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員經典培訓教材: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及常用治療藥物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常用治疗药物

作為我們藥店人,經常告知糖尿病顧客的一句話就是,“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長期的血糖控制不佳,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具體包括急性併發症和慢性併發症兩大類。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及其常用的治療藥物相關介紹。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常用治疗药物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1、糖尿病大血管病變

引發機制:長期的高血糖狀態,引起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功能異常,引起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

症狀表現: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腦缺血、腦血栓、下肢病變等疾病,具體表現為胸痛、呼吸急促、出汗、暈厥、虛弱、記憶力減退下肢疼痛、間歇性跛行。

2、糖尿病眼病

引發機制:長期的高血糖狀態,導致眼部微血管的內皮細胞增生、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的管腔變得狹窄甚至閉塞,繼而視網膜缺血缺氧,最終導致糖尿病患者眼部病變。

症狀表現:具體可引起青光眼、白內障、角膜潰瘍、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病變、近視等疾病,表現為視物模糊、夜間視力差、視野縮小,嚴重者出現眼底出血。

3、糖尿病腎病

引發機制:血糖的代謝異常會導致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導致腎小球的硬化、腎小玻璃樣變、腎間質纖維化等腎臟病變。

症狀表現:尿蛋白、血壓升高、水腫、貧血等。

4、糖尿病神經病變

引發機制: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原因複雜,主要與長期高血糖引起缺血缺氧狀態,導致神經滋養血管異常,神經細胞和組織的再生能力下降有關。

症狀表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四肢對稱性疼痛、麻木、感覺減退,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胃輕癱、腹瀉、便秘、尿瀦留、膽囊炎等。

5、糖尿病足

引發機制:周圍神經病變、下肢供血不足、細菌感染三種因素綜合作用。

症狀表現:足部疼痛、皮膚潰瘍、肢端壞疽。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常用治疗药物

1、抗血小板藥物

代表藥物:阿司匹林

作用概述:主要用於治療糖尿病大血管病變,通過抑制環氧合酶的合成,從而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達到抑制血小板功能抗擊和聚集的作用,有助於控制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改善因血小板聚集引發的一系列疾病,如腦血栓。

2、他汀類降脂藥物

代表藥物:阿託伐他汀鈣

作用概述:他汀類藥物可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治療動脈粥樣硬化,並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穩定和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對於預防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具有預防作用,降低心血管意外的發生率和致死率。

3、普利(ACEI)/沙坦(ARB)類降壓藥物

代表藥物:依那普利/厄貝沙坦

作用概述:

ACEI和ARB不僅可以降低糖尿病引發的高血壓,還具有保護患者心、腦、腎的作用,明顯降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和高血壓症狀。

4、糖尿病神經病變用藥

代表藥物:依帕司他/甲鈷胺

作用概述:①依帕司他通過糾正神經組織的代謝紊亂,使神經組織中的山梨醇含量降低,加速神經傳導,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如自發性疼痛、麻木、感覺減退等,並能顯著抑制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惡化;②甲鈷胺為維生素B12的活性代謝產物,能滲入神經細胞中,修復受損的神經細胞,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症狀。

5、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用藥

代表藥物:羥苯磺酸鈣/胰激肽原酶

作用概述:①羥苯磺酸鈣通過抑制血管活性物質引起的微血管高滲透作用,改善微血管基底膜膠原的生物合成,從而起到保護微血管的作用;②胰激肽原酶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血管循環的作用,還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

6、中成藥

代表藥物:銀杏葉片

作用概述:銀杏葉片的主要成分為黃酮和萜類物質,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銀杏葉片具有明顯的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改善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適用於糖尿病的多種併發症。

以上就是糖尿病併發症及其用藥的相關介紹,各位藥師通過掌握上述知識,更好的為門店的糖尿病顧客服務,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親,中國藥店公眾號長期公開徵集稿件,如您欲抒發心聲、記錄生活、分享經驗……可以文字或圖片形式將作品發送到[email protected](郵箱),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溫馨提示,投稿時請註明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