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中國A股的舉牌併購風云:大盤暴跌之後,有人開始入場

01

最近,A股在熱炒一個所謂的“股權轉讓”概念。就拿今天來說,在80多隻漲停板中,有十多隻股票都跟“股權轉讓”有關,比如成都路橋、欣龍控股,西安飲食這些大妖股。上一次炒作“股權轉讓”概念,是在2016年熔斷創下2638點新低之後。

總結這兩次的規律,你就很容易找到“股權轉讓”的炒作邏輯:大盤經過暴跌之後,很多股票市值大幅縮水,這就給一些“野蠻人”提供了大好機會。

在股市上一直都存在著這麼一群大鱷,他們遊走於資本市場,所到之處,風起雲湧,天翻地覆。他們趁上市公司出現危機之際,登堂入室,獵殺大股東,然後取而代之。他們的工具包括:二級市場舉牌,大宗轉讓,直接股權轉讓等等。

在2016年,比較著名的案例包括:姚振華搞出的“寶萬之爭”,以及許家印搞出的“恆大舉牌概念股”。

當時,市場上的兩大“舉牌龍頭”分別是四川雙馬和武昌魚,都在短短一個月左右時間,漲了2倍有餘。對於其他股票來說,只要有人舉牌,不管是哪個阿貓阿狗,股價都會雞犬升天。

你可能會好奇:不就是舉個牌嗎?能對公司的經營產生多大的正面效果呢?更何況,還有可能擾亂公司的正常發展。

你的擔憂一點沒錯兒。當時,姚振華計劃舉牌格力電器,董明珠就警告說:不要成為中國製造的罪人。

然鵝,市場才不管這些。只要有股票因為股權之爭漲出了高度,那麼其他股票就會紛紛效仿,先漲為盡。所以,在2016年,舉牌概念,股權轉讓概念被炒的熱火朝天。

這場鬧劇,最終在劉主席大罵“小妖精,害人精”以及姚、許二人各自被重罰之後而告終。

如今,時間進入到2018年。伴隨今年上半年的那一次暴跌,很多股票又跌出了白菜價,有一些公司甚至跌到了10億市值以內。

對於那些對“上市公司”無比迷戀的資本大鱷們來說,這又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再加上,前陣子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因為股權質押爆倉,那麼這時候獲得上市公司股份,可就不是什麼“野蠻人敲門”,而變成溫情脈脈的“雪中送炭”了。

雖然說,股權轉讓,哪怕是控股權轉讓,並不意味著公司就一定改頭換面,烏雞變鳳凰。但是,有了新股東進來,這就打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而在我大A股,市場最喜歡的就是這種似是而非的朦朧的“想象空間”。

這一次,從第一個“股權轉讓概念股”赫美集團開始,各種跟股權轉讓沾邊的,再疊加其他概念的股票紛紛走妖。

這些股票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基本面極差。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基本面太差,也不會走到變賣股權的下場。

今天,看起來是“超跌低價”掀起了漲停潮。實際上,這只是表面現象。本質上,我覺得還是在炒老故事——“股權轉讓”。

02

【大勢研判】

今天市場很詭異,指數大跌之下,竟然有83只股票漲停。翻一翻,都是很多人所說的“超跌低價股”。前面說了,真實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很多股票超跌,出現股權轉讓,然後暴漲,繼而帶動其他低價股所致。

昨天我對大盤表示擔憂,沒想到竟然一語成讖。今天市場下跌的原因,可以看看我昨天的分析。

【市場風格】

市場沒有明顯風格,仍然是以“炒題材”的娛樂圈風格為主。

【板塊題材】

與“股權轉讓股大漲”相比,“次新股繼續暴跌”。目前,沒有看到明顯主線。

不過我發現,影視股今天的表現比較強勢。

我昨天的夜報中提到過,8月份是傳統的“國產影片保護月”,從歷史來看,影視股表現都比較好,這個板塊值得追蹤。

另外,9月份蘋果將會舉辦秋季發佈會,蘋果產業鏈也值得跟蹤。

【交易計劃】

傾巢之下,沒有完卵。哪怕是之前看好的那些板塊,也要順勢而為,及時減倉。

今天的下跌,你很難說,只是上漲時的調整,還是一波趨勢性的下跌。弱勢之下,一切都可能發生。不能認死理。

我今天把倉位降到很低了。明天是週五,也不打算太加倉。看看週末消息再說。

今天去朝陽公園跑步,遇到一個讀者,於是一起走了一段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聊天。看來,跑步還是得一個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