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別來無恙,胡彥斌在心上

鄭爽:別來無恙,胡彥斌在心上

米小粒說: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看到鄭爽戀情之後,最先想到的一句話。

在愛情裡,從來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所以,就讓一切公平點,倆人沒能牽手到最後,是倆人都錯,是倆人都對。畢竟,滄海和巫山雲,能有什麼錯呢。

鄭爽:別來無恙,胡彥斌在心上

鄭爽在自己的新書《鄭爽的書》裡,一度坦然地寫出了與胡彥斌分手的原因:不是不愛,而是愛讓人疲憊。

“一杯不加糖的cappuccino,我用一百塊人民幣,換來一杯咖啡和剩下的零錢,在大年三十的早晨,這一面,是我見他的最後一面,沒有任何徵兆,沒有任何防備,就這樣,相遇太短,分別太簡單。”

就這樣,鄭爽與胡彥斌那份熾烈的愛情在這一面之後戛然止步,剩下的也只是那些縈繞著曾經的回憶。

“我想,這是我唯一想寫進書裡的,關於愛情的人……我只能用這樣古老的方式,一遍一遍把他回憶在腦海,一遍一遍更新著我的空白……”

在愛情裡,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個人想要寫進書裡,無關風月,只為緬懷。

在回憶襲捲心頭的那些日子,許多人曾用鍵盤敲下許多關於昔日戀人的點滴,從相遇,相知,相戀,再到分離,無一不透露著恩愛繾綣的美好。

最讓我動容的便是,鄭爽在100件小事裡列的那項“看到婚禮也想起你”。

相戀時,她會故意讓胡彥斌做家務,為的卻是日後可以更好地照顧她;在胡彥斌睡著時,會記住他的容貌,只為老了瞎了還能記住喜歡的男人的模樣;甚至在分手半年後,抵不住思念之苦給胡彥斌發短信。

這些小事無一不都體現了那年的鄭爽對那年的胡彥斌愛得痴迷,愛得想要許下一生一世。

奈何刻骨銘心,終究要以離別鐫刻。

鄭爽:別來無恙,胡彥斌在心上

鄭爽:別來無恙,胡彥斌在心上

我欣賞鄭爽這種坦然面對過去的感情,不遮遮掩掩,喜歡抑或討厭都勇於承認的態度。

除去萬眾矚目的明星光環,她亦不過是有著多愁情緒的二十幾歲的姑娘。

面對曾經的美好與失去,她會在想念中甜蜜地咧開嘴角輕笑,亦會在想起傷心與悔恨往事時難過得不能自已。

面對感情,她不是什麼明星,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愛就肆意歡笑,痛就淚流滿面。

經歷每一種創痛,都是一種成熟。經歷的每一種傷害,亦是一種成長。

她說:“閱歷真的是個好東西,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尋找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可能錯,可能對,沒關係,生活中我們都是不斷在模仿和表演一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狀態,愛情亦是如此,好好愛的時候別保留,離開的時候別挽留。”

經歷時間的滌盪之後,鄭爽終於看淡這段記憶深刻的感情,以平靜的方式向人們敘述自己的過去。

一雙手握不住流沙,兩隻眼留不住落花,誰都渴望圓滿,可是上天卻只給我們一個片段。時間讓你成長的同時,也讓你看開了很多,經歷的創傷,終歸會在你的坦然中開出一朵豔麗的花來,將你的未來點綴地更加絢麗。

鄭爽:別來無恙,胡彥斌在心上

鄭爽:別來無恙,胡彥斌在心上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在昔日恩愛裡讓你也如鄭爽那般“看到婚禮也想起你”?

多年前的琳子,在最美好的時間裡遇到了初戀。

那個男生如陽光般溫暖的笑容,暖暖地照進琳子的心田,以至於分手後的許多個日夜裡,她一直在回憶裡追尋那份曾明媚過她的溫暖,一直難以釋懷。

初戀的感覺那麼甜蜜而美好,卻又像初晨的微露,在晶瑩剔透裡夾著小心翼翼。

分手的原因千篇一律,大抵都是一些諸如“不愛了”“太累了”“不合適”的陳詞濫調,沒有所謂的爆發,他們在無數個難以入眠的夜晚糾結痛苦後,平靜地選擇了分手。

分手後的琳子,愛上了憶往昔。

路過馬路,她想起他曾緊握她雙手的力度;看見雨後一同撐傘行走在夜幕下的戀人,她會想起在雨水多的地方他抱起她時的感動;到餐館就餐,忍不住坐在了以往和他一起時的位置,點了情侶套餐。

彼時的琳子亦如與胡彥斌分手之後的鄭爽。

我再也不能和你一起逛ysl,讓你給我買單,然後湊成情侶款。

還記得你開車的時候喜歡握著我的手,然後發自內心幸福的笑。

我沒有很想你,只是腦袋睡不著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你。

鄭爽:別來無恙,胡彥斌在心上

鄭爽:別來無恙,胡彥斌在心上

胡彥斌曾表示:“分手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很好的理由,它一定是痛苦與難過的。”

在鄭爽新書推出後,胡彥斌發微博表示支持:“從來沒想過有人會把我寫進書裡,這一刻忘了我是誰,只為支持你。”

看來兩人分手後,並沒有老死不相往來,而是可以做支持彼此的那種朋友。

薛之謙在離婚數年之後在臺上深情地為前妻唱起:“如果分手太複雜,流浪的歌手會放下吉他,故事的美必須藏著真話。”

不是所有的分手都是因為背叛,也不是所有的離開都是因為不愛了。

就像胡彥斌對鄭爽說的:不是不愛,而是愛讓人疲憊。

我們沒有能力也沒有勇氣抵禦愛帶來的負能量和疲憊感,所以分道揚鑣,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沒有人喜歡用分手的方式學會成長,可現實卻回不了頭。

“餘生很長,你很難忘。

別來無恙,你在心上”

難得從來不是遇見,而是重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