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瑕讀書|《原則》人生就是不斷犯錯,找到你的原則

大家好,我是尋瑕君。這一期的尋瑕讀書如約而至。今天晚上跟大家一起讀的,是瑞·達利歐的《原則》。

尋瑕讀書|《原則》人生就是不斷犯錯,找到你的原則

讀書之前,先跟大家聊聊「焦慮」這個話題。

焦慮是都市人群的流行性感冒,易復發易傳染

尋瑕隨機詢問了身邊的幾個朋友“你在焦慮什麼?”

金融民工的資源焦慮,“現在推個項目,監管政策這麼嚴,行業形勢也不好,跟風控打架,跟合規搏鬥,還要滿市場找錢,真的把這些都淌過去了,項目也不一定能落地”;

單身狗的結婚焦慮,“我都快三十了還沒結婚沒對象,就算有對象,也沒有可結婚的對象”;

為人父母的教育焦慮,“幼小銜接該報班了,上公立還是上私立,升學考試入學面試,戶口託人學區房”;

中年少女的容顏焦慮,“要美要瘦要有線,水光瘦臉熱拉提,以前滿櫃子的黑白灰,現在一身的少女粉;留不住的除了青春,還有鈔票”

中年男人的職業焦慮,“想在職業道路再往上走一走,也想嘗試創業換個跑道看一看。即使激情不減當年,卻必須肩負著養家的責任;儘管做事周全慎密不再莽撞,也恰恰少了果敢決絕的勇氣。”

凡此種種,寫得我都開始焦慮了。

焦慮的根源,是需求和能力的差距

尋瑕讀書|《原則》人生就是不斷犯錯,找到你的原則

在各種各樣的焦慮中,我們面對的,是一條不斷變化運動的需求效用曲線。信息爆炸的世界裡,金字塔的層級沒有變化,但信息的傳遞變得扁平,我們得以看到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人的生活狀態,我們的需求效用曲線不再只在自己的這個座標系平移,而不斷受到其他座標系的影響。

也總有一些販賣焦慮的套路,在試圖放大你的焦慮,收割你的焦慮。

迷濛告訴你,爆款都有公式,10w+不是可遇不可求,而是聰明人要用笨辦法,報名我的新媒體營銷課,你就能學會。

盧俊告訴你,上海小區裡磨刀的大爺健身房裡的私教,都至少有一套自住房一套出租,來聽我的週年演講,就能聽到最真誠的買房建議。

新世相告訴你,三級分銷的傳播方法論在知識付費領域特別好用,實時漲價、實時滾動收益,讓客戶成為銷售,通過社群裂變刷屏,這本身就是一堂最生動的爆款營銷課。

校友圈告訴你,小師妹在賣頤和園路5號口紅,大師兄在賣雙甲子校慶郵輪遊。情懷、標籤、人設、圈子,都可以拿來變現。

總有那些佼佼者,把一貫優秀、一時幸運乃至一個幌子當作一個可複製的模式在宣傳,然後用吸引眼球的個例灌製成勵志雞湯,讓平庸的你我覺得,“我也可以啊”,然後培育一片綠油油的焦慮,看起來好誘人。

原則,幫助我們更好的堅持,而堅持,是我們對抗焦慮的武器

單純的調節心態,用精神勝利法忽視焦慮,在這個思維洶湧的年代怕是行不通了,我們總得做點什麼直面焦慮。

人生最浪費時間的四件事,決策前的優柔寡斷(judge), 決策中的糾結(hesitate)、焦慮,(anxious)和決策後的後悔(regret)。

尋瑕讀書|《原則》人生就是不斷犯錯,找到你的原則

原則,幫助我們構建一套有效、簡單而可行的決策機制;快速有效的決策幫助我們堅持正確的事,而堅持,是我們對抗焦慮最有效的武器

關於《原則》

《原則》這本書,可能叫做《達利歐語錄》或者《達利歐思想》會更合適,在橋水基金內部是軍規般的存在,更是大家所共享的價值觀和處世理念。

書的定位非常適合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看,也適用於人生下半場,還在自我成長路上跌倒爬起的人,把《原則》納入成功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的範疇都毫不違和,也已經被各個商學院教授列為推薦書目。

作者本身非常重視事物背後的邏輯,整本書的邏輯脈絡也主要基於原則的形成、建立和應用分三個部分展開。

1 老馬識途:數十年人生精華形成的原則

全書的第一部分,達利歐用半自傳的口吻講述了他的人生故事。也是他形成這套原則的時代背景和環境因素,每一個人的決策,都有很強的歷史軌跡和路徑依賴,也因此讓人的行為變得可預測。瞭解作者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歷程,更有利於我們瞭解他是在怎樣的職業經歷和生活經營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原則體系。

2 生活原則:用絕對理性的態度去認識世界

第二部分是生活原則。主要講述了他基於個人的觀察發現建立起了他的生活原則。並最終運用到了工作中。書中說,人都是非理性的,因為人具有動物性,很多時候人們會被動物性所驅使,忽略對事實和真相的追求。

