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名最成功的城市,改前無人知曉,改後聞名世界,知道是哪嗎?

黑妹李麗霞


縱觀中國歷史,在數千年的歷史歲月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更改城市名字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從建城之初一直沿用一個名字的的城市,可能只有成都、邯鄲、益陽、蓬萊等不多的幾座。解放之後,

大多城市還是沿用了清朝時的名字,但也有一些城市因為行政區劃分的需要更名。到了近些年,一些城市為了知名度,開始申請改名,甚至有追風之勢。

說到改名成功的城市不在少數,比如張家界市、都江堰市、武夷山市、襄陽市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單從現在的知名度就可以看出來,有的我們甚至已經想不起二十年前它們的名字是什麼。本文來討論一下城市為什麼熱衷於改名,改名後都會如預想一樣成功嗎?的確,有些城市因為改名,的確提升了知名度,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價值,但不是每個城市都可以通過改名就能改變城市的現狀,所以改名要理性,要從城市的發展綜合考慮

中國城市改名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迴歸歷史名稱,另一種是以當地自然風光或物產而命名。先說一下第二種,這類城市因為地處舉世聞名的風景區或者出產馳名中外的物產,而將本不知名的城市名字,改成風景區名或者物產名。這裡包括湖南大庸改名張家界市、四川南坪改名九寨溝、四川灌縣改名都江堰、福建崇安改名武夷山、雲南中甸改名香格里拉、雲南思茅改名普洱……名字的改變,的確讓城市知名度飆升,從原來的默默無聞,藉助原來的風景名勝或者物產,變得赫赫有名,同時也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當然,我個人認為也有失敗的例子——安徽徽州改名黃山。徽州在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安徽的“徽”便來自徽州,徽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可是80年代為了發展旅遊,強化黃山品牌,將徽州改名為黃山。我說的“失敗”,並不是沒有帶來經濟價值,徽州改名黃山,黃山的旅遊發展起來了,甚至以宏村、西遞為代表的古徽州村落也受到世界的關注,達到了政府預期目標,但這次改名讓那個充滿文化和歷史名字從地圖中消失,讓很多人缺少了對古徽州的認知。還好,徽州的文化還一直在延續,民間對徽州還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所以現在黃山又希望恢復“徽州”這個名字。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非常具有古韻的城市名字,但有的被延續下來,有的已經在漫漫歷史中改得面目全非。到了近些年,不少城市開始意識到歷史名城可以帶來的巨大價值,於是都蠢蠢欲動,比如合肥想改成廬州、棗莊想改成蘭陵、駐馬店想改成汝南、石家莊想改成常山、寶雞要想改成陳倉……不過,關於改名這種事國家也非常謹慎,不是想改就可以改,有的歷史上沒有固定隸屬地區,有的根本就是“斷章取義”,所以真正實現改名的只有襄樊改名襄陽、荊沙改名荊州、旅大改名大連等不多的情況。

瞭解中國歷史的人,都會知道“襄陽”這座軍事價值非常重要的城市,乃兵家必爭之地。建國後,原襄陽和樊城兩座城市合併,當時為了照顧兩座歷史名城的情緒,新城市名各取一字,名為襄樊。不過,因為文化傳承,民間一直要求改回原來“襄陽”的名字,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最終在2010年申請成功。與襄陽一樣的還有荊沙市,它也是由另一座歷史名城荊州與90年代因一句廣告詞而火的一塌糊塗的沙市合併而成,後來重新劃定行政區域時,為了為了擴大知名度,改回荊州。例外的可能是大連,建國初期旅順和大連合二為一,名為旅大,雖然旅順歷史更悠久一些,但是1981年更名時改為大連,而旅順成為大連下轄的一個區。

現在,還有不少城市因為改名帶來的利益的巨大吸引力,都想挖掘點與之相關的歷史、典故、文化、景區想變更名稱,根本不考慮後果和影響,只是期待改名帶來的經濟收益,其實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是“最懂蘭卡旅行的人”:斯里蘭卡小妞。


斯里蘭卡小妞


改名最成功的要數張家界了。改前名字叫大庸,試問全中國有多少人知道?改後國人不知道的不多,甚至享譽世界……

張家界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雲貴高原隆起和洞庭湖沉降區的結合部。特殊而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張家界的地形非常複雜。但是,地形越複雜,遊客越多啊,誰會去看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呢,不都奔著奇山異嶺去的嗎?

