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支特種兵大揭祕:只有區區五萬卻能橫掃六國,憑什麼?

說起魏武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名將吳起在魏國擔任西河郡守時期所創建的一支精銳步兵。雖然它的編制總共只有五萬人,但卻創造了無數令人驚歎的奇蹟。它曾以少勝多擊敗十倍於己的秦軍,打得秦軍五十年不敢出函谷關,更是創下“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平”的奇功偉績。

這裡就有一個疑惑,相信很多人都存在這個疑惑:為何區區五萬魏武卒能夠縱橫天下吊打六國?

吳起變態的用兵能力可以算其中一個原因,但為何吳起離開魏國後,魏武卒還能夠縱橫四十餘年,打得六國喘不過氣來。至於說是因為魏武卒的士兵都是精挑細選的勇士,那就更沒啥說服力,任何時代都不缺乏精壯勇猛之士。

古代第一支特種兵大揭秘:只有區區五萬卻能橫掃六國,憑什麼?

不少人花費大量心思來研究它的編制、人員裝備及陣型,彷彿研究透這些東西,就能夠掌握魏武卒克敵制勝的法寶似的。

但事實上,這些在我看來都是表象是皮毛,沒啥幾把鳥用的,正就如同晚晴搞的洋務運動一樣,搞得那是轟轟烈烈,前前後後派了一大堆人前去考察西方列強,學習他們的先進科技,又是辦軍工廠又是組建海軍,還花大筆錢買了一大堆先進武器回來,最後還學習西方的軍隊編制,對朝廷的軍隊重新進行改編,士兵們還都換上了新的軍服,裝配的武器甚至比不少外國列強都牛逼,但結果出去照樣被人像豬一樣打。

究其原因,那是因為洋務運動搞出來的所謂新軍,充其量不過是一支拿著新式武器的舊式軍隊而已,它最核心的東西根本沒有改變。吳起所創建的魏武卒,最成功之處就是把一支軍隊最核心的問題給解決了,這才讓其爆發出驚人般的戰鬥力。

至於這個核心問題究竟是什麼,我稍後再說,我先來說下當時的社會環境。

古代第一支特種兵大揭秘:只有區區五萬卻能橫掃六國,憑什麼?

吳起所處的年代,正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春秋戰國時代,也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所謂奴隸社會,簡單點說就是社會的主要構成就兩種人:奴隸主和奴隸,奴隸主就是所謂的貴族,而奴隸則是貴族們的私人財產,從武王姬發分封天下一直到春秋戰國,貴族們已經逐漸形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而廣大平民百姓則世代為奴,完全看不到出路。

那時候爵位是世襲的,二代是有理的,省長的兒子將來也會是省長,市長的兒子還是市長,村長的兒子繼續當村長,貴族們根本不用靠戰場殺敵來升官發財,他們天生就擁有這一切,對他們來說,打仗只是為了獲取所謂的榮譽,通俗點講就是吹牛的資本,其作用就相當於幾個相同地位的大佬坐在一起時,決定誰該坐在中間位置,誰該坐在旁邊位置。

至於廣大老百姓,說穿了就是貴族們的奴隸,打仗就是去當炮灰,既不能當官,也發不了財,連養家餬口都成問題;更要命的是,在戰場上你不管打傷三個還是砍死五個敵人,結果都是一樣,打完仗繼續回家給奴隸主種田養馬,沒有爵位給你,也沒有獎金給你;若一不小心把自己給弄傷弄殘,不僅沒有任何賠償,搞不好還會被奴隸主一床涼蓆捲了扔進山溝裡喂野狼。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打仗的積極性並不會太高,貴族們是為刷經驗值而來,平頭老百姓是被逼過來助威壯聲勢的,自然不會閒得沒事充好漢。

古代第一支特種兵大揭秘:只有區區五萬卻能橫掃六國,憑什麼?

那時候,各國軍隊的戰鬥力實際上都是有限的,戰爭的慘烈程度也是非常有限,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戰爭,表面上看氣勢恢宏波瀾壯闊,動不動就是車千乘、甲百萬,但一場仗打完,結果往往是俘獲車馬百匹、盔甲若干副,很少看到有斬首多少人。

而吳起創建的魏武卒,最牛逼之處就在於他打破了軍隊原先的人事制度,魏武卒的成員全部都由沒有軍功的平民百姓組成,他們都來自社會的最底層,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能順順利利的活著就已經很不錯了,根本就不敢奢望可以當官發財、有田有房。

但吳起許諾他們,凡是被選進魏武卒的兵士,都可以分得百畝土地和一棟房子,還免除其全家的徭賦租稅,解除其與奴隸主的人身依附關係,讓其成為一個自由人。

更重要的是,吳起在軍隊中設立了一系列官職,士兵可以通過上陣殺敵積累軍功來獲取相應的官職和爵位;如果在打仗中因公受傷或殉職,國家不僅會有豐厚的賠償,還會替你照顧父母妻兒。

對於魏武卒的士兵而言,就是其升官發財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戰場上敵人的腦袋那就是一塔塔的人民幣,他們打起仗來,自然是刀刀要人命;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軍隊還停留在原來的打仗就是打架的思維方式中,官兵混資歷,士兵湊熱鬧,一看不對一個跑得比一個快,這仗還打個屁。

通俗點講,吳起的魏武卒,就好比是戰國時代的現代化新式軍隊,其他國家的老舊軍隊想與其抗衡實在太難了,所以魏武卒能夠憑藉區區五萬人吊打六國,但等到各國都陸續通過變法組建完自己的新式軍隊後,魏武卒橫行天下的時代也就一併落幕。

以唯物史觀,戳穿歷史真相。我是龔叔,專治各種不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