尋瑕讀書|《原則》人生就是不斷犯錯,找到你的原則

為了更理性的思考和行動,作者總結了達成目標的五個步驟——分別是設定目標、認識問題、診斷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和執行解決方案。在這五個步驟裡,最關鍵的就是認識問題和診斷問題,因為人類天性中的自負和認知能力的盲點,會阻礙準確的判斷問題的根源,克服自負和避開盲區,一方面要保持極度開放的心態,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主動保持理性的態度。善於診斷自我、發現問題背後的根源,然後做出改變、適應,設計和執行解決方案。

3 工作原則:最優想法至上主義

在第三部分工作原則中,作者分享了一個管理者應該如何塑造自己的機構:找到對的文化、找到對的人、建立並不斷改進你的機器(組織運作方式)

作者秉持最優想法至上主義,在絕對理性科學的思維支配下,最優想法=極度求真+極度透明+可信度加權的決策。既不是讓老闆拍板,也不是通過一人一票民主決策,而是通過一套系統化的流程,讓最優的想法勝出。這個流程有幾個關鍵要素:

第一,你必須要讓大家的真實想法,都能夠提出來放在桌面上,大家一起來討論。通常情況下人們不會這麼做,大家不願意把自己的想法,一開始就放到桌面上。但要實現“創意擇優”,首先就要把真實的想法提出來。第二,要有一套深思熟慮的過程探索這種差異,要去思考,為什麼別人會有不同的想法,然後從別人那裡去學習,把不同的意見當成一種好奇心的鍛鍊。最後,對決策的方案進行可信度加權,充分考慮到每個人的專業背景,然後對不同專長的人提出的意見賦予不同的權重,最後加權計算進行決策。

4 人生就是不斷犯錯,形成你自己的原則

Dalio極其推崇進化的力量,他認為進化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是唯一永恆的東西,是一切的驅動力。現實也是一部華麗的永動機,一些原因引起一些結果,這些結果又成為原因,循環往復。Dalio說他自己是一個「專業的犯錯者(Professional Mistake Maker)」,在犯了錯以後,他會用專業的態度去對待錯誤、處理錯誤,從而吸取經驗,找到規律,不斷進步。

尋瑕讀書|《原則》人生就是不斷犯錯,找到你的原則

大多數人犯了錯會先陷入自我歸咎,然後和自己和解,儘快讓錯誤過去;有少數人會反思,錯誤的原因是什麼。但是 Dalio 說了,這些人在犯錯這件事上,太業餘了,我要是犯了一個錯,我會記下來,登記在「人生錯題集」上,然後反反覆覆想錯在哪兒,歷史上發生過類似的事兒嗎,以後碰到同樣的事兒該怎麼處理。

然後嘗試-犯錯-覆盤-總結,一次一次的積累下來,就形成了這本《原則》。

Dalio 生於 1949 年,12歲第一次買賣股票,收益3倍。26歲在自己曼哈頓的公寓創立橋水。經過42年的發展,如今的橋水基金坐擁1600億美元資產,20年年化複合收益更是高達14.7%,創立至今為客戶賺取的收益遠遠超過史上任何一家對沖基金。他的大學時代正是嬉皮士風行的年代,但他完全成為了嬉皮士另外一端的人,極度理性,極度入世;相信算法,相信數據,從來都不模稜兩可。

我會建議大家買一本實體書,時不時的翻一翻,對照自己的職業境遇和生活情況去琢磨抽象的原則背後具體的含義。但是,這本書的最大意義,並不在於你要去熟記或者應用書中的每一條原則,因為沒有什麼原則是萬能通用的,而是你要用書中形成原則的過程和方法,來形成你自己的原則。形成原則的方法有很多,作者給出的一個路徑是,痛苦+反思=進步。觀察、總結、犯錯、覆盤,最終找到你的原則。

可能對於眾多讀者而言,管理一個企業、改變組織的運作方式還很遙遠,但作為人生的指南,形成並固定你的原則、瞭解並尊重他人的原則,分享並交換彼此的原則,無論你是求職還是求偶,合作還是創業,找到三觀合拍的人,建立美妙的關係,實現追求的目標,才能對抗終極的焦慮。

“由於所有這些拼搏和學習,我已經做了一切事,去了自己想去的一切地方,遇到了自己想遇到的一切人,得到了自己想擁有的一切,經歷了一段迷人的職業生涯,建立了許多美妙的人際關係。”

除了分享原則,作者還分享了實踐原則的各種工具,包括教練、集點器、球星卡、問題日誌、痛苦按鈕、分歧解決器、每日更新、契約工具等等。Dalio說,生活原則和工作原則只是上半卷,隨後會有經濟原則和投資原則組成下半卷,還會有橋水公司開發的各種輔助書中原則實踐的APP發佈。到時候,我們再一起來讀書。

下期書目

下一期尋瑕讀書,我們要讀一個傳奇故事,《騙局之王:查爾斯·龐茲自傳》,從當事人的立場親身回顧了那一場具有創世意義的驚天騙局。

“人不能兩次邁進同一條河流,卻可以兩次、三次乃至無數次被同一個騙局欺騙。”

「尋瑕讀書」近期書目如下,歡迎前往知識星球獲取下載,一起來閱讀:

《我在碧桂園的1000天》-吳建斌

《原則》(精簡版)-Ray Dalio

《原則》(中文版)-Ray Dalio

《原則》(英文版)-Ray Dalio

《理解宏觀經濟運行的框架》(中英對照)-Ray Dalio

《騙局之王:查爾斯·龐茲自傳》-查爾斯·龐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