張家界境內有很多種不同的地貌,有山地、岩溶、丘陵、崗地和平原等,其中山地就佔了張家界總面積的七成以上。張家界極具特色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放眼世界都非常少見。僅有山不行,還要有水,張家界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是澧水和漊水。有水的地方才有靈氣,這話一點都不假。

張家界的美,早在七十年代末就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

1982年9月,張家界成立了國家森林公園,這是中國第一家。

1988年8月,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名單上,多了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名字。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這份榮譽可是一般景點能得到的。

2004年2月,世界上第一《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公佈,張家界的絕美風景榜上有名。

現在的張家界,旅遊資源在國內屬於一線。張家界形成了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包括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楊家界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四大寶中寶。

除了自然風景,張家界還是個多民族聚居區,有33個少數民族,擁有非常豐富的少數民族特色人文景觀,吸引了世界上大批遊客,在海內外的旅遊圈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風靡全球的電影《阿凡達》,就在張家界取過景。

86版《西遊記》的《三打白骨精》,很多經典的場面也是在張家界拍的。比如孫悟空被唐僧打發回花果山水簾洞,扮演小猴的就是張家界的中小學生。六小齡童還親自上陣,給孩子們做示範動作。

這就是張家界驕傲的底氣,可以說這是“老天爺賞飯吃”。你不吃都對不住老天爺。但是,在1994年之前,並沒有張家界市。很多人都忘記了張家界市之前的市名——大庸市。張家界,就是大庸的鳳凰涅槃。

因為這裡是古庸國的地盤,所以取名大庸。商周時,這裡又是荊楚的地盤,到了春秋戰國時的楚國,大庸屬於楚國的黔中地區。秦王掃六合後設置郡縣,大庸屬黔中郡慈姑縣。黔中郡實在太大,漢朝從黔中郡拆出武陵郡,慈姑縣拆分為孱陵、充縣。

到了三國爭霸時,吳景帝孫休把嵩梁山為天門山,武陵郡改名天門郡。著名的天門山,名字就是這麼來的。詩仙李白膾炙人口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寫的就是這裡。

之後,大庸的名字變來變去,直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把慈利州改回大庸縣,是澧州的轄縣。大庸還曾被湘西州管轄過,因為湘西北面積太大,需要一個地級市,1988年5月設立地級大庸市。

大庸成了地級市,實現升級換代,不過也出現一個問題。大庸的旅遊資源雖然豐富,但名氣反而不如境內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如果還叫大庸,對開發張家界的旅遊資源是很不利的。於是1994年,大庸這個地級市的名稱被張家界取代,向世界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絕代風華。

可這裡為什麼要叫張家界呢?這名是怎麼來的,似乎和張姓有關係?還真有關係。明孝宗的時候,也就是公元1488年至1505年,永定衛大庸所指揮使張萬聰鎮守大庸有功,朝廷決定賞他什麼。盤算來盤算去,就把某一片山地賞給了張萬聰,這片地就是現在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附近。張萬聰家族世代在這裡鎮守,人人都知道這裡是張家的地盤,慢慢的就把這裡叫成張家界了。


地圖帝


中國城市改名,舊社會之前的就不說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改名的城市就非常多,的確有一些城市改的非常成功,但能達到題主所言“改前無人知曉,改後聞名世界”要求的,想來想去,大概也就四川阿壩州的九寨溝(原叫南坪),湖南的張家界(原叫大庸)、成都的都江堰(原名灌縣)等幾個。而這些改名成功後之所以能“聞名世界”,全因它們均是世界著名自然和文化遺產所在地,且都是著名旅遊城市。

但有一個另類特例,那就是廣東寶安縣改為深圳市——聞名世界的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

