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虧買賣:俄國爲什麼把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

俄國人天生是寒帶的民族,就“壯舉”一詞的含義看,這群斯拉夫人對西伯利亞及其更東的阿拉斯加的征服是絕對可以媲美哥倫布麥哲倫等偉大航海家的。然而,俄國人栽的樹,卻讓美國人乘了涼。

1854年,圍繞巴爾幹半島霸權的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農奴制度下落後腐朽的沙皇俄國被工業革命裝備的英法聯軍打敗,割地求和,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據說也因此服毒自殺。新登基的亞歷山大二世對英法的強大同樣十分恐懼,而阿拉斯加正好緊挨著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他老人家一琢磨,要是再打一場仗,恐怕阿拉斯加是守不住的。而阿拉斯加距離西伯利亞很近,若是英國人以此為跳板進攻俄國本土,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史上最虧買賣:俄國為什麼把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

所以,不如把它賣了,換幾個錢不說,還可以借他國阻擋英國人對俄本土的威脅。這理由當然冠冕堂皇,可問題就來了:守不住就賣出去,那俄國當時的首都彼得堡距離英國本土還要近,你咋不賣掉?所以隱藏在沙皇陛下“英明”決定背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阿拉斯加實在沒什麼用處。

其實這也怪不得俄國,當時的俄國雖然有這麼大的一塊土地,但當時的阿拉斯加只是一片凍土,而且俄國的工業也沒有那麼的發達,所以在俄國眼裡,阿拉斯加不過是一塊常年冰封的土地而已,就是一個大冰箱,沒有一點用處!

既然沒有用,我還要花人力,物力去管著它,合不來呀,加之有幾年俄國人窮的也不行不行的了,就各處找買家,想要出手這塊地皮,但是當時的各國都和俄國的想法一樣,這塊土塊就是封禁之地,只有熊可能喜歡那裡,你還要賣錢,想的美!

史上最虧買賣:俄國為什麼把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

1861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西歐列強趁機打算肢解美國。林肯總統認為以合眾國一國之力獨木難支,於是向西歐列強的仇人——沙皇俄國求助。沙皇也想報克里米亞戰爭一箭之仇,於是勞民傷財地派出了一支艦隊開進紐約港,讓其他列強猶豫了一下,為北方軍贏得戰爭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不過落後的俄國儘管在戰爭中一炮未發,但光是讓艦隊轉半個地球的圈也得攤上一筆鉅額的費用,這就使得原本就緊張不已的本國財政更加緊縮了起來。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威廉·亨利·西華德便“慷慨”地對俄國人說,我們剛打完仗,百廢待興。但貴國不遠千里來幫助我們,這情義,好比……這麼著,也不能讓老哥你們白來,你們不是要賣阿拉斯加嗎?別人不要我們出錢。大哥你對我們這麼好,咱一定不虧待了你。不就是二手貨嗎?千萬別跟我們介意,千萬別賤賣,我們能出多少出多少。就是在這種環境之下,西華德(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動手了,你們不要,美國要!720萬美元,就問你塊賣不?俄國當時正為這事發愁呢,來自美國的這一消息無疑與天降財神爺呀,於是屁顛屁顛的把阿拉斯加送上了,還加了一句:誰反悔誰是小狗啊!

而反過來,西華德由於做了這麼一筆買賣,在美國國內被罵得狗血淋頭,大家還編了兩個專有詞彙,一個叫“Seward'sFolly”,一個叫“Seward'sIcebox”,合在一起就是這麼一句話:看看咱們國務卿辦了一件多麼蠢的事情,他居然花美國的720萬美元為美國買了一個超大冰箱!然而西華德卻異常鎮定地說:“現在我把它買下來,可能確實沒什麼用。但也許多少年以後,我們的子孫會因為買到這塊地而從中得到好處。”

而事實也證明了西華德的預見性,從1897年開始,阿拉斯加開始逐漸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進入人類開始飛翔的20世紀,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為無數飛機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二戰後,阿拉斯加又成為了美國的戰略武器部署地,而阿拉斯加的導彈直接面向的,就是這片土地曾經的主人——蘇聯俄國。

史上最虧買賣:俄國為什麼把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

隨著金礦的發現及石油的發掘,美國人瞭解到阿拉斯加的重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阿拉斯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和巨大的經濟價值,在1959年,將阿拉斯加升格為美國的第49個州。現今,許多航空公司還藉由阿拉斯加的機場從亞洲飛往美國東岸,這比直飛還節省很多飛行時間與燃料。阿拉斯加還有目前最大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防禦基地,部署大量先進科技雷達、衛星控制站,可以控制所有美軍陸海空和太空的導彈攔截裝備。拋開重要的戰略意義不說,僅就阿拉斯加地下埋藏的巨大的資源就足以使美國人大賺一筆,這裡擁有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和300億桶原油,石油儲量居全美之冠,僅此一項其價值就已超過2萬億美元!

領土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得的東西,放眼望去,世界上哪次戰爭不是因為領土爭奪。又有哪次戰爭不是為了擴張領土。說白了,領土就是一個無價之寶。俄國以為自己佔了便宜,賣了很多錢。可是他不知如果留住領土,將會創造更大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