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不得兼任科主任!公立醫院又一重磅改革出爐

院長不得兼任科主任!公立醫院又一重磅改革出爐

導讀:黑龍江省印發了《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規定:公立醫院院長不得兼任業務科室負責人。

當院長,你就好好當院長,還兼任什麼科主任,累不累?然而現實中,確實有很多公立醫院就有一方面做著院長(副院長、科長),一方面還兼任著科主任的。

最近,黑龍江省印發了《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規定:公立醫院院長不得兼任業務科室負責人。

本來院長就夠忙的,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院長(副院長、科長)會賴著自己科室的主任不丟手呢?說起來還真有“學問”呢。

分析其中的原因,有的是捨不得自己的專業,希望在做學問的道路上還有發展。而有的也許是為了多得一些“利益”,既做官有面子,又做科主任有票子。有的卻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因為我們沒有建立起院長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路子,院長是一陣子,而主任(教授)可以幹一輩子。

基於以上三方面原因,要真把“公立醫院院長不得兼任業務科室負責人”這一規定落實到位,必須從以下三方面做足功課。

一是給從“政”的專家型人才鋪平“專業”發展路子。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任命一批專家型“官員”做“技術負責人”,減輕專家型人才的行政事務,提高行政效率,讓專家做專業事,給專家配置行政“秘書”,讓專家型“官員”有必要的參與國際國內專業學習的機會,充分發揮專家的複合作用。

二是加快推進院長、管理人員年薪制,切實提高複合型專業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讓做“官”的專家待遇不減少,作用發揮好,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按照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的《公立醫院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四條要求,完善領導人員收入分配辦法,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體現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薪酬制度。結合考核情況合理確定績效工資水平,使其收入與履職情況和醫院發展相聯繫,與本院職工的平均收入保持合理水平。嚴禁將領導人員收入與醫院經濟收入直接掛鉤。有條件的地方,按照有關規定經批准可以對領導人員實行年薪制。

三是積極探索公立醫院去行政化和取消行政級別的實現方式,讓好院長能做一輩子。

我國著名醫院管理專家,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醫學院健康中國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我國首位美國加州大學Health-MBA周生來教授認為,目前中國公立醫院是一流的技術,二流的服務,三流的管理,管理水平的低下嚴重製約了先進生產力的效能和中國醫療衛生行業現代化發展的進程。

因此,對於中國公立醫院來講,優秀的管理者比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更缺,因此,創造一個有利於優秀管理者盡情發揮才智,做好醫院管理顯得更急迫更重要。而建立這種機制,積極探索公立醫院去行政化,加快推進院長取消行政級別更必要更重要。

而這一點,早在2011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國辦發〔2011〕10號)中已經明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67號)指出,要逐步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下同)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

然而,推進利益集聚盤根錯節的改革,始終太難,因此要落實“公立醫院院長不得兼任業務科室負責人”和要落實“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一樣,單靠一紙文件也許並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要不,2011年國務院就有明確規定,在後續的國家醫改文件中又被反覆提起,而且每年還都有醫改考核,卻連一句“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院長”都沒能落實到位,所以,對於“公立醫院院長不得兼任業務科室負責人”這一點,還需要觀察落實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