而其它一些城市改名,都想憑藉旅遊的口碑亮出城市名片,也取得傲視群雄的效果,最典型的就是憑藉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秘境而從“中甸”改名而來的雲南迪慶州香格里拉市。但《消失的地平線》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人們更多的是願意相信詹姆斯·希爾頓所指的是四川稻城亞丁,雖然,稻城亞丁神秘秘境的所在地只是一個鎮,也叫香格里拉。一個鎮一個市,都叫香格里拉,而且分屬四川、雲南兩地,這種紛爭導致的結果,致使香格里拉市與 “改前無人知曉,改後聞名世界”的調性,在相當一段歷史長河中,至少還保持著一箭之地的距離。

當然,因大自然風景聞名於世而改名的,比如福建崇安改名武夷山,黑龍江德都改名為五大連池,安徽徽州改名黃山,四川峨眉改名為峨眉山,海南通什更名為五指山;因地方特產而改名的,比如雲南思茅改名普洱,四川渡口改名為攀枝花;因歷史典故而更名的,比如湖北蒲圻改名為赤壁;湖北荊沙改名為荊州,湖北襄樊改名為襄陽,遼寧鐵法改名為調兵山,陝西南鄭改名漢中……這些城市名字大部分改得都算成功,但有的就改的慘不忍睹,比如安徽徽州改名黃山。為什麼慘不忍睹?囿於篇幅就不展開了。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的確有很多城市因為改名而被嚴重“毀容”,除了安徽徽州改名黃山外,當下腸子都悔青的改名我記得大致有這些:長安改名西安;蘭陵改名棗莊;汝南改名駐馬店,廬州改名合肥,陳倉改名寶雞,石門改名石家莊,昭烏達盟改名為赤峰,哲里木盟改名為通遼……

還有哪些因改名而被嚴重“毀容”的城市?歡迎網友們補充。

(圖據網絡,僅為長文閱讀的隔斷,如有侵權聯繫後秒刪)


勒克兒


最成功的應該就是香格里拉吧。

記得年輕的時候看小說《消失的地平線》,看的異常激動。裡面描述的就是時間靜止的地方,香格里拉。後來中甸把自己改名為香格里拉,成為了最火爆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我覺得在改名最成功的地方里,中甸應該是最成功的。

另一個改名成功的地方是大庸,改名為張家界。過去這裡是土匪聚集的地方,非常猖狂,解放軍花費了很多努力才剿滅了土匪。但是這裡的名聲卻不太好,後來發現這裡風景很美,於是改名為張家界,有人說是張開懷抱的意思。但是不管怎麼說,改名非常成功,成為了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

另外比較成功的是四川的都江堰和九寨溝,前者過去名字叫灌縣,後者之前名字叫南坪縣,怎麼聽都不如現在改的好聽。

還有一個改名我覺得也不錯,就是旅大市改成了大連市,之前的名字確實有點拗口,還是大連比較好聽。

一個好名字對於一個目的地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昨天我還跟石家莊的朋友討論他們的城市名字,什麼時候改了。他說希望叫常山,我說希望叫白求恩,更國家化。


老遲


大家好,我是傑哥,頭條號:傑遊四方。說到中國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大多數都是由於這裡著名的景區而改名的,下面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1,張家界:原名大庸市,位於湖南西北部。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這裡有著名的中國第一個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景區,武陵源,寶峰湖等。

2,都江堰:原名灌縣。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2000多年一直髮揮著防洪和灌溉的作用。這裡還有著名的青城山風景區,熊貓寶寶也棲息在這裡。

除了以上兩個城市外,還有最接近天堂的香格里拉,原名中甸,從今的小漁村寶安縣,改名後,聞名世界,如今是中國四大一線之一深圳。九寨歸來不看水的九寨溝,原名南坪縣,改名後九寨溝在國際上的地位大大提升。

好了,以上這幾座城市,就是中國改名最成功的示例。


傑遊四方


改名最成功的是黃山,改名前叫徽州,安徽省來自安慶和徽州,徽州最出名的是徽墨徽商,黃山以前沒名氣,只知道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還有黃山牌香菸得過中國第一名牌香菸,現在徽州靠邊站,徽文化靠邊站,黃山才是老大,大不了以後安徽更名為安黃省


