对洛河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亲近了!

提起洛河的美丽传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仓颉造字”。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不管记啥事都用绳子打个结。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天长日久,那一串串大大小小的绳结,谁也说不清都表示什么。黄帝思虑再三,觉得光依靠结绳记事还是不行。他和仓颉商量,仓颉说,听说秦岭以南山高谷深多有神灵出现,那里的部落有一种更聪明的记事方法,咱们不如去看看。于是,黄帝和仓颉,翻秦岭,过洛河,一路南行进入上洛地界。他们来到洛南保安的阳虚山,这里坡势平缓,森林如盖,草木茂盛,河流交错。黄帝不由得心生欢喜。黄帝和仓颉住在阳虚山的石洞里,白天狩猎捕鱼,晚上观星赏月,倒也逍遥自在。转眼已是秋天,漫山绿树变黄叶,山风也一日紧似一日。寻找新的记事办法还只是一个设想。黄帝惦记部落诸事无人照管,只好把造字的事情托付给仓颉,自己带领一行人先回部落去了。黄帝走后,仓颉一点也不敢耽搁。他仰观日月星辰之变,俯察地里山川之理。早望朝晖,暮观落霞,鸟儿在雪地上走过的爪痕,草鹿奔跑时留下的蹄印,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在他丰富奇特的想象中,好像都是会说话的活物,他把看到的、想到的、领悟到的一点一点用石块,树枝,在所住的石壁上刻画成图形。这种开天辟地的事情太难做了,仓颉陷入一种走投无路的境地。

仓颉的执着终于感动了天帝。一天夜里,仓颉沉沉如梦。迷糊中,一个须发尽白的老人向他走来,把他引出洞外,指着山下滚滚东流的河水说:“看见那条河了吗?那是洛河。明天你去河边,那里有人要送你天书!”说完翩然而去。第二天,太阳刚从东方露出,仓颉就匆匆地下山。他立在河畔,周围连个人影也没有,只有河水哗哗啦啦的响声。一天就要过去了,仓颉望眼欲穿。他伫立在岸边,虔诚而恭敬,心里不停地呼唤着神灵。突然,他眼前一亮,远远地,一道灵光腾起,他急忙跪拜迎接。原来一只巨龟顺流而下,灵龟漂到他面前停了下来,神光遁去,灵龟化石。龟背上那神异的花纹,奇妙的图案,都好像在给仓颉以某种神秘的昭示。仓颉得到灵龟负书,神智犹如天启。他观星星如字,看云云成文。灵龟负书,仓颉受到启示,终于造出了汉字,苍天感动,鬼哭神泣。

仓颉造好字后,为昭示后人,就把这二十八个字刻在与阳虚山隔河相望的玄扈山石壁上。由于仓颉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先河,历来古籍多有记载。《洛南县志》等文献史料对仓颉在洛南造字都均有详实记载,历史事实证明,仓颉是中国汉字的首创人,洛河是中国文字的发祥地。

改革开放后,洛南县在县城南边馒头山上重建仓颉园,于红花绿草中点缀无数文化石,篆刻仓颉造字,成一大景观,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拍照留念,获益匪浅。"中华汉字故里,华夏文明摇篮",洛南当之无愧。当前,其二十八个兽蹄鸟迹石崖临摹拓片已成为稀世珍品,"仓颉造字传说"和"谷雨公祭仓颉典礼"已列入非遗名录,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洛河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劈山救母》的沉香就在洛州城南的蝗虫庙的南学念书,霹雳大仙带沉香在云蒙山上习武、授仙法。最后,又送劈山神斧,南上华山,打败二郎神,劈开华山救出母亲,一家人终于团圆。还有被明朝皇上错杀的忠臣巡抚,薛楼村的薛国用,因为错杀,皇上就赔一金头,薛国用的儿女们捧着皇上赐的金头嚎啕大哭:“我们不要金头!金头,银头,都比不上我大的肉头!”,清正廉明,为民请命的明朝张御史,都让后人心生敬意。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皓月当空的晚上,望着滔滔东去的洛河,似乎看到洛神翩翩灵秀的风姿!我看见洛神翩翩飞来,在洛河的上方,轻甩衣袖,袅袅起舞。魏晋失意落魄的曹子建笔下的洛河女神是洛河美的象征,她以其独有的精神魅力,千万年来吸引着无数英雄的华夏儿女为其竟折腰。