楊柳158013785


改名最成功的城市石家莊啊!還有哪個比石家莊更激勵的嗎?一躍從一個小村莊變成了河北省的老大,北接首都,南抵廣州,西通太原,東到青島,變成了一個四通八達交通便利的省會城市。

解放石家莊後,國際莊變化日新月異,前幾年城市又通了地鐵,成為省內唯一一個有地鐵的城市。受京津冀一體化影響發展潛力尚可巨大,就目前的發展趨勢,石家莊是省內發展勢頭最好的一個,其地位無人撼動,恐怕日後也很難再撼動了……



紅黑小7號81204751


這個問題蠻有意思,我也來湊點熱鬧。因為我們從城市改名的痕跡中,或許能尋覓到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進化中的痕跡,無論是對沒落中的嘆息、抱怨;抑或是成功中的興奮、點贊,中國城市改名的前前後後都折射出,當代社會的某種喧囂和浮躁。



因此,從二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一,改革開放40年中,中國有哪些城市改名換姓?

其實,中國的城市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都有幾個曾用名。幾乎,每一個城市的前世,都跟他的經歷、發生在城市的人文故事更過名。

如我的老家江西南昌,漢唐叫豫章、明朝後更名洪州,因“江右商”的崛起,洪州成為“南方昌盛之都”,改名南昌。



大部分的中國城市都是在漢武帝重置州縣而設置的名,隋唐時期有了一個改名的高潮,到了明朝,設兩京13省,城市的名字基本固定。清朝除將原江南道分設江蘇與安徽兩省外,基本尊明制。新中國成立,對老少邊疆重新劃省,一些城市更名,但基本上尊重歷史。



直至,改革開放這四十年,忽然間很多城市急功近利,紛紛改名換姓,一大堆新奇古怪的名字,或因景、因山因河、或因領導的喜愛,甚至因商品而改名,引起社會不滿、網絡爭論至今。如,早年有將遵義的仁懷改名“茅臺市”的呼聲。

那麼,中國有哪些城市在現代改了名?我簡單的歸納一些改名最多的主要省市城市,漏掉的請大家補充。

四川:南坪縣改九寨溝縣、灌縣改都江堰並升格為縣級市。雲南:中甸改香格里拉、思茅市改普洱市。湖北:襄陽改襄樊市、荊州改荊沙、沔陽縣改仙桃市、咸寧市下轄的蒲圻市更名赤壁市。



安徽:徽州改名黃山市。湖南:大庸縣改張家界市。福建:崇安改武夷山。江西:星子縣改廬山市。

山東:蘭陵改名棗莊,河南:汝南改駐馬店,內蒙昭烏達盟改赤峰市、哲里木盟改通遼市、伊克昭盟改名為鄂爾多斯市。

海南:通什改五指山市。

還有幾個擬改名沒批的城市:萬州擬改三峽市、登封擬改名嵩山、寧德擬改名三都港、雙遼擬改名鄭家屯、仁懷縣擬改名為茅臺市等。



二,改名成功或失敗的城市

從網上的議論來看,站在旅遊獲利最多改名最成功前四名的城市為:

香格里拉、九寨溝、都江堰和張家界。



網友點評改名最失敗吐槽最多的城市:徽州改黃山市。

本來,安徽省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是因江北有安慶、江南有徽州,清朝撤銷江南道,北成立江蘇省,南取二府之首字而設“安徽”省,而徽州,其實濃縮了安徽省的文化靈魂。



古代的徽商、徽派建築、徽劇、徽菜等已成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可如今,徽州改名成了黃山,由一座城(徽州)變成了一座山(黃山),讓我的江西老鄉明朝戲劇大師湯顯祖的“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真的只剩了一場夢。很遺憾,難怪有很多安徽網友一直呼籲,要重新改回名。



當然,還有湖北一個城市沔陽改仙桃,那可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中國現代體操冠軍李小雙,李大雙的故鄉。



1986年10月,沔陽撤縣建市,正式更名為仙桃,一個沿用千年的名稱就此作古。從此,“千里送鵝毛”的典故被慢慢遺忘,取而代之的是關於仙桃的傳說。因為沒有文化根基,仙桃的傳說一個比一個荒唐,無法自圓其說,湖北網友最生氣!


剛峰看世界


地名改得最好,是四川省的攀枝花市,原名渡口市,那時很有幾個國家想侵犯中國,毛主席提出了比較重要的工業遷移內地就是當時的三線建設,其中渡口市就是其中之一。後警報解除改名為攀枝花市,現通過幾十年建設三線建設工業成果年GDP一仟多億,,,城市建設以花為主,在蘭天白雲下一座三線建設城市在萬紫千紅中成長壯大。


光輝281561461


中國改名“最成功”的城市應屬香格里拉縣。香格里拉縣原名“中甸縣”,處於滇、川、藏三省區交界地,為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下轄市及首府所在地,中國三江風景名勝區的中心地帶,其中不僅有巍峨雄偉的太子雪山、白芒雪山、哈巴雪山,還有被譽為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的、號稱“雲南第一高峰”的“卡格博峰”。國土面積11613平方公里,總人口17.46萬,包括藏、漢、納西、傈僳和普米等25個民族。

“中甸”是個非常質樸的名字,意為“酋長住地”或“飼養犛犏牛的地方”。改名前曾是一個隱藏在雪山深處的毫不起眼的縣城,以林業為主要經濟來源。在香格里拉,面對著這些白雪皚皚的高山和清亮靜謐的湖水,彷彿置身於美麗的仙境。雖然中甸縣擁有絕美秀麗的風光,但這樣的景色,在川滇藏區並非獨一無二。再加上,當地經濟非常落後,接待能力很弱,全縣沒有一家酒店,1995年,這裡僅接待遊客1200人次。

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首次描繪了一個遠在東方群山峻嶺之中的永恆和平寧靜之地,一個雪峰峽谷遍佈、廟宇深邃、森林環繞、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希爾頓稱之為“香格里拉”(Shangri-La,意為“心中的日月”)。直到希爾頓的這本小說廣泛流行,人們心底那對於完美家園的幻想才被喚起,在美國和歐洲迅速掀起了一股“尋找香格里拉”之熱。

“Shangri-La”一詞,源於藏經中的“香巴拉王國”,在藏傳佛教的發展史上,其一直作為“淨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廣泛提及,意為“極樂園”,是藏傳佛教徒嚮往的理想淨土。在現代詞彙中它又是“伊甸園、理想國、世外桃源、烏托邦”的代名詞。佛學界普遍認為,“香巴拉”是一個虛構的世外桃源。

據記載,第一個找到香格里拉的是一位新加坡商人,他根據希爾頓的描述找到了位於雲南的迪慶。但是,關於香格里拉的所有傳奇還未一一破解。希爾頓曾經去過很多美麗的地方,人們很難根據他的行蹤確定香格里拉的具體位置,希爾頓本人也未對香格里拉的原型做詳細說明。因此,直到今天仍有人對迪慶的“香格里拉”身份表示懷疑,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西藏古典傳記中的“香巴拉”才是香格里拉的真正所在。在西藏的經典中,香巴拉被描繪成一個為雪山環繞,天地之間純淨如水的絕妙仙境。據說其中還到處是林立的黃金佛塔,那裡的景色跟希爾頓的描繪極其相像。

1996年10月,“在雲南尋找香格里拉”的考察啟動,1997年9月,雲南正式宣佈:舉世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雲南迪慶。這一消息,立刻引發全球轟動。2001年,“中甸縣”正式更名為“香格里拉縣”。

2000年,香格里拉正式更名之前,其旅遊人次已猛增至119萬,而2016年,在正式更名15年後,其旅遊人次又增長了10多倍(1481.79萬)。如果與1995年的1200人次相比,20年間,“香格里拉”的遊客規模增長了1萬多倍!在整個國際都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更成為了雲南省旅遊的名片,也可以說成為一個獨特的品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