洛河,她从远古流来。从古至今,为了繁衍生息,洛河儿女们,与天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代代更替,终于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洛河,她咆哮过,呜咽过,欢快过,她不分四季默默地流淌着,大度地包容着,无私地滋润着。

很早以前洛河的文明史,就像隔着云雾看星星那样朦胧迷乱,洛河的文明似乎是一片空白。其实,洛河岸边的先民们,早已在这一带的高山和河谷,进行着农、牧、渔、猎的生活,挖掘洞穴,建造民居,制造了精美的陶器和各种生产生活用品。1990年在洛南尖角东河村洛河岸边发现的花石浪猿人遗址,把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几十万年。从地理位置上看,洛南县比蓝田县更靠近秦岭腹地,所以花石浪猿人应该比大名鼎鼎的蓝田人还要早20 万年的时间,蓝田猿人应该是洛南猿人迁徙而来。还有我的娘家柏峪寺镇薛湾村的猿人遗址,我曾多次来到位于洛河岸边北坡上的北窑里察看,站在洞口,望着夕阳下的洛河静静的流过,我想象着在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猿人是否也在夕阳下,站在洞口,望着静静的洛河沉思。

河流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她所创造的文化,这样的灵魂是清澈的,又是博大精深的。

千百年来,洛河沿岸生活着勤劳勇敢的人们。建国以来,洛南人民兴修水渠无数,较大的饮水工程为洛惠渠,谢湾和姬家河水库灌区,称为洛南三大灌区。灌区内渠道纵横,水源充裕,是洛南水利三大动脉。其中最著名的是洛惠渠灌区。建国前,梁塬人民深受无水之苦,吃水更比吃油难,梦想洛河水上塬。1957年中共洛南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根据群众迫切要求,作出兴修洛惠渠水利工程的决定。1958年9月5日动工。抽掉干部40名,民兵3000名,以军事编制组成洛惠渠工程战斗团。战斗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攀岩凿壁,先后打通鸡冠山、老虎岩、龙山岩、神仙洞等26座悬崖、29处峻岭。后来又动员万名劳力、百名干部开辟梁塬土渠工程。在工程进行中有16人光荣牺牲,6人因伤致残。这一水利工程,是洛南人民用智慧,用血肉之躯战胜自然,改变生存环境,成为洛南历史上感天动地的一大壮举,为洛南人民的子孙后代造福。七十年代,洛河儿女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使荒滩变良田,依靠双手,用最原始的生产工具,䦆头,铣,人力架子车,修河筑坝,移山改河,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使贫瘠的洛河滩变成了肥沃的万顷良田,从此,洛河两岸的人们再也不会为没有粮食而发愁了。

张建华:洛河,从远古流来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是洛河两岸变化最大的时期。现在洛南已成为一座传统和现代化相结合的旅游城市,浪漫的玫瑰小镇,美丽的音乐小镇,似迷人江南水乡的花溪弄,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洛河两岸的田野和村庄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地变化,美丽的新农村和造型美观的高楼,不断的从洛河湾的村庄中显现,一座又一座的洛河大桥像巨龙一样在一湾又一湾的洛河上腾空而起,给洛河两岸的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祝愿这条圣河越来越美好,两岸的人民越来越富裕和幸福。

洛河,她是洛河儿女生息繁衍的命脉,她是我心中的一条圣河,是养育洛南儿女的母亲河,不管经历多少沧桑巨变,她永远在静静地流淌着......

作者简介 张建华,女,洛南一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第五届商洛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热爱生活,酷爱文学,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